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技术

k8s入门系列之介绍篇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19-12-30 10:29:48
Kubernetes介绍 1.背景介绍   云计算飞速发展     - IaaS     - PaaS     - SaaS   Docker技术突飞猛进     - 一次构建,到处运行     - 容器的快速轻量     - 完整的生态环境 2.什么是kubernetes   Kubernetes(k8s)是Google开源的容器集群管理系统(谷歌内部:Borg)。在Docker技术的基础上,为容器化的应用提供部署运行、资源调度、服务发现和动态伸缩等一系列完整功能,提高了大规模容器集群管理的便捷性。   Kubernetes优势:     - 容器编排     - 轻量级     - 开源     - 弹性伸缩     - 负载均衡 •Kubernetes的核心概念 1.Pod   运行于Node节点上,若干相关容器的组合。Pod内包含的容器运行在同一宿主机上,使用相同的网络命名空间、IP地址和端口,能够通过localhost进行通。Pod是Kurbernetes进行创建、调度和管理的最小单位,它提供了比容器更高层次的抽象,使得部署和管理更加灵活。一个Pod可以包含一个容器或者多个相关容器。 2.Replication Controller   Replication Controller用来管理Pod的副本,保证集群中存在指定数量的Pod副本。集群中副本的数量大于指定数量

MongoDB 4.2新特性:分布式事务、字段级加密、通配符索引、物化视图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19-12-29 21:58:04
MongoDB 4.2已经发布,我们来看看它增加了哪些新特性?分布式事务?数据库加密?通配符索引? 在2019年MongoDB World大会上,CTO Eliot Horowitz介绍了MongoDB 4.2中的一些功能,这些功能扩展了其在数据库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分布式事务(Distributed Transactions),字段级加密(Client Side Field Level Encryption),通配符索引(Wildcard Indexing)、按需物化视图(Materialized Views)。 这些都是重大的改进,表明MongoDB在企业级功能方便更加完善。 MongoDB 4.2提升了事务和分析技术水平。它提供大规模的分布式事务的ACID担保和复杂的数据处理流程,还有最先进的加密控制保护机制。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运行MongoDB4.2:在本地数据中心,云上、混合云、Atlas云上。我们可以获得阿里云、AWS,Azure和GCP可用的完全托管,云原生的MongoDB服务。阿里云全球第一个实现了MongoDB异地多活架构。可以支持互联网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出海业务。 现在使用MongoDB的公司越来越多了,技术架构方案也越来越成熟。MongoDB新特性也是为了满足更多的企业级业务场景需求。 1. MongoDB 4.2 新特性 先来大体上看看有哪些改进,作为4

借 redis cluster 集群,聊一聊集群中数据分布算法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2-27 18:20:32
Redis Cluster 集群中涉及到了数据分布问题,因为 redis cluster 是多 master 的结构,每个 master 都是可以提供存储服务的,这就会涉及到数据分布的问题,在新的 redis 版本中采用的是虚拟槽分区技术来解决数据分布的问题,关于什么是虚拟槽分区技术我们后面会详细的介绍。在集群中除了虚拟槽分区技术之外,还有几种数据分布的算法,比如哈希算法,一致性哈希算法,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这几种数据分布算法。 因为是集群,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大前提,在这篇文章中假设 redis cluster 集群中有三台 master,我们需要存储的数据集为: [{id:1,"name":"1"},{id:2,name:"2"},{id:3,name:"3"},{id:4,name:"4"},{id:5:"name":"5"},{id:6,"name":"6"}] ,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来聊一聊集群中的数据分布算法。 哈希算法 哈希算法在分布式架构中应用广泛,不仅仅是数据存储,还有负载均衡等应用上有用的比较多,哈希算法的思想非常简单,也许你知道 HashMap 的哈希函数,哈希算法跟 HashMap 一样,也是通过一个哈希函数得到某一个数字,然后根据数字找到相应的服务器。哈希算法的哈希函数比较简单,一般是根据某个key的值或者key 的哈希值与当前可用的

