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台”的再思考
今天,中台已经成为架构转型的里程碑,从互联网到传统企业谈架构必有中台。虽然各种中台概念层出不穷,但“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作为中台概念的起始源头,被视为最纯正的中台,也是企业架构转型的重要目标。我所在的银行正筹备“数据中台”的建设,为此在内外部组织了多次技术研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共同点仅限于希望自己的解决方案命名为“数据中台”。我想这种认识的差异是源于“数据中台”尚处在概念萌芽期,需要更多探讨与碰撞。本文借鉴了互联网公司和两家同业银行的案例,尝试对“数据中台”建设思路进行总结,所提出的架构方案仅供探讨,尚未应用于实际系统建设。 一、传说与误解 在争论什么是“数据中台”前,我们应该意识到“数据中台”只是解决方案,关键在于通过“数据中台”解决什么问题?在我看来,中台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短时间内搭建或变更前台系统,从而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把握市场机会。 首先我们梳理下有关“中台”的传说。 作为这一波“中台”概念的源头,第一个传说必须来自阿里。“游戏公司”的传说,大致是这样,阿里的马老师带队参观了一家厉害的游戏公司 Supercell,它有很多成功的游戏产品,其独特优势是能够快速推出新产品,而依靠的就是中台系统。马老师受到了启发,回到阿里开始推进中台建设,在组织架构层面成立了单独的中台部门即“共享业务事业部”,系统层面建设了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