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数

Windows2003 远程桌面超过最大连接数解决办法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19-12-22 22:25:54
经常碰到超过远程连接数而无法连接服务器,你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解决 此时一般有以下选 1.打托管商电话要求机房手动强制重启. 2.使用专用远程连接器. 如果以上两条不方便实现,那请看下面这条最方便的吧 用如下命令形式解决超过最大连接数问题 运行 mstsc /v:IP /console ,比如 就可以连接到远程系统的的会话。mstsc /v:211.211.0.5 /console 其实这主要是mstsc参数的了解,可通过mstsc /?学习一下。 远程桌面连接 MSTSC [<Connection File>] [/v:<sever[:port]>] [/console] [/f[ullscreen]] [/w:<width> /h:<height>] | /Edit"ConnectionFile" | /Migrate | /? <Connection File> -- 指定连接的 .rdp 文件的名称。 /v:<sever[:port]> -- 指定要连接到的终端服务器。 /console -- 连接到服务器的控制台会话。 /f -- 以全屏模式启动客户端。 /w: <width> -- 指定远程桌面屏幕的宽度。 /h:<height> -- 指定远程桌面屏幕的亮度。 /edit -- 打开指定的 .rdp 文件来编辑。 /migrate --

终端服务器超出最大允许连接数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19-12-22 22:24:46
 通常情况下,企业中有多个管理员,他们都有权限可以登录到终端服务器。默认情况下,administrator的远程桌面连接数2个。如果此时正好有两个管理员远程桌面连接到终端服务器,那么第三个管理员就不能登陆,会提示“终端服务器超出了最大允许连接数”,无法进行登录。(图4)    图4   另外,某些管理员远程登录结束后不是按照常规做法从终端服务器中注销用户,而是直接端口连接。这样的话,虽然远程用户已经断开了与终端服务器的远程桌面连接,但是session(会话)还停留在服务器端,也会有上面的提示造成无法登录。   对于这一问题就笔者所知有五种解决办法:   (1).本地登录(控制台登录)到终端服务器,远程登录的用户会自动被注销。如果还有用户没有注销,可以在打开“任务管理器”,点击“用户”标签然后选择远程登的用户点击右键选择“注销”即可。 (图5)    图5     (2).如果终端服务器开启了telnet服务,我们可以telnet到终端服务器,然后通过命令注销(踢出)用户。首先输入命令“query user”查看当前的登录,然后选择相应的用户通过命令logoff ID来注销该用户。其中ID是系统分配给用户的标识,它是唯一的。比如我们输入logoff 2,就注销了ID为2的用户的远程登录,那么其他用户就可以登录了。(图6)     图6   (3)

终端服务器超出了最大允许连接数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19-12-22 22:24:26
1、找到一台能连上网络的windows2003的机器 2、开始–运行–输入“tsmmc.msc”,跳出一个远程桌面控制台 3、右键点击左边的“远程桌面”,选择“新建远程桌面”,按照要求填写要连接的虚拟主机的ip、用户名、密码、域名,然后点击“确定” 4、点击新建好的远程桌面,就可以登陆到远程虚拟主机了 扫尾工作: 1、登陆到远程虚拟主机后,打开“任务管理器”,选择“用户”,踢掉那2个留在系统中的用户 2、开始-运行-gpedit.msc-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终端服务-会话,右边窗口选择“为断开的会话设置时间限制”-选择已启用,设置一个时间 w in2K/win2003终端服务器超出最大允许连接数的问题 今天管理一台服务器,远程连接时帐号密码都输入完后,点连接后弹出一个 “终端服务器超出最大允许连接”。上网查了一下归结一下出现这 种情况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原因:用 远程桌面链接登录到终端服务器时经常会遇到“终端服务器超出最大允许链接数”诸如此类错误导致无法正常登录终端服务器,引起 该问题的原因在于终端服务的缺 省链接数为2个链接,并且当登录远程桌面后如果不是采用注销方式退出,而是直接关闭远程桌面窗口,那么 实际上会话并没有释放掉,而是继续保留在服务器端, 这样就会占用总的链接数,当这个数量达到最大允许值时就会出现上面的提示。 如何避免? 一

