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文件

Log4net 日志使用介绍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20-01-16 21:04:07
阅读目录 一、MS SQL Server 二、MS Access 三、 Oracle9i 四、SQLite 五、postgres 六、IBM DB2 阅读目录 概述 日志(Loggers) 追加器(Appenders) 筛选(Filters) 布局(Layouts) 对象渲染(Object Renderers) 使用部分心得 Log4net 日志使用介绍 802 回到目录 概述 Log4net 有三个主要组件: loggers,appenders 和 layouts 。 这三个组件一起工作使得开发者能够根据信息类型和等级(Level)记录信息,以及在运行时控制信息的格式化和信息的写入位置(如控制台,文件,内存,数据库等)。过滤器( filter )帮助这些组件,控制追加器(appender)的行为和把对象转换成字符串的对象渲染。 如果对log4net的基本使用并不是很清楚,可以参考我的另一遍介绍: Log4net入门使用 回到目录 日志(Loggers) 日志请求是通过调用一个日志实例的打印方法( log4net.ILog )完成。这些打印方法是 Debug、Info、Warn、Error 和 Fatal 。 根据定义,打印方法决定日志请求的等级。例如,如果 log 是一个日志器的实例,那么,语句 log.Info("..") 是等级为 INFO 的日志请求。

nginx 内存池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20-01-16 11:22:43
目录 简述 几种数据结构 对外的方法 总结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xiekeli/archive/2012/10/17/2727432.html?tdsourcetag=s_pctim_aiomsg 源码版本 nginx-1.12.2 简述 nginx 是一个http , 反向代理等的服务器,以其高效,稳定,低内存闻名。最具特点的是它不是以线程方式处理请求,而是采用了一种事件驱动异步架构的方式。这也就要求 整个内存池可以看作是由一个个内存块组成的链表。 几种数据结构 对外的方法 ngx_pool_t *ngx_create_pool(size_t size, ngx_log_t *log);//创建内存池 void * ngx_palloc(ngx_pool_t *pool, size_t size);//内存申请(对齐) void * ngx_pnalloc(ngx_pool_t *pool, size_t size);//内存申请(不对齐) void * ngx_pcalloc(ngx_pool_t *pool, size_t size);//内存申请,并初始化为0 ngx_int_t ngx_pfree(ngx_pool_t *pool, void *p);//释放内存 void ngx_reset_pool(ngx_pool_t *pool)

MySQL online ddl原理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20-01-16 09:00:44
背景 dba的日常工作肯定有一项是ddl变更,ddl变更会锁表,这个可以说是dba心中永远的痛,特别是执行ddl变更,导致库上大量线程处于“Waiting for meta data lock”状态的时候。因此mysql 5.6的online ddl特性是dba们最期待的新特性,这个特性解决了执行ddl锁表的问题,保证了在进行表变更时,不会堵塞线上业务读写,保障在变更时,库依然能正常对外提供访问。网上关于online ddl的文章很多,但涉及原理的很少,都是介绍语法之类的,本文将详细介绍online ddl的原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ddl实现方式 5.6 online ddl推出以前,执行ddl主要有两种方式copy方式和inplace方式,inplace方式又称为(fast index creation)。相对于copy方式,inplace方式不拷贝数据,因此较快。但是这种方式仅支持添加、删除索引两种方式,而且与copy方式一样需要全程锁表,实用性不是很强。下面以加索引为例,简单介绍这两种方式的实现流程。 copy方式 (1).新建带索引的临时表 (2).锁原表,禁止DML,允许查询 (3).将原表数据拷贝到临时表(无排序,一行一行拷贝) (4).进行rename,升级字典锁,禁止读写 (5).完成创建索引操作 inplace方式 (1).新建索引的数据字典 (2).锁表

oracle 监听启动后自动停止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20-01-16 03:36:55
oracle 监听启动后自动停止 场景:Windows环境下 oracle 11g数据库用的好好的 突然有一天数据库连不上了,检查发现监听未启动,于是启动监听, 用navicat发现连接不上(之前是正常的)但是命令行却可以正常连接数据库 排查原因: 检查配置文件 listener.ora 和 tnsnames.ora listener.ora: tnsnames.ora 这两个文件都没有问题!!! 检查监听的日志文件 listener.log文件大小超过了4G , 注意日志文件超过4G后监听就失效了,于是需要清理listener.log文件 解决方案: Windows环境下, 把oracle监听关闭,然后删除 listener.log文件 重启监听,数据库恢复正常! ##删除 listener.log文件 重启监听后有可能会遇到下面情况: 原因是: listener.ora文件中 配置了多个监听,打开 服务列表,关闭oracle的其他监听 , 然后再 删除listener.log文件 重新启动后数据库恢复正常! 来源: CSDN 作者: 史庆杰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377835/article/details/103988097

Rsync文件同步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20-01-16 03:33:50
源自《Linux 运维之道》丁一明编著 一书的总结 Rsync(remote sync)是UNIX平台下一款神奇的数据镜像备份软件。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差异备份,从而减少流量,提高工作效率。Rsync使用TCP873端口。 在服务器端: [root@localhost /]# mkdir /rsyncFile [root@localhost /]# gedit /etc/rsyncd.conf 添加内容为: #/etc/rsyncd.conf #设置服务器信息提示文件名称,在该文件中编写提示信息 motd file = /etc/rsyncd.motd #开启Rsync数据传输日志功能 transfer logging=yes #设置日志文件名称,可以通过log format参数设置日志格式 log file=/var/log/rsyncd.log #设置Rsync进程号保存文件名称 pid file=/var/run/rsyncd.pid #设置锁文件名称 lock file=/var/run/rsync.lock #设置服务器监听的端口号,默认为873 port=873 #设置服务器所监听的网卡接口的IP地址 address = 192.168.118.253 #设置进行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账户名称或ID号,默认为nobody uid = nobody gid = nobody

