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

LaTex常用技巧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20-05-08 09:51:42
罗马字母加粗 \usepackage { bm } \bm { \theta } 或 \boldsymbol { \theta } 强制换页 \clearpage 一行放置两幅图(实例为2*3) \begin { figure } [ ! ht ] \centering \subfigure [ The 1st iteration. ] { \includegraphics [ width = 5.5cm ] { u1.eps } } \quad \subfigure [ The 2nd iteration. ] { \includegraphics [ width = 5.5cm ] { u2.eps } } \quad \subfigure [ The 3rd iteration. ] { \includegraphics [ width = 5.5cm ] { u3.eps } } \quad \subfigure [ The 4th iteration. ] { \includegraphics [ width = 5.5cm ] { u4.eps } } \subfigure [ The 5th iteration. ] { \includegraphics [ width = 5.5cm ] { u5.eps } } \quad \subfigure [ The 6th

camera-ready papers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20-05-04 18:00:33
Submission of camera-ready papers 这个词一般在国际会议中经常出现,其含义是提交最终可以交付印刷的论文。 朔源: 在没有出现电子照排系统和互联网以前,人们发表的论文都是使用打字机打印出来的,投稿的时候,通过邮局寄送纸质文稿。因此,在排版、印刷和出版时, 出版商会先用照相机将纸质文稿进行拍照,然后再制版、印刷。因此,要求作者寄出的论文必须确认是无需再做修改,已经排好版的最终版本,这样经照相机拍照后才可以直接用于制版、印刷和出版。这就是 Camera Ready Paper 一词的由来。 与 Camera Ready Paper 的相对应词则是 Manuscript。 随着IT的发展,现在虽然大部分国际会议、研讨会都已经改用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投稿,但是有关文字的表达并没有与时俱进,仍然沿用 Camera Ready Paper 这个名词。通常的流程是作者按照一定的版面格式要求进行编辑,形成(或通过一些科技论文排版软件如LaTeX的编译而形成)pdf格式的文件上载。国际会议组委会将不会对投稿论文作任何排版而是直接使用电子照排系统印刷和出版,形成论文集。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繁小华」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

一款被大厂选用的 Hexo 博客主题

↘锁芯ラ 提交于 2020-05-02 10:49:29
首先这是一篇自吹自擂的文章,主题是由多位非前端程序员共同开发,目前经过一年半的迭代已经到达 v1.8.0 版本,并且获得大量认可,甚至某大厂员工已经选用作为内部博客,因此我决定写这篇文章向更多人安利它。 什么是 Hexo ? Hexo 是一个快速、简洁且高效的博客框架,基于 Node.js 开发。Hexo 使用 Markdown 解析文章,并生成静态页面,非常便于静态部署和加载,许多人把页面存在 GitHub Pages 或 OSS 上,连服务器都省了。 Hexo 开发社区也非常活跃,贡献了有 300 多款可选插件,实现了包括自动部署、自动提交搜索引擎、自动提交图床等大量自动化功能。 关于 Hexo 主题 由于 Hexo 框架非常轻量,只包含静态页面的生成,以及文章的分类页,甚至没有后台管理,但简约的框架总能激发开发者们的开发欲望,于是大量形态各异的主题诞生了,目前官方收录了 300 多款主题。 其中比较老牌并且用户量最多的是 Next 主题,你就算不知道这个名字,也一定见过它的样式,如下图: 不要小看这黑白外表,这款主题已经迭代到 7.7 版本,前后两位大佬负责开发维护,现在的维护者 stevenjoezhang 已经贡献了 13 万行代码! 所以主题看上去只是换皮肤,但自由发挥起来也是撸码无底洞。 我们也开发了主题 虽然目前已经有诸如 Next 这种老牌且功能强大的主题