JDBC----数据库连接池(connection pool)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2-22 21:31:34
•数据库连接池的 基本思想 就是为数据库连接建立一个“缓冲池”。预先在缓冲池中放入一定数量的连接,当需要建立数据库连接时,只需从“缓冲池”中取出一个,使用完毕之后再放回去。 • 数据库连接池 负责分配、管理和释放数据库连接,它 允许应用程序重复使用一个现有的数据库连接,而不是重新建立一个 。 •数据库连接池在初始化时将创建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放到连接池中,这些数据库连接的数量是由最小数据库连接数来设定的。无论这些数据库连接是否被使用,连接池都将一直保证至少拥有这么多的连接数量。连接池的最大数据库连接数量限定了这个连接池能占有的最大连接数,当应用程序向连接池请求的连接数超过最大连接数量时,这些请求将被加入到等待队列中。 数据库连接池的工作原理 数据库连接池技术的优点 •资源重用: –由于数据库连接得以重用,避免了频繁创建,释放连接引起的大量性能开销。在减少系统消耗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系统运行环境的平稳性。 •更快的系统反应速度 –数据库连接池在初始化过程中,往往已经创建了若干数据库连接置于连接池中备用。此时连接的初始化工作均已完成。对于业务请求处理而言,直接利用现有可用连接,避免了数据库连接初始化和释放过程的时间开销,从而减少了系统的响应时间 •新的资源分配手段 –对于多应用共享同一数据库的系统而言,可在应用层通过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实现某一应用最大可用数据库连接数的限制

聊聊连接池和线程

孤街浪徒 提交于 2019-12-22 21:31:05
之前的博客中,有说到性能测试常见术语:连接池。其中大概简述了连接池的作用等,这篇博客,就介绍下连接池以及连接池中线程对象的原理,作用以及优点。。。 一、连接池 1、什么是连接池?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连接池允许多个客户端使用缓存起来的连接对象,这些对象可以连接数据库,它们是共享的、可被重复使用的。 打开/关闭数据库连接开销很大,连接池技术允许我们在连接池里维护连接对象,这样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执行命令的性能。多个客户端请求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连接对象,当每次收到一个客户端请求时, 就会搜索连接池,看看有没有闲置连接对象。如果没有,要么所有的客户端请求都进入队列排队,要么在池中创建一个新的连接对象(这取决于池里已有多少个连接存在以及配置支持多少连接)。 一旦某个请求使用完连接对象之后,这个对象会被重新放入池中,然后会被重新分派给排队等待的请求(分派给哪个请求要看使用什么调度算法)。 因为大部分请求都是使用现存的连接对象,所以连接池技术大大减少了等待创建数据库连接的时间,从而减少了平均连接时间。 2、如何使用连接池? 连接池在基于网络的企业级应用中很常见,应用服务器负责创建连接对象、添加它们到连接池中,分派连接对象给请求,回收使用完毕的连接对象,重新将它们放回连接池去。 当网络应用创建数据库连接时,应用服务器会从池中取出连接对象,而当它使用完毕之后关闭时

Rancher入门到精通-2.0 [alert] 2984#0: 1024 worker_connections are not enough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19-12-21 06:51:20
进到容器内部查看nginx.cnf cat /etc/nginx/nginx.conf \ nginx 连接数 太小; nginx的连接数,有以下两个参数决定,分别是:worker_rlimit_nofile 和 worker_connections 1. 设置 nginx要开启的进程数 worker_processes 一般等于cpu的总核数 其实一般情况下开4个或8个,通过下面命令查看 设置 worker_processes 12; CPU总核数 = 物理CPU个数 X 每颗物理CPU的核数 # 查看物理CPU个数 cat /proc/cpuinfo| grep "physical id"| sort| uniq| wc -l # 查看每个物理CPU中core的个数(即核数) cat /proc/cpuinfo| grep "cpu cores"| uniq 2.设置nginx 每个进程连接数 worker_connections 这个参数表示每个进程允许的最多连接数,理论上每台nginx服务器的最大连接数为 worker_processes * worker_connections, 其中,如果nginx系统服务器是12核cpu,所以worker_processes参数=12。 而查看worker_connections,我们发现,配置的是默认的102 来源: CSDN 作者

