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线

各种主要步骤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20-03-29 16:42:17
外业操作要求: https://www.cnblogs.com/pylblog/p/10899024.html GPS数据处理的主要步骤: 一. 外业数据质量检核   1. 数据剔除,剔除率不超过 10%   2. 复测基线长度差   3. 同步观测环 闭合差   4. 独立环闭合差、符合路 线闭合差 二. Gps网基线精处理质量结果检核   上面三面3个指标 + 各基线分量的 重复性 三. Gps网平差   1. 基线向量提取:     选取 相对独立 的基线;     所选的基线 能形成闭合 的几何图形;     选取 边长较短 的基线;     选取能构成边数较少的异步观测环基线向量(就是同步环尽量多)6、6、8、10   2. 无约束平差(就是随便定一个起点统一解基线向量):     发现粗差     观测值定权   3. 约束平差(就是以基线向量为观测值,加入已知点坐标)、联合平差(除了基线向量、还有其他传统大地测量的值,例如:水平角,斜距等)求三维坐标     指定平差基准和坐标系统(要不要随便投影了,或者转换了)     指定起算数据(已知基准点坐标)     检验约束条件的质量(起算数据的质量)     进行平差解算 四. 质量分析   基线向量改正数(因为基线是作为观测值的)   相邻点(代求点) 点位中误差 和 相对中误差 (待求点的点位误差是可以计算的

软件测试常见笔试题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20-03-28 21:29:36
1 . 软件测试 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Y) 2 .Beta 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 Y) Acceptance testing 验收测试是部署软件之前的最后一个测试操作。验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准备就绪,并且可以让最终用户将其用于执行软件的既定功能和任务。 3 .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 N ) 是由测试人员来实施的 4 .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 Y ) 工件:加工过程中生产对象 5 .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 的软件缺陷。( Y ) 6 .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N ) 代码评审也称代码复查,是指通过阅读代码来检查源代码与编码标准的符合性以及代码质量的活动。 7 .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Y ) 自顶向下综合测试的具体步骤为:   1 以主控模块作为测试驱动模块,把对主控模块进行单元测试时引入的所有桩模块用实际模块替代;   2 依据所选的集成策略(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每次只替代一个桩模块;   3 每集成一个模块立即测试一遍;   4 只有每组测试完成后,才着手替换下一个桩模块;   5 为避免引入新错误,须不断地进行回归测试(即全部或部分地重复已做过的测试)。 自底向上综合测试的步骤分为:   1 把低层模块组织成实现某个子功能的模块群(cluster);   2 开发一个测试驱动模块

困然许久的vertical-aligin,间隙的出现并不是bug,!!!!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20-03-27 00:09:30
最近学习一个html,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话不多说先贴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style> *{ margin:0; padding:0px; font-size: 26px; line-height: 26px; } div{ width: 300px; height: 40px; background: pink; display: inline-block; } </style> <body> <div class="one"></div> <div class="two"></div><br> <div class="three"></div> <br> <div class="three"></div> </body> </html>` ---------- 这是代码。。。 当初认为由于设置成了line-blcok之后,换行和空格都被解析造成的,然是后来已测试,发现根本不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最近经过自己的苦思冥想,查阅资料,竟然发现是vertical-align搞得鬼。 现在我来解释下原因,不过要明白的话,需要了解行高,基线等概念 我先在举几个例子 <!DOCTYPE html> <html

