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

Linux文件系统

萝らか妹 提交于 2020-01-04 00:13:17
Linux的文件目录等 目录 目录是一组相关文件的集合 一个目录下面除了可以存放文件之外还可以存放其他目录,即可包含子目录 在确定文件、目录位置时,DOS和Unix/Linux都采用“路径名+文件名”的方式。路径反映的是目录与目录之间的关系 路径 Unix/Linux路径由到达定位文件的目录组成。在Unix/Linux系统中组成路径的目录分割符为斜杠“/”,而DOS则用反斜杠“”来分割各个目录 绝对路径 绝对路径是从目录树的树根“/”目录开始往下直至到达文件所经过的所有节点目录 下级目录接在上级目录后面用“/”隔开 注意:绝对路径都是从“/”开始的,所以第一个字符一定是“/” 相对路径 相对路径是指目标目录相对于当前目录的位置 如果不在当前目录下,则需要使用两个特殊目录“.”和“”了。目录“.”指向当前目录,而目录“..”指向上级目录 Linux目录结构 在 windows 平台下,打开“计算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的驱动器盘符,每个驱动器都有自己的根目录结构,这样形成了多个树并列的情形. 如图所示: 在 Linux 下,我们是看不到这些驱动器盘符,我们看到的是文件夹(目录): 在早期的 UNIX 系统中,各个厂家各自定义了自己的 UNIX 系统文件目录,比较混乱。Linux 面世不久后,对文件目录进行了标准化,于1994年对根文件目录做了统一的规范,推出 FHS (

docker存储

回眸只為那壹抹淺笑 提交于 2020-01-03 21:25:44
现在是数据的时代,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使用docker的过程中,如何存储其产生的数据就是docker的重中之中,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docker是怎么存储数据的。 数据卷及挂载 volume(数据卷): 其由docker自身创建与管理,用于docker数据的持久化与容器间数据共享。 Bind mounts(挂载): 使用-v或–mount进行引用宿主机上已经存在的目录或文件,用于docker数据的持久化与容器间数据共享。 tmpfs mounts(tmpfs挂载): 用于存储程序运行中产生的临时数据,数据保存在主机内存中。 Linux系统下专用 优缺点 volume 1、管理更方便,可以使用docker的CLI与API进行管理 2、不需要docker主机必须具有给定的目录或文件结构 3、迁移更加方便 3、数据卷可以存储在远程主机或云上 4、swarm下共享数据更加方便 bind mounts 1、只需要挂载文件时,更加方便 2、当确保Docker主机的文件或目录结构与容器所需的绑定挂载一致时。 tmpfs mounts 1、存储敏感临时数据 2、容器停止,tmpfs挂载被删除 存储驱动 容器和镜像 介绍驱动之前,我们先介绍以下docker的容器与镜像。 镜像: 由一层层的只读的文件系统(镜像)组成,在Dockerfile中,每一个RUN命令都会创建一层镜像

UNIX 系统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20-01-01 14:26:06
1 UNIX操作系统 UNIX系统是一个交互式的分时操作系统 1974年《ACM通信》上发表了K. Thompson 和 D. Ritchie的论文“The UNIX Time-Sharing System”,UNIX系统公布于世。 作者:美国BELL实验室 Ken Thompson(K.汤普逊)Dennis Ritchie (D.里奇)(C语言的创始人) 1.1 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 1965年:麻省理工大学、BELL实验室、通用电器公司组成MAC课题组联合研制Multics操作系统。 Multics操作系统设计目标是要向大的用户团体提供对计算机的同时访问,支持强大的计算能力与数据存储,以及允许用户带需要的时候容易共享他们的数据。 1969年Multics在GE645计算机上运行了,但它既没有能提供预定的综合计算服务,而且连它自己究竟什么时候算达到开发的目标。 BELL实验室退出了该课题组。 Multics操作系统开发失败的原因是当时操作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所导致的。 当时操作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要求”。 UNIX系统的作者认为:操作系统的设计不应也不可能做到“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要求”,而应为广大的计算机用户提供一种良好的程序设计环境。 1969年K. Thompson和 D. Ritchie 为了改善他们的程序设计环境,设计了一个纸面的文件系统设计

