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m

Hacker News 简讯 2020-07-24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20-08-15 06:00:56
最后更新时间: 2020-07-24 00:41 Show HN: TinyPilot – Build a KVM over IP for Under $100 Using a Raspberry Pi - (mtlynch.io) 展示HN:TinyPilot–使用覆盆子Pi以低于100美元的价格在IP上构建一个KVM 得分:167 | 评论:87 Cognitect Joins Nubank - (cognitect.com) Cognitect连接Nubank 得分:346 | 评论:125 The History, Status, and Future of FPGAs - (acm.org) 燃料电池板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得分:45 | 评论:30 How Inuit Parents Teach Kids to Control Their Anger - (npr.org) 因纽特父母如何教孩子控制愤怒 得分:36 | 评论:4 Launch HN: Sidekick (YC S20) – A new hardware device to connect remote teams 推出HN:助手(YC S20)——一种连接远程团队的新硬件设备 得分:36 | 评论:24 1SecondPainting: Generate abstract paintings in one

云计算的下个十年什么样?看阿里云的答卷

蓝咒 提交于 2020-08-15 03:55:22
2020年的疫情将重新定义云计算产业。由于疫情带来了线上业务的爆发,大批企业和机构将自己的线下业务向线上迁移,甚至是非常传统的教育、农业、地产、建筑等行业也开始大规模向云迁移,导致云计算特别是公有云的使用量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爆增到“满仓”,例如今年初欧洲的公有云数据中心就出现了“爆仓”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以前都是难以想像的。 在中国市场,从2010年到2020年的云计算产业正好经历了一轮上升期。在2009年写下第一行代码、2010年推出第一代ECS弹性计算的阿里云作为中国公有云产业的代表,推动了整个中国市场对于公有云的认知——从最开始的怀疑和模糊的概念,到后来逐渐接受和理清技术与市场格局,再到所有厂商的“All In”,2010年到2020年的中国云计算产业走了启动阶段的洗礼。 (阿里云弹性计算负责人张献涛) 那么,2020年疫情之后的十年,云计算产业又会有怎样的发展?2020年7月15日,阿里云举办了阿里云弹性计算年度发布会,发布了自研的第三代神龙云服务器及新一代ECS产品家族。阿里云弹性计算负责人张献涛在谈到下一个云计算十年的时候强调,云计算模式将反向重构基础硬件和软件,阿里云正在推进的自研软硬一体化架构和全面云原生化,就是为了重构云计算基础设施,也是对未来的思考。 公有云体系对基础设施的反向重构 阿里自研的神龙服务器那么好,能买一台搬回企业自己的数据中心里么

一文告诉你Linux如何配置KVM虚拟化--安装篇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8-15 01:29:10
KVM全称"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即基于内核的虚拟机,在linux内启用kvm需要硬件,内核和软件(qemu)支持,这篇文章教你如何配置并安装KVM虚拟机. 检查硬件和系统的兼容性 检查硬件虚拟化: LC_ALL=C lscpu | grep Virtualization 这行代码其中 LC_ALL=C为设置输出语言用,lscpu输出CPU信息,在输出的CPU信息里面查找“Virtualization”(虚拟化),输出结果如果有"AMD-V"(AMD CPU) 或者"VT-X"(Intel CPU),则说明你的电脑硬件支持并且已开启虚拟化,可以下一步 那如果没有显示以上两种呢,就进入BIOS(或者UEFI)找到虚拟化/virtualization/VT-X/AMD-V一般来说是这四个名字里面任意一个,当然,如果你的班子BIOS里面是virtualization里面有vt-x和vt-d两个的话,就两个都开。然后,理论上你就能继续了,除非,你的硬件 根本不支持虚拟化(除非厂家手动阉割,现在一般不会有这问题,博主的本本一开始买来BIOS里面就是没有AMD-V的,后来就是靠BIOS更新加上的)。 举个例子:博主linux上的显示是: Virtualization: AMD-V 则证明该电脑支持AMD 的虚拟化技术 检查系统是否支持 lsmod |

