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dns配置

使用dig进行DNS查询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19-11-28 12:16:21
dig全称Domain Information Groper,是一个DNS域名信息查询的工具,可以使用来查看域名解析的过程。 dig是linux下自带的工具,如果要在windows下使用需要自行下载和配置,过程也很简单。 引用一位csdn博主的博客: windows下载配置dig 如上图,下面以怎么从地址栏输入 https://www.cnblogs.com/jeavenwong 到找到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的过程为例,先去掉https协议 ''https://" 和后面的用户资源空间 "/jeavenwong"。 即查询www.cnblogs.com的ip地址。 我们知道,如果查询ip的时候没有命中操作系统的host配置文件和cpu的三级缓存的话,DNS的解析就要分级递归查询,大致过程如下: 从根域名服务器查询顶级域名的NS记录和A记录(ip) --> 从顶级域名查询到次级域名服务器的NS记录和A记录(ip) --> 从次级域名服务器查询主机的ip地址 下图是用dig直接查询结果: 可以看出ANSWER SECTION中有两个ip地址,说明www.cnblogs.com主机有两个ip地址。 下面展示整个规矩: 可以从上图看出是从根域名服务器(.root)获得的顶级域名服务器(.com)的NS记录,然后从顶级域名服务器获得的次级域名服务器(cnblogs.com)的NS记录

DNS主从域名服务器配置

馋奶兔 提交于 2019-11-28 10:24:42
#命令为 红色 #vi编辑内容为 蓝色 建立主、从或者缓存域名服务器,前提一定要关闭防火墙和linux防护机制,否则不能成功解析客户机请求 永久关闭防火墙和安全机制命令如下: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iptables -F setenforce 0 一、 配置主域名服务器 1安装包: bind:提供了域名服务器的主要程序及相关文件 bind-utils:提供了对DNS服务器的测试工具程序 bind-libs:提供了bind、bind-utils需要使用的库函数 2主配置文件: /etc/named.conf 3正、反向区域数据文件(需要手动建立,暂时用laowang代替): /var/named/laowang.zheng /var/named/laowang.fan 4配置主域名服务器主配置文件 vim /etc/named.conf options { directory "/var/named"; }; zone "laowang.com" IN { type master; file "laowang.zheng"; allow-transfer { 192.168.200.11; }; 允许从服务器下载 }; zone "200.168.192.in-addr.arpa" IN { type

安装和控制DNS服务器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19-11-28 07:13:39
安装和控制DNS服务器 BIND(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伯克利Internet 域名服务 )是一款开放源码的DNS服务器软件,Bind由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开发和维护的,但不是唯一能够提供域名服务的DNS服务程序,但它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BIND可以运行在大多数Linux/UNIX主机中。其官方站点位于 https://www.isc.org/ 。 1、安装BIND软件 在CentOS7.x系统中,系统光盘自带了BIND服务的多个安装文件,各软件包的主要作用如下。 bind:提供了域名服务的主要程序及相关文件。 bind-utils:提供了对DNS服务器的测试工具程序,如nslookup等。 bind-1ibs:提供了bind、bind-utils需要使用的库函数。 bind-chroot:可选软件包,为BIND服务提供一个伪装的根目录(将/var/named/chroot/文件夹作为BIND的根目录),以提高安全性。也称为jail(监牢)机制 默认已安装bind-utils和bind-libs,所以只需要安装bind即可。 [root@localhost ~]# rpm -q bind-utils bind-libs bind-utils-9.9.4-61.el7.x86_64 bind-libs-9.9.4-61.el7.x86

nginx负载均衡?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19-11-28 06:30:23
本文目录 1 什么是负载均衡? 2 HTTP重定向实现负载均衡 3 DNS负载均衡 4 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5 负载均衡组件 回到目录 1 什么是负载均衡? 当一台服务器的性能达到极限时,我们可以使用服务器集群来提高网站的整体性能。那么,在服务器集群中,需要有一台服务器充当调度者的角色,用户的所有请求都会首先由它接收,调度者再根据每台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将请求分配给某一台后端服务器去处理。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调度者如何合理分配任务,保证所有后端服务器都将性能充分发挥,从而保持服务器集群的整体性能最优,这就是负载均衡问题。 下面详细介绍负载均衡的四种实现方式 回到目录 2 HTTP重定向实现负载均衡 过程描述 当用户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时,请求首先被集群调度者截获;调度者根据某种分配策略,选择一台服务器,并将选中的服务器的IP地址封装在HTTP响应消息头部的Location字段中,并将响应消息的状态码设为302,最后将这个响应消息返回给浏览器。 当浏览器收到响应消息后,解析Location字段,并向该URL发起请求,然后指定的服务器处理该用户的请求,最后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在使用HTTP重定向来实现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的过程中,需要一台服务器作为请求调度者。用户的一项操作需要发起两次HTTP请求,一次向调度服务器发送请求,获取后端服务器的IP,第二次向后端服务器发送请求,获取处理结果。 调度策略

