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分区

linux学习笔记(一)——使用easyBCD或easyUEFI引导从硬盘安装Ubuntu系统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20-01-01 06:01:41
Table of Contents 一. 使用easyBCD引导 二. 使用easyUEFI添加引导安装系统 windows系统安装ubuntu会出现引导问题,windows系统不希望有其他系统和windows系统共存。所以我们得自己作一个引导。接下来主要介绍两种引导,easyBCD引导和easyUEFI引导,如果你的系统之前没有装过双系统的话easyBCD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如果之前比如装了win10和win7双系统的话,你的电脑是微软uefi的引导,所以easyBCD会显示无法使用,而且进去软件之后也是无法添加新条目,会出现下图所示的情况,linux/BSD和Neorub都是灰色的。这种情况就只能使用easyUEFI引导了,也不麻烦。 附上阿里云镜像地址: https://opsx.alibaba.com/mirror 一. 使用easyBCD引导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dzlixu/p/5e9475c3990d720ca22e18b730b01d57.html 1. 先下载 Ubuntu 的镜像 我装的 是lts长期支持版,也可以下载最近的。下载地址: https://www.ubuntu.com/download/desktop 2.放好下载好的安装文件 将ubuntu16.0.4.ios放到c盘根目录,使用压缩工具(可以用“好压”

Linux常用命令大全1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19-12-31 22:43:31
Linux常用命令大全1 一、管理文件和目录的命令 Linux管理文件和目录的命令 命令 功能 命令 功能 pwd 显示当前目录 ls 查看目录下的内容 cd 改变所在目录 cat 显示文件的内容 grep 在文件中查找某字符 cp 复制文件 touch 创建文件 mv 移动文件 rm 删除文件 rmdir 删除目录 1.1 pwd命令 该命令的英文解释为print working directory(打印工作目录)。输入pwd命令,Linux会输出当前目录。 1.2 cd命令 cd命令用来改变所在目录。 cd / 转到根目录中 cd ~ 转到/home/user用户目录下 cd /usr 转到根目录下的usr目录中-------------绝对路径 cd test 转到当前目录下的test子目录中-------相对路径 1.3 ls命令 ls命令用来查看目录的内容。 选项 含义 -a 列举目录中的全部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 列举目录中的细节,包括权限、所有者、组群、大小、创建日期、文件是否是链接等 -f 列举的文件显示文件类型 -r 逆向,从后向前地列举目录中内容 -R 递归,该选项递归地列举当前目录下所有子目录内的内容 -s 大小,按文件大小排序 -h 以人类可读的方式显示文件的大小,如用K、M、G作单位 ls -l examples.doc 列举文件examples

win7+centos7.2双系统安装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19-12-30 14:00:32
由于工作需要使用到centos系统,所以尝试来安装centOS 7.2系统: win7系统笔记本一台 centos安装盘一个 easybcd软件引导启动 我工作的笔记本是thinkpad电脑,预装是win7 64位操作系统,所以现在需要安装centOS系统: 1.先从自己的硬盘里分出一块50gb的逻辑分区来进行安装centos系统: 注意你选的必须是逻辑分区不能是主分区 第二步、制作U盘启动盘 下载UltraISO(地址:https://cn.ultraiso.net/xiazai.html) 1、打开ISO文件 点击“文件” -- “打开”,选择你保存ISO文件的地方 2、写入U盘 在写入的时候,软件会格式化U盘,所以在写入前一定要注意把U盘中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 尽管会自动格式化,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是自己格式化一下 然后一路确定~~~ 格式化完成后,进行写入,注意参数的选择 第三步、利用U盘引导 1、重启电脑后,狂按F12进去boot界面,选择USB启动  进入画面 注意不能直接选“Install CentOS 7”或“Test this media & istall CentOS 7” 因为我们是用U盘安装的,所以要指定U盘位置。因此,我们先按下Tab键,屏幕下方的倒计时变为以下字符串(有的筒子可能会遇到按Tab没反应的情况,那可能是你选择了“Troubleshoot

