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流程

企业服务总线项目集成标准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19-11-28 21:15:34
1 概述   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缩写 ESB),是SOA面向服务架构的骨干,在完成服务的接入、服务间的通信和交互基础上,提供安全性、可靠性、 高性能的服务能力保障。采用 SOA 架构,基于ESB总线进行企业异构应用集成,可以有效降低应用系统、各个组件及相关技术的耦合度,消除应用系统点对点集成瓶颈,降低集成开发难度,提高复用,增进系统开发和运行效率,便于业务系统灵活重构、敏捷适应业务及流程变化。   本文对企业服务总线ESB集成项目中,基于AEAI ESB实现异构系统集成的相关规范、标准进行阐述、明确,为项目开展以及后续完善扩展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 2 功能特点   AEAI ESB作为数通畅联公司的企业应用集成产品,主要用来实现异构系统(如:不同的数据库、消息中间件、ERP或CRM等)之间的资源整合,实现互连互通、数据共享、业务流程协调统一等功能,构建灵活可扩展的分布式企业应用。   相比传统的企业应用集成软件平台,AEAI ESB是一个全新的符合SOA架构的应用服务整合平台,是基于大量集成实践经验不断完善、用于构建可管理、可扩展及经济高效的EAI技术解决方案。 图1.基于AEAI ESB总线的企业应用集成模式   AEAI ESB提供了从企业应用集成的设计、开发、部署,到运行、管理、监控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工具。它提供的图形化

Web测试流程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1-28 15:17:38
Web项目测试流程大致包含的几个阶段:立项、需求评审、用例评审、测试执行、测试报告文档 立项后测试需要拿到的文档 1.需求说明书 2.原型图(及UI图) 3.接口文档 4.数据库字典(表的数量、缓存机制) 需求评审 参加人员:开发、测试及需求人员,由需求人员主持讲解 为了会议的有效举行,测试及开发人员需要在会议开始之前熟悉需求文档及原型,将有疑问的点标注出来再会议中一一确认,对不明确的点要督促开发及需求一并关注,对不能立马得到肯定回复的点记录在一起,会议结束后,邮件整理好发出给各位参与人员。 在项目可控的进度中,需求评审是必要的环节。当然,有些比较小的项目会忽略此阶段,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环节,这不但减少了后期开发、测试、需求人员的意见分歧,还保证了项目的进度。 用例编写(同时根据开发计划编写测试计划) 用例功能类型 大致分为7类: 1.主流程:该模块实现的主要功能流程 2.备选流:不一定完成执行一个功能,而是终止了流程 3.异常流:由于某些异常原因,使流程的功能无法实现 4.业务规则:必填项,强制的要求 5.正常类:返回功能、必填项输入范围、页面按钮的切换等 6.异常类:网络异常、返回异常等 7.界面检查:针对每个页面的样式及内容检查 注:几个大类中主流程、正常类、异常类和界面检查四个大类使用的比较多,一个项目不需要涵盖所有的用例类别

web工作流管理系统开发之十八 工作流会签的相关实现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1-28 07:15:56
在工作流系统中,单步会签,多部门会签,会签百分比,加签,减签等等这些是必备的功能。尤其在办公管理的审批流程中,经常会用到这些。 例如单步会签,在流程的某个环节需要多个人同时办理,不分先后次序的签署意见等。多部门会签,流程运行到某个环节需要多个部门的人同时办理,各部门不分先后次序的发表审批意见等。 会签百分比,流程运行到某个环节需要多个人协助同时处理,但是只需要80%的人处理过,就可以通过了。这个百分比就 是会签百分比,在流程定义的时候可以设置其值。 加签,当流程实例运行到一个具体的环节时候,需要临时增加处理人。增加的处理人是流程定义的时候未定义的。 减签,与加签相反,某个流程实例运行时候,按流程定义的规则,例如需要5个人同时办理,但这个个例只需要4个人办理过就可以了,则可以减少一个处理人。 在eworkflow中是这样实现的。 流程定义的时候,在需要产生会签的环节定义好任务主体信息,任务名称,任务类型(一般选择动态会签型),任务的执行人或参与人。可以是具体的人,或者角色或群组。 当流程实例运行到此环节时,任务引擎就会按照定义的信息,创建任务信息,并按照任务的可执行人范围生成任务执行人的待办任务工单。 当用户处理任务,完成工单后,任务即完成了。 动态会签流程定义过程: 会签步骤的动态会签定义过程,设置用户,角色群组,以及会签百分比 加签、减签、会签百分比的实现 当流程实例运行时