阿里巴巴副总裁肖力:云原生安全下看企业新边界——身份管理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20-03-20 01:58:40
作者 | kirazhou 导读 :在 10000 多公里之外的旧金山,网络安全盛会 RSAC2020 已经落下了帷幕。而身处杭州的肖力,正在谈起今年大会的主题——Human Element。2020 年,从“人”出发,这颗石子将在国内的安全市场池子里激起怎样的涟漪?Human Element 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安全洞见? 在 Gartner 的《2020 年规划指南:身份和访问管理》报告中,我们看到了 IT 必须推进 IAM(身份和访问管理)计划,而身份治理和管理、混合/多云环境作为可预见的趋势,更是已经在风口蓄势待发。 人、身份和云端,这三者之间的角力、千丝万缕和无限可能,正是此次采访的最大收获。 Human Element:了解人的脆弱性 我们常常谈起,“安全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对抗。” 从***对抗的视角来看,人的因素使得***对抗成为一个动态的持久过程。***者的手段、工具和策略都在发生变化,而防御者的安全防护能力也在提升,两者之间持续对抗,安全水位线一直动态变化。 在整个***对抗过程中,人,既是防御者,也可能成为***者,而对抗不仅会发生在企业与外部的对峙中,很多时候也发生在企业内部。 人,是绝对的安全核心,这是今年 RSAC 大会传递给我们的讯息。而在关注人的安全技能与能力建设之余,也要清晰地认知:人的脆弱性使人本身成为安全中薄弱的一环。因此,企业在应对来自外部*

基线转弯保护区算法分析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20-03-09 07:03:36
大家过年好,我是力争把风螺旋写进规范的刘崇军,祝大家狗年兴旺,心想事成!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飞行程序设计中的基线转弯保护区的计算方法。 首先再来总结一下,风螺旋算法是一种公式化的、适合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的螺旋线计算方法。在飞行程序保护区中应用风螺旋计算方法,核心的步骤是确定风螺旋的初始参数,并依据初始参数计算风螺旋切线、公切线的位置点,将这些位置点进行连接即形成飞行程序保护区。 基线转弯程序是进场阶段所使用的一种反向程序。它的主要特征是:航空器沿某个角度出航,通过计时或定位点确定开始转弯的位置,通过一段连续的转弯实现对正跑道方向,衔接中间进近和最后进近航段(图1 中从a点开始的蓝色实线轨迹)。 图1 基线转弯基础结构 在基线转弯保护区中,通过计算来确定 b 点的最早点(b1、b2)时,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ab1= (t-5)(v-w') - zN。这里的 t-5 (个人倾向于理解为)计时误差(-10)秒钟加上建立坡度时间(+5)秒钟,合并起来是 t-5 秒钟。从计算过程来理解,计时误差可当做提前10秒或推后10秒。计算最早点时,使用的是提前10秒的位置,即从 b 点倒退10秒的距离,再加上5秒的建立坡度时间,总和为b 点之前(-5)秒的位置。(在计算风螺旋初始参数时,每一秒都很重要,直接决定切线位置的准确性,所以,每次的讨论中都需要对计时的原理进行说明。) 最晚点的计算公式为

他用飞桨,“画”出了一座智慧城市应有的模样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20-03-06 18:04:37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城市产业转型和升级不断加速,一场智慧化变革正悄然发生。 那么,未来城市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划分呢? 不同的城市区域又将承担怎样的角色? 城市精细化治理不仅关乎城市的发展速度,也关乎每个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好在AI技术的不断成熟,想要构筑一个城市的功能分类模型已非天方夜谭。 尤其是飞桨开源深度学习平台的逐步成长,也让开发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针对上述问题,2019年9月至12月,飞桨举办了首期基线挑战赛,参赛选手使用飞桨构建一个城市区域功能分类模型: 对给定的地理区域,输入该区域的遥感影像和用户到访数据,最终预测10万个测试集样本的区域功能类别。 经过3月的激烈竞争,最终Expelliarmus以0.88767的成绩获得冠军,也就是说该团队训练的飞桨模型成功预测了近8.9万个城市区域功能 的类别,哪里是学校、居民区、飞机场,只需要一个模型便可准确分类。 该成绩也逼近了2019国际大数据竞赛复赛第一名成绩0.90468。 赛题分析:基于遥感影像和用户行为的城市区域功能分类 此前,2019百度&西交大大数据竞赛已举办过Urban Region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比赛,要求选手构建一个城市区域功能分类模型(居住区、学校 、工业园区 、火车站 、飞机场 、公园 、商业区 、政务区、医院等),对给定的地理区域