win 10 和 CentOS 7 双系统安装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2-30 14:00:18
工具及材料   1、一台 PC 2、一个 U盘 ,8G以上 3、需要的文件: CentOS-7-x86_64-DVD-1511.iso 4、需要的软件: UltraISO 第一步、在Windows中为Linux分出磁盘空间   右击“此电脑” -- “管理”             若分区错误,可以右击想要合并的磁盘(比如软件D)-> "扩展卷"。 第二步、制作U盘启动盘   使用UltraISO,即软碟通。   1、打开ISO文件   点击“文件” -- “打开”,选择你保存ISO文件的地方      2、写入U盘       在写入的时候,软件会格式化U盘,所以在写入前一定要注意把U盘中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            到此,第一步就完成了。 第三步、利用U盘引导   1、重启电脑后,狂按F12进去boot界面,选择USB启动。      进入画面        注意有些情况下,直接选“Install CentOS 7”或“Test this media & istall CentOS 7” 不能 进入安装画面,则进行如下操作: (若能进入,则直接进行第四步)     要指定U盘位置,先按下Tab键,屏幕下方的倒计时变为以下字符串 。       然后将字符串改为下边这样,回车:       于是就出现了一大堆的字符串和OK,不用理会,等着就好,上一张图作参考:   

UEFI模式安装Win10和Linux双系统

杀马特。学长 韩版系。学妹 提交于 2019-12-30 13:05:54
最近心血来潮,想装一个Linux、Windows双系统,吸取上次安装的经验,这次 一定都要使用UEFI模式启动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是支持此种启动模式的系统(一般解压之后都有efi文件夹不需要刻录),这次遇到的问题主要如何分区,失败几次后找到一篇写的十分详细的博客,自己搬过来,以备以后使用。 原文链接: 亲测UEFI启动模式的电脑安装Win10和Ubuntu双系统 ------------以下是原文-------------- 我个人不太喜欢虚拟机下安装系统,一来运行效率不行,二来原生体验不行。 原本我的电脑是Windows 10专业版,为了体验和学习Linux,我给本本安装了Ubuntu 16.0.4 LTS(目前官网能下载到的最新版本),于是各种搜安装教程,感觉各种复杂。 后来我发现了他们复杂的原因,我仔细看了下这些教程文章的时间,很多都是好几年前的教程,就算是时间很近的,也是抄来抄去,长篇大论无奇不有。其实那都是因为以前的电脑都不是UEFI启动,而是Legacy,大家都知道Win8以后都有 快速启动 ,必须得依靠UEFI。 然而随着UEFI的普及,现在你去买笔记本电脑几乎买不到不是UEFI的,这是一种先进安全的启动模式,而且Ubuntu本身也是支持UEFI启动的,所以安装双系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分区,Linux没有什么C盘D盘的概念

Archlinux在Btrfs分区上的安装(bios篇)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2-30 11:56:57
其实本文所有的内容在Archwiki上都可以找到,并且更新更全面(只是比较零散),我所做的只是对安装流程做一个小小的总结,每一步我都会稍微解释一下,但不会说的特别详细,毕竟这只是一篇安装引导文,而不是Wiki。 首先显然是下载最新的archlinux安装镜像: 1,用浏览器打开archlinux源,比如mirrors.163.com,mirrors.ustc.edu.cn(这里以163为例):(url) http://mirrors.163.com/archlinux/ 可以看到,有个iso目录,这就是安装镜像所在的地址了。打开后里边是这个样子的: 其中latest目录下,是包含官方最新的archlive镜像,而archboot目录下,则是另一个版本的archboot镜像(以前的archlinux官方镜像,包含一个类似FreeBSD的图形化安装脚本哦,感兴趣的童鞋可以试试,感觉还是比较好用哦)。不多说了,还是进latest下载安装镜像(直接扔地址:) http://mirrors.163.com/archlinux/iso/latest/archlinux-2016.01.01-dual.iso (建还是自己进去下哦,说不定你看到本文时,2016年2月甚至2017年的镜像已经出了,建议下载最新的) 600多兆,时间比较漫长,我就先八一下怎么做安装USB,要是你用linux系统

Vmware Linux虚拟机磁盘扩容方法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30 11:56:41
我的LINUX版本是ubuntu12.04 32bit。今天在下载android源代码的时候发现自己最初给这个虚拟机分配的磁盘空间不足了(只有20G)。所以就需要给磁盘扩容。网上大致搜索了一下,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法:一,另建一个磁盘;二,给原有的磁盘扩容。我选择第二种方案。 1,关闭虚拟机。进入要扩容虚拟机的设置界面,在设备框中选择磁盘,然后选择实用工具,再选择扩容选项。在跳出来的方框中输入你要扩容后的磁盘大小。我填写的是60G。 PS: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如果你曾经给虚拟机建立过快照,那么你必须删除所有的快照才能按照此方法扩容。删除快照方法:虚拟机->快照->快照管理,选中快照点击删除即可。 2,只需要上面的步骤我们的虚拟机就扩容了么?当然不是!由于LINUX系统的特性,我们还需要自己手动去为新分配的磁盘空间建立分区、挂载设备等。下面开始详细介绍配置过程。 ①以root身份登录系统(或进入系统后输入sudo su,切换到root模式),输入如下命令: #fdisk -l 就可以看到自己磁盘的分区、挂载等信息。 我们可以看到,显示的列表中有一个ID = 5 system = extern的分区/dev/sda2。 这就是我们刚扩展的磁盘空间。 还有一个id = 82 system = Linux swap / Solaris的分区,这是系统交换分区/dev/sda5。 以及id =