Docker安装与镜像管理(一)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20-08-13 16:29:18
一、安装docker yum install epel-resase yum install docker-io (RHEL6) yum install docker (RHEL7) 系统: [root@kvm ~]# uname -a Linux kvm.huangming.org 2.6.32-573.el6.x86_64 #1 SMP Thu Jul 23 15:44:03 UTC 2015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root@kvm ~]# cat /etc/issue CentOS release 6.7 (Final) Kernel \r on an \m 二、启动docker [root@kvm ~]# /etc/init.d/docker start Starting docker: [ OK ] [root@kvm ~]# ps -ef |grep docker root 3900 1 1 19:28 pts/0 00:00:00 /usr/bin/docker -d root 3927 3900 34 19:28 pts/0 00:00:04 mkfs.ext4 -E nodiscard,lazy_itable_init=0 /dev/mapper/docker-8:3-1573967-base root 3938 3606

据说80%的IDC都有这六大问题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20-08-13 13:54:20
作为一名IDC从业者,你通常会被哪些问题所困扰呢?是好不容易搞定的客户被跑单?还是没能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被投诉呢? 此次,我们通过多位IDC从业者的反馈收集到了大家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几大难题,不知道你是否也遇到过呢? 1. 线下支付藏隐患 很多IDC常常采用QQ进行产品销售,因此资金也由销售个人直接向客户收取。这种线下交易方式流程复杂,资金在多个账户流转,无形中带来了安全隐患。有的客户听到走线下支付也很反感,销售好不容易搞定 的客户,或许就这样跑单了 。 2. 人工管理太麻烦 对于一些过于依赖人工的IDC来说,无论是开通机器、续费,还是相关机器管理都需联系人工处理,导致IDC需要持续投入人力财力,过程繁琐,耗时耗力。 3. 生产技术能力弱 由于受到云计算业务的冲击,IDC机房闲置率增加,营收逐年锐减,不少IDC为了自保也想尝试开发云产品,但自己组建研发团队将耗费巨大成本,现阶段根本无力承担。 4. 资源浪费与偷用 有的IDC企业主要依靠表格方式统计销售情况,经常由于信息的滞后性而无法及时了解到机器具体的闲置状况,造成资源浪费与冲突,甚至出现了某些员工利用企业资源谋取私利,偷偷放置设备、增加带宽的情况,直接给企业造成损失。 5. 订单数据总出错 作为IDC企业管理者,势必要经常查看业务经营状况,然而订单数据很难做到及时更新,不同销售人员做出来的数据统计也各不相同

KVM或Xen遇到Unable to retrieve http images/install.img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20-08-13 13:38:28
用virt-install安装kvm或xen,如果是用URL安装,会遇到这个问题: Unable to retrieve http://192.168.22.242/p_w_picpaths/install.img 或者 Unable to retrieve http://mirrors.sohu.com/centos/6.5/os/x86_64/p_w_picpaths/install.img 解决方法 1,首先启动httpd服务,打开iptables的80端口,保证页面能访问 2,检查ip转发是否开启 cat /etc/sysctl.conf |grep ip_forward net.ipv4.ip_forward = 1 如果没有开启,则 vim /etc/sysctl.conf net.ipv4.ip_forward = 1 /sbin/sysctl -p 3,查看网络 是否没有配置br0,只是yum安装的 # brctl show bridge namebridge idSTP enabledinterfaces virbr08000.feffffffffffyesvif4.0 c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r0 cat /etc

基于容器原理(docker、lxc、cells)的Android 双系统设计概要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20-08-13 07:16:07
写在前面 最近一两年预研加开发android双系统;中途用过不少开源代码或者研读过大牛BLOG,现开放双系统设计原理来回报社区。 备注:我是在android6.0上实现的。 这个项目的原型来自于,哥伦比亚大学虚拟化研究室的一篇论文(也有一个DEMO),后来一个以色列公司cellrox在2014年进行了商业化,2015年的时候浙大一个操作系统研究室也出了一个DEMO(名称叫Condroid)。 哥大论文地址:http://systems.cs.columbia.edu/projects/cells/ 浙大项目地址:http://condroid.github.io/ 以色列公司官网:http://www.cellrox.com/ 浙大的项目本来有源码的后来取消掉了,剩下文档了,对android源码比较熟悉,能复原代码的。 Android 6.0 huawei 6p nexus : fastboot img https://pan.baidu.com/s/1G1risnbT0Usy_NL6VDbovQ 原理: 同docker、lxc、cells的原理一样,利用kernel中的namespace+cgroup来实现android容器的。 启动篇: 必须要有一个能启动init进程的容器生成进程,kernel启动一个init以后,根据rc文件启动一个容器生成器进程,我姑且叫celld

