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三原则

“软件机器人三原则”,玩转软件机器人之前你必须习得的知识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19-12-25 18:40:24
早在194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已提出“机器人三原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 而如今,为了更好地协助人类,软件机器人也存在着“三大铁律”。 铁律一 软件机器人只能是人的帮手 软件机器人的出现,曾一度引发“机器人是否取代人类”这一热议。虽然以前由人工执行的许多业务流程,如今都可通过软件机器人实现自动化。但“软件机器人将取代人类”始终只是噱头而已。 无论从软件机器人的产生初衷,还是从其之后的部署来看,软件机器人从来没有为了取代谁而出现。软件机器人肯定会缩减企业组织的人力时间成本,但其也仅仅是在扮演“人的帮手”这一角色。因此,这些技术并非完全独立于人类,也无法替代人类更高层次的能力(比如思维、创意、决策)。 软件机器人是让员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并将员工从那些重复、繁琐、附加值低的工作中释放出来,使其能够专注于更高层次的思维、创意、决策活动,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并促进与客户更深入的互动。 软件机器人的部署,通常会重新定义员工角色。员工重心将会转移到思维、创意、决策的任务中,而繁琐的电脑操作则不再需要人去操心。 软件机器人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即“人机共存,谋求共生”。伴随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和新工作的大量出现,软件机器人将与人类并肩工作,实现生产力的增长。 铁律二 软件机器人需要向人学习 软件机器人虽然有着众多优点,不知疲倦、零出错率、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但要想让软件机器人发挥出这些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