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

vue项目、路由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20-02-14 04:12:21
目录 Vue项目创建 pycharm配置并启动vue项目 vue项目目录结构分析 js原型补充 vue项目生命周期 页面组件 配置自定义全局样式 路由逻辑跳转 路由重定向 组件的生命周期钩子 路由传参 Vue项目创建 1) 进入存放项目的目录 >: cd vue_project 2) 创建项目 >: vue create v-proj 3) 项目初始化 输入 npm run serve 初始化项目 pycharm配置并启动vue项目 1) 用pycharm打开vue项目 2) 添加配置npm启动 vue项目目录结构分析 ├── v-proj | ├── node_modules // 当前项目所有依赖,一般不可以移植给其他电脑环境 | ├── public | | ├── favicon.ico // 标签图标 | | └── index.html // 当前项目唯一的页面 | ├── src | | ├── assets // 静态资源img、css、js | | ├── components // 小组件 | | ├── views // 页面组件 | | ├── App.vue // 根组件 | | ├── main.js // 全局脚本文件(项目的入口) | | ├── router | | | └── index.js// 路由脚本文件(配置路由 url链接 与

vue项目及插件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20-02-14 04:07:07
vue项目的创建 方法1: cmd中执行 vue ui vue会创建一个socket,方便快捷 方法2: 命令行建立 vue create v-proj //创建项目名为v-proj的项目文件 >>>default (bable,eslint) //默认 manually select features //自定义 (*)bable //把es6语法解析为es5语法(防止沙雕浏览器无法解析es6) TypeScript //js编程还是ts编程 Progressive Web App(PWA) Support //前端优化组件,需要大量配置 (*)Router //前台路由 (*)Vuex //仓库 ,相当于全局的单例,每次页面刷新,重新加载仓库,为移动端准备,因为移动端不刷新 CSS Pre-processors //css预编译器 less sass两个语法来进行css逻辑编译时,先将他们预编译为css语法 Linter/Formatter //格式化代码,只有按照这个标准书写才不会报错 Unit Testing // 测试 E2E Testing // 测试 >>> Use history mode for router? (Requires proper server setup for index fallback in production) (Y/n) Y /

学习Laravel-5(二)路由

∥☆過路亽.° 提交于 2020-02-14 00:08:40
##初识路由 路由系统是所有 PHP 框架的核心,路由承载的是 URL 到代码片段的映射,不同的框架所附带的路由系统是这个框架本质最真实的写照,一丝不挂,一览无余。Laravel 路由中文文档:http://laravel-china.org/docs/5.1/routing Laravel 5 之后就把路由放到了 learnlaravel5/app/Http/routes.php 这个位置,我们先看一下目前路由中仅存的几行代码: Route::get('/', function () { return view('welcome'); }); Route::auth(); Route::get('/home', 'HomeController@index'); 中间的一行代码 Route::auth(); 就是 Auth 系统自动注入的路由配置,我们不用深究,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头三行和最后一行代码上。 ##绝对类名 Laravel 5 全面引入了 psr-4 命名空间标准:命名空间和实际文件所在的文件夹层级一致,文件夹首字母大写即为此文件的约定命名空间。举个例子:learnlaravel5/app/Http/Controllers/HomeController.php 的绝对类名为:\App\Http\Controllers\HomeController

了解Cisco CGMP协议和RGMP协议-IELAB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20-02-13 17:16:19
CGMP协议,思科组管理协议: CGMP用来在二层网络限制多播流量。因为交换机不能查看三层数据包,也不能区分出IGMP包。使用了CGMP,路由器告诉交换机多播组用户的接口,只有路由器能够产生CGMP数据包,交换机只是监听CGMP数据包。 主要提供一下服务: 1、允许 IP 组播数据包被交换到具有 IP 组播客户机的那些端口。 2、将网络带宽保存在用户字段,不致于转播不必要的IP组播流量。 3、在为交换网络中的每个组播组创建独立 VLAN 时不会产生额外开销。 CGMP有两种数据包: Join 路由器向交换机通告向多播组中加入一个组员 Leave 路由器向交换机通告从多播组中删除一个组员 一旦 CGMP 被激活使用,它能自动识别与 CGMP-Capable 路由器连接的端口。CGMP 通过缺省方式被激活,它支持最大为64的IP 组播组注册。支持 CGMP 的组播路由器周期性地相发送 CGMP 加入信息(JoinMessages),用来通告自己执行网络交换行为。接收交换机保存信息,并设置一个类似于路由器保持时间(Holdtime)的定时器(Timer)。交换机每接收一个 CGMP 加入信息,定时器也随其不断更新。当路由器保持时间终止时,交换机负责将所有知道的组播组移出 CGMP。 RGMP协议,思科路由器端口组管理协议 思科路由器端口组管理协议(RGMP)弥补了 Internet

