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pBack

File Upload With Loopback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1-30 00:08:04
问题 I created a Simple file uploading Application with loopback. Application client side i used simple html and Java Script code . i calling a loopback api with ajax call , this is Java Script code - $('#upload-input').on('change', function () { var files = $(this).get(0).files; if (files.length > 0) { // One or more files selected, process the file upload var form = new FormData(); for (var index = 0; index < files.length; index++) { var file = files[index]; form.append('Uploded Files', file,

How to mount one partition from an image file that contains multiple partitions on Linux?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19-11-29 19:26:23
The image file has a partition table, and it contains multiple partitions. loopback devices might be a possibility. Related threads: http://linux.derkeiler.com/Mailing-Lists/Kernel/2005-01/7183.html http://lists.gnu.org/archive/html/grub-devel/2005-01/msg00077.html ftp://ftp.hq.nasa.gov/pub/ig/ccd/enhanced_loopback/ jdehaan Let's say $IMAGE is set to the path to your image file. You could write a small script by using fdisk -u sectors -l $IMAGE to get a list of partitions inside the image. And then use a sequence of mount -o ro,loop,offset=$OFFSET -t auto $IMAGE /media/$DEST Where offset is

Store session in operation hook - Loopback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1-29 17:23:10
I want to store some data other than userId or accessToken to store in a session, in after save or before save operation hook in Loopback application using express-session . I have this in my server/server.js : .... const session = require('express-session'); const MongoStore = require('connect-mongo')(session); .... app.use(session({ name:'session-name', secret: 'keyboard cat', store: new MongoStore({url: 'mongodb://localhost/test', ttl:1}), resave: false, saveUninitialized: true })); And as I'm defining the remote-method with some parameters it actually passing the parameter and not the req

Docker网络基础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19-11-29 09:35:53
一、 网络命名空间 为了支持网络协议栈的多个实例,Linux在网络栈中引入了网络命名空间,这些独立的协议栈被隔离到不同的命名空间中。 好处:通过对网络资源的隔离,就能在一个宿主机上虚拟多个不同的网络环境。并且,在Linux的网络命名空间中可以有自己独立的路由表及独立的iptables设置来提供包转发、NAT及IP包过滤等功能。 难处:为了隔离出独立的协议栈,需要纳入命名空间的元素有进程、套接字、网络设备等。 方法:Linux的网络协议栈是十分复杂的,为了支持独立的协议栈,相关的这些全局变量都必须被修改为协议栈私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全局变量称为一个Net Namespaces变量的成员,然后为协议栈的函数调用加入一个Namespaces参数。这就是Linux实现网络命名空间的核心。 命令: 创建一个命名空间: ip netns add <name> 在命名空间中执行命令: ip netns exec <name> <command> 通过bash命令进入内部的shell界面: ip netns exec <name> bash 退出到外面的命名空间时,请输入 exit 由于一个设备只能属于一个命名空间,所以转移后在这个命名空间中就看不到这个设备了。具体哪些设备能被转移到不同的命名空间呢?在设备里面有个重要的属性: NETIF_F_ETNS_LOCAL ,如果这个属性为 on

Docker网络基础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1-29 08:52:46
一、 网络命名空间 为了支持网络协议栈的多个实例,Linux在网络栈中引入了网络命名空间,这些独立的协议栈被隔离到不同的命名空间中。 好处:通过对网络资源的隔离,就能在一个宿主机上虚拟多个不同的网络环境。并且,在Linux的网络命名空间中可以有自己独立的路由表及独立的iptables设置来提供包转发、NAT及IP包过滤等功能。 难处:为了隔离出独立的协议栈,需要纳入命名空间的元素有进程、套接字、网络设备等。 方法:Linux的网络协议栈是十分复杂的,为了支持独立的协议栈,相关的这些全局变量都必须被修改为协议栈私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全局变量称为一个Net Namespaces变量的成员,然后为协议栈的函数调用加入一个Namespaces参数。这就是Linux实现网络命名空间的核心。 命令: 创建一个命名空间: ip netns add <name> 在命名空间中执行命令: ip netns exec <name> <command> 通过bash命令进入内部的shell界面: ip netns exec <name> bash 退出到外面的命名空间时,请输入 exit 由于一个设备只能属于一个命名空间,所以转移后在这个命名空间中就看不到这个设备了。具体哪些设备能被转移到不同的命名空间呢?在设备里面有个重要的属性: NETIF_F_ETNS_LOCAL ,如果这个属性为 on

CentOS7中搭建DNS域名解析服务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1-29 07:33:40
DNS系统的作用 DNS系统在网络中的作用就是维护着一个地址数据库,其中记录了各种主机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以便为客户机提供正向或反向的地址查询服务。 正向解析:根据主机名称(域名)查找对应的IP地址 反向解析:根据IP地址查找对应的主机域名 DNS系统类型 缓存域名服务器 也称为高速缓存服务器 通过向其他域名服务器查询获得域名->IP地址记录 将域名查询结果缓存到本地,提高重复查询时的速度 主域名服务器 特定DNS区域的官方服务器,具有唯一性 负责维护该区域内多有域名->IP地址的映射记录 从域名服务器 也称为辅助域名服务器 其维护的域名->IP地址记录来源于主域名服务器 BIND域名服务 BIND不是唯一能够提供域名服务的DNS程序,但它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BIND可以运行在大多数Linux主机中。 安装BIND软件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bind -y //CentOS 7连接网络,可以直接使用yum安装 BIND服务端程序 主要执行程序: /usr/sbin/named 默认监听端口 53 主要配置文件 /etc/named.conf 保存DNS解析记录的数据文件 /var/named/ 主要配置文件 全局配置 设置DNS服务器的全局参数 包括监听地址/端口、数据文件的默认位置 使用options{.....};的配置端

