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

[Linux]创建用户相关参数

老子叫甜甜 提交于 2020-04-04 15:51:53
1.作用 useradd或adduser命令用来建立用户帐号和创建用户的起始目录,使用权限是超级用户。   2.格式   useradd [-d home] [-s shell] [-c comment] [-m [-k template]] [-f inactive] [-e expire ] [-p passwd] [-r] name 3.主要参数   -c:加上备注文字,备注文字保存在passwd的备注栏中。   -d:指定用户登入时的主目录,替换系统默认值/home/<用户名>   -D:变更预设值。   -e:指定账号的失效日期,日期格式为MM/DD/YY,例如06/30/12。缺省表示永久有效。   -f:指定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即关闭该账号。如果为0账号立即被停用;如果为-1则账号一直可用。默认值为-1.   -g:指定用户所属的群组。值可以使组名也可以是GID。用户组必须已经存在的,期默认值为100,即users。   -G: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群组。   -m: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M:不要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n:取消建立以用户名称为名的群组。   -r:建立系统账号。   -s:指定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默认值为/bin/bash。   -u:指定用户ID号。该值在系统中必须是唯一的。0~499默认是保留给系统用户账号使用的

Linux安装Redis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20-04-04 15:41:55
Redis数据库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服务端,一个客户端。 安装环境 1.服务器环境: 如下使用Kali系统。 uname -a #查看内核版本和信息 lsb_release -a #查看发行版信息 2.Redis版本 2.8.3 3.Kali系统必须预装gcc、tcl 安装Reids 先cd进到你想放redis的目录,我放在/opt/programfiles/下; root@kali:/opt/programfiles#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2.8.3.tar.gz root@kali:/opt/programfiles# tar xzf redis-2.8.3.tar.gz root@kali:/opt/programfiles# cd redis-2.8.3 root@kali:/opt/programfiles/redis-2.8.3# make 查看redis生成二进制执行文件: ll src/redis* resids-cli 指 客户端 redis-server 指 服务端 将二进制文件安装到/usr/local/bin目录下: make install # 如果不是root权限 命令前面加上 sudo 查看安装路径: wich redis-server 后面启动也是这个路径的执行文件。 到这里安装完成

Linux 基础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20-04-04 15:21:22
使用命令退出虚拟终端2上登录的用户 Ctrl + Alt + F2 使用命令退出虚拟终端5上登录的用户 exit 查看哪些用户在系统上工作 who 修改当前时间为2018年8月26号11:28 date 082611282018 查看2015年10月份日历 cal 10 2015 使用两种方法查看ls命令的使用说明 ls --help man ls 清除屏幕 clear 使用“useradd tom”命令新建tom用户,为tom用户设置密码“123” useradd tom echo "123" | passwd --stdin tom 切换当前用户为tom su - tom 查看当前登陆Linux系统所使用的用户名 whoami 创建目录wg mkdir /wg 使用绝对路径的方法在wg目录下新建文件a.txt touch /wg/a.txt 进入wg目录 cd wg 使用相对路径的方法在当前目录下新建wg01目录和b.txt文件 mkdir wg01 && touch b.txt 以长列表格式列出当前目录下的内容 ls -l 删除空目录wg01 rm -rf wg01 进入上一级工作目录 cd .. 强制删除非空目录wg rm -rf wg 复制/etc/passwd到当前目录,名为file1 cp /etc/passwd file1 不停的以只读的方式查看file1文件的内容

linux网络编程tcp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20-04-04 15:20:57
之前学习的时候笔记没有保存好,这次重新编写一个案例。 客户端实现程序代码: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define DEF_TCP_SRV_PORT 19868 int main() {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struct sockaddr_in srv_addr; int net_sock; int new_fd; int res; int len; char buff[128]; // 1. socket 初始化 // 1.1 创建socket net_sock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if( -1 == net_sock ) { printf("create socket error!\r\n"); return -1; } // 1.2 初始化地址 bzero( &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addr.sin

Ubuntu交叉编译工具链安装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20-04-04 13:26:25
一、简介 交叉编译器有很多种,Linaro 出品的交叉编译器是其中一种,Linaro 一间非营利性质的开放 源代码软件工程公司,Linaro 开发了很多软件,最著名的就是 Linaro GCC 编译工具链(编译器), 关于 Linaro 详细的介绍可以到 Linaro 官网查阅。官网地址:https://www.linaro.org 二、GCC编译器的下载 (1)进入官网 https://www.linaro.org (2)点击官网右上角的Support下的Downloads,之后在页面中找到下面的界面 (3)点击Binaries(可执行文件),出现如下界面: (4)点击两次 Parent Directory,出现如下界面: (5) 根据需要选择版本,比如我们选择4.9版本,如下图: https://releases.linaro.org/components/toolchain/binaries/4.9-2017.01/arm-linux-gnueabihf/ 只需要关注这两个文件: gcc-linaro-4.9.4-2017.01-i686_arm-linux-gnueabihf.tar.xz //32 位系统的 gcc-linaro-4.9.4-2017.01-x86_64_arm-linux-gnueabihf.tar.xz //64 位系统的 三、安装GCC (1)在