weblogic access.log日志常见分析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20-01-16 03:10:24
1,查看apache进程: ps aux | grep httpd | grep -v grep | wc -l // ps aux是显示所有进程和其状态。 2,查看80端口的tcp连接: netstat -tan | grep "ESTABLISHED" | grep ":80" | wc -l 3,通过日志查看当天ip连接数,过滤重复: cat access_log | grep "19/May/2011" | awk '{print $2}' | sort | uniq -c | sort -nr 4,当天ip连接数最高的ip都在干些什么(原来是蜘蛛): cat access_log | grep "19/May/2011:00" | grep "61.135.166.230" | awk '{print $7}' | sort | uniq -c | sort -nr | head -n 10 5,当天访问页面排前10的url: cat access_log | grep "19/May/2010:00" | awk '{print $7}' | sort | uniq -c | sort -nr | head -n 10 6,用tcpdump嗅探80端口的访问看看谁最高 tcpdump -i eth0 -tnn dst port 80 -c 1000 | awk -F".

MySQL学习笔记十:日志管理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20-01-15 13:19:58
1.错误日志文件 MySQL的错误日志文件记录错误信息,还会记录mysqld进程的关闭和启动的信息,但也不是什么错误信息都会记录,只记录mysqld进程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键性错误。 错误日志的启动,可以在启动mysqld进程时,通过log-error选项来指定错误日志文件名和存放位置,或者my.ini配置文件中配置log-error参数,如果没有指定文件名的话,会自动生成一个[hostname].err文件保存在{datadir}文件夹下。 在删除错误日志后,会把错误日志重建到[hostname].err.old的文件夹下。删除日志可以使用使用flush logs。 2.慢查询日志,有利于SQL语句调优 慢查询日志会记录所有查询语句执行时间大于系统变量long_query_time的值。默认情况下,慢查询日志功能是被禁止的。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slow_launch_time | 2 | | slow_query_log | OFF | | slow_query_log_file | LENOVO

CentOS7.5使用mysql_multi方式安装MySQL5.7.28多实例

你。 提交于 2020-01-15 10:53:40
因使用源码安装的MySQL5.7.28多实例,在导入数据库时会出现问题,所以重新研究使用mysql_multi的方法来管理多实例,经过测试环境验证之后,在各方面使用上特别在备份还原上,没有报MySQL5.7.28多实例的问题,踩了不少坑,这里我将我的部署过程分享下,如果在哪里出问题的,还请多多指正与指导,谢谢!! 关于mysql安装部署基础环境与配置可以参考文章:CentOS7.5源码安装MySQL5.7.28多实例 https://blog.51cto.com/8355320/2463218 本从就直接从2.7章节开始安装mysql多实例,具体部署过程如下: 2.7 安装mysql多实例 2.7.1. 创建软件安装目录(部署路径请根据实际修改) [root@~]# mkdir -pv /data/mysql/{3306,3307} [root@~]# mkdir -v /data/mysql/3306/{logs,data,binlog} [root@~]# mkdir -v /data/mysql/3307/{logs,data,binlog} 2.7.2. MySQL安装包下载 [root@~]# cd /opt [root@~]# wget -c https://dev.mysql.com/get/Downloads/MySQL-5.7/mysql-5.7.28-linux

MHA高可用架构部署配置实例

江枫思渺然 提交于 2020-01-15 01:13:36
MHA高可用架构部署配置实例 一、前言 1.1What‘s MHA?——原理简介 ​ MHA——Master High Availability,目前在MySQL高可用方面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是一套优秀的MySQL故障切换和主从提升的高可用软件。 ​ 这里我们提到了两个个关键点:“高可用”,“故障切换“。我们逐一简单介绍一下这两者的含义。 1.1.1何为高可用? ​ 高可用就是可用性强,在一定条件下(某个服务器出错或宕机)可以保证服务器可以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影响业务的运行。 1.1.2故障切换 ​ 当主服务器出现错误时,被manager服务器监控到主库mysqld服务停止后,首先对主库进行SSH登录检查(save_binary_logs -command=test),然后对mysqld服务进行健康检查(PING(SELECT)每个3秒检查一次,持续3次),最后作出Master is down!的判断,master failover开始进行对应的处理,具体的过程可以参考网上的博客,这里给出一个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xiaoboluo768/p/5210820.html 大家可以参考这位朋友的文章,讲的非常详细。 二、MHA高可用架构部署实例 2.1部署环境与基础配置要求 在虚拟机环境下,需要四台Centos7服务器

Ubuntu 16.04安装Nginx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0-01-15 00:59:47
在Ubuntu下安装Nginx有以下方法,但是如果想要安装最新版本的就必须下载源码包编译安装。 一、基于APT源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nginx 安装好的文件位置: /usr/sbin/nginx:主程序 /etc/nginx:存放配置文件 /usr/share/nginx:存放静态文件 /var/log/nginx:存放日志 其实从上面的根目录文件夹可以知道,Linux系统的配置文件一般放在/etc,日志一般放在/var/log,运行的程序一般放在/usr/sbin或者/usr/bin。 当然,如果要更清楚Nginx的配置项放在什么地方,可以打开/etc/nginx/nginx.conf 我猜测,Nginx如果指定默认加载/etc/nginx/nginx.conf的配置文件。如果要查看加载的是哪个配置文件,可以用这个命令sudo nginx -t或者ps -ef | grep nginx 然后通过这种方式安装的,会自动创建服务,会自动在/etc/init.d/nginx新建服务脚本,然后就可以使用sudo service nginx {start|stop|restart|reload|force-reload|status|configtest|rotate|upgrade}的命令启动。 脚本如下: View Code 还有一个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