Linux阅码场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20-08-12 18:11:10
关于Linux内核月报 Linux阅码场 Linux阅码场内核月报栏目,是汇总当月Linux内核社区最重要的一线开发动态,方便读者们更容易跟踪Linux内核的最前沿发展动向。 限于篇幅,只会对最新技术做些粗略概括,技术细节敬请期待后续文章,也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为阅码场社区添砖加瓦。 本期月报(总第2期)主要贡献人员: 陈玮、张健、廖威雄 (月报的完善和专业,离不开大牛们的持续贡献,欢迎更多大牛加入月报贡献团队) 第一期链接: Linux阅码场 - Linux内核月报(2020年06月) 1. 虚拟化 1.1 Kishon Vijay Abraham I: Enhance VHOST to enable SoC-to-SoC communication 该PATCH系列对Linux vhost做了增强,从而让它支持 SoC与SoC之间基于MMIO的通信。该系列也对RPMSG进行了增强,让它可以支持两个SoC之间使用PCIe Root Complex<->Endpoint 连接方式和HOST1-NTB-HOST2连接方式的通信。 修改的内容包括: 1) 修改vhost,让它符合Linux标准驱动模型 2) 在vring中添加通过MMIO访问virtqueue支持 3) 在rpmsg中添加居于vhost的客户端驱动 4) 为通过PCIe Root Complex <->Endpoint

Linux核心维护者都五六十岁了,Linus称社区后继无人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20-08-12 15:31:10
   大数据文摘出品       来源:theregister    编译:笪洁琼   本周在线举行的开源峰会和嵌入式Linux会议上,Linux开发者Linus Torvalds谈到了寻找开源内核未来维护者的挑战。    “目前的维护者多是50、60后,社区面临代际更新问题。“    Linux真的后继无人了吗?   Linux:我们都五六十岁了,社区需要新老接替   和很多老一辈社区一样,Linux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当前一代的维护人员老去甚至离开时,Linux将会发生什么?   目前,很多Linux的维护者和Torvalds一样,已经五六十岁了,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作为一个群体需要开始考虑新老接替。我们该怎么办?”   Torvalds对此回应称,Linux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那么老。“ 很多不到50岁的新人;他们往往是真正在做事情的人。” (不到50岁的新人!)      VMware的Dirk Hohndel(左)在虚拟开源峰会上与Linus Torvalds交谈   不过,Torvalds也指出了一个问题。“ 不太好找到维护人员 ,”Torvalds说,几年前他曾承诺不再对惹恼他的内核开发人员大吼大叫。   “作为内核工作维护者的缺点之一是你必须一直呆在那里,”Torvalds继续说。“ 每天都是这样枯燥乏味的工作内容 。   你读电子邮件,回应电子邮件

从“虚拟化”到“新基建”,云计算如何继续乘风破浪?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20-08-12 15:15:23
简介: 阿里巴巴集团研究员、阿里云智能弹性计算负责人、顶级的虚拟化技术专家旭卿现身《大咖说》,从实践出发,聊聊虚拟化、软硬一体、弹性计算,帮助正在从事云计算领域的工程师们,看看云计算在底层技术颠覆者的眼中,云计算的现在与未来。 直播间入口>> https://live.infoq.cn/room/299 直播内容: 中国的云计算,从最初的火热已经发展到了目前技术日趋成熟后的平静,但随着“新基建”话题的热议,大家的目光似乎又回到了那些曾经创造过奇迹的底层技术上。比如全球领先的“神龙”架构,比如曾经的“双 11”上云… “神龙”是如何诞生的? “软硬一体”架构的灵感从何而来? “双 11”上云经历过哪些坎坷? “新基建”政策下,云计算的未来几何? 阿里巴巴集团研究员、阿里云智能弹性计算负责人、顶级的虚拟化技术专家旭卿现身《大咖说》,从实践出发,聊聊虚拟化、软硬一体、弹性计算,帮助正在从事云计算领域的工程师们,看看云计算在底层技术颠覆者的眼中,云计算的现在与未来。 直播大纲: 1、虚拟化技术之路 2、“神龙”的诞生过程 3、“软硬一体”的发展历程 4、“双 11”上云的难点 5、云计算能为数字化转型初期的企业带来什么 6、“新基建”政策下,云计算领域和职业发展前景 讲师介绍: 张献涛,花名旭卿,阿里巴巴集团研究员、阿里云智能弹性计算负责人,QCon 专题演讲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