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al

Oracle对时间的相关操作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19-12-05 06:23:29
目录导航: 1. 年操作 2. 月操作 3. 周操作 4. 天操作 5. 时操作 6. 分操作 7. 秒操作 1、年操作 SELECT add_months(SYSDATE, -12) FROM dual; --获取上一年时间(1) SELECT SYSDATE - INTERVAL '1' YEAR FROM DUAL; --获取上一年时间(2) SELECT add_months(SYSDATE, 12) FROM dual; --获取下一年时间(1) SELECT SYSDATE + INTERVAL '1' YEAR FROM DUAL; --获取下一年时间(2) 2. 月操作 SELECT add_months(SYSDATE, -1) FROM dual; --获取上一个月时间(1) SELECT SYSDATE - INTERVAL '1' MONTH FROM dual; --获取上一个月时间(2) SELECT add_months(SYSDATE, 1) FROM dual; --获取下一个月时间(1) SELECT SYSDATE + INTERVAL '1' MONTH FROM dual; --获取下一个月时间(2) 3. 周操作 SELECT SYSDATE +7 FROM dual; --获取上一周时间(1) SELECT SYSDATE

Vue躬行记(9)——Vuex

别来无恙 提交于 2019-12-05 01:49:13
  Vuex是一个专为Vue.js设计的状态管理库,适用于多组件共享状态的场景。Vuex能集中式的存储和维护所有组件的状态,并提供相关规则保证状态的独立性、正确性和可预测性,这不仅让调试变得可追踪,还让代码变得更结构化且易维护。本文所使用的Vuex,其版本是3.1.1。 一、基本用法   首先需要引入Vue和Vuex两个库,如果像下面这样在Vue之后引入Vuex,那么Vuex会自动调用Vue.use()方法注册其自身;但如果以模块的方式引用,那么就得显式地调用Vue.use()。注意,因为Vuex依赖Promise,所以对于那些不支持Promise的浏览器,要使用Vuex的话,得引入相关的polyfill库,例如es6-promise。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script src="js/vuex.js"></script>   然后创建Vuex应用的核心:Store(仓库)。它是一个容器,保存着大量的响应式状态(State),并且这些状态不能直接修改,需要显式地将修改请求提交到Mutation(变更)中才能实现更新,因为这样便于追踪每个状态的变化。在下面的示例中,初始化了一个digit状态,并在mutations选项中添加了两个可将其修改的方法。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ate: {

Consul之:服务健康监测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19-12-04 21:23:49
服务注册 - 服务进程在注册中心注册自己的位置。它通常注册自己的主机和端口号,有时还有身份验证信息,协议,版本号,以及运行环境的详细资料。 服务发现 - 客户端应用进程向注册中心发起查询,来获取服务的位置。服务发现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供一个可用的服务列表。 服务定义的格式类似如下: { "service":{ "id": "jetty", "name": "jetty", "address": "192.168.1.200", "port": 8080, "tags": ["dev"], "checks": [ { "http": "http://192.168.1.200:8080/health", "interval": "5s" } ] } } 其中,check是用来做服务的健康检查的,可以有多个,也可以没有,支持多种方式的检查。check定义在配置文件中,或运行时通过HTTP接口添加。Check是通过HTTP与节点保持一致。 有五种check方法: check必须是script或者TTL类型的,如果是script类型,则script和interval变量必须被提供,如果是TTL类型,则ttl变量必须被提供 script是consul主动去检查服务的健康状况,ttl是服务主动向consul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几种配置方式 Check必须是Script、HTTP、TCP

echarts 实战 : 恼人的间隔问题

寵の児 提交于 2019-12-04 17:27:23
使用 echarts 的时候,可能我们需要这个图表的间隔是固定的。比如 3个 4个 5个。 (注意计算间隔数量的时候是不算 x轴 本身的。)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有点麻烦。 yAxis.splitNumber number [ default: 5 ] 坐标轴的分割段数,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分割段数只是个预估值,最后实际显示的段数会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分割后坐标轴刻度显示的易读程度作调整。 在类目轴中无效。 但其实这个设置可能并不管用。 因为 echarts 会根据你喂给她的数据自动判断应该有几个刻度,很多时候,你设置了3个,她却给你整了5个。 那么就只能自己设置 interval 和 max 了。 yAxis.max number, string [ default: null ] 坐标轴刻度最大值。 可以设置成特殊值 'dataMax',此时取数据在该轴上的最大值作为最大刻度。 max 直接这样也是可以的,但是要考虑到除不尽时刻度线不是整数的问题,所以还是自己算吧。 getYInterval = (arr, settingData) => { const returnError = () => { return { interval:undefined, max:undefined } } let max = 0 let interval = 0 const standand =

Oracle间隔(interval)分区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2-04 16:05:51
(一)什么是间隔分区 间隔分区是Oracle 11.1引入的新功能,通过该功能,可以在输入相应分区的数据时自动创建相应的分区。在没有间隔分区技术之前,DBA通常会创建一个maxvalue分区以避免ORA-14400:插入的分区键值不能映射到任何分区("inserted partition key does not map to any partition")。 作为范围分区(range partition)的扩展,间隔分区命令数据库在插入表中的数据超过所有现有范围分区时自动创建指定间隔的分区。DBA必须至少指定一个范围分区的较高值,称为过渡点,数据库会自动的为超出该过渡点的数据创建间隔分区,每个间隔分区的下边界是先前范围或间隔分区的上边界。 (二)创建间隔分区 (2.1)间隔分区创建语法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 ... ) PARTITION BY RANGE(column1) INTERVAL expr [STORE IN (tablespace1,[tablespace2,...])] ( PARTITION partition_name1 VALUES LESS THAN(literal | MAXVALUE) [TABLESPACE tablespace1], PARTITION partition_name2 VALUES LESS THAN