全球免费公共 DNS 解析服务器 IP 地址列表推荐 (解决无法上网/加速/防劫持)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19-11-28 01:01:09
全球免费公共 DNS 解析服务器 IP 地址列表推荐 基本上接触过 网络 相关知识的人应该多少都会听过 DNS 这个名词。因为 DNS 它非常重要,在我们上网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网址/域名解析成 IP 地址”。 如果配置了不合理的 DNS 服务器,可能会导致网速缓慢、打不开 网站 ;一些恶意的 DNS 还会让你电脑出现弹窗广告、网站被劫持修改 (中间人攻击)、监听等等一系列的 安全 问题。因此为了高速稳定上网,异次元特意 搜集 了目前全球范围内可靠的 免费公共 DNS 服务 地址…… 科普:什么是 DNS,有什么作用? DNS 的全称是 Domain Name System 或者 Domain Name Service,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将人们所熟悉的网址 (域名) “翻译”成电脑可以理解的 IP 地址,这个过程叫做 DNS 域名解析 。 比如说异次元的 iPlaySoft.com 是大家可以比较容易记忆的域名,但电脑其实并不能通过域名直接找到异次元网站的 服务器 究竟在哪里的。因为在 互联网 上,网络设备只能依靠 IP 地址 (相当于互联网上的门牌号) 进行寻址定位才能建立起连接的。 因此 DNS 服务器 本身必须长期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域名解析的速度要足够的快,你上网 (访问网站) 时的速度和稳定性才能得到保障。一旦 DNS 服务器“出现问题”,比如它自身故障宕机了

docker-compose 搭建DNS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1-28 00:01:23
docker-compose 搭建DNSDNS搭建 1、配置docker-compose文件 version: '3.7' services: dns-server: container_name: dns-server image: 'jpillora/dnsmasq' restart: always environment: - TZ=Asia/Shanghai - HTTP_USER=foo - HTTP_PASS=bar ports: - "53:53/udp" - "5380:8080" volumes: - "./dns/dnsmasq.conf:/etc/dmZsmasq.conf" 2、启动docker-compose 并且进入dns管理平台( http://localhost:5380/ ) docker-compose up -d 3、Linux 配置dns私服,并校验是否成功 打开dns配置文件 sudo vim /etc/resolv.conf 追加命令 nameserver 127.0.0.1 验证 ping yujuan 4、注意事项 docker-compose 隐射端口时,一定要指定udp类型端口( - "53:53/udp"),否则不成功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akaBlog/p/11381595.html

DNS详解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19-11-27 23:37:08
DNS DNS是什么 DNS是如何进行解析域名的呢 DNS是什么   DNS(Domian Name System )即域名系统,它的作用非常简单,即记录一个域名对应一个IP地址,它就相当于一本巨大的电话本。那,为什么要用DNS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方便记忆。例如:我们要访问百度的地址www.baidu.com(115.239.211.112),哪一个更容易记住呢?   DNS是一种分层树状结构,它是以点“ . "分隔。结构如下图:   根域:也就是所谓的“ . ” 。其实我们的网址www.baidu.com在配置当中应该是www.baidu.com.(最后有一点),一般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时会省略后面的点。根域服务器有13个IP地址,分别分布在不同的机器及地域。   顶级域(或者一级域):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互联网刚刚兴起时按照行业性质划分的,如com. 分给企业或公司,edu分给教育系统,gov分给政府等,另一种是按照国家划分的cn.等,每个域都会有自己的域名。   二级域:个人或组织在因特网上使用注册的名称,列如baidu.com   子域:已经注册的二级域 派生的域名,一般是网站名,例如:www.baidu.com   主机名:标识网络上的特定计算机,例如:user1.www.baidu.com   2.DNS是如何进行解析域名的呢   当我们访问一个网址时

linux基础

佐手、 提交于 2019-11-27 17:31:56
linux基础系统优化 Linux的网络功能相当强悍,一时之间我们无法了解所有的网络命令,在配置服务器基础环境时,先了解下网络参数设定命令。 netstat -tunlp 查看端口 ifconfig  查询、设置网卡和ip等参数 ifup,ifdown 脚本命令,更简单的方式启动关闭网络 ip  符合指令,直接修改上述功能 在我们刚装好linux的时候,需要用xshell进行远程连接,那就得获取ip地址,有时候网卡默认是没启动的,Linux也就拿不到ip地址,因此我们得手动启动网卡 #编辑网卡配置文件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修改配置参数ONBOOT=yes 网卡配置文件详解 网络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网络接口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INTERFACE_NAMEDEVICE=: 关联的设备名称,要与文件名的后半部“INTERFACE_NAME”保持一致; BOOTPROTO={static|none|dhcp|bootp}: 引导协议;要使用静态地址,使用static或none;dhcp表示使用DHCP服务器获取地址;IPADDR=: IP地址NETMASK=:子网掩码GATEWAY=:设定默认网关;ONBOOT=

BIND DNS配置!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19-11-27 15:30:02
linux虚拟机终端步骤: [root@localhost ~]# vi /etc/sysconfig/netowrk-script/ifcfg-ens33 //配置网卡信息 TYPE="Ethernet" PROXY_METHOD="none" BROWSER_ONLY="no" BOOTPROTO="static" //static是默认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IPV6_ADDR_GEN_MODE="stable-privacy" NAME="ens33" UUID="eaef65c8-20e6-4f72-84d3-670483d76f01" DEVICE="ens33" ONBOOT="yes" IPADDR=192.168.200.111 //配置IP NETMASK=255.255.255.0 //配置子网掩码 DNS1=202.106.0.20 //配置DNS GATEWAY=192.168.200.1 //配置网关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重启网卡 ===================

ping: unknown host www.baidu.com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1-27 12:35:43
linux下出现ping:unknown host www.baidu.com问题时的解决办法——ubuntu下局域网络的配置 如果ping域名的时候出现ping:unknown host xxx.xxx 但是ping IP地址的时候可以通的话 可知是dns服务器没有配置好, 查看一下配置文件/etc/resolv.conf,里面是否有nameserver xxx.xxx.xxx.xxx,比如使用dns服务器 nameserver 8.8.8.8,如果有, 修改一个可用的dns服务器,如8.8.8.8或者4.4.4.4,保存退出即可! 如下图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BLi/p/1136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