一款被大厂选用的 Hexo 博客主题

馋奶兔 提交于 2020-05-02 10:44:33
首先这是一篇自吹自擂的文章,主题是由多位非前端程序员共同开发,目前经过一年半的迭代已经到达 v1.8.0 版本,并且获得大量认可,甚至某大厂员工已经选用作为内部博客,因此我决定写这篇文章向更多人安利它。 什么是 Hexo ? Hexo 是一个快速、简洁且高效的博客框架,基于 Node.js 开发。Hexo 使用 Markdown 解析文章,并生成静态页面,非常便于静态部署和加载,许多人把页面存在 GitHub Pages 或 OSS 上,连服务器都省了。 Hexo 开发社区也非常活跃,贡献了有 300 多款可选插件,实现了包括自动部署、自动提交搜索引擎、自动提交图床等大量自动化功能。 关于 Hexo 主题 由于 Hexo 框架非常轻量,只包含静态页面的生成,以及文章的分类页,甚至没有后台管理,但简约的框架总能激发开发者们的开发欲望,于是大量形态各异的主题诞生了,目前官方收录了 300 多款主题。 其中比较老牌并且用户量最多的是 Next 主题,你就算不知道这个名字,也一定见过它的样式,如下图: 不要小看这黑白外表,这款主题已经迭代到 7.7 版本,前后两位大佬负责开发维护,现在的维护者 stevenjoezhang 已经贡献了 13 万行代码! 所以主题看上去只是换皮肤,但自由发挥起来也是撸码无底洞。 我们也开发了主题 虽然目前已经有诸如 Next 这种老牌且功能强大的主题

密码学数论基础部分总结之 有限域GF(p) Galois Fields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20-05-02 00:33:20
  今天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学习密码学的数论部分,下面将学到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也算是加深记忆。我本身对密码学这方面比较感兴趣,而且本节出现了许多数学公式,使用刚刚学习的LaTex公式来呈现出来,练习练习,何乐而不为。   首先给出了群,交换群(阿贝尔群),环,交换环,整环,域的定义,大致如下图所示:   涉及到的第一个重要的新概念就是有限域$GF(p)$ Galois Fields   有限域的元素个数是一个素数的幂$p^n$,n为正整数,一般记为$GF(p^n)$,我们最为关注的只有两种情况:n=1即$GF(p)$;p为2即$GF(2^n)$。   $GF(p)$的空间是模p的完全剩余类$Z_p : \left\{0, 1, \cdots, p-1 \right\}$   $GF(2^n)$中的的元素是系数为二进制0和1的多项式,最高不超过n-1次。一个元素可以被表示成一个长度为n的位矢量。例如二进制数$11001_2$在$GF(2^5)$中可以记作$x^4+x^3+1$   这样来看,$GF(p)$和$GF(2^n)$域中的元素都可以用多项式来表示,一个多项式可以被表示成如下形式:$$f(x)=a_{n}x^n+a_{n-1}x^{n-1}+\cdots+a_{1}x+a_0=\sum^n_{i=0}a_{i}x^i$$   下面是重头戏,如何计算

Java程序员能看的懂算法复杂度分析:大O符号你都搞不懂,所以只能搬砖到秃顶?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20-05-02 00:21:44
如果你连算法复杂度分析都不会,或者没有这种意思,你学各种排序算、查找等算法有何用,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它。当然,好处还是有的,能提高面试通过机率。 时间复杂度 大O符号背后的思想 大O符号是我们用来讨论算法运行所需时间的语言,用来表示我们如何比较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效率。 它就像数学,只是它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又不枯燥的数学,对于细节东西你可以挥一挥衣袖,而专注于正在发生的事情。 使用大O符号,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表示运行时—当输入变得任意大时,它相对于输入的增长率。 我们来分析一下: 运行时增长率 —很难确定算法的确切运行时间。 这取决于处理器的速度,计算机还在运行什么等等。因此,我们不是直接讨论运行时间,而是使用大O表示法来讨论运行时增长率。 相对输入 —由于我们正在衡量运行时增长率,因此我们需要以其他方式表达我们的速度。对于大O符号,输入的大小,称之为“n”。所以可以这么说,运行时间的增长是“按照输入的大小的顺序”(O(n))或者“按照输入大小的平方的顺序”(O( ))。 当输入变得任意大时 —n很小的时候,我们的算法可能会有一些步骤看起来很昂贵,但是当n变得很大的时候,我们的算法最终会被其他步骤所掩盖。对于大O分析,我们最关心的是那些随着输入的增长而增长最快的因素,因为当n变得非常大时,其他所有因素都会接近消失。(如果你知道渐近线是什么