Flink 实现指定时长或消息条数的触发器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19-12-04 00:47:13
Flink 中窗口是很重要的一个功能,而窗口又经常配合触发器一起使用。 Flink 自带的触发器大概有: CountTrigger: 指定条数触发 ContinuousEventTimeTrigger:指定事件时间触发 ContinuousProcessingTimeTrigger:指定处理时间触发 ProcessingTimeTrigger: 默认触发器,窗口结束触发 EventTimeTrigger: 默认处理时间触发器,窗口结束触发 NeverTrigger:全局窗口触发器,不触发 但是没有可以指定 时间和条数一起作为触发条件的触发器 ,所有就自己实现了一个(参考:ProcessingTimeTrigger、CountTrigger) 先看下测试数据生成代码,有个判断语句,随机睡眠一定时间,控制条数和时间触发器的都可以触发 while (true) { val map = Map("id" -> i, "createTime" -> getCreateTime(), "amt" -> (MathUtil.random.nextInt(10) + "." + MathUtil.random.nextInt(10))) val jsonObject: JSONObject = new JSONObject(map) println(jsonObject.toString()) /

mysql计算时间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19-12-03 19:58:32
一、MySQL 获得当前日期时间 函数 1.1 获得当前日期+时间(date + time)函数:now() mysql> select now(); +---------------------+ | now() | +---------------------+ | 2008-08-08 22:20:46 | +---------------------+ 除了 now() 函数能获得当前的日期时间外,MySQL 中还有下面的函数: current_timestamp() ,current_timestamp ,localtime() ,localtime ,localtimestamp -- (v4.0.6) ,localtimestamp() -- (v4.0.6) 这些日期时间函数,都等同于 now()。鉴于 now() 函数简短易记,建议总是使用 now() 来替代上面列出的函数。 1.2 获得当前日期+时间(date + time)函数:sysdate() sysdate() 日期时间函数跟 now() 类似,不同之处在于:now() 在执行开始时值就得到了, sysdate() 在函数执行时动态得到值。看下面的例子就明白了: mysql> select now(), sleep(3), now(); +---------------------+----------

定时器实现与分析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19-12-03 17:35:24
定时器实现与分析 描述 服务器中,定时器是一个很重要的组件。最近在看自己项目中的定时器实现,参考了一些资料,也思考了一下几个可以优化的方向。为了简化下面对比的几个实现,首先抽象出定时器应该有的几个操作: 注册定时器 void schedule(const IEventPtr& handler, const DateTime beginDt, const Interval& interval); 停止定时器 void cancel(const IEventPtr& handler); 触发定时器 void expireTimer(); 其中注册的定时器分两种,一种只执行一次,注册时interval为0;另一种为可重复执行的定时器,interval为第一次启动后的执行间隔。 最原始直观的做法——链表实现 链表实现的定时器是最简单直观的做法,每一个定时器作为一个链表的节点,添加的时候就直接插入到链表末端,时间复杂度O(1),然而停止定时器的时候就需要遍历链表,最坏情况需要遍历整个链表,时间复杂度为O(n),而触发定时器同样需要用当前时间与所有定时器作比较,触发比当前时间小的定时器,时间复杂度也为O(n)。 以下为简化后的几个基础操作: 定时器节点: class TimeNode { public: TimeNode(const IEventPtr& handler, const

Dynamic Clarity App Level Alerts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10:10:24
可以将文章内容翻译成中文,广告屏蔽插件可能会导致该功能失效(如失效,请关闭广告屏蔽插件后再试): 由 翻译 强力驱动 问题: I am using the vmware/clarity design system and I'm trying to implement dynamic app-level alerts using the dynamic component loading outlined in angular.io . I've followed this pattern before, but I can't seem to get this to work with the alerts coming from Clarity. app.component.ts import { AfterViewInit , Component , ComponentFactoryResolver , OnDestroy , ViewChild } from '@angular/core' ; import { ClrAlert } from '@clr/angular' ; import { AlertsHostDirective } from './directives/alerts-host.directive' ; @Component ({ selector :

JPA 2.0 CriteriaQuery on tables in @ManyToMany relationship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9:02:45
可以将文章内容翻译成中文,广告屏蔽插件可能会导致该功能失效(如失效,请关闭广告屏蔽插件后再试): 问题: I have two entities in a @ManyToMany relationship. // Output has 4 other @ManyToOne relationships if that matters @Entity @Table public class Output { @Id public String address; @ManyToMany(targetEntity = Interval.class, cascade = CascadeType.ALL, fetch = FetchType.LAZY) @JoinTable(name = "output_has_interval", joinColumns = {@JoinColumn(name = "output_address", referencedColumnName = "address")}, inverseJoinColumns = {@JoinColumn(name = "interval_start", referencedColumnName = "start"), @JoinColumn(name = "interval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