linux 基础 文件系统 用户权限

耗尽温柔 提交于 2019-12-31 22:55:10
描述Linux系统的启动过程? 1.开机自检 BIOS 2.MBR引导 3.GRUB菜单 4.加载内核 5.运行init进程 6.从/etc/inittab读取运行级别 7.根据/etc/rc.sysinit 初始化系统(设置主机名 设置ip) 8.根据运行级别启动对应的软件(开机自启动软件) 9.运行mingetty显示登录界面 Linux系统的启动过程 临时修改 [root@template ~]# alias rm='echo command not found' [root@template ~]# rm command not found [root@template ~]# alias rm alias rm='echo command not found' ​ 永久设置 [root@template ~]# vim /etc/profile 按o 输入 alias rm='echo command not found' [root@template ~]#source /etc/profile ​​ 编辑 /root/.bashrc 把 alias rm='rm -i'这一行前面加上一个注释# 修改alis 查看 echo $LANG $PS1 [root@lewen-lnb ~]# echo $PATH /usr/local/sbin:/usr/local/bin:

Linux常用命令大全1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19-12-31 22:43:31
Linux常用命令大全1 一、管理文件和目录的命令 Linux管理文件和目录的命令 命令 功能 命令 功能 pwd 显示当前目录 ls 查看目录下的内容 cd 改变所在目录 cat 显示文件的内容 grep 在文件中查找某字符 cp 复制文件 touch 创建文件 mv 移动文件 rm 删除文件 rmdir 删除目录 1.1 pwd命令 该命令的英文解释为print working directory(打印工作目录)。输入pwd命令,Linux会输出当前目录。 1.2 cd命令 cd命令用来改变所在目录。 cd / 转到根目录中 cd ~ 转到/home/user用户目录下 cd /usr 转到根目录下的usr目录中-------------绝对路径 cd test 转到当前目录下的test子目录中-------相对路径 1.3 ls命令 ls命令用来查看目录的内容。 选项 含义 -a 列举目录中的全部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 列举目录中的细节,包括权限、所有者、组群、大小、创建日期、文件是否是链接等 -f 列举的文件显示文件类型 -r 逆向,从后向前地列举目录中内容 -R 递归,该选项递归地列举当前目录下所有子目录内的内容 -s 大小,按文件大小排序 -h 以人类可读的方式显示文件的大小,如用K、M、G作单位 ls -l examples.doc 列举文件examples

后端技术杂谈10:Docker 核心技术与实现原理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2-29 00:23:53
本系列文章将整理到我在GitHub上的《Java面试指南》仓库,更多精彩内容请到我的仓库里查看 https://github.com/h2pl/Java-Tutorial 喜欢的话麻烦点下Star哈 本系列文章将整理于我的个人博客: www.how2playlife.com 该系列博文会介绍常见的后端技术,这对后端工程师来说是一种综合能力,我们会逐步了解搜索技术,云计算相关技术、大数据研发等常见的技术喜提,以便让你更完整地了解后端技术栈的全貌,为后续参与分布式应用的开发和学习做好准备。 如果对本系列文章有什么建议,或者是有什么疑问的话,也可以关注公众号【Java技术江湖】联系我,欢迎你参与本系列博文的创作和修订。 <!-- more --> 要搞懂docker的核心原理和技术,首先一定要对Linux内核有一定了解。 提到虚拟化技术,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 Docker,经过四年的快速发展 Docker 已经成为了很多公司的标配,也不再是一个只能在开发阶段使用的玩具了。作为在生产环境中广泛应用的产品,Docker 有着非常成熟的社区以及大量的使用者,代码库中的内容也变得非常庞大。 同样,由于项目的发展、功能的拆分以及各种奇怪的改名 PR ,让我们再次理解 Docker 的的整体架构变得更加困难。 虽然 Docker 目前的组件较多,并且实现也非常复杂,但是本文不想过多的介绍

Linux 管理员手册(2)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19-12-28 18:31:42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Linux 管理员手册(2) 本章说明标准Linux目录树的重要部分,基于FSSTND文件系统标准。概述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给定的要求将目录树分为若干分离的文件系统的一般方法。也说明一些其他方法。 背景   本章松散地基于Linux文件系统标准FSSTND版本1.2(见参考书目[Qui95]),它意图建立一个如何组织Linux系统目录树的标准。这样一个标准具有易于写或port(移植?)Linux软件、管理Linux系统的优点,因为所有东西都将在他们的一般地方。此标准没有强制所有人遵从的权威,但它有最多的Linux distributions的支持。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不遵从FSSTND不是个好主意。 FSSTND意图遵从Unix传统和当前趋势,使熟悉其他Unix系统的人对Linux系统更容易接受(反之亦然)。   本章并非如FSSTND那么详细。一个系统管理员应该阅读FSSTND以得到全部的理解。   本章不详细解释所有文件。其意图并非说明每个文件,而是从文件系统的视角给出系统的一个概览。每个文件的更多的信息在本手册或man页的其他地方。   有意将全目录树可以分为小的部分,每个部分可以在自己的磁盘或分区上,以能为磁盘容量所容纳,并易于备份及其他系统管理。主要部分是根、/usr 、/var 和 /home

