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

linux常用命令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20-01-13 13:16:55
一、开关机 sync :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到磁盘中(关机、重启前都需先执行sync) shutdown -rnow 或 reboot :立刻重启 shutdown -hnow :立刻关机 shutdown -h 19:00 :预定时间关闭系统(晚上7点关机,如果现在超过8点则第二天) shutdown -h +10 :预定时间关闭系统(10分钟后关机) shutdown -c :取消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init 0 : 关闭系统 telinit 0 : 关闭系统 logout : 注销 二、系统信息 arch :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 uname -m :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 uname -r : 显示正在使用的内核版本 dmidecode -q : 显示硬件系统部件 - (SMBIOS / DMI) hdparm -i /dev/hda : 罗列一个磁盘的架构特性 hdparm -tT /dev/sda : 在磁盘上执行测试性读取操作 cat /proc/cpuinfo : 显示CPU info的信息 cat /proc/interrupts : 显示中断 cat /proc/meminfo : 校验内存使用 cat /proc/swaps : 显示哪些swap被使用 cat /proc/version : 显示内核的版本 cat /proc/net/dev :

Df- Linux必学的60个命令

久未见 提交于 2020-01-13 08:05:34
1.作用 df命令用来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2.格式 df [options] 3.主要参数 -s:对每个Names参数只给出占用的数据块总数。 -a:递归地显示指定目录中各文件及子目录中各文件占用的数据块数。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则只显示Names中的每一个目录及其中的各子目录所占的磁盘块数。 -k:以1024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x:跳过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目录不予统计。 -l:计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对硬链接文件则计算多次。 -i:显示inode信息而非块使用量。 -h:以容易理解的格式印出文件系统大小,例如136KB、254MB、21GB。 -P:使用POSIX输出格式。 -T: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4.说明 df命令被广泛地用来生成文件系统的使用统计数据,它能显示系统中所有的文件系统的信息,包括总容量、可用的空闲空间、目前的安装点等。 超级权限用户使用df命令时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某个分区的容量超过了100%。这是因为Linux系统为超级用户保留了10%的空间,由其单独支配。也就是说,对于超级用户而言,他所见到的硬盘容量将是110%。这样的安排对于系统管理而言是有好处的,当硬盘被使用的容量接近100%时系统管理员还可以正常工作。 5.应用实例 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非常多,包括JFS、ReiserFS、ext、ext2

Linux文件系统--LInix系统随笔(三)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20-01-13 05:50:33
①注意事项 linux不靠扩展名区分文件 默认:压缩包 .gz .bz2 .tar.bz2 .tgz 二进制压缩包 .rpm 所有设备包括硬盘、u盘、光盘必须分配挂载之后才能使用 /bin/ 存放系统命令目录,单用户模式下也可执行 /sbin/ 保存和系统环境设置的相关命令 /usr/bin/ 存放系统命令目录,单用户模式下不能执行 /usr/sbin/ 存放根文件系统不必要的系统管理命令 /boot/ 系统启动目录(内核文件和启动引导程序grub等) /dev/ 设备文件保存位置 /etc/ 配置文件保存位置(默认rpm安装的服务配置文件全部保存在这个目录中。用户名账户和密码,服务的启动脚本,常用的服务的配置文件等) /home/ 普通用户家目录,/home/username /lib/ 系统调用的函数库保存位置 /lost+found/ 系统意外崩溃或机器意外关机,产生的文件碎片存放位置。系统启动过程fsck工具会检查这里,并修复已经损坏的文件系统。这个目录之子啊每个分区出现。 /media/ 挂载目录,系统建议挂载媒体设备 /mnt/ 挂载目录,建议挂载额外设备,u盘,移动硬盘和其他操作系统分区 /misc/ 挂载目录,系统建议用来挂载NFS服务的共享目录 /opt/ 第三方安装的软件保存位置(/usr/local/也可以) /proc/ 虚拟文件系统