微信公众号开发流程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1-28 05:41:14
前段时间做了微信公众号的小项目,最近有空整理一下文档,其实微信的官方文档 https://mp.weixin.qq.com/wiki?t=resource/res_main&id=mp1445241432 很多东西已经写得很明确了,不过还是整理一下,供后续学习使用吧。废话就不说了,直接引入正题。 首先,需要创建一个自己的公众号,登录微信公众平台https://mp.weixin.qq.com/,个人用户可以申请订阅号和小程序账号,这里我们申请的是个人订阅号,小程序之后有时间可以自己研究一下,点击注册之后,选择订阅号,然后就一路注册即可。 ​ ​ 对了,如果感觉自己注册太过繁琐,可以直接使用微信给我们提供的沙箱环境 https://mp.weixin.qq.com/debug/cgi-bin/sandbox?t=sandbox/login 进行自己本地开发测试,进入测试页面,点击登录直接扫码登录即可。 ​ 注册完毕之后,登录上我们的公众号,找到如下界面,算是进入正题了,开始进行配置。 ​ 进入到基本配置中,看到如下信息,点击修改配置进入配置页面。 ​ ​ 我们需要填写的是服务器地址和令牌token,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器端口只支持80和443;这个令牌token与接口开发中用到的access_token不是一个,这个令牌只是用于验证开发者服务器是否接通,而非接口调用凭据(access

移动端页面开发流程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1-27 23:40:09
移动端页面布局 一、移动端app分类 1、Native App原生app手机应用程序    使用原生的语言开发的手机应用,Android系统用的是java,ios系统用的是object-C 2、Hybrid App 混合型app手机应用程序    混合使用原生的程序和html5页面开发的手机应用 3、Web App 基于Web的app手机应用程序    完全使用html5页面加前端js框架开发的手机应用 二、Viewport视口   视口是移动设备上用来显示网页的区域,一般会比移动设备可视区域大,宽度可能是980px或者1024px,目的是为了显示下整个为PC端设计的网页,这样带来的后果是移动端会出现横向滚动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移动端会将视口缩放到移动端窗口的大小。这样会让网页不容易观看,可以用meta标签,name="viewport"来设置视口的大小,将视口的大小设置为和移动设备可视区一样的大小。   在移动端用来承载网页的这个区域,就是我们的视觉窗口,viewport(视口),这个区域可以设置高度宽度,可以按比例放大缩小,而且能设置是否允许用户自行缩放。 参数说明: width:宽度设置的是viewport宽度,可以设置device-width特殊值initial-scale:初始缩放比,大于0的数字maximum-scale:最大缩放比minimum-scale

git分支开发流程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1-27 16:49:11
git checkout -b dev  创建一个分支dev git branch  查看分支 git checkout master  切换分支 git push origin master  提交远程分支 git pull  更新 git merge  合并 history  查看历史操作 beyond compare  一款软件(比较不同) git stash  临时储藏 git stash apply  恢复 Express VPN  专用虚拟网络 vim .gitignore  存放不上传的文件名,忽视前的文件不被维护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intian/p/11370770.html

