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

php有限架构重组技巧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19-12-15 23:02:35
+Q /*--> */ /*--> */ Q /*--> */ /*--> */ 8938 /*--> */ /*--> */ 6601 /*--> */ /*--> */ 或 /*--> */ /*--> */ Q /*--> */ /*--> */ Q2298 /*--> */ /*--> */ 116068, /*--> */ /*--> */ 快 /*--> */ /*--> */ 速 /*--> */ /*--> */ 查 /*--> */ /*--> */ 开 /*--> */ /*--> */ 房 /*--> */ /*--> */ ,微 /*--> */ /*--> */ 信 /*--> */ /*--> */ 记 /*--> */ /*--> */ 录, /*--> */ /*--> */ 专业 /*--> */ /*--> */ 技术 /*--> */ /*--> */ 过 /*--> */ /*--> */ 硬, /*--> */ /*--> */ 快 /*--> */ /*--> */ 速查 /*--> */ /*--> */ 开 /*--> */ /*--> */ 房 /*--> */ /*-->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hgaw156/p/12046309.html

spring cloud框架介绍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19-12-15 22:45:56
什么是微服务 微服务的概念源于2014年3月Martin Fowler所写的一篇文章“Microservices”。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其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与服务间采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通常是基于HTTP的RESTful API)。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进行构建,并且能够被独立地部署到生产环境、类生产环境等。另外,应尽量避免统一的、集中式的服务管理机制,对具体的一个服务而言,应根据业务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语言、工具对其进行构建。 微服务是一种架构风格,一个大型复杂软件应用由一个或多个微服务组成。系统中的各个微服务可被独立部署,各个微服务之间是松耦合的。每个微服务仅关注于完成一件任务并很好地完成该任务。在所有情况下,每个任务代表着一个小的业务能力。 微服务架构优势 复杂度可控:在将应用分解的同时,规避了原本复杂度无止境的积累。每一个微服务专注于单一功能,并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清晰表述服务边界。由于体积小、复杂度低,每个微服务可由一个小规模开发团队完全掌控,易于保持高可维护性和开发效率。 独立部署:由于微服务具备独立的运行进程,所以每个微服务也可以独立部署。当某个微服务发生变更时无需编译、部署整个应用。由微服务组成的应用相当于具备一系列可并行的发布流程,使得发布更加高效

#技术分享# -- 云计算下的数据隔离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2-15 19:52:22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IT软件服务商所提供的传统企业软件系统大多基于Multi-Instance(多实例)架构,即对于每一个客户组织,都有一个单独的软件系统实例 为其服务;而搭建于云计算平台的软件系统则广泛采用了Multi-Tenancy(多租户)架构,即单个软件系统实例服务于多个客户组织。在Multi- Instance架构下,由于每个客户拥有自己的软件实例,所以不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但是在Multi-Tenancy架构下,由于所有客户数据将被共同 保存在唯一一个软件系统实例内,因此需要开发额外的数据隔离机制来保证各个客户之间的数据不可见性并提供相应的灾备方案。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Multi-Tenancy不再是新鲜的概念,目前已经有几种成熟的架构来帮助系统实现数据隔 离:SharedSchemaMulti-Tenancy(下文简称为共享表架构)、SeparatedDatabase(下文简称为分离数据库架构)以 及SharedDatabaseSeparatedSchema(下文简称为分离表架构)。 •共享表架构: 即所有的软件系统客户共享使用相同的数据库实例和相同的数据库表,但可以通过类似于图3中的TenantID字段来区分数据的从属。 因为共享表架构最大化地利用了单个数据库实例的存储能力,所以这种架构的硬件成本非常低廉

ansible架构原理及工作流程

烈酒焚心 提交于 2019-12-15 09:33:48
一、ansible介绍 ansible是一种自动化运维工具,基于paramiko模块开发,用于批量执行任务和发布工作,被广泛用于日常运维工作当中. 二、ansible架构 架构图: ansible核心模块介绍: core models: ansible自带的模块,file,shell,copy等 custom models: ansible自带模块不足以满足工作需要时,用户添加扩展模块 host inventory: 由ansible 管理的主机,包括主机名,ip,端口等 playbook: yaml格式文件,多任务定义在一个yaml文件中,主要定义哪些功能由哪些模块完成,顺序执行 connection plugins: ansible通过该插件连接到各个目标主机,内部默认使用paramiko模块ssh协议来完成 三、ansible特性 被管理端无需安装agnet,只要配置满足条件的python版本,和ssh服务 no server 只需要安装ansible软件,配置完之后,命令行完成工作 可以基于任何语言开发新模块 由于被控端没有安装agent软件,只能通过命令端推送任务 模块是幂等性的,定义的任务已存在则不会做任何事情,意味着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多次执行同一个playbook和执行一次,效果一样 四、ansible执行任务模式 1.ad-hoc模式 单模块,批量执行单条命令 2

