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简述服务器架构的演变过程:集群—分布式—微服务
一、单服务器架构 小猿公司创立初期准备搭建一个电商网站销售公司产品,因为公司创业初期用户量不大而且着急上线,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公司购买了一台服务器,将小猿团队开发的网站放到服务器上这便算是正式上线了。 二、服务器集群 项目上线没多久就暴露了很多问题: 单点问题(服务器宕机将导致整个系统不可用) 处理效率问题,单台服务器可以接收的请求量十分有限,用户量大的情况下响应速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内存溢出。 遇到了以上问题就必须对服务架构进行调整了,通过商量小猿团队决定增加服务器数量,这样可以已解决单服务器请求压力过大的问题,同时就算有部分服务器宕机了对外也能正常提供服务。 集群 引入了几个新问题: 每个服务器的ip地址不一样,如何让用户知道到底要访问哪一个? session问题,之前用户登录信息,购物车信息等等都是存在服务器的内存中,服务器集群后如何保证每个服务器共享session数据。 三、负载均衡 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让每个服务器处理的请求数能竟可能的均衡一些,比如轮循机制。这就是 负载均衡 。 负载均衡器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受用户请求,并且根据一定的算法将请求分发给不同的服务器,架构调整后形成了下图的模式 (集群带来session的处理问题一般可以采用redis或者其他缓存服务器进行处理,这里不展开讨论了) 四、分布式 随着小猿公司的业务越来越负载,团队的成员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