学习笔记-linux性能优化实战-io性能篇-01linux文件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久未见 提交于 2020-01-12 06:02:03
1.linux文件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文件系统,本身是对存储设备上的文件,进行组织管理的机制。组织方式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文件系统。 Linux 文件系统为每个文件都分配两个数据结构,索引节点(i ndex node)-被持久化存储到磁盘,和目录项(d irectory entry)-内核维护的一个内存数据结构。它们主要用来记录文件的元信息和目录结构。 在 Linux 中一切皆文件。不仅普通的文件和目录,就连块设备、套接字、管道等, 也都要通过统一的文件系统来管理 。 磁盘在执行文件系统格式化时,会被分成三个存储区域,超级块、索引节点区和数据块区。其中,超级块,存储整个文件系统的状态。索引节点区,用来存储索引节点。数据块区,则用来存储文件数据. 通过这张图,你可以看到,在 VFS 的下方,Linux 支持各种各样的文件系统,如 Ext4、XFS、NFS 等等。按照存储位置的不同,这些文件系统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基于磁盘的文件系统,也就是把数据直接存储在计算机本地挂载的磁盘中。常见的 Ext4、XFS、OverlayFS 等,都是这类文件系统。第二类是基于内存的文件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拟文件系统。这类文件系统,不需要任何磁盘分配存储空间,但会占用内存。我们经常用到的 /proc 文件系统,其实就是一种最常见的虚拟文件系统。此外,/sys 文件系统也属于这一类

Linux 文件系统

江枫思渺然 提交于 2020-01-11 04:05:57
下面主要讨论 基于Flash的文件系统 : 在嵌入式Linux应用中,主要的存储设备为RAM(DRAM, SDRAM)和ROM(常采用FLASH存储器),常用的基于存储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包括:jffs2, yaffs, cramfs, romfs, ramdisk, ramfs/tmpfs等。 FLASH重要特性:写操作 只能 把对应位置1变0,而删除 才能 0变1, 并且 是整块(block)的删。(期待进一步分析工作原理)。 闪存主要就是NAND和NOR。FLASH擦写次数 有限 ,NAND闪存还有 特殊的硬件接口和读写时序 ,所以要针对FLASH的硬件特性进行文件系统的设计,传统的ext2等用在Flash会有诸多弊端(具体是?。。) 如图,MTD是一主要设备,为上下提供抽象接口。So: Flash文件系统基于MTD驱动层。 使用MTD驱动程序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是专门针对各种非易失性存储器(以闪存为主)而设计的,因而它对Flash有更好的支持、管理和基于扇区的擦除、读/写操作接口。 有意思的特性:FLASH芯片既可以一分多(分区),分别用不同的文件系统;也可以多合一(分区),采用一个文件系统。 即文件系统是针对于存储器分区而言的,而非存储芯片。 JFFS2:Journalling Flash File System v2 ,第二版的JFFS,也可能有JFFS3,blabla..

linux 系统管理 (3) 磁盘分区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20-01-10 01:52:38
LINUX下分区命令Parted详解 通常划分分区工具我们用的比较多是fdisk命令,但是现在由于磁盘越来越廉价,而且磁盘空间越来越大。 而fdisk工具他对分区是有大小限制的,它只能划分小于2T的磁盘。现在的磁盘空间已经远远大于2T, 有两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一是通过卷管理来实现, 其二就是通过Parted工具来实现对2T磁盘进行分区操作。 GPT格式的磁盘相当于原来MBR磁盘中原来保留4个partition table的4*16个字节,只留第一个16个字节, 类似于扩展分区,真正的partition table在512字节之后,GPT分区方式没有四个主分区的限制,最多可达到128个主分区。 用法:parted [选项]... [设备 [命令 [参数]...]...] 将带有“参数”的命令应用于“设备”。如果没有给出“命令”,则以交互模式运行. 帮助选项: -h, --help 显示此求助信息 -l, --list 列出所有设别的分区信息 -i, --interactive 在必要时,提示用户 -s, --script 从不提示用户 -v, --version 显示版本 操作命令: 检查 MINOR #对文件系统进行一个简单的检查 cp [FROM-DEVICE] FROM-MINOR TO-MINOR #将文件系统复制到另一个分区 help [COMMAND]