DDD实战--Domain Primitive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19-12-15 08:43:24
导读: 对于一个架构师来说,在软件开发中如何降低系统复杂度是一个永恒的挑战,无论是 94 年 GoF 的 Design Patterns , 99 年的 Martin Fowler 的 Refactoring , 02 年的 P of EAA ,还是 03 年的 Enterprise Integration Patterns ,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模式或范例来降低一些常见的复杂度。但是问题在于,这些书的理念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技术问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业务的问题。所以 03 年 Eric Evans 的 Domain Driven Design 一书,以及后续 Vaughn Vernon 的 Implementing DDD , Uncle Bob 的 Clean Architecture 等书,真正的从业务的角度出发,为全世界绝大部分做纯业务的开发提供了一整套的架构思路。 前言 由于 DDD 不是一套框架,而是一种架构思想,所以在代码层面缺乏了足够的约束,导致 DDD 在实际应用中上手门槛很高,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都对 DDD 的理解有所偏差。举个例子, Martin Fowler 在他个人博客里描述的一个 Anti-pattern, Anemic Domain Model (贫血域模型)在实际应用当中层出不穷,而一些仍然火热的 ORM 工具比如 Hibernate

高性能服务器架构(必会)

瘦欲@ 提交于 2019-12-15 06:25:57
引言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同大家分享多年来我在开发一种特定类型的应用时形成的一些观点,而“服务器”只是对这类应用程序的一个不是那么恰如其分的称谓。更准确的说,我将描述的是一大类的程序,这类程序的设计使得它们能够在每秒钟内处理数量十分巨大的离散消息或请求。网络服务器是最为常见的同此定义吻合的软件,但是,并非所有同此定义吻合的程序绝对可以称作是服务器。然而,“高性能请求处理程序”这种称谓又很难让人接受,所以,为了行文简单起见,我就用“服务器”这个词了事了。 尽管在单个程序中进行多任务处理现在早已司空见惯了,但我将不会对“适度并行”的应用程序进行讨论。就在现在,你阅读本文档所用的浏览器可能正在以并行的方式做着一些事情,但是如此低水平的并行真是不会带来任何值得关注的挑战。真正值得关注的挑战出现在处理请求的架构本身是总体性能的限制性因素的时候,此时对架构进行改善就能够真正地提高性能。运行在主频为几G赫兹的CPU和上G内存的环境中,通过DSL线路同时进行着6个下载任务的浏览器,往往就不属于这种情况。这里的重点并不在于象是用吸管喝着饮料似的应用程序,而是在于象是通过消防拴来喝水的应用程序,这类程序处于马上就要突破硬件能力的边缘地带,你对这类程序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毫无疑问有些人会反对我的意见和建议,或者认为他们有更好的办法。这非常好。这里我可不是想要发出什么上帝之声

SpringCloud实战【一】:基础组件介绍

久未见 提交于 2019-12-15 05:23:17
目录 1 为什么选择Spring Cloud 2 Spring Cloud组件介绍 2.1 五大常用组件 Eureka Ribbon Hystrix Zuul Config 2.2 其他组件 3 小结 1 为什么选择Spring Cloud 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实现微服务的架构,比如:阿里的Dubbo/HSF、京东的JSF、新浪微博的Motan、当当网的DubboX等,每一种架构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经历了严格的考验存活到现在。但是当我们提到微服务首先会想到是Spring Cloud,就像我们提到电商首先想到淘宝,提到外卖首先想到美团一样。那么Spring Cloud到底有哪些优势能够在众多微服务架构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下Spring Cloud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SpringCloud项目是有多个独立的子项目集合而成的,每个子项目都实现了不同的功能,解决了不同的问题,实现一个实际的微服务架构,需要哪个组件直接引用过来使用就可以了,而像dubbo这些需要好几个中间件组合起来才能实现微服务架构,这一点就像品牌机和组合机的区别。以dubbo为例和SpringCloud对比: SpringCloud Dubbo 注册中心 SpringCloud Eureka 借助Zookeeper 调用方式 REST API RPC 降级/熔断

VMware vRealize Automation 8.0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19-12-15 03:29:03
VMware vRealize Automation 8.0 VMware vRealize Automation 是一款可以实现 IT 服务交付转型的混合云自动化平台。借助 vRealize Automation,客户可以通过自动化提高敏捷性、工作效率和效益,具体方法为:降低其 IT 环境的复杂性、简化 IT 流程并提供一个 DevOps 就绪型自动化平台。 vRealize Automation 8.0 在内部部署规格中引入了 vRealize Automation Cloud 功能,这意味着有可能在 SaaS 或内部部署中使用 vRealize Automation。此版本实现了 vRA 8 架构和功能集现代化,增强了企业中的敏捷性、效率和监管能力。 此版本的 vRealize Automation 使用基于 Kubernetes 的微服务架构。新版本采用现代方法提供混合云计算管理,将云计算管理扩展到公有云,向 DevOps 交付应用程序以及管理基于 Kubernetes 的工作负载。 vRealize Automation 8.0 具备诸多优势,其中包括: 使用基于 Kubernetes 的微服务架构的现代平台,该平台具有以下优点 对于非 HA 和 HA 配置均采用简易安装,占用空间少 可扩展,以应对现代工作负载挑战 易于设置和使用多云基础架构面 利用 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