家用路由器lan口mac是路由器地址吗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20-02-13 01:54:43
家用路由器LAN口地址实际上是设备的管理地址,也可以兼做下游设备的默认网关。 家用路由器实际上不是真正的路由器,而是交换机、AP、路由器和防火墙的组合体,这些功能在商用网络中是由不同的设备实现的,家用路由器一台设备什么都做,但每方面都很弱。 场景一: 这是最普通的使用场景,WAN口连接运营商设备,LAN口连接有线终端,无线空口连接无线终端。 lan1,lan2,lan3就相当于交换机各端口。 PC1想要访问PC2时,将PC2的IP地址与自身的子网掩码做逻辑与运算,发现自身与PC2在同一个物理网段(二层广播域)中,可以直接通信,于是发出ARP请求,请求PC2的MAC地址, 将PC2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MAC地址作为目的MAC ,完成二层帧的封装,把数据帧发给路由器;路由器查找MAC地址映射表,发现数据帧的目的MAC与4号端口关联,直接从4号端口发出。 此为LAN内部通信,该过程中完全不需要LAN口IP地址的参与。 PC1想要访问Internet资源时,将公网服务器的IP地址与自身的子网掩码做逻辑与运算,发现自身与该服务器并不在同一个物理网段,此时就需要默认网关的帮助。 PC1通过ARP请求获取默认网关的MAC地址, 将公网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默认网关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 ,完成二层帧的封装,把数据帧发给路由器;路由器的LAN口IP地址有一个对应的MAC地址

计算机网络基础:ARP协议 --- IP协议 --- ICMP + IGMP协议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20-02-12 18:29:09
ARP协议 ARP高速缓存:ARP把保存在高速缓存中的每一个映射地址项目都设置生存时间。凡超过生存时间的项目就从高速缓存中删除掉。 ARP是解决同一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IP协议 利用IP协议可以使这些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ICMP协议 为了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在网际层用了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ICMP报文格式 ICMP协议的应用 PING PING用来测试两个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PING使用了ICMP回送请求与回送回答报文。 PING是应用层直接使用网络层ICMP协议的例子,它没有通过运输层的TCP或UDP协议。 Traceroute Traceroute跟踪一个分组从源点到终点的路径,使用了ICMP时间超过差错报告报文。 原理: Traceroute从源主机向目的主机发送一连串的IP数据报,数据报中封装的是无法交付的UDP用户数据报。 第一个数据报P1的TTL = 1,当P1到达路径上的第一个路由器R1时,路由器R1先收下它,接着把TTL - 1 = 0,R1丢弃P1,并向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时间超过差错报告报文。 源主机接着发送第二个数据报P2,并且TTL = 2。P2先到达R1,R1收下它并把TTL - 1 = 1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20-02-12 14:21:23
1.3 网络核心 1.3.1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 :沿着端系统通信路径,为端系统之间通信所提供的资源在通信会话期间会 被预留 。 分组交换 :这些资源 不会被预留 ,可能不得不等待接入通信线路。 因特网是分组交换的典范。 电路交换中的多路复用 频分多路复用FDM :链路的频谱由跨越链路创建的所有连接所共享,每条连接专用一个频段。 时分多路复用TDM :时间被划分为固定区间的帧,每帧又被划分为固定数量的时隙。 分组交换 源主机将长报文划分为较小的数据块,称之为分组。在源和目的地之间,这些分组中的每个都通过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主要有:路由器和链路层交换机)传送。 多数分组交换机再练路的输入端使用 存储转发传输机制 。 存储转发机制是指在交换机能够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之前。必须接受到整个分组。 1.4 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丢包和吞吐量 1. 处理时延 :检查分组首部和决定将该分组导向何处所需要的时间是处理时延的一部分。如检查比特级差错所需要的时间。 2. 排队时延 :分组在链路上等待传输时,它将经受排队时延。 3. 传输时延 :将所有分组的比特推向链路所需要的时间。 4. 传播时延 :从链路起点到另一个路由器传输所需要的时间。 最大吞吐量 :一台路由器能够转发分组的最大速率。 瞬时吞吐量 :主机B接收到该文件的速率 平均吞吐量 :如果该文件由F比特组成

thinkphp中路由的基本使用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20-02-12 13:59:15
1.在application中下的config.php中 以下代码改为true // 是否开启路由 'url_route_on' => true, // 是否强制使用路由 'url_route_must' =>true, 然后在route.php中定义路由 ps:把初始化的那些代码删除,不然无法使用路由 注意一定要加上 use think\Route; <?php use think\Route; Route::get('/home/:name',function ($name){ return '你的姓名是:'.$name; }); 放一张图显示结果 注意路由的写法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aoliuyang/p/1229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