css文本之蛇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3-01 02:01:34
文本之蛇   css把文本当做一行来处理,把他们放在一个看不见的盒子里面。盒子遇到容器的外边界会折行。所有的文本属性都应用于这个盒子,而不是包含文本的容器。 最有用的8个文本属性   文本缩进(text-indent)     设定文本盒子的起点,默认是从盒子内边距以内。正值是缩进效果,负值可做隐藏效果。     注意:这个值可以被继承,子元素继承而来的值是父元素缩进的最终计算结果。父元素宽度100px;缩进值为10%,结果就是缩进10px。子元素继承的是缩进10px而不是10%。   字符间距(letter-spacing)     1,是在浏览器默认间距基础之上进行调整。     2,字符间距控制的是水平方向上,两个字之间的距离。     3,汉字和英文都适用。   单词间距(wrold-spacing)     css将两边有空格的字符都视为单词。   文本装饰(text-decoration)     underline:下划线     overline:上划线     line-througn:删除线(原价效果)   行高(line-height)     经常用来做文本的垂直居中。文字上下的距离=(行高-文字高度)/2。一行文字为12p,行高是20,那浏览器会在这行文字上下增加4px。   文本转化(text-transfrom)     转化元素文本中的大小写

学习02-css(图片垂直对齐,去除图片底部空白缝隙,溢出文字用省略号显示,css三角之美,字体图标)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20-02-27 18:15:21
图片垂直对齐 基线对齐 vertical-align: baseline; 默认的是文字和图片基线对齐 垂直居中 vertical-align: middle; 默认的是文字和图片基线对齐 顶部对齐 vertical-align: top; 默认的是文字和图片基线对齐 去除图片底部空白缝隙 img vertical-align: middle |top | bottom 让图片不要基线对齐 display: block: 转换为块级元素 溢出文字用省略号显示 white-space:normal; //当文字显示不开的时候,自动换行 white-space:nowrap; //强制在同一行显示文本,直到文本遇到br才换行 overflow:hidden; //超出的部分隐藏 text-overflow:ellipsis; //文字用省略号替代超出的文本 css三角之美 width: 0; height: 0;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width: 10px; border-color: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red; font-size:0pt; color:#454545; line-height: 0; 1.宽度高度为0 2.4个边框都要写颜色,其余改为透明色transparent 3

git rebase 合并多次提交.

橙三吉。 提交于 2020-02-26 17:54:14
一、应用场景 为什么需要合并多个提交呢? 常常一个功能的开发,修修补补 commit 了 n 多次,带来的结果就是提交过多过杂,不够直观,究竟哪些提交是对应这个功能的呢?还有就是,如果我要将这个功能迁移到其他分支呢?一个个 commit 去 cherry-pick 吗?未免太麻烦了吧!为什么不尝试下将多个 commit 合并成一个呢? 二、功能实现 将多个 commit 合并成一个,用到的主要 git 命名就是 git rebase。先来解释下git rebase 。其实可以把它理解成是 "重新设置基线" ,为你的当前分支重新设置开始点。 git rebase –i ,这里的 "-i" 是指交互模式。就是说你可以干预rebase这个事务的过程,包括设置commit message,暂停commit等等。 1、查看提交历史 git log -10 -10 表示要查看 commit 记录的条数。 2、git rebase -i [commit_log] git rebase -i 5c946ca764a1a2672f36b7e8e70b647da2609caa pick : 代表合并后的提交用这个提交的注释; s : squash命令的简写,代表合并提交中包含这个提交; d : 代表合并提交中排除这个提交。 3、设置commit message 4、总结 rebase 需要基于一个

关于css的基线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20-02-25 16:16:00
简单概括:基线总是与行内高度最高的元素一致的。 注意:基线(base line)并不是汉字文字的下端沿,而是英文字母“x”的下端沿。 具体文档: https://www.jianshu.com/p/59f31a1704de https://blog.csdn.net/q121516340/article/details/51483439 https://blog.csdn.net/boringsummers/article/details/88775275 https://www.cnblogs.com/couxiaozi1983/p/3905073.html (该文章介绍较为详细,推荐阅读)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myquark/p/1236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