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笔记:其他系统操作
本文记一些比较零碎的系统操作,如将程序放入后台,查看进程和内存等信息,查看系统Linux内核和版本等信息,以及如何制定系统定时任务等。 将程序放入后台 在Windows程序中其实最小化之后就是放入后台运行了,在Linux系统中有两种方式将程序放入后台。 方式一: 在命令的最后加一个&符即可将命令的运行放入后台运行(程序还在继续运行),如“tar -zcf etc.tar.gz /etc &”将打包的程序放入后台,而不用一直等待它打包完才能进行其他操作。 方式二: 使用快捷键“Ctrl+Z”,在命令执行的过程中按Ctrl+Z快捷键也可以将正在运行的程序放入后台并暂停执行(程序已暂停,需要主动恢复执行才能继续执行)。 jobs -l: 查看后台的程序(正在运行和暂停的程序),+号表示最后放入的一个程序,-号表示倒数第二个放入后台的程序。 fg %工作号: 恢复后台某个程序到前台执行。其中%是可以省略的,工作号是在查看后台程序时显示在前面的序号,并且这个序号是从1开始累加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工作号和PID的区别。 bg %工作号: 将后台某个程序在后台恢复执行。其中%是可以省略的,但是注意,如果这个程序运行时是需要和前台有交互的,如top、vim等命令,则不能将它恢复到后台去执行。 vmstat命令 vmstat [刷新延时 刷新次数]: 用于查看监听的系统资源,如vmsta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