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环境变量

ConfigMap介绍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9:02
来源 ConfigMap API资源用来保存key-value pair配置数据,这个数据可以在pods里使用,或者被用来为像controller一样的系统组件存储配置数据。虽然ConfigMap跟Secrets类似,但是ConfigMap更方便的处理不含敏感信息的字符串。 注意:ConfigMaps不是属性配置文件的替代品。ConfigMaps只是作为多个properties文件的引用。你可以把它理解为Linux系统中的/etc目录,专门用来存储配置文件的目录 使用ConfigMap来替代环境变量,ConfigMap可以被用来填入环境变量; configmap里面的信息读入环境变量,而容器启动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环境变量 ConfigMap也可以被使用来设置容器中的命令或者参数值。它使用的是Kubernetes的$(VAR_NAME)替换语法 ConfigMap也可以在数据卷里面被使用 来源:博客园 作者: 脚本小娃子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shengulong/p/11553640.html

linux /mac 下 go环境变量配置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9:42
安装了go语言之后,还要设置路径,如果不设置路径,则执行 go 的时候会提示 go: command not found,提示的意思是没有这个命令行。这个是因为还没有设置PATH路径。 设置路径的方式是 vi ~/.bash_profile ,进去在首行添加一行 export PATH=$PATH:/usr/local/go/bin ,即可。 然后使profile生效: source ~/.bash_profile 1、GOROOT就是go的安装路径 2、GOPATH go install / go get 和 go的工具等会用到GOPATH环境变量. GOPATH是作为编译后二进制的存放目的地和import包时的搜索路径 (其实也是你的工作目录, 你可以在src下创建你自己的go源文件, 然后开始工作)。 GOPATH之下主要包含三个目录: bin、pkg、src bin目录主要存放可执行文件; pkg目录存放编译好的库文件, 主要是*.a文件; src目录下主要存放go的源文件 不要把GOPATH设置成go的安装路径 */ /*--> */ 原文: https://www.cnblogs.com/wangzhongqiu/p/9326805.html

Linux+ns2.35安装及环境变量设置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9:42
ns2.35的安装,选择用户目录(~$)或者根目录(~#)都可以。 1、更新Ubuntu系统文件。 输入命令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2、在安装ns-allinone-2.34.tar.gz之前需要先下载安装一些包 sudo apt-get install libxmu-dev libxmu-headers 3、 将压缩包NS2.35右键解压, 打开/ns-allinone-2.35/ns-2.35/linkstate/ls.h 修改第137行: 保存。 输入命令 系统会进行安装。 5、安装成功之后,环境变量进行路径的设置 用户目录(桌面或者根目录)打开终端,输入命令 sudo gedit .bashrc 在弹出的窗口文件最后输入 export PATH=$PATH: /home/yourfile/ns-allinone-2.34/bin:/home/yourfile/ns-allinone-2.34/tcl8.4.18/unix:/home/yourfile/ns-allinone-2.34/tk8.4.18/unix export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 /home/yourfile/ns-allinone-2.34/otcl

Linux 中/etc/profile、~/.bash_profile 环境变量配置及执行过程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9:42
环境变量是和Shell紧密相关的,用户登录系统后就启动了一个Shell。对于Linux来说一般是bash,但也可以重新设定或切换到其它的 Shell。对于UNIX,可能是CShelll。环境变量是通过Shell命令来设置的,设置好的环境变量又可以被所有当前用户所运行的程序所使用。对于bash这个Shell程序来说,可以通过变量名来访问相应的环境变量,通过export来设置环境变量。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 1)etc/profile: 此文件为系统的每个用户设置环境信息,当用户第一次登录时,该文件被执行. 并从/etc/profile.d目录的配置文件中搜集shell的设置. 注:在这里我们设定是为所有用户可使用的全局变量。 2)/etc/bashrc: 为每一个运行bash shell的用户执行此文件.当bash shell被打开时,该文件被读取. 3)~/.bash_profile: 每个用户都可使用该文件输入专用于自己使用的shell信息, 当用户登录时,该文件仅仅执行一次! 默认情况下,他设置一些环境变量,执行用户的.bashrc文件. 注:~在LINUX下面是代表HOME这个变量的。 另外在不同的LINUX操作系统下,这个文件可能是不同的,可能是~/.bash_profile; ~/.bash_login或 ~/.profile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如果存在几种的话

