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ip

ubuntu14.04 桥接模式配置静态ip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19-12-07 04:00:44
前言: 桥接模式的好处 1.可以和主机在同一个网段 2.也可以上外网 ============================================================================ 一、ubuntu启动前设置 二、ubuntu14.04操作步骤 1.# vim /etc/network/interfaces # interfaces(5) file used by ifup(8) and ifdown(8)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189 #参考主机的ip跟主机Ip配置在同一个网段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2. # vim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114.114.114.114 #参考主机的DNS网址 3.重启网卡 关闭网卡 ifdown eth0 开启网卡 ifup eth0 4.#ifconfig 查看配置情况 5.ping 自己的主机或www.baidu.com 就会成功 来源: CSDN 作者: 心若明,则志坚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29461259/article

CentOS 7下静态IP配置的一些坑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19-12-07 03:58:16
写在前面:请大神绕道,本人菜鸡,要不是想尝鲜爽一爽7,根本不会遇到这些神坑。虽然不难,但菜鸡的我还是搞了一晚上……真的哭出声来…… 1、创建虚拟机 这个地方我就不赘述了,要是不会……额,百度一波吧 2、配置静态IP: 7不同于6,图像化界面还是做得不错滴,下面请看图 然后进入点击右下角的小齿轮图标,进入设置 然后选择IPv4,进行设置,填写虚拟机的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和DNS 然后点击右下角的apply应用即可 3.修改配置文件 修改ifcfg-ensXX(后面的数字可能有所不同,但不影响,改对应的就行)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呐,打开就是这样 添加信息:(这里填写自己的虚拟机IP和DNS地址) IPADDR0=192.168.236.132 GATWAY0=192.168.236.0 DNS1=DNS 然后!!!!!!敲黑板,划重点!!!然后啊啊啊!!!! PEERDNS="no" ,这里一定一定要改成"no"啊,不然你后面根本没有办法修改配置文件 你可以ping通8.8.8.8,但是你不能ping通网页的,一直会给你报错: ping: www.baidu.com: Name or service not known 或者: ping: www.baidu.com: Temporary failure in

CentOS6设置静态IP而且还可以上网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19-12-07 03:37:52
最近在学习大数据,在学习的时候碰到了一个问题就是给CentOS虚拟机配置静态IP后,就无法访问网络了,这个问题纠结了我好长时间,现在终于找到解决方法了,赶紧记录下来,以备以后查询。 注: 我这里说的方法适用于CentOS6版本 第一步:在网络连接下有VMnet1和VMnet8两个连接,其中VMnet1是本地模式,VMnet8是NAT模式(也就是网络模式),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以管理员的身份运行VMware软件,在桌面VMware快捷图标上右键,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VMware开启后,我们点击头部菜单中的“编辑”,在下拉菜单中点击“虚拟网络编辑器(N)...”,如下图所示。 第四步:点击上图的"虚拟网络编辑器(N)...”之后,我们会看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我们先点击VMnet8那一行,然后把下面“使用本地DHCP服务将IP地址分配给虚拟机(D)”前面的勾选状态变为未勾选状态。初始状态VMnet8的子网IP不是这个地址的,我们参考VMnet1的IP,也以192.168开头,至于第三个,这里我使用的是156,第四个则是0( 注意:下图的配置刚开始是最好是初始配置,如果你曾经乱配过,可能会有问题,如果想要恢复到初始化配置,则点击"还原默认设置(R)"按钮来恢复初始化的配置,然后重新开始 ),然后我们点击"NAT 设置(S)..." 我们点击上图的“NAT 设置

虚拟机静态IP地址配置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19-12-07 03:36:34
在win7上通国虚拟机方式安装CentOS后,需要配置网络,连接secureCRT等,这当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去网上百度的答案都是说不到点子上,特此将自己配置网络的过程总结了一下 1.vmware网络配置 要配置网络,第一步就是配置VMware,安装好VMware后,win7一般会给他分配vmnet1和vmnet8两个网络适配器,如下: (1)将虚拟机的网络适配器由桥接模式改为NAT模式 (2)在VMwareworkstation菜单栏点击编辑à虚拟网络编辑器 看到如下界面: 按图中步骤操作,最后点击NAT设置,可以看到网关为192.168.106.2点击应用,确定 (3)将虚拟机网络连接方式改为桥接,这是为了初始化配置。初始化后再次改为NAT模式 由此VMware部分的配置已经完成 2.CentOS网络配置 这一部分将IP设置问静态IP,在第一步中记住网关和子网IP,你所要配置的静态IP必须和他们处于同一网段 (1)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如果没有ifcfg-eth0这个文件,需要自己创建一个,这个文件编辑内容如下: (2)vi /etc/sysconfig/network 将网关修改正确 (3)查看自己配置的DNS 这3小步走完之后,初始化网络配置 执行: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CentOS 7下面配置静态IP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19-12-07 03:33:23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关于虚拟机 这里使用 CentOS 7 为例,因为Linux是安装在在虚拟机中,这里先看一下虚拟机的网络适配器: 这里我使用的NAT模式,接着配置虚拟机的虚拟网络: 这里主要看一下VMnet8的设置: 这里我将子网IP设置为 192.168.85.0 Linux设置 这里首先是进入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中查看现有的配置文件: #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通过ls查看文件看到该文件目录下的文件: 这里需要使用的配置文件是: ifcfg-eno16777736 ,每个人的可能不一样,切换root权限,通过vim进到里面,可以看到里面的内容: TYPE=Ethernet BOOTPROTO=dhcp DEFROUTE=yes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PEERDNS=yes IPV6_PEERROUTES=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o16777736 UUID=ae05ccde-6a29-4332-b486-f3042da73ac0