数据库连接池c3p0和dbcp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2-20 12:54:01
现在常用的开源数据连接池主要有c3p0、dbcp和proxool三种,其中: hibernate开发组推荐使用c3p0; spring开发组推荐使用dbcp(dbcp连接池有weblogic连接池同样的问题,就是强行关闭连接或数据库重启后,无法reconnect,告诉连接被重置,这个设置可以解决); hibernate in action推荐使用c3p0和proxool; dbcp所需jar: commons-dbcp.jar、commons-pool.jar c3p0所需jar: c3p0-0.9.2.1.jar mchange-commons-java-0.2.3.4.jar proxool暂时没有接触到 C3P0是一个开源的JDBC连接池,它实现了数据源和JNDI绑定,支持JDBC3规范和JDBC2的标准扩展。目前使用它的开源项目有Hibernate,Spring等。 dbcp简介: DBCP(DataBase connection pool),数据库连接池。是 apache 上的一个 java 连接池项目,也是 tomcat 使用的连接池组件。单独使用dbcp需要3个包:common-dbcp.jar,common-pool.jar,common-collections.jar由于建立数据库连接是一个非常耗时耗资源的行为,所以通过连接池预先同数据库建立一些连接,放在内存中

Redis之StringRedisTemplate使用

心不动则不痛 提交于 2019-12-20 06:32:47
StringRedisTemplate的用法 Redis介绍 Redis(全称:Remote Dictionary Server 远程字典服务)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 引入依赖 < dependency > < groupId > org.springframework.boot </ groupId > < artifactId > 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 </ artifactId > </ dependency > 配置 spring : redis : host : localhost #Redis服务器地址 port : 6379 #Redis端口号 timeout : 300 # 连接超时时间(毫秒) database : 0 # Redis数据库索引(默认为0) password : # Redis 服务器密码,默认为空。生产中,一定要设置 Redis 密码! jedis : pool : max-active : 8 # 连接池最大连接数,默认为 8 。使用负数表示没有限制。 max-idle : 8 # 默认连接数最大空闲的连接数,默认为 8 。使用负数表示没有限制。 min-idle : 0 #

Too many connections解决方法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2-20 00:07:29
在工作中,大家或许常常遇到Too many connections这个错误,这时作为DBA想进数据库管理都进不去,是非常尴尬的一件事情。当然有同学说可以修改配置文件,但是修改配置文件是需要重启mysqld的,这在业务繁忙的数据库服务器上是不允许的。所以紧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比如下面的测试。 [root@mysql-server-01 msb_5_6_19]# ./use ERROR 1040 (HY000): Too many connections [root@mysql-server-01 msb_5_6_19]# 我上面是采用MySQL沙箱环境,关于沙箱环境的简单安装及使用请参看我前面的文章。 MySQL Sandbox安装使用 可以看见我上面已经报了错误,提示也非常明显,就是我们配置的连接数太小,现在已经用完了,这时我们刚想进数据库做些操作,那么采用如下方法: [root@mysql-server-01 ~]# gdb -p $(cat /root/sandboxes/msb_5_6_19/data/mysql_sandbox5619.pid) -ex "set max_connections=500" -batch [New LWP 27541] [New LWP 27540] [New LWP 27539][Thread debugging using

SpringIOC和DI注解开发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2-19 23:53:33
Spring<02>IOC和DI注解开发 1. Spring数据源 1.1 数据源(连接池)的作用(理解) 普通的JDBC连接数据库每次向数据库建立连接的时候都将connection加载到内存,再验证用户名等信息,这样会消耗一定的时间,每次的数据库连接,使用完后再断开,这样的方式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同时上千人访问的话将占用很多系统资源,导致服务器崩溃。 数据库连接池其实就是一个为数据库连接建立的一个“缓存池”,预先在数据库连接池中放入一定数量的连接。当需要数据库连接时,从连接池中拿就是了,用完再放回。数据库连接池负责分配、管理、释放数据库连接,它允许应用程序重复使用一个现有的数据库连接,而不是重新建立。 数据库连接池在初始化时将创建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放到连接池中(initialPoolSize)。无论这些数据库连接是否被使用,连接池都将一直保证至少拥有这么多的连接数量。 连接池的最大数据库连接数量限定了这个连接池占有的最大连接数(maxPoolSize)。当应用程序向连接池请求的连接数超过最大连接数时,这些请求将加入到等待队列中。 数据库连接池相对于无连接池的优点 资源重用,避免频繁创建 事先实例化数据源,初始化部分连接资源 提高程序的性能 实现某一应用最大可用数据库连接数的限制避免某一应用独占所有的数据库资源 维护连接资源:使用连接资源时从数据源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