Dubbo 如何成为连接异构微服务体系的最佳服务开发框架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2-27 16:47:31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从编程开发的角度来说,Apache Dubbo (以下简称 Dubbo )首先是一款 RPC 服务框架,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提供了面向接口代理的服务编程模型,对开发者屏蔽了底层的远程通信细节。同时 Dubbo 也是一款服务治理框架,它为分布式部署的微服务提供了服务发现、流量调度等服务治理解决方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以上基础能力为背景,尝试突破 Dubbo 体系自身,探索如何利用 Dubbo 对多协议、多服务发现模型的支持,来实现异构微服务体系间的互联互通。在实际业务场景中,这可以用来解决异构技术体系共存场景下的通信问题,帮助公司实现在异构技术体系间作平滑迁移,解决大规模跨区域、多集群部署场景的地址发现及流量调度等问题。 面向接口代理的透明服务开发框架 我们还是从 Dubbo 是一个微服务开发框架 这个大家熟知的概念开始。就像 Spring 是开发 Java 应用的基础框架一样,我们经常会选用 Dubbo 作为开发微服务业的基础框架。 Dubbo 框架的最大优势我认为就在其面向接口的编程模型,使得开发远程服务调用就像开发本地服务一样(以 Java 语言为例): 服务定义 public interface GreetingsService { String sayHi(String name); }

zookeeper基本知识入门(一)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2-27 10:45:55
之前我们在搭建hadoop分布式环境的时候用到过Zookeeper注册hadoop服务。那么到底Zookeeper在分布式环境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这次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在分布式系统中通常都会有多台机器构成一个集群来对外提供服务,对外来说有几台机器在提供服务它并不关心,那么对内而言组成集群的机器如何互相协调保持一致这是个问题。Zookeeper将提供这样的一个功能–分布式协调技术。 1. Zookerrper概述 ZooKeeper是一种为分布式应用所设计的高可用、高性能且一致的开源协调服务,它提供了一项基本服务:分布式锁服务。由于ZooKeeper的开源特性,后来我们的开发者在分布式锁的基础上,摸索了出了其他的使用方法:配置维护、组服务、分布式消息队列、分布式通知/协调等。 ZooKeeper性能上的特点决定了它能够用在大型的、分布式的系统当中。从可靠性方面来说,它并不会因为一个节点的错误而崩溃。除此之外,它严格的序列访问控制意味着复杂的控制原语可以应用在客户端上。ZooKeeper在一致性、可用性、容错性的保证,也是ZooKeeper的成功之处,它获得的一切成功都与它采用的协议——Zab协议是密不可分的。 ZooKeeper在实现这些服务时,首先它设计一种新的数据结构——Znode,然后在该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定义了一些原语,也就是一些关于该数据结构的一些操作

JavaWeb架构发展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19-12-27 02:29:49
原文: JavaWeb项目为什么我们要放弃jsp?为什么要前后端解耦?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2.0版,为分布式架构打基础 前戏 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通过Nginx + Tomcat的方式(也可以中间加一个Node.js)有效的进行解耦,并且前后端分离会为以后的大型分布式架构、弹性计算架构、微服务架构、多端化服务(多种客户端,例如:浏览器,车载终端,安卓,IOS等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个步骤是系统架构从猿进化成人的必经之路。 核心思想是前端html页面通过ajax调用后端的restuful api接口并使用json数据进行交互。 名词解释: web服务器 :一般指像nginx,apache这类的服务器,他们一般只能解析静态资源。 应用服务器 :一般指像tomcat,jetty,resin这类的服务器可以解析动态资源也可以解析静态资源,但解析静态资源的能力没有web服务器好。 一般都是只有web服务器才能被外网访问,应用服务器只能内网访问。 术业有专攻(开发人员分离) 以前的JavaWeb项目大多数都是Java程序员又当爹又当妈,又搞前端(Ajax/jQuery/js/HTML/CSS等等),又搞后端(Java/MySQL/Oracle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的许多大中小公司开始把前后端的界限分的越来越明确,前端工程师只管前端的事情

前后端分离原理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2-27 02:27:35
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通过nginx+tomcat的方式(也可以中间加一个nodejs)有效的进行解耦,并且前后端分离会为以后的大型分布式架构、弹性计算架构、微服务架构、多端化服务(多种客户端,例如:浏览器,车载终端,安卓,IOS等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步骤是系统架构从猿进化成人的必经之路。 核心思想是前端html页面通过ajax调用后端的restuful api接口并使用json数据进行交互。 在互联网架构中,名词解释: Web服务器:一般指像nginx,apache这类的服务器,他们一般只能解析静态资源。 应用服务器:一般指像tomcat,jetty,resin这类的服务器可以解析动态资源也可以解析静态资源,但解析静态资源的能力没有web服务器好。 一般都是只有web服务器才能被外网访问,应用服务器只能内网访问。 一、开发人员分离 以前的JavaWeb项目大多数都是Java程序员又当爹又当妈,又搞前端,又搞后端。 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的许多大中小公司开始把前后端的界限分的越来越明确,前端工程师只管前端的事情,后端工程师只管后端的事情。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会,那么他毕竟什么都不精。 大中型公司需要专业人才,小公司需要全才,但是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来说,小编建议是分开。 1.对于后端Java工程师: 把精力放在Java基础,设计模式

