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池

web 后端开发的思考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19-12-01 06:29:01
web 后端开发的思考 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http 调用成为最流行的调用方式 ,但不排除其他的,例如 grpc 等比较注重性能的调用,但 http 的调用基本满足了我们 80% 的应用开发调用需求,这里 记录一些自己对 web 后端开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db connect 说到每一个请求,基本上都需要通过访问数据库,那么一个请求在使用 一个 db connect 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 处理设计。 那么这种设计是合的吗? 我通过调研很多 orm 框架 来得到答案。 django orm sqlalchemy peewee gorm …. django orm Since each thread maintains its own connection, your database must support at least as many simultaneous connections as you have worker threads. 这是来自于 django database 官方文档中的一段话, 大概意思是 web 服务支持多少个并发,数据库就需要支持多少个并发 。 sqlalchemy sqlalchemy 是很著名的 orm,很多大型的项目都用到了它,例如: openstack 等,当然也有很多轻量的 web 框架也用到了它,例如 flask web

JAVA-JDBC-c3p0连接池配置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19-12-01 04:59:19
  配置c3p0数据源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手动配置,xml文件配置和properties文件配置,这三种配置方式存在一种即可。   通常来讲,用文件配置更方便书写和阅读 配置如下:     注:*号部分写自己的配置   1.c3p0-config.xml配置    1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2 <c3p0-config> 3 <default-config> 4 <property name ="driverClass">com.mysql.jdbc.Driver</property> 5 <property name ="jdbcUrl">jdbc:mysql://localhost:****/********</property> 6 <property name ="user">*********</property> 7 <property name ="password">***********</property> 8 </default-config> 9 </c3p0-config>   2.c3p0.properties配置    c3p0.driverClass=com.mysql.jdbc.Driver   c3p0.jdbcUrl=jdbc:mysql://localhost:*****/*****  

MyBatis—02—代替Dao层的mapper映射文件;MyBatis配置文件详解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19-12-01 04:48:59
     一. Mapper 映射文件 在JDBC中,我们会把访问数据库的代码放在Dao层,也就是建一个com.dao的package; 但在 MyBatis 中, 我们的包名推荐使用 mapper , 并且我们只需要写一个映射配置文件即可, 不需要写接口和实现类了. UserMapper.xml, 用于定义要执行的 SQL 语句, 同时设定返回结果的类型. 1.编写mapper层的xml映射文件 2. 在MyBatis核心配置文件中添加 mapper 扫描 3.测试 二. MyBatis 配置文件详解 1.MyBatis核心配置文件 (1)configuration 这是配置文件的根元素, 所有的其他元素都要在这个标签下使用. (2)environments 用于管理所有的环境, 并可以指定默认使用哪个环境. 通过default 属性来指定. (3)environment 用于配置环境, id 属性用于唯一标识当前环境 (4)transcationManager事务管理器: 用于配置事务管理器其中的type 属性用于指定 MyBatis 采用何种方式管理事务: a) JDBC: 表示 MyBatis 采用与原生 JDBC 一致的方式管理事务 b) MANAGED: 表示将事务管理交给其他容器进行, 例如 Spring1.5用于配置数据源, 设置 MyBatis 是否使用连接池技术

数据库连接池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19-12-01 03:37:16
数据库连接池 数据库连接池负责分配、管理和释放数据库连接,它允许应用程序重复使用一个现有的数据库连接,而不是再重新建立一个;释放空闲时间超过最大空闲时间的数据库连接来避免因为没有释放数据库连接而引起的数据库连接遗漏。这项技术能明显提高对数据库操作的性能。 连接池基本的思想是在系统初始化的时候,将数据库连接作为对象存储在内存中,当用户需要访问数据库时,并非建立一个新的连接,而是从连接池中取出一个已建立的空闲连接对象。使用完毕后,用 户也并非将连接关闭,而是将连接放回连接池中,以供下一个请求访问使用。而连接的建立、断开都由连接池自身来管理。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连接池的参数来控 制连接池中的初始连接数、连接的上下限数以及每个连接的最大使用次数、最大空闲时间等等。也可以通过其自身的管理机制来监视数据库连接的数量、使用情况等。 ——参考《百度百科》 为什么需要连接池 通过下图可以看出,数据库建立连接的操作是一个很耗费时间的过程。如果每一次SQL操作都新开一个连接执行的话,那么其耗时是非常严重的,那么在追求实时性的系统中,这样的延迟肯定是不允许的。这时候就能通过连接池,进行预分配连接,每当用户使用完毕,再将连接放回连接池即可。 连接池模型 Java连接池的一些种类 参考: java项目几种常见数据库连接池的使用比较 参考: Java数据库连接池比较 DBCP连接池 DBCP(DataBase

Spring中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_me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19-12-01 03:36:45
BoneCP 一、BoneCP配置文件格式(bonecp-config.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bonecp-config > < default-config > <!-- --> < property name = "" > </ property > </ default-config > </ bonecp-config > 二、BoneCP主要配置参数 1.jdbcUrl 设置数据库URL 2.username 设置数据库用户名 3.password 设置数据库密码 4.partitionCount 设置分区个数。这个参数默认为1,建议3-4(根据特定应用程序而定)。 为了减少锁竞争和改善性能,从当前线程分区(thread-affinity)中获取一个connection, 也 就是这个样子:partitions[Thread.currentThread().getId() % partitionCount]。当拥有充足的短期(short-lived)的线程时候,这个参数设置越大,性能越好。当超过一定的阀值时,连接池的维 护工作就可能对性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仅当分区上的connection使用耗尽时)。 5.maxConnectionsPerPartition

