路由

Open vSwitch的VxLAN隧道网络实验

∥☆過路亽.° 提交于 2020-02-06 00:36:04
实验参考 Open vSwitch的VxLAN隧道网络实验 实验步骤 1 预先配置 登录两台Mininet虚拟机或者是已安装OpenvSwitch的虚拟机。 查看两台虚拟机IP #ifconfig 验证OvS服务是否被启动好: # ps –ef|grep ovs OvS已启动 。 步骤1:分别在两台机器上创建网桥: #sudo ovs-vsctl add-br br0 #sudo ovs-vsctl add-br br1 步骤2:mn虚拟机上将eth0的IP赋给br1: #ifconfig eth0 0 up #ifconfig br1 30.0.1.13 up 给mn虚拟机的br1重新添加路由: #route add default gw 30.0.1.12 mn的路由如下显示: #sudo ovs-vsctl add-port br1 eth0 #ovs-vsctl show   步骤3:mn1虚拟机上将eth0的IP赋给br1: #ifconfig eth0 0 up #ifconfig br1 30.0.1.6 up 给mn1虚拟机的br1重新添加路由: #route add default gw 30.0.1.5    mn1虚拟机的路由显示如下: #ovs-vsctl add-port br1 eth0 #ovs-vsctl show 前期实验环境已准备好。 2

Debian下配置IPV6和静态路由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20-02-06 00:07:14
一、编辑网卡文件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二、修改网卡文件 # This file describes the network interfaces available on your system # and how to activate them.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interfaces(5). # The loopback network interface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 The primary network interface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6 static address 2001:da8:203:ec8:a00:27ff:fe6b:7ed netmask 64 gateway 2001:da8::1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193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三、添加IPV6路由 route -A inet6 add default gw 2001:da8:203:ec8::1 dev eth0 #接口启用时添加一条路由 # up route -A inet6 add default gw 2001

console口和RJ45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20-02-05 22:28:32
前言 一直以为console口和RJ45是同一种接口,but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RJ45 先介绍一下RJ45吧 什么是RJ45? 我们家用的 网线 其实就是RJ45 rj45是各种不同接头的一种类型,通常用于数据传输,最常见的应用为网卡接口。 分类 常见的RJ45接口有两类: 用于以太网网卡、路由器以太网接口等的DTE类型 用于交换机等的DCE类型。 线序 RJ45头根据线的排序不同的法有两种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因此使用RJ45接头的线也有两种即直通线、交叉线。 Console口 什么是console口? Console接口是典型的(路由器) 配置接口 。 使用Console线直接连接至计算机的串口,利用终端仿真程序(一般使用Windows自带的“超级终端”)在本地配置路由器。 路由器的Console接口多为RJ-45接口,并标记有CONSOLE字样。 console口目前分为两种: RJ45 转 USB口 (网线接口) RJ45 转 RS232接口 (串行Trunk接口) 如下图: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panchanggui/p/9519227.html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unixcs/p/12266758.html

CCIE学习-BGP默认路由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20-02-05 21:25:41
1、写默认路由并通告 ip route 0.0.0.0 0.0.0.0 null 0 写一条默认路由,指向空接口,并将其通告至BGP中,这样该路由器会将该默认路由通告给他的所有BGP邻居; 在R4中配置静态路由,并将其通告至BGP中,然后查看路由表情况; R4(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null 0 R4(config)#router bgp 100 R4(config-router)#network 0.0.0.0 mask 0.0.0.0 //通告默认路由 2、neighbor X.X.X.X default-originate 给邻居通告默认路由,在指定邻居路由器会收到一条默认路由,没有指定的,不会收到默认路由,在R4上配置给R5通告默认路由: R4(config)#router bgp 100 R4(config-router)#neighbor 45.1.1.2 default-originate 3、 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对所有邻居都通告默认路由,但这种方式有一点特殊,在重分布静态路由至BGP中时,并不会重分布默认路由。所以,在BGP中配置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时,必须先创建一条静态的默认路由,并且重分布静态至BGP中,才会产生默认路由

springcloud(十五):服务网关 Spring Cloud GateWay 入门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20-02-05 19:08:44
Spring 官方最终还是按捺不住推出了自己的网关组件:Spring Cloud Gateway ,相比之前我们使用的 Zuul(1.x) 它有哪些优势呢?Zuul(1.x) 基于 Servlet,使用阻塞 API,它不支持任何长连接,如 WebSockets,Spring Cloud Gateway 使用非阻塞 API,支持 WebSockets,支持限流等新特性。 Spring Cloud Gateway Spring Cloud Gateway 是 Spring Cloud 的一个全新项目,该项目是基于 Spring 5.0,Spring Boot 2.0 和 Project Reactor 等技术开发的网关,它旨在为微服务架构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统一的 API 路由管理方式。 Spring Cloud Gateway 作为 Spring Cloud 生态系统中的网关,目标是替代 Netflix Zuul,其不仅提供统一的路由方式,并且基于 Filter 链的方式提供了网关基本的功能,例如:安全,监控/指标,和限流。 相关概念: Route(路由):这是网关的基本构建块。它由一个 ID,一个目标 URI,一组断言和一组过滤器定义。如果断言为真,则路由匹配。 Predicate(断言):这是一个 Java 8 的 Predicate。输入类型是一个

