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设备

losetup命令使用

回眸只為那壹抹淺笑 提交于 2019-11-27 13:47:12
1、losetup命令 Linux系统losetup命令用来设置循坏设备,循坏设备可以把文件虚拟成块设备,借此来模拟整个文件系统,让用户得以将其视为硬盘驱动器,光驱等设备,并挂入当作目录来使用。 (1)语法 losetup [-e encyption] [-o offset] loop_device file or losetup [-d] loop_device (2)常用选项 -a:显示所有循坏设备的状态。 -d:卸载设备。 -e<加密选项>:启动加密编码。 -f:寻找第一个未使用的循坏设备。 -o<偏移量>:设置数据偏移量,单位是字节。 (3)参数 loop_device:循坏设备可以是/dev/loop0,/dev/loop1…/dev/loop7。 file:要与循坏设备相关联的文件名,往往是磁盘镜像文件,如*.img。 注意:在类Unix系统里,loop设备是一种伪设备或者仿真设备,它能使用户像块设备一样访问一个文件,在使用之前,一个loop设备必须要和一个文件进行连接,这种结合方式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替代块特殊文件的接口,因此,如果这个文件包含有一个完整的文件系统,那么这个文件就可以像磁盘设备一样被mount挂载。 (4)实例 创建空的磁盘镜像文件: $ dd if=/dev/zero of=file.img bs=1k count=1000

ceph中rbd的增量备份和恢复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1-27 12:09:25
ceph中rbd的增量备份和恢复 ceph的文档地址: Ceph Documentation ​ 在调研OpenStack中虚机的备份和恢复时,发现OpenStack和ceph紧密结合,使用ceph做OpenStack的后端简直是不要太爽,于是调研了使用ceph中的块设备rbd来对虚机进行增量备份和恢复。以下是虚机备份和恢复的实验步骤: 1. 前言: ​ 快照 的功能一般是基于时间点做一个标记,然后在某些需要的时候,将状态恢复到标记的那个点,这个有一个前提是 底层的数据没有破坏 ,举个简单的例子, Vmware 里面对虚拟机做了一个快照,然后做了一些系统的操作,想恢复快照,前提是存储快照的存储系统没用破坏,一旦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 ​ ceph也有快照功能,同样,在这里的快照是用来保存存储系统上的状态的,数据的快照能成功恢复的前提是存储系统是好的,而一旦存储系统坏了,快照同时会失效的,所以最好是能够将数据备份下来。本篇博客主要是调研使用ceph的rbd命令来对存储设备进行基于快照的增量备份。 2. ceph中rbd的常用命令: 2.1列出存储池 ceph osd pool ls 2.2 查看存储池的内容 rbd ls --pool pool_name 例子 rbd ls --pool volumes 2.3 打快照 rbd snap create {pool-name}/

Linux-网络RAID技术DRBD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1-27 08:15:33
DRBD简介 官方文档 DRBD 的全称为: Distributed Replicated Block Device(DRBD) 分布式块设备复制, DRBD 是由内核模块和相关脚本构成,用以构建高可用的集群。其实现方式是通过网络来镜像整个设备。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网络 RAID 。它允许用户在远程机器上建立一个本地块设备的实时镜像。 DRBD是如何工作的 ( DRBD Primary ) 负责接收数据,把数据写到本地磁盘并发送给另一台主机 ( DRBD Secondary ) 。另一个主机再将数据存到自己的磁盘中。目前, DRBD 每次只允许对一个节点进行读写访问,但这对于通常的故障切换高可用集群来说已经足够用了,有可能以后的版本支持两个节点进行读写存取。 DRBD 协议说明 1)数据一旦写入磁盘并发送到网络中就认为完成了写入操作。 2)收到接收确认就认为完成了写入操作。 3)收到写入确认就认为完成了写入操作。 DRBD与HA的关系 一个 DRBD 系统由两个节点构成,与 HA 集群类似,也有主节点和备用节点之分,在带有主要设备的节点上,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和访问 DRBD 设备 ( /dev/drbd* ) 。在主节点写入的数据通过 DRBD 设备存储到主节点的设备写入到备用节点的磁盘中。现在大部分的高可用性集群都会使用共享存储,而 DRBD 也可以作为一个共享存储设备

磁盘管理命令之partx,lsblk,blkid,partprobe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1-26 13:47:13
磁盘管理命令之partx,lsblk,blkid,partprobe partx:修改磁盘分区表后,无需重启,用partx命令告诉内核,分区已改动,内核可以读入新的分区表信息 /proc/partitions记录了系统中所有硬盘及其上面的分区,包括已挂载和未挂载的。 有些硬盘没有记录分区信息,可能是没有分区,也可能是未记录 对于分区完成,但是尚未挂载的硬盘分区,partx告诉内核去做登记,已备挂载。 partx告诉内核去识别,登记某个硬盘上的分区信息。并不是加载,只是识别并记录而已,或者删除某个分区的信息。 partx命令: -a 设备: 登记某块盘上的所有分区信息。如果分区信息有记录,则报错。 -d 设备: 删除内核中关于某磁盘的所有分区的记录。(不是卸载) -s 设备 :显示磁盘的分区信息 通过partx工具让内核重读磁盘分区表信息: partx -d /dev/sdb #因为内核中存在部分未调整磁盘的信息,故先将所有信息清零 partx -a /dev/sdb #添加调整后的磁盘分区信息 partx -s /dev/sdb #显示磁盘分区信息 partx命令告用来诉内核当前磁盘的分区情况 语法 partx [-a|-d|-l] [--type TYPE] [--nr M-N] [partition] disk 解释 对一个磁盘或者分区表类型,尝试解析分区表。可以增加或删除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