7 series FPGAs Transceiver Wizard IP核使用和测试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19-11-29 04:17:34
学习FPGA一段时间了,前面一直没有系统的总结,这学期把在项目中用到的IP核和一些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一下发出来,坚持下去,一起进步! 今天总结一下的GTH核的使用和测试。 软件版本:Vivado 2017.4 IP核版本:7 Series FPGAs Transceivers Wizard (3.6) FPGA:xc7vx690tfft1927 实现功能: 四路光纤数据接收,由于GTX IP核的参数由建核时完成,所以本例会说明一些针对不同项目需求需要对IP核参数进行修改的地方,进而快速入手。 IP核参数设置说明 第一页:线速率和参考时钟 (1)发送和接收的线速率和参考时钟,根据实际项目需求设置。 (2)Quard Column的确定需要参考手册ug476_7Series_Transceivers.pdf,和原理图中对应的管脚位置。 原理图: ● 在手册中找到封装fft1927对应的界面,只有left_side。 ● 原理图中Bank_210对应如下: 第二页:数据位宽和编码 ● 黑色框的内容可根据需求更改;此页其他内容可不变,若调试过程遇见问题,则根据手册更改参数设。 第三页:对齐,终端和均衡 ● K码:默认的K28.5,10111100即BC 对齐方式:如果选择错误,则会出现错位的情况。具体如何选择,如下图。 在本例中,数据位宽是32bit,在选择4字节对齐时

MacBook Air在macOS Mojave和macOS Seirra系统下使用Loopback在OBS Studio推流时输出系统软件声音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19-11-29 03:30:24
转载请标注原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lixiaojing/p/11440533.html 运行环境: Loopback破解版获取: https://pan.baidu.com/s/1c3SYksjMePmdlVMtUzPMoA 提取码: 9537 https://pan.baidu.com/s/17svbSmhedIOx8W5mKTlVDA 提取码: uan5 Loopback官网获取: https://www.rogueamoeba.com/loopback/ (注:正版永久需购买) Loopback的激活: 1.安装好Loopback后打开,提示 更新 则更新 2.点击 主界面 右上角绿色 Trial Mode 图标 3.打开 安装盘 或 文件夹 中的 Serial.rtf 文件,将以下两行输入,出现成功界面即可 Loopback的使用: 1.主界面 左下方 New Virtual Device 点击 加号 2.创建一个名为Loopback Audio的虚拟设备后可更改设备名称 (注: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更改合适的名称,以方便在OBS Studio中查找) 主界面中找到 Sources 添加应用 (这里以QuickTime Player为例,其它应用或麦克风也适用) 在QuickTime Player中随机播放带音频文件,出现 浮动

MPLS_VPN搭建拓扑详细命令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19-11-28 21:47:28
四、MPLS_VPN具体部署实现 4.1 拓扑图 4.2 详细配置命令 4.2.1 配置IP地址 (注意:PE没有运行MPLS的接口,先让接口与VRF关联,再配接口IP) R1配置命令: R1#conf t R1(config-if)#interface f0/0 R1(config-if)#ip address 14.14.14.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interface lo0 R1(config-if)#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255 R2#conf t R2(config)#interface f0/0 R2(config-if)#ip address 23.23.23.2 255.255.255.0 R2(config-if)#no shutdown R2(config-if)#interface lo0 R2(config-if)#ip address 2.2.2.2 255.255.255.255 R3#conf t R3(config)#interface lo0 R3(config-if)#ip address 3.3.3.3 255.255.255.255 R3(config-if)#interface f0/0 R3(config-if

CentOS7 修改设置静态IP和DNS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19-11-28 21:42:10
最近因为学习Puppet,用虚拟机装了个CentOS,使用的NAT的网络模式,为了防止再次启动系统的时候网络IP发生变化,因此设置静态IP和DNS。 由于CentOS是最小化安装,没有ifconfig命令,因此可以采用ip命令查看。 查看IP分配情况: # ip addr 发现里边只有一个LOOPBACK的127.0.0.1的回环地址,原来CentOS刚安装后默认是不启动网络连接的。 设置IP和DNS主要在下面的配置文件中修改: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 由于最小化安装没有vim,所以使用vi。具体的配置文件需要到network-scripts目录下看,通常是以ifcfg-开头的,比如ifcfg-eth0,我的是ifcfg-eno16777736,对于我这种洁癖来说回头非得改了这个乱七八糟的名字,另一个ifcfg-lo就是LOOPBACK网络咯。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tab两下] ifcfg-eno16777736 ifcfg-lo 1. 编辑ifcfg-eno16777736: BOOTPROTO=static#dhcp改为static(修改) ONBOOT=yes#开机启用本配置,一般在最后一行(修改) IPADDR=192.16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