Linux的网卡由eth0变成了eth1或eth2,如何修复??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20-04-04 12:29:28
背景:做linux下分布式测试的时候,重新安装了两个linux虚拟机,结果分布式脚本没有做好,分布式也没有做成。 今天想练练linux命令,打开vmware,启动linux1 虚拟机,使用ifconfig -a,查看ip,结果没有网卡eth0显示,也没有ip,显示成了eth2。 我想着其他虚拟机会不会这样呢,又启动了linux2 虚拟机,使用ifconfig -a,查看ip,结果显示网卡eth0了,但是没有显示ip。 好气哦,以前用得好好的啊。。。。。开始问题查找~ 一、使用ifconfig -a 显示了成了网卡eth2,但是没有ip显示 。 原因: 很多Linux distribution使用udev动态管理设备文件,并根据设备的信息对其进行持久化命名。udev会在系统引导的过程中识别网卡,将mac地址和网卡名称对应起来记录在udev的规则脚本中。而对于新的虚拟机,VMware会自动为虚拟机的网卡生成MAC地址,当你克隆或者重装虚拟机软件时,由于你使用的是以前系统虚拟硬盘的信息,而该系统中已经有eth0的信息,对于这个新的网卡,udev会自动将其命名为eth1(累加的原则),所以在你的系统启动后,你使用ifconfig看到的网卡名为eth1。 解决: 如何恢复到eth0? 在fedora中,udev记录网络规则的脚本为:/etc/udev/rules.d/70

Linux 查看登录日志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20-04-04 09:46:21
Linux 查看登录日志 转载 你好xyz 最后发布于2018-08-17 10:28:29 阅读数 35627 收藏 展开 一、查看日志文件 Linux查看/var/log/wtmp文件查看可疑IP登陆 last -f /var/log/wtmp 该日志文件永久记录每个用户登录、注销及系统的启动、停机的事件。因此随着系统正常运行时间的增加,该文件的大小也会越来越大, 增加的速度取决于系统用户登录的次数。该日志文件可以用来查看用户的登录记录, last命令就通过访问这个文件获得这些信息,并以反序从后向前显示用户的登录记录,last也能根据用户、终端tty或时间显示相应的记录。 查看/var/log/secure文件寻找可疑IP登陆次数 二、 脚本生成所有登录用户的操作历史 在linux系统的环境下,不管是root用户还是其它的用户只有登陆系统后用进入操作我们都可以通过命令history来查看历史记录,可是假如一台服务器多人登陆,一天因为某人误操作了删除了重要的数据。这时候通过查看历史记录(命令:history)是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history只针对登录用户下执行有效,即使root用户也无法得到其它用户histotry历史)。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实现通过记录登陆后的IP地址和某用户名所操作的历史记录呢?答案:有的。 通过在/etc/profile里面加入以下代码就可以实现: PS1=

Linux基础命令---yes

家住魔仙堡 提交于 2020-04-04 09:27:46
yes 反复的输出指定的字符串,直到手动停止。此命令的适用范围:RedHat、RHEL、Ubuntu、CentOS、SUSE、openSUSE、Fedora。 1 、语法 yes [STRING]... yes OPTION 如果不指定字符串,那么输出字符“y” 2 、选项列表 选项 说明 --help 帮助信息,并且退出 --version 显示命令版本信息,并且退出 3 、实例 1)输出hello world [root@localhost ~]# yes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hello world^C // 使用 ctrl+c 强制停止 [weijie@192 root]$ 2)输出字符y [root@localhost ~]# yes // 没有任何选项和参数,输出字符 y y y y y y ^C You have new mail in /var/spool/mail/root [root@localhost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j78080458/p/9841480.html

Linux基础命令---cmp

三世轮回 提交于 2020-04-04 09:26:00
cmp 用字节的方式,比较两个文件是否存在差异,但是不保存运算结果。Cmp指令只会根据结果设置相关的标志位,这个指令之后往往会跟着一个条件跳转指令。 此命令的适用范围:RedHat、RHEL、Ubuntu、CentOS、SUSE、openSUSE、Fedora。 1 、语法 cmp [OPTION]... FILE1 [FILE2 [SKIP1 [SKIP2]]] 2 、选项列表 选项 说明 -v | --version 显示命令版本信息 --help 显示帮助文档 -b | --print-bytes 输出不同的字节 -i num | --ignore-initial=num 跳过开始的num个字节 -i num1 num2 | --ignore-initial=num1:num2 第一个文件跳过num1个字节,第二个文件跳过num2个字节 -l | --verbose 输出不同之处的字节序号,以及这个字节的值 -n LIMIT | --bytes=LIMIT 最多比较LIMIT字节 -s | --quiet | --silent 不输出;只输出退出状态 3 、实例 1)直接比较 [root@localhost weijie]# diff -y 1.c 2.c // 首先使用 diff 查看不同之处 asd | ase sdf | sdd dfg dfg [root

Linux基础命令---文本显示tac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20-04-04 09:25:12
tac 将指定文件中的行,按照反序方式显示。此命令的适用范围:RedHat、RHEL、Ubuntu、CentOS、SUSE、openSUSE、Fedora。 1 、语法 tac [ 选项] file 2 、选项列表 选项 说明 --version 显示命令版本信息 --help 显示帮助文档 -b | --before 将分隔符放到文件记录前 -r | --regex 将分隔符当做一般字符处理 -s | --separator=STRING 使用指定的间隔字符取代新建的控制字符 3 、实例 1)反序显示 [root@localhost weijie]# cat 1.c // 查看文件内容 hello world, i am david. i love linux, love code. [root@localhost weijie]# tac 1.c // 反序显示 love code. i love linux, i am david. hello world, 2)将分隔符放在文件前面 [root@localhost weijie]# tac -b 1.c // 将分隔符“回车”放在文件最前面,导致最前面是两个空行,最后一行不能换行, love code. i love linux, i am david. hello world, [root@localhost wei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