Spring Cloud OkHttp设计原理

点点圈 提交于 2019-12-01 03:19:37
Spring Cloud 框架最底层核心的组件就是服务调用方式,一般Spring Cloud框架采用的是HTTP的调用框架,本文将在 Spring Cloud应用场景下,介绍组件 OkHttp3 的设计原理。 1. Spring Cloud的接口调用工作模式 Spring Cloud接口调用基本工作方式 Spring Cloud作为组合式的分布式微服务解决方案,再服务调用上,至少需要解决如下几个环节: 面向接口的编程形式 接口调用过程,除了拼装Http请求外,为了提高接口调用的无感性,在这个环节上,目前采用的是Feign工具完成的。至于feign的工作原理,请参考我的另一篇博文: 客户端负载均衡Feign之三:Feign设计原理 服务负载均衡和选择机制 作为分布式调用框架,服务消费方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知道应当调用某一特定服务提供方实例,Spring Cloud 目前采用的是 Ribbon来完成的。至于Ribbon的工作原理,请参考我的另一篇博文: Spring Cloud Ribbon设计原理 . 作为http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 Http客户端在Java语言中,目前比较流行的有 Apache HttpClients components , HttpUrlConnection , OkHttp 等, OkHttp 在性能、体积各方面表现比较好,采用此框架作为http

Spring Cloud OkHttp设计原理

妖精的绣舞 提交于 2019-12-01 03:18:57
Spring Cloud 框架最底层核心的组件就是服务调用方式,一般Spring Cloud框架采用的是HTTP的调用框架,本文将在 Spring Cloud应用场景下,介绍组件 OkHttp3 的设计原理。 1. Spring Cloud的接口调用工作模式 Spring Cloud接口调用基本工作方式 Spring Cloud作为组合式的分布式微服务解决方案,再服务调用上,至少需要解决如下几个环节: 面向接口的编程形式 接口调用过程,除了拼装Http请求外,为了提高接口调用的无感性,在这个环节上,目前采用的是Feign工具完成的。至于feign的工作原理,请参考我的另一篇博文: 客户端负载均衡Feign之三:Feign设计原理 服务负载均衡和选择机制 作为分布式调用框架,服务消费方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知道应当调用某一特定服务提供方实例,Spring Cloud 目前采用的是 Ribbon来完成的。至于Ribbon的工作原理,请参考我的另一篇博文: Spring Cloud Ribbon设计原理 . 作为http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 Http客户端在Java语言中,目前比较流行的有 Apache HttpClients components , HttpUrlConnection , OkHttp 等, OkHttp 在性能、体积各方面表现比较好,采用此框架作为http

Swoole4-swoole创建Mysql连接池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2-01 02:32:20
一 .什么是mysql连接池 场景:每秒同时有1000个并发,但是这个mysql同时只能处理400个连接,mysql会宕机。 解决方案:连接池,这个连接池建立了200个和mysql的连接,这1000个并发就有顺序的共享这连接池中的200个连接。 这个连接池能够带来额外的性能提升,因为这个和mysql建立连接的这个过程消耗较大,使用连接池只需连接一次mysql。 连接池定义:永不断开,要求我们的这个程序是一个常驻内存的程序。数据库连接池(Connection pooling)是程序启 动时建立足够的数据库连接,并将这些连接组成一个连接池,由程序动态地对池中的连接进行申请,使用,释放。 二.小案例 查找用户表数据库最新注册的3个会员? (1)小提示 show processlist #mysql查看连接数 (2)创建10个mysql连接示例代码 <?php /** * Created by PhpStorm. * User: Administrator * Date: 2018/11/20 * Time: 14:12 */ //编写mysql连接池,这个类只能被实例化一次(单例) class MysqlConnectionPool { private static $instance;//单例对象 private $connection_num = 10;//连接数量 private

Java 之 Jedis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2-01 02:21:15
一、客户端 Jedis   1、Jedis     Jedis 是一款java操作 redis 数据库的工具。   2、使用步骤     (1)下载 Jedis 的 jar 包     (2)使用: 1 //1. 获取连接 2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6379); // 可以使用空参构造,默认值"localhost",6379端口 3 4 //2. 操作 5 jedis.set("username","zhangsan"); 6 7 //3. 关闭连接 8 jedis.close(); 二、Jedis 操作各种 redis 中的数据结构   1、操作字符串类型 String     使用的方法同 redis 里面的方法。     Demo: 1 //1. 获取连接 2 Jedis jedis = new Jedis(); 3 //2. 操作 4 //存储 5 jedis.set("username","zhangsan"); 6 //获取 7 String username = jedis.get("username"); 8 System.out.println(username); 9 10 //可以使用setex()方法存储可以指定过期时间的 key value 11 jedis.setex("activecode",20,

RabbitMQ客户端连接池的实现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19-11-30 22:53:36
目前RabbitMQ官方给的出的客户端发送消息的Demo的都是基于短连接来做的,例如: ConnectionFactory cf = new ConnectionFactory(); cf.Uri = serverAddress; using (IConnection conn = cf.CreateConnection()) { using (IModel ch = conn.CreateModel()) { if (exchange != “”) { ch.ExchangeDeclare(exchange, exchangeType); } ch.BasicPublish(exchange, routingKey, null, Encoding.UTF8.GetBytes(message)); } } 我们刚开始也是采用这种方式来实现的,但做压力测试时,发现这种每次新建Connection和新建Channel是非常耗时的,在大并发下,一般都要8毫秒左右,慢的话,好多都是几十毫秒,为此,我专门查了资料,得出如下结论: 1、Rabbit Client提供的连接方式介绍: RabbitMQ官方提供了: Connection对象,就是一个TCP连接对象。 Channels对象,虚拟连接。虚拟连接建立在上面Connection对象的TCP连接中。数据流动都是在Channel中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