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文件

MySQL8.0新特性【转】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20-01-26 11:50:32
Server层,选项持久化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max_connections%';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max_connections | 512 | | mysqlx_max_connections | 100 | +------------------------+-------+ 2 rows in set (0.00 sec) mysql> set persist max_connections=8000;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max_connections%';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max_connections | 8000 | | mysqlx_max_connections | 100 | +------------------------+-------+ 2 rows

nginx之log_format配置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20-01-26 02:58:23
http {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request"'; access_log /var/log/nginx/access.log main; } 上面定义了一个main格式的log_format,在access_log最后加上main,表示使用main格式。若不指定access_log,新定义的log_format是不生效的。 log_format默认有一个combined格式,access_log默认使用combined格式。 log_format combined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日志格式设定 #$remote_addr与$http_x_forwarded_for用以记录客户端的ip地址; #$remote_user:用来记录客户端用户名称; #$time_local: 用来记录访问时间与时区; #$request: 用来记录请求的url与http协议; #$status: 用来记录请求状态;成功是200, #$body_bytes_sent

mha的搭建步骤(一主一从架构)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20-01-24 20:28:10
所需脚本文件到这里下载:http://note.youdao.com/share/web/file.html?id=ae8b11a61f7a8aa7b52aac3fcf0c4b83&type=note 环境: centos 6.5 x64 192.168.0.32 # master 192.168.0.33 #管理节点和从节点 slave VIP: 192.168.0.62 iptables打开 mysql端口 selinx关闭: shell > vim /etc/selinux/config SELINUX=disabled 1.安装 mysql 5.5.x以上的版本 (如果是 5.6以上的版本,不建议开启 GTID复制 ),并搭建好双主复制,复制用户: repl,复制用户密码: 123456 主从复制搭建好后,从库执行下面两个命令 (不要加入到 my.cnf中,因为从库随时可能被提升为 master) mysql -e 'set global read_only=1;set global relay_log_purge=0;' 如果是刚刚初始化安装完成的 mysql,建议进行安全清理: mysql > delete from mysql.user where user!='root' or host !='localhost'; mysql > truncate table

python+requests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实例详解教程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20-01-24 19:56:57
1、首先,我们先来理一下思路。 正常的接口测试流程是什么? 脑海里的反应是不是这样的: 确定测试接口的工具 —> 配置需要的接口参数 —> 进行测试 —> 检查测试结果(有的需要数据库辅助) —> 生成测试报告(html报告) 那么,我们就根据这样的过程来一步步搭建我们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业务和数据的分离,这样才能灵活,达到我们写框架的目的。只要好好做,一定可以成功。这也是我当初对自己说的。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结构的划分。 我的结构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参考下: ​​​​​​ common:存放一些共通的方法 result:执行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夹,里面存放每次测试的结果 testCase:用于存放具体的测试case testFile:存放测试过程中用到的文件,包括上传的文件,测试用例以及 数据库的sql语句 caselist:txt文件,配置每次执行的case名称 config:配置一些常量,例如数据库的相关信息,接口的相关信息等 readConfig: 用于读取config配置文件中的内容 runAll:用于执行case 既然整体结构有了划分,接下来就该一步步的填充整个框架了,首先,我们先来看看config.ini和readConfig.py两个文件,从他们入手,个人觉得比较容易走下去哒。 我们来看下文件的内容是什么样子的: [DATABASE] host = 50

Mysql 8.0 源码编译 多实例安装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20-01-24 14:48:22
https://blog.csdn.net/cuilouyi9469/article/details/100438142 一、准备工作 下载安装包 路径: https://dev.mysql.com/downloads/mysql/ 这里选择 mysq-8.0.16.tar.gz 清理已有版本 ##查询 rpm -qa | grep mysql rpm -qa | grep maria ##清理(如果存在的话) yum remove mysql ##或者 yum remove mariadb 安装依赖包 (1)常规依赖 yum -y install gcc gcc-c++ ncurses ncurses-devel libaio-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2)特殊版本的依赖 编译的时候,分别错误提示: CMake 3.4.3 or higher is required. GCC 5.3 or newer is required 所以需要安装Cmake和GCC的相关版本 请参考: http://blog.itpub.net/69915315/viewspace-2648182 二、编译安装(软件) 解压安装包 tar -zxvf tar -zxvf mysql-8.0.16.tar.gz cmake配置 (1) 进入目录 mysql-8.0.16

[MariaDB]MHA高可用部署-实验

牧云@^-^@ 提交于 2020-01-23 03:32:27
目录 一、简介 1.1MHA角色 二、MHA的工具 三、MHA部署过程 3.1.1 配置 3.1.2 环境规划 3.1.3 配置一主多从 3.2 MHA配置 3.2.1 master权限授予 3.2.2 ssh互信 3.2.3 安装mha包 3.2.4 MHA管理节点配置 3.2.5 MHA节点检测 3.2.6 MHA启动 3.2.7 MHA模拟故障 3.2.8 修复已损坏的节点加入MHA中 MHA 问题集锦 一、简介 MHA的逻辑是,为了保证其MySQL的高可用,会有一个StandBy状态的master.在mysql故障切换的过程中,MHA 能做到在 0~30 秒内自动完成 数据库 的故障切换操作,并且在进行故障切换的过程中,MHA 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以达到相对意义上的高可用。 1.1MHA角色 如下图,整个 MHA 架构分为 MHA Manager 节点 MHA Node 节点 其中 MHA Manager 节点是单点部署,MHA Node 节点是部署在每个需要监控的 MySQL 集群节点上的。MHA Manager 会定时探测集群中的 Master 节点,当 Master 出现故障时,它可以自动将最新数据的 Standby Master 或 Slave 提升为新的 Master,然后将其他的 Slave 重新指向新的 Master。 二、MHA的工具