前后端分离原理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2-27 02:21:45
核心思想是前端html页面通过ajax调用后端的restuful api接口并使用json数据进行交互。 在互联网架构中,名词解释: Web服务器:一般指像nginx,apache这类的服务器,他们一般只能解析静态资源。 应用服务器:一般指像tomcat,jetty,resin这类的服务器可以解析动态资源也可以解析静态资源,但解析静态资源的能力没有web服务器好。 一般都是只有web服务器才能被外网访问,应用服务器只能内网访问。 一、开发人员分离 以前的JavaWeb项目大多数都是Java程序员又当爹又当妈,又搞前端,又搞后端。 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的许多大中小公司开始把前后端的界限分的越来越明确,前端工程师只管前端的事情,后端工程师只管后端的事情。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会,那么他毕竟什么都不精。 大中型公司需要专业人才,小公司需要全才,但是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来说,小编建议是分开。 1.对于后端Java工程师: 把精力放在Java基础,设计模式,jvm原理,spring+springmvc原理及源码,linux,mysql事务隔离与锁机制,mongodb,http/tcp,多线程,分布式架构,弹性计算架构,微服务架构,Java性能优化,以及相关的项目管理等等。 后端追求的是:三高(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安全,存储,业务等等。 2.对于前端工程师: 把精力放在html5

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

∥☆過路亽.° 提交于 2019-12-27 02:16:32
一、前端 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通过nginx+tomcat的方式(也可以中间加一个nodejs)有效的进行解耦,并且前后端分离会为以后的大型分布式架构、弹性计算架构、微服务架构、多端化服务(多种客户端,例如:浏览器,车载终端,安卓,IOS等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步骤是系统架构从猿进化成人的必经之路。 核心思想是前端html页面通过ajax调用后端的restuful api接口并使用json数据进行交互。 在互联网架构中,名词解释: Web服务器:一般指像nginx,apache这类的服务器,他们一般只能解析静态资源。 应用服务器:一般指像tomcat,jetty,resin这类的服务器可以解析动态资源也可以解析静态资源,但解析静态资源的能力没有web服务器好。 一般都是只有web服务器才能被外网访问,应用服务器只能内网访问。 二、术业有专攻(开发人员分离) 以前的JavaWeb项目大多数都是java程序员又当爹又当妈,又搞前端,又搞后端。 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的许多大中小公司开始把前后端的界限分的越来越明确,前端工程师只管前端的事情,后端工程师只管后端的事情。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会,那么他毕竟什么都不精。 大中型公司需要专业人才,小公司需要全才,但是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来说,我建议是分开。 1、对于后端java工程师:

kafka集群搭建(windows环境下)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19-12-26 23:10:59
一、简介 Kafka 是一个实现了分布式的、具有分区、以及复制的日志的一个服务。它通过一套独特的设计提供了消息系统中间件的功能。它是一种发布订阅功能的消息系统。 1、名词介绍 Message 消息,就是要发送的内容,一般包装成一个消息对象。 Topic 通俗来讲的话,就是放置“消息”的地方,也就是说消息投递的一个容器。假如把消息看作是信封的话,那么 Topic 就是一个邮箱 Partition && Log Partition 分区,可以理解为一个逻辑上的分区,像是我们电脑的磁盘 C:, D:, E: 盘一样, Kafka 为每个分区维护着一份日志Log文件。 Producers (生产者) 和其他消息队列一样,生产者通常都是消息的产生方。 在 Kafka 中它决定消息发送到指定Topic的哪个分区上。 Consumers (消费者) 消费者就是消息的使用者,在消费者端也有几个名词需要区分一下。 一般消息队列有两种模式的消费方式,分别是 队列模式 和 订阅模式 。 队列模式 :一对一,就是一个消息只能被一个消费者消费,不能重复消费。一般情况队列支持存在多个消费者,但是对于一个消息,只会有一个消费者可以消费它。 订阅模式 :一对多,一个消息可能被多次消费,消息生产者将消息发布到Topic中,只要是订阅改Topic的消费者都可以消费。 二、安装zookeeper 1、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