关于无线网络的静态ip与动态ip设置

a 夏天 提交于 2019-12-07 03:31:55
两部手机连上同一无线网后,一部网速很快,一部却几乎不能联网。原因是两台这台设备的ip地址相同,导致冲突。虽然手机的无线设置中ip地址的获取方式默认是DHCP(动态获取ip地址),但是因为路由器未开启DHCP功能(正常来说,一般路由器都是默认开启的),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解决的方法有两种: 1.开启路由器的DHCP功能。(可以根除这个问题) 以TP-LINK路由器为例。 (1)网址输入192.168.1.1进入路由器管理页面,输入管理员密码 (2)点击“路由设置”进入路由设置选项 (3)点击“DHCP服务器” (4)选择“开”,ip地址范围为“192.168.1.100-192.168.1.199”,地址期限一般填“120”分钟,网关即路由器地址填“192.168.1.1”,首选DNS可以打电话询问当地宽带,也可以通过打开电脑的“网络和共享中心”点击“无线网络连接”点击“详细信息”查看。 2.手动为每台设备设ip地址 (1)手机先取消保存相应的无线网络 (2)重新输入密码,先不要连接,点击“高级选项”:ip选项设置(我们会看到默认是DHCP)将其选择为静态,手动输入ip地址,ip地址范围为“192.168.1.100-192.168.1.199”。再填入网关即路由器地址 (3)点击连接 来源: CSDN 作者: yunluo2333 链接: https://blog.csdn.net

Linux为CentOS 7配置静态IP地址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19-12-07 03:31:15
在安装虚拟机的时候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自己对Linux系统不是很熟悉,所以但凡一点小问题,也得被卡住很长时间。比如配置静态IP地址的问题。每次在安装CentOS7的时候,在执行vagrat up命令后就会被卡在下面这个地方,直至———超时!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也不是第二次了,而是第三次!!第三次!!!这就是有问题不总结的教训啊,血淋淋的教训。还希望能够引起你的注意,不要像我这样浪费青春了! 废话不多说了,还是先看解决方法吧。 1.进入/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 上图中的ifcfg-eth0和ifcfg-eth1文件和下图的网卡对应 以ifcfg-eth0为例,配置网卡1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ifcfg-eth0里的mac地址是网卡1处的Mac地址 配置完成了保存退出。如果在虚拟机中有两个网卡,则还需要配置ifcfg-eth1文件,当然配置内容与上面的类似,除了mac地址。 最后执行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service命令即可,然后用ip add show命令查看是否配置成功(一般是可以配置成功的) 如果遇到如下启动错误: $ sudo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Restarting network (via systemctl): Job for

VM12下配置CentOS7的静态ip配置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19-12-07 03:30:57
背景:今天突然远程不上自己VM上的Centos7, 使用root用户登录后 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ip 发现只有如下显示内容: 没有我熟悉的 eth0的信息; 然后、使用命令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跳到network-scripts目录下发现只有 ifcfg-ens33 和 ifcfg-lo两个文件; 不知道哪里有问题了,而且原来一直使用的是dhcp来给vm上的centos系统分配ip,刚好也想给他分配个静态IP,因此开始了设置,采用NAT网络模式来设置静态IP具体步骤如下: 主题:NAT方式配置VM上CentOS7的静态ip 第一步: 查看宿主主机的ip,主要查看宿主主机的VMnet8的ipv4地址、子网掩码等 控制面板 网络和Internet 网络连接 注意: 本机的VMnet8的ipv4地址为: ipv4:192.168.145.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备注:在这种联网方式下,宿主主机相当于一台路由器,给虚拟机分配IP地址,所以要保证二者IP在同一网段 第二步:打开VM12的虚拟网络编辑器进行设置 注意: 子网:192.168.145.0 第三步:进行NAT设置 设置网关为192.168.145.2: 第四步:使用root登录到Centos7进行网络配置 首先 在network

Centos7 静态IP配置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19-12-07 03:30:36
centos7 静态IP配置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重点配置以下选项: 我虚拟机的网段是41 vm机的ip设置为192.168.41.157 BOOTPROTO=static ONBOOT=yes IPADDR=192.168.41.157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41.2 DNS1=192.168.41.2 DNS2=8.8.8.8 配置完后的内容 TYPE=Ethernet BOOTPROTO=static DEFROUTE=yes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PEERDNS=yes IPV6_PEERROUTES=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o16777736 UUID=3ea49dd7-26f0-427d-9e19-8ce24e61d255 DEVICE=eno16777736 ONBOOT=yes IPADDR=192.168.41.157 NETMASK

Centos7.0以上版本静态IP设置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19-12-07 03:30:26
在物理机上安装Centos7.3版本,安装完成后设置ip的方法如下: 1.cd /etc/systemconfig/network-scripts 2.vi ifcfg-lo,设置如下: 3.执行命令:ip ad 4.执行命令:service network restart 5.测试环境 ping www.baidu.com,可以ping通,ip设置成功 来源: CSDN 作者: laofashi2015 链接: https://blog.csdn.net/laofashi2015/article/details/78438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