Linux安装tomcat,配置环境变量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9:42
一、 安装tomcat需要先配置jdk,所以没有配置jdk同学,先移步 Linux安装JDK 二、卸载tomcat 检查linux是否安装tomcat rpm -qa|grep tomcat 输入rpm -qa|grep tomcat 如果有通过rpm -e `rpm -qa|grep tomcat`(或rpm -e 加上面rpm -qa|grep tomcat显示的结果) 注意:一般tomcat安装都是通过压缩包的方式,所以这一步可以跳过 三、下载Tomcat 点击下载 ,找到 Binary Distributions 四、上传到Linux,安装 先进入你要上传的位置,执行命令 rz ,在本机弹窗选择文件窗口,选择上传 五、配置环境 修改Tomcat端口 8088 " protocol="HTTP/1.1" 这种修改对于8080端口冲突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如果想同时使用两个tomcat,那么这样的修改还不完整,因为还有其它的端口会冲突。我们仍需要继续修改 8089 " protocol="AJP/1.3" redirectPort="8443" /> 8085 " shutdown="SHUTDOWN"> :wq 保存退出 六、验证安装结果 启动服务 进入解压目录的bin文件夹,运行命令./startup.sh 会自动弹出像如下的提示 ps -ef|grep java

Windows转Linux总结(附带常用Linux命令-LinuxMint)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9:42
  这是我在Linux系统下写的第一篇博客,花了一周的时间从Windows系统转到Linux并且可以完成日常操作,能在Linux系统下完成开发,运用各种开发工具,写各种语言小程序和JavaEE。 感受一下,这是我的电脑配置:   Linux下的Java IDE我安装了MyEclipse、IntelliJ IDEA,然后我发现Linux系统下的MyEclipse实在是太烂了,写个代码都一卡一卡的,翻页看代码就像翻PPT一样,实在不能忍,然后就卸载了,专心用IntelliJ IDEA写Java代码。Linux下的git比在Windows下使用好多了,不存在git bash,在哪打开终端都是git bash,而且tab还有提示,maven也有提示,非常舒服。    Linux下的不同之处总结:   一、环境变量配置:   在Windows中的环境变量配置还是很友好的,在系统设置直接有环境变量配置,但是在Linux下不是这样的:在/etc/.profile中,必须以root身份打开      环境变量配置方法如下:      其中的PATH才是真正的环境变量根配置,其他都是变量引用,好好看就能明白了。   不过这个环境变量的配置是全局的环境变量,就是不论以哪个身份登陆都可以使用该设置。   不过如果经常使用一个用户,推荐在该用户的HOME中配置.bash_profile,这样比较安全

Linux―各种重要配置文件详解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6:30
一、/etc/profile文件详解(环境变量) 添加环境变量 1. 在 profile 文件中添加如下内容 export PATH = $PATH : /usr/ local / man export PATH = $PATH : /usr/ local / rabbitmq / sbin2 .在 profile 文件中添加或修改的内容需要注销系统才能生效。同名的环境变量,后写入的起作用。或执行如下命令。 [ root@localhost ~]# source / etc / profile 参考: https : //www.cnblogs.com/lh03061238/p/9952659.html参考:https://www.jianshu.com/p/1dd22f5b521a参考:https://blog.csdn.net/thebigdipperbdx/article/details/80862224 来源:博客园 作者: 刘_love_田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liuhaidon/p/1149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