Linux文件系统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20-01-07 20:42:03
Linux的文件目录等 目录 目录是一组相关文件的集合 一个目录下面除了可以存放文件之外还可以存放其他目录,即可包含子目录 在确定文件、目录位置时,DOS和Unix/Linux都采用“路径名+文件名”的方式。路径反映的是目录与目录之间的关系 路径 Unix/Linux路径由到达定位文件的目录组成。在Unix/Linux系统中组成路径的目录分割符为斜杠“/”,而DOS则用反斜杠“”来分割各个目录 绝对路径 绝对路径是从目录树的树根“/”目录开始往下直至到达文件所经过的所有节点目录 下级目录接在上级目录后面用“/”隔开 注意:绝对路径都是从“/”开始的,所以第一个字符一定是“/” 相对路径 相对路径是指目标目录相对于当前目录的位置 如果不在当前目录下,则需要使用两个特殊目录“.”和“”了。目录“.”指向当前目录,而目录“..”指向上级目录 Linux目录结构 在 windows 平台下,打开“计算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的驱动器盘符,每个驱动器都有自己的根目录结构,这样形成了多个树并列的情形. 如图所示: 在 Linux 下,我们是看不到这些驱动器盘符,我们看到的是文件夹(目录): 在早期的 UNIX 系统中,各个厂家各自定义了自己的 UNIX 系统文件目录,比较混乱。Linux 面世不久后,对文件目录进行了标准化,于1994年对根文件目录做了统一的规范,推出 FHS (

【Linux命令大全】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20-01-07 02:25:50
Linux常用命令大全 Linux命令格式: 命令 【选项】 【参数】 系统信息 arch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1) uname -m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2) uname -r   显示正在使用的内核版本 dmidecode -q   显示硬件系统部件 - (SMBIOS / DMI) hdparm -i /dev/hda   罗列一个磁盘的架构特性 hdparm -tT /dev/sda   在磁盘上执行测试性读取操作 cat /proc/cpuinfo   显示CPU info的信息 cat /proc/interrupts   显示中断 cat /proc/meminfo   校验内存使用 cat /proc/swaps   显示哪些swap被使用 cat /proc/version   显示内核的版本 cat /proc/net/dev   显示网络适配器及统计 cat /proc/mounts   显示已加载的文件系统 lspci -tv   罗列 PCI 设备 lsusb -tv   显示 USB 设备 date   显示系统日期 cal 2007   显示2007年的日历表 date 041217002007.00   设置日期和时间 - 月日时分年.秒   date -s '2019-11-12 15:20:20' clock -w  

linux 目录详解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20-01-07 00:56:38
【常见目录说明】 目录 /bin 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ls,cat,mkdir等),常用命令一般都在这里。 /etc 存放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 /home 存放所有用户文件的根目录,是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 /usr 用于存放系统应用程序,比较重要的目录/usr/local 本地系统管理员软件安装目录(安装系统级的应用)。这是最庞大的目录,要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在这个目录。 /usr/x11r6 存放x window的目录 /usr/bin 众多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的一些管理程序 /usr/doc linux文档 /usr/include 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 /usr/lib 常用的动态链接库和软件包的配置文件 /usr/man 帮助文档 /usr/src 源代码,linux内核的源代码就放在/usr/src/linux里 /usr/local/bin 本地增加的命令 /usr/local/lib 本地增加的库 /opt 额外安装的可选应用程序包所放置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tomcat等都安装到这里。 /proc 虚拟文件系统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root 超级用户(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特权阶级^o^) /sbin

Linux 文件系统 -- inode 笔记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0-01-06 21:36:22
什么是 inode inode 的定义:Unix 文件系统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用来存储文件的元信息数据 文件在硬盘中的存储是以"块"(block)为单位的,常见的块大小是 4k 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文件则会存储在多个块中,那么如何快速访问到这些数据呢?答案就是 inode 在文件系统中,每个文件对象都对应着一个 inode,其中存储着常用的一些信息(所有者、创建时间、修改时间、文件权限、对应文件对象在系统中存储块的位置等等) 操作系统访问一个文件时分为三个步骤: 通过文件名找到对应的 inode 编号 通过 inode 编号访问对应文件对象的元信息 根据元信息找到文件对应的 block,读取数据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inode 实际上就是文件系统中的一种索引,便于管理文件以及快速访问数据 关于 inode 的一些细节 inode 的内容 POSIX 标准定义了 inode 所包含的信息: 以字节为单位表示的文件大小 设备ID,标识容纳该文件的设备 文件所有者的 User ID 文件的 Group ID 文件的模式(mode),确定了文件的类型,以及它的所有者、它的 group、其它用户访问此文件的权限 额外的系统与用户标志(flag),用来保护该文件 3 个时间戳,记录了 inode 自身被修改(ctime, inode change time)、文件内容被修改(m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