GFS分布式文件系统集群(实践篇)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19-12-27 07:52:03
实践部署 实践环境 开启5台Linux虚拟机,并在其中四台分别添加4块硬盘,每块硬盘内存为:20G 开启后分别设置虚拟机名称为:node1、node2、node3、node4、client 服务器地址分别为 node1:192.168.116.128 node2:192.168.116.130 node3:192.168.116.129 node4:192.168.116.131 client:192.168.116.132 在所有虚拟机中配置主机名解析 vim /etc/hosts ... 192.168.116.128 node1 192.168.116.130 node2 192.168.116.129 node3 192.168.116.131 node4 :wq 在node1节点服务器中编辑格式磁盘脚本,并执行脚本 mkdir /abc //创建目录 cd /abc vim disk.sh //编辑脚本 mkdir -p /data/sd{b..e}1 for i in {b..e};do echo 'n w' | fdisk /dev/sd${i} mkfs.xfs /dev/sd${i}1 mount /dev/sd${i}1 /data/sd${i}1 done :wq chmod +x disk.sh //添加执行权限 ./disk.sh //执行脚本 df

linux 磁盘挂载及查看磁盘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2-27 07:19:43
blkid命令 实例 1、列出当前系统中所有已挂载文件系统的类型: sudo blkid 2、显示指定设备 UUID: sudo blkid -s UUID /dev/sda5 3、显示所有设备 UUID: sudo blkid -s UUID 4、显示指定设备 LABEL: sudo blkid -s LABEL /dev/sda5 5、显示所有设备 LABEL: sudo blkid -s LABEL 6、显示所有设备文件系统: sudo blkid -s TYPE 7、显示所有设备: sudo blkid -o device 8、以列表方式查看详细信息: sudo blkid -o list 挂载概念简述 : 根文件系统之外的其他文件要想能够被访问,都必须通过“关联”至根文件系统上的某个目录来实现,此关联操作即为“ 挂载 ”,此目录即为“ 挂载点 ”,解除此关联关系的过程称之为“ 卸载 ” 1.挂载:根文件系统外通过关联至根文件系统上的某个目录来实现访问 2.挂载点:mount_point,用于作为另一个文件系统的访问入口; (1) 事先存在; (2) 应该使用未被或不会被其它进程使用到的目录; (3) 挂载点下原有的文件将会被隐藏; 挂载与卸载 挂载方法 :mount DECE MOUNT_POINT mount:通过查看/etc/mtab(文章最后会对/etc

磁盘分区格式化和文件系统管理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19-12-27 07:10:15
一、硬盘分区 1.每个扇区,512字节 2.每个磁道划分为63个扇区 3.逻辑磁头(盘面)数设为255个 4.一个柱面的大小=255x63x512字节=8 MB 5.硬盘或分区的容量=柱面的大小x柱面数 磁面( head ) 1.硬盘一般是由一片或几片圆形薄膜叠加而成。每个圆形薄膜都有两个"面"(Side),这两个面都是用来存储数据的。 2.依次称为0面、1面、2面……由于每个面都专有一个读写磁头,也常用0头(head)、1头……称之。 3.硬盘面数(或头数),少的只有2面,多的可达数十面。 track------ 磁道 ----- 一个圈 1.读写硬盘时,磁头不动,磁盘是旋转的,则连续写入的数据是排列在一个 圆周上的。我们称这样的圆周为一个磁道(Track)。 2.磁头不动,就是在一个磁道上读写 3.磁头移动,就会在不同磁道上读写 cylinder---- 柱面 --------- 外观象一个圆筒子 各面上磁道号相同的 磁道合起来,称为一个柱面(cylinder)距轴的距离相同的一组track cylinder也是磁盘分区时的最小单位,分区是按磁道和柱面连续分布的 Sector 一个track上可以容纳数KB的数据,而主机读写时往往并不需要一次读写那么多,于是,磁道又被按512字节划分成若干段,每段称为一个扇区(Sector)。 一个扇区size是固定的512字节 硬盘启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