敏捷开发流程详解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19-11-27 05:39:14
敏捷开发流程详解 1 敏捷开发流程 ü 敏捷软件开发核心是迭代式开发,增量交付。 ü 每一次迭代都建立在稳定的质量基础上,并作为下一轮迭代的基线,整个系统的功能随着迭代稳定地增长和不断完善。每次迭代要邀请用户代表(外部或内部)验收,提供需求是否满足的反馈。 ü 迭代型的方法就是将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分成多个小的迭代,每一次迭代都由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在内的多个活动组成,每一次迭代都可以生成一个稳定和被验证过的软件版本。 ü 迭代建议采用固定的周期(1-4)周,可以每个迭代周期不一定要相同,但迭代内工作不能完成,应该缩减交付范围而不是延长周期。 1.1 敏捷流程详解图-敏捷流程图 1.2 敏捷流程三种角色及其职责 角色名称 角色定义 角色职责 注意事项 Product Owner ( PO ) - 产品负责人 确保Team做正确的事 l 代表利益相关人(如用户、市场、管理等),对产品投资回报负责 l 确定产品发布计划 l 定义产品需求,根据市场价值确定功能优先级 l 验收迭代结果,并根据验收结果和需求变化更新需求清单和优先级 l 除了客户需求之外,内部任务如重构、持续集成环境搭建等也由PO纳入统一管理 Scrum Master ( SM ) - Scrum 教练 确保Team正确的做事 l 辅导团队正确应用敏捷实践 l 引导团队建立并遵守规则 l 保护团队不受打扰 l

App开发流程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1-27 02:34:36
接口说明文档 约束/规范 前台发送请求的路径,数据(参数) 后台响应什么样的数据格式 后台管理系统 后台管理系统数据的操作 DB-->DAO-->Service-->Controller-->前端 json/xml 前端和后台通过json进行数据交互 1.json 轻量级数据交互格式 跨平台 易于理解 对象 {“ username“:“”张三 ””} 数组 [{},{},{}] 2.xml 重量级数据交互格式 跨平台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xiaoyinger/p/11338705.html

创业公司的研发架构:规范化研发流程

﹥>﹥吖頭↗ 提交于 2019-11-26 23:02:30
国内IT公司多如牛毛,但研发流程真正做到规范化的少之又少,很多公司看上去很“大”很NB,但却只可远观,细看内部作业却惊叹于庞大的躯壳下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小作坊”,毫无团队间协作分享可言。大中型公司如此,小公司创业公司更不用说了。 在我大天朝很多公司的产品拼的不是技术不是功能而是关系,所以研发流程规范这档子事不是企业必需品,尤其在传统行业游弋的那些国有控股公司。但随着竞争加剧、互联网化浪潮的洗礼,“ 高内耗低产出 ”的粗犷型作业势必会走向灭亡,“ 短平快 ”的精细型研发作业流程势必越来越受重视。 有感而发,扯了些废话L,言归正传,规范化研发流程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对于创业公司来说现实的问题是要先生存再图发展,前期没有太多的精力在流程管控上,所以一个好的适合于创业公司的规范化研发流程一定要足够的省事简单且效果明显。 梳理一下 我们的痛点就是“ 人少事多时间紧,需求变更快人员流动大 ” ,一个好的研发流程要能解决以上的问题,怎么做? 免打扰:脚手架的活让工具去做,不要让开发管理人员被流程所累; 小版本快迭代:尽早地让领导/客户发现需求偏差,以便及时修正; 需求共享及知识库建设:让所有开发人员都了解产品的需求并建立知识库记录学习开发心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研发不可持续性; 自组织,弱化管理:不要在管理上浪费太多时间,屁大的团队开发人员远比纯粹的管理人员重要。

Amazon Inspector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19-11-26 16:35:36
Amazon Inspector 是一款自动化安全评估服务,可帮助您测试 Amazon EC2 实例的网络可访问性以及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安全状态。Amazon Inspector 可帮助您在整个开发和部署流程中或针对静态生产系统实现安全漏洞评估自动化。这样,您便可在开发和 IT 运营流程中更有规律地进行安全测试。Amazon Inspector 是一款使用可选代理的 API 驱动型服务,可让您轻松部署、管理和实现自动化。Amazon Inspector 评估作为预定义的规则包(映射到常见安全最佳实践和漏洞定义)提供给您。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loudrivers/p/1132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