GStreamer基础教程13 - 调试Pipeline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20-01-22 18:12:52
摘要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对GStreamer创建的Pipeline进行调试,来了解其运行机制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为此,GStreamer提供了相应的调试机制,方便我们快速定位问题。 查看调试日志 使用GST_DEBUG环境变量查看日志   GStreamer框架以及其插件提供了不同级别的日志信息,日志中包含时间戳,进程ID,线程ID,类型,源码行数,函数名,Element信息以及相应的日志消息。例如: $ GST_DEBUG= 2 gst-launch- 1.0 playbin uri=file: /// x.mp3 Setting pipeline to PAUSED ... 0 : 00 : 00.014898047 47333 0x2159d80 WARN filesrc gstfilesrc.c: 530 :gst_file_src_start:<source> error: No such file " /x.mp3 " ...   我们可以发现,只需要在运行时指定GST_DEBUG环境变量,并设置日志级别,即可得到相应的日志。由于GStreamer提供了丰富的日志,如果我们打开所有的日志,必定会对程序的性能有所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对日志进行分级,GStreamer提供了8种级别,用于输出不同类型的日志。 级别0:不输出任何日志信息。 级别1:ERROR信息。

GStreamer基础教程13 - 调试Pipeline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20-01-22 16:21:38
摘要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对GStreamer创建的Pipeline进行调试,来了解其运行机制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为此,GStreamer提供了相应的调试机制,方便我们快速定位问题。 查看调试日志 使用GST_DEBUG环境变量查看日志   GStreamer框架以及其插件提供了不同级别的日志信息,日志中包含时间戳,进程ID,线程ID,类型,源码行数,函数名,Element信息以及相应的日志消息。例如: $ GST_DEBUG=2 gst-launch-1.0 playbin uri=file:///x.mp3 Setting pipeline to PAUSED ... 0:00:00.014898047 47333 0x2159d80 WARN filesrc gstfilesrc.c:530:gst_file_src_start:<source> error: No such file "/x.mp3" ...   我们可以发现,只需要在运行时指定GST_DEBUG环境变量,并设置日志级别,即可得到相应的日志。由于GStreamer提供了丰富的日志,如果我们打开所有的日志,必定会对程序的性能有所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对日志进行分级,GStreamer提供了8种级别,用于输出不同类型的日志。 级别0:不输出任何日志信息。 级别1:ERROR信息。 级别2:WARNING信息。

CentOS7.5通过shell脚本使用mysql_multi自动安装MySQL5.7.28多实例

大憨熊 提交于 2020-01-22 01:23:46
在文章上一篇文章中 https://blog.51cto.com/8355320/2466817 我使用的是手动使用mysql_multi方式安装mysql5.7.28多实例,安装过程比较耗时,这里我编写了shell脚本来自动化安装,请大家参考,脚本经测试没有出现问题,脚本我有二次修改里面的实例名与变量名,可能存在不一致,请自行对比确认下。脚本中有什么可以优化的还请多多指点,谢谢!!以下是脚本中的几点说明: 1、mysql-5.7.28-linux-glibc2.12-x86_64.tar.gz包上传路径: /opt 如果没有此软件包,请将此脚本中如下代码行去掉 # 号注释,自动联网下载(下载过程很慢,建议提前下载并上传到/opt路径下) wget -c https://dev.mysql.com/get/Downloads/MySQL-5.7/mysql-5.7.28-linux-glibc2.12-x86_64.tar.gz 2、mysql数据库脚本上传路径: /opt 包含如下文件(需要修改sql文件中的实例名) testone.sql testtwo.sql 4、根据服务器磁盘分配情况,创建对应软链接,例如: mkdir /home/data ln -s /home/data/ /data 5、修改(确保局域网内值唯一) mysql3306.cnf 的 server_id

adb logcat 命令行用法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20-01-21 22:15:23
作者 : 万境绝尘 转载请著名出处 eclipse 自带的 LogCat 工具太垃圾了, 开始用 adb logcat 在终端查看日志; 1. 解析 adb logcat 的帮助信息 在命令行中输入 adb logcat --help 命令, 就可以显示该命令的帮助信息; [plain] view plain copy octopus@octopus:~$ adb logcat --help Usage: logcat [options] [filterspecs] options include: -s Set default filter to silent. Like specifying filterspec '*:s' -f <filename> Log to file. Default to stdout -r [<kbytes>] Rotate log every kbytes. (16 if unspecified). Requires -f -n <count> Sets max number of rotated logs to <count>, default 4 -v <format> Sets the log print format, where <format> is one of: brief process tag thread raw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