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NN,faster R-CNN,yolo,SSD,yoloV2,yoloV3
1 引言 深度学习目前已经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应用场景大体分为三类:物体识别,目标检测,自然语言处理。本文着重与分析目标检测领域的深度学习方法,对其中的经典模型框架进行深入分析。 目标检测可以理解为是物体识别和物体定位的综合,不仅仅要识别出物体属于哪个分类,更重要的是得到物体在图片中的具体位置。 为了完成这两个任务,目标检测模型分为两类。一类是two-stage,将物体识别和物体定位分为两个步骤,分别完成,这一类的典型代表是R-CNN, fast R-CNN, faster-RCNN家族。他们识别错误率低,漏识别率也较低,但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实时检测场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另一类方式出现了,称为one-stage, 典型代表是Yolo, SSD, YoloV2, YoloV3等。他们识别速度很快,可以达到实时性要求,而且准确率也基本能达到faster R-CNN的水平。下面针对这几种模型进行详细的分析。 2 R-CNN 2014年R-CNN算法被提出,基本奠定了two-stage方式在目标检测领域的应用。它的算法结构如下图 算法步骤如下 获取输入的原始图片 使用选择性搜索算法(selective search)评估相邻图像之间的相似度,把相似度高的进行合并,并对合并后的区块打分,选出感兴趣区域的候选框,也就是子图。这一步大约需要选出2000个子图。 分别对子图使用卷积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