远程唤醒win7 WakeMeOnLan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20-02-05 17:55:35
1.绑定动态域名(ddns) 有固定IP无需这样操作 先申请一个动态域名 在登录你的路由器上登录你的 账号看能不能连接 测试一下 屏一下你申请的域名,看看通不通 2.设置转发规则(又叫端口映射,或者服务器映射) 表示把wan口的udp 9 端口(这个端口就是远程唤醒监听的端口)数据转发给 192.168.1.111(这个就是需要开机的电脑的ip) 设置arp静态绑定 被唤醒的电脑的ip地址固定,并且在路由器上把 物理的地址和ip做arp绑定 为什么要做arp绑定,因为电脑关机一点时间后 arp表就会被清除,当开机报文来到arp表找192.168.1.111这一条条目找不到,路由器就会把报文丢弃,如果固定了,arp表就会永远有个192.168.1.111的条目,当开机报文来到时,直接匹配到这个条目,继而广播给对应的MAC(物理网卡)地址 3.设置唤醒软件测试 唤醒软件有很多,我这里用了微信的有个小程序作为客户端 测试 到被唤醒的机器上下载一个简单的抓包软件"sokit-1.3" 然后在小程序上点击"唤醒" 可以看到软件抓取到了 三条udp报文(我点了三下),说明开机信号已经能到达被唤醒的电脑了 4.设置电脑,测试开机 以上是系统的设置,下面还有bios的设置 打开bios找到高级电源管理,把pci设备唤醒开启 全部设置好了,现在关机就可以完成远程唤醒了 来源: 51CTO 作者:

Iris路由和路由组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20-02-05 09:28:53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kataras/iris" "github.com/kataras/iris/context" ) func main() { app := iris.New() //1.handle方式处理请求 //同一用来处理请求的方法 //GET app.Handle("GET", "/userinfo", func(context context.Context) { path := context.Path() app.Logger().Info(path) app.Logger().Error(" request path :", path) }) //post app.Handle("POST", "/postcommit", func(context context.Context) { path := context.Path() app.Logger().Info(" post reuqest, the url is : ", path) context.HTML(path) }) //正则表达式:{name} app.Get("/weather/{date}/{city}", func(context context.Context) { path := context.Path() //使用:context

nestjs[中间件middleware的使用][5]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20-02-05 09:26:36
例子: 一例看懂中间件、守卫、管道、异常过滤器、拦截器 接收一个接口请求,如:‘/xxx’,然后我要获取请求参数,但是在获取请求参数之前我要对参数内容做一下改变呢?比如:获取xml参数的时候,express是不支持application/xml这个格式的。因此我可以用到中间件对 路由请求之前 的逻辑做下处理。 中间件的概念 通俗来讲就是对请求之前的内容(即请求还未到达路由/xxx)做一些逻辑相关的处理 例子: 获取xml参数,使用中间件对请求参数做一下前置处理。 由于express不支持application/xml需要xml2js包协助 npm install xml2js --save 首先创建中间件:xml.middleware.ts文件如下: 中间件编写完毕,然后就是路由controller.ts的内容,这里仅仅只是获取了一下body数据看看是否转换成功 最后是在app.module.ts中注册中间件 模块中注册 注意:consumer.apply可以注册多个中间件以逗号分隔, forRoutes()可以针对单个路由如:/app/list 或者是整个controller层,也可以是多个controller层(以逗号分隔),还可以除去某个或者某些路由使用consumer.exclude(‘/app/list’,’…’) 全局注册 在main.ts文件中写入如下

cloud与docker 8.3 zuul的路由端点 路由详细配置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20-02-05 01:06:12
cloud与docker zuul的路由端点 暴露 路由端点 /routes @EnableZuulProxy 与 actuator 配合使用,zuul会暴露 路由端点 /routes get访问, 获得路由列表 post访问,强制刷新路由列表 starter-zuul已经包含了 actuator http://localhost:8040/routes { "/microservice-consumer-movie/**": "microservice-consumer-movie", "/microservice-provider-user/**": "microservice-provider-user" } 路由配置详细 1 自定义微服务的路径: eureka: client: service-url: defaultZone: http://localhost:8761/eureka/ instance: prefer-ip-address: true zuul: routes: microservice-provider-user: /user/** management: security: enabled: false 2 指定忽略的微服务: zuul: ignored-services: microservice-provider-user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20-02-05 00:23:26
前言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是IETF定义的一种基于 链路状态 的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 RIP是一种基于 距离矢量算法 的路由协议,存在着 收敛慢 、易产生 路由环路 、 可扩展性差 等问题,目前已逐渐被OSPF取代。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 OSPF原理介绍 ospf中存在这两种关系,需要区分一下: 在ospf中有两个关键名词: 1. 邻居 关系:即两台路由器 没有路由交互 2. 邻接 关系:即两台路由器 有路由交互 与rip的区别是,ospf发送的数据包直接封装在 网络层 ,即直接封装在ip报文之上,且ospf传输的是 LSA(链路状态通告信息) ,该信息包含 链路状态信息 和 拓扑信息(这个可以理解为自己所知道的拓扑地图) ,因为有了拓扑信息,相比rip协议收敛更快一些。 OSPF报文 OSPF报文封装在IP报文中,协议号为 89 (rip封装在传输层udp协议之上协议号为520)。 OSPF报文类型有5种: Hello 报文 DD(Database Description)报文 LSR(LSA Request)报文 LSU(LSA Update)报文 LSACK(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报文 报文中: hello interval :代表发送hello包间隔,一般为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