西北大学2019春季校赛填坑笔记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20-05-01 11:36:47
大家好,我是NE, 2019春季校赛终于办完了,这里零零散散的写一写东西吧 记录一下遇见的问题和我的简单解决方法,作为后面人的参考 目录: 协同工作 出题 题面制作 评测平台 滚榜 重现赛/同步赛 其他 1.协同工作   一个人很难出一套题,然后再自己验题,因此需要协同工作   1.建议使用云文档,进行协同办公,方便又清晰,可以随时总览整个题表,分析难度,出题进度等   2.建立一个群,实时讨论,保存和备份文件   3.搭建一个临时的oj,方便验题,花式测试,甚至懒的话用来可以代替本地std和暴力的测试   4.具体地,我们用的是Tim+腾讯云文档+青岛大学开源OJ 2.出题    我们出题的过程大概是   1.确定题表    思考难易度,涉及的算法,是否防AK,是否防爆零等,然后把憋了很久的脑洞堆起来,最后 确定整个初步题表,此时没有数据,题面,std,只有思路   2 .生成数据    初步写好精简的题面,确定数据范围和已有的思路,对着去尝试写std,暴力,数据生成器    这里就会遇见很多事情了    输入输出数据生成我自己用了2种方案,c++或者python:      1.C++数据生成器       假设你已经写好了整个std/暴力,那么很简单,把main和涉及到的所有变量,装进一个namespace里,然后贴过去就行了       亲测能胜任各种简单题的数据生成   

用canvas实现红心飘飘的动画效果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20-05-01 03:01:50
两周前,项目里需要实现一个红心飘飘的点赞效果。抓耳挠腮了老半天,看了几篇大佬的文章,终于算是摸了个七七八八。不禁长叹一声,还是菜啊。先来看一下效果:( 传送门进去点一波 ) 一、Bezier曲线运动轨迹 其实用大白话描述一下需求就是让一个红心图片沿着贝塞尔曲线的轨迹走,然后边走边消失。核心在于得到贝塞尔曲线上的一系列点。本文不会讲解贝塞尔曲线的原理,因为大佬们已经讲过了,而且讲的比我好。参考文章如下: 用canvas绘制一个曲线动画——深入理解贝塞尔曲线 bezierMaker.js——N阶贝塞尔曲线生成器 其中第二篇文章讲到了生成二阶和三阶贝塞尔曲线可以使用canvas自带的方法: quadraticCurveTo 和 bezierCurveTo ,而高阶的则先得到曲线上一系列的点,然后顺次连接这些点来拟合高阶的贝塞尔曲线。没错,我们要的就是这一系列的点,有了这些点,就可以控制红心的轨迹了。下面是我基于作者的BezierMarker.js写的一个demo,可以直观地看出高阶贝塞尔曲线上的点: <iframe height='369' scrolling='no' title='XyWZXj' src='//codepen.io/imgss/embed/XyWZXj/?height=369&theme-id=27057&default-tab=js,result'

2018.12-2019.1 TO-DO LIST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20-04-30 04:18:39
##AC自动机 P3808 【模板】AC自动机(简单版) (完成时间:2018.12.06) P3796 【模板】AC自动机(加强版) (完成时间:2018.12.06) P2444 [POI2000]病毒 (完成时间:2018.12.06) ##回文串 blog (完成时间:2018.12.10) P3805 【模板】manacher算法 (完成时间:2018.12.10) P1872 回文串计数 (完成时间:2018.12.11) P4555 [国家集训队]最长双回文串 (完成时间:2018.12.10) P4987 回文项链 (完成时间:2018.12.11) ##博弈论 blog1 (完成时间:2018.12.11) blog2 (完成时间:2018.12.11) blog3 (完成时间:2018.12.11) P2197 【模板】nim游戏 (完成时间:2018.12.07) P1247 取火柴游戏 (完成时间:2018.12.11) P4018 Roy&October之取石子 (完成时间:2018.12.11) P4279 [SHOI2008]小约翰的游戏 (完成时间:2018.12.11) P2599 [ZJOI2009]取石子游戏 (完成时间:2018.12.12) P2575 高手过招 (完成时间:2018.12.12) ##FFT blog (完成时间:2018

Latex配置:VS Code + Latex Workshop + Texlive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20-04-28 08:20:27
一、Texlive安装与配置 1.官网下载,然后进行安装,安装好如下图所示。 (Texlive安装部分参考博客:https://blog.csdn.net/so_geili/article/details/72636466) 2.配置Texlive环境变量,配置到bin目录下 二、VScode安装与配置 1.下载VScode并安装。 参考网址: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d3b74d640eadce1f76e60958.html 2.VScode安装插件:LaTex language support, LaTex Workshop 三、编写Latex文件 1.新建一个临时Latex文件(新建文件,将文件后缀名改成.tex即可),文件内容可在网上搜索。 2.按Ctrl+S 完成编译加保存功能,此时VScode左侧会出现Tex标志,说明环境配置成功。 3.可以正式编写Latex文件了 快捷键:Ctrl + Alt + B 编译 Ctrl + Alt + V 运行 结果,大概如下图所示。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307191/blog/3509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