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U 发明“听音识物”机器人,准确率接近 80%
近年来,机器人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在快速追赶人类,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过人类。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最喜欢在机器人身上打造出类似人类的感官模式,以更好地感知世界。 不过现阶段的很多技术都只专注于再现人类的视觉和触觉,比如炙手可热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相比之下,复制人类其他感官的研究却没有太多进展。 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研究小组近日发表一项新成果——探索如何利用声音开发感知功能更先进的机器人。 他们将机器人命名为 Tilt-Bot,字面意思是 “倾斜机器人”,实际上它是一台通过倾斜托盘研究物体运动和声音之间关系的机器,训练后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 “听音识物”,准确率接近 80%。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机器人学:科学与系统》 Robotics: Science and Systems 上。 图 | 倾斜机器人(来源:Gandhi, Gupta & Pinto.) 听觉与视觉、触觉一样,都是人类收集信息的重要渠道。那么听觉可以为机器人带来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声音的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极度依赖视觉系统收集信息。看视频必须有字幕,与别人沟通必须用文字和手势,永远不知道背后是不是走过来一个人,除非转过头去看。 即使眼睛和手可以代劳,很多关键信息也无法准确传达,比如语气、声调以及这些变量背后的潜台词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