树莓派挂载硬盘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19-12-30 00:39:42
第一步将你的硬盘/U盘插进树莓派 第二步查看一下U盘是否有被识别到,及识别的U盘是在哪个位置 sudo fdisk -l 第三步开始对这个硬盘进行操作 sudo fdisk /dev/sda 输入P查看现有分区,删除现有磁盘输入d,划分新区域输入n 选择新分区是主分区还是拓展分区,主分区输入p拓展分区输入e 选择分区起始位置,默认开始位置是2048MB,按enter确认 因为只需要一个分区,所以默认结束位置为磁盘末尾。 如果你要分很多的区,可以在结束位置加上你想要的分区大小,然后在输入n分第二个区就可以了。 再输入p查看一下分区 可以看到我们分区的id是83,83代表的是linux分区 Linux分区在windows上是无法识别的,如果你的硬盘想在树莓派以及你的win电脑上使用就需要改变分区类型 输入t,再输入b,就更改成了win95 fat32类型了,fat32可以被windows和linux识别 输入w保存退出 第四步格式化磁盘 sudo mkfs.ext4 /dev/sda1 第五步挂载磁盘到系统 系统虽然已经识别到了磁盘分区,但是还没有把磁盘分区加入到系统中去,所以我们要把磁盘分区挂载到系统 挂载磁盘一般是在/mnt 或 /media目录 sudo mkdir /mnt/disk sudo mount -o uid=pi,gid=pi /dev/sda1 /mnt/disk

操作系统概述(二)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19-12-29 23:09:44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内存管理包括内存管理和虚拟内存管理。 内存管理包括程序装入等概念、交换技术、连续分配管理方式和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分页、分段、段页式)。 虚拟内存管理包括虚拟内存概念、请求分页管理方式、页面置换算法、页面分配策略、工作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内存: 内存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内存中的程序才能被CPU所执行,而且CPU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和程序运行空间都是从内存中获取,所以内存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计算机性能的好坏. 讲到内存我们可以讲一下关于存储器的分类: 存储器按照功能分配可以分为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内存),外存储器(外存):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cache又分为一级cache和二级cache,一级cache是位于CPU内部的存储器,它负责存储并向CPU传递需要的数据和指令,二级cache位于CPU和主存储器(DRAM)之间,二级的作用就是存储那些CPU处理时需要用到、一级缓存又无法存储的数据。CPU读取数据时,先从一级cache中寻找,找不到再从二级cache中寻找,有时还需要从三级cache中寻找.它们的共同点是读取速度都比CPU慢比内存快,内存容量小,价格高. 缓存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CPU运算速度与内存 读写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因为CPU运算速度要比内存读写速度快很多

[转载]CentOS挂载新硬盘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19-12-29 22:06:55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原文地址: CentOS挂载新硬盘 作者: liuam 1.查看当前硬盘使用状况: [root@gluster_node1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mapper/VolGroup-lv_root 35G 25G 8.3G 76% / tmpfs 1.9G 0 1.9G 0% /dev/shm /dev/sda1 485M 35M 425M 8% /boot /dev/mapper/VolGroup-lv_home 33G 176M 31G 1% /home 2. 查看新硬盘 #fdisk –l 新添加的硬盘的编号为/dev/sdb 3. 硬盘分区 1)进入fdisk模式 #/sbin/fdisk /dev/sdb 2)输入n进行分区 3)选择分区类型 这里有两个选项:  p: 主分区 linux上主分区最多能有4个  e: 扩展分区 linux上扩展分区只能有1个,扩展分区创建后不能直接使用,还要在扩展分区上创建逻辑分区。 这里我选择的p。 4)选择分区个数 可以选择4个分区,这里我只分成1个分区 5)设置柱面,这里选择默认值就可以 6)输入w,写入分区表,进行分区 4. 格式化分区 将新分区格式化为ext3文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