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

[Hyper-V]虚拟机 the image's hash and certificate are not allowed 解决方案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19-12-17 21:39:05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根据计划,需要在虚拟机上安装一个linux系统,用作web架构学习的服务器。   公司项目的服务器用的是linux系统,具体版本未知。虽然我们开发不用关注最后的部署,但多少也接触了一些,算是有一定的了解,而java web通常也是部署在linux上,所以还是选择了linux。至于具体的版本,最终选择了centos。 虚拟机的选择,主要是VMware和VirtualBox了。由于VMware要收费,于是下载了VirtualBox。没想到创建系统时,没有linux64的选项。网上一查,需要打开bios的某个开关,或是其他复杂操作,感觉有点麻烦。不过,在搜索的过程中,发现win10自带了hyper-v,于是赶紧调出来,一番基本配置之后,加载了centos系统的iso。 加载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问题:the image's hash and certificate are not allowed。还好百度知道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关闭Hyper_V中此虚拟机的的安全启动选项。关闭之后,果然可以安装64位的centos了,立刻给回答点了赞。 系统终于装好了。试了试xshell和WinSCP,还蛮好用。不过貌似虚拟机系统配置不太合适,win10爆出了内存不够,需要关闭某些内存使用较高的进程。这些问题,以后再解决吧。

win 电脑下 VMware Workstation 与 Device/Credential Guard 不兼容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19-12-17 19:18:12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win 电脑下 VMware Workstation 与 Device/Credential Guard 不兼容。在禁用 Device/Credential Guard 后,可以运行 VMware Workstation.... 解决方法,关闭hyper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cmd 如果需要重新开启hyper,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解决方法,关闭hyper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cmd bcdedit /set hypervisorlaunchtype off 1 注意: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 如果需要重新开启hyper,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bcdedit /set hypervisorlaunchtype auto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蜗牛撵大象」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651014/article/details/99692535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152351/blog/3144104

如何通过TCP通过ADB连接到Android?

雨燕双飞 提交于 2019-12-17 17:28:06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我正在尝试在 Motorola Droid 上调试应用程序,但是在通过USB连接到设备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我的开发服务器是在 Hyper-V中 运行的Windows 7 64位VM,因此我无法通过客户机或主机中的USB直接连接。 我安装了两个不同的USB-over-TCP TCP解决方案,但是由于 ADB 监视器反复报告“ devicemonitor无法启动监视”,因此连接似乎出现了问题。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使用网络而不是USB连接或可能的其他可行选择将开发计算机上的客户端直接连接到设备上的守护程序? #1楼 要仅通过一个命令在TCP和USB模式之间切换,可以将其添加到 /init.rc : on property:service.adb.tcp.port=* restart adbd on property:service.adb.tcp.enable=1 setprop service.adb.tcp.port 5555 on property:service.adb.tcp.enable=0 setprop service.adb.tcp.port -1 现在,您可以使用属性 service.adb.tcp.enable 启用或禁用端口5555上的侦听。运行 netstat 来检查其是否在侦听。 如您所见

浅谈数据抓取之 HTTP 基本原理

a 夏天 提交于 2019-12-17 14:21:04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什么是 HTTP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 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是一个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请求和应答的标准,用于从 www 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输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HTTP 由万维网协会和 Internet 工作小组 IETF 共同合作制定的规范。 HTTP 和 HTTPS 说起 HTTP,就不得不说 HTTPS,HTTPS 比 HTTP 多了个 S,这个 S 就为 SSL,它是一种网络加密协议,会对网页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我们平常打开的网页,比如我的博客,在 URL 的开头,显示 https,这个就属于协议类型,当然,协议类型不止这一种,比如还有其他,如 ftp、sftp、smb 开头的 URL,在爬虫中,我们抓取的页面通常就是 http 或 https。 HTTP 和 HTTPS HTTPS(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是以安全为目标的 HTTP 通道,简单讲是 HTTP 的安全版,即 HTTP 下加入 SSL 层,简称为 HTTPS。HTTPS 的安全基础是 SSL,因此通过它传输的内容都是经过 SSL 加密的

数据分析工具深度评测:Tableau与FineBI,哪个更好用?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2-16 18:10:27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谈起当今最受欢迎的数据分析工具,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国外的Tableau和国内的代表自助式工具FineBI,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差异,那么这两个产品究竟谁优谁劣呢? 从定位上讲二者都属于自助式分析工具,在国内企业中十分风行,我也经常在工作中用到这两个工具,下面就根据自己的使用感受,从市场地位、可视化、产品性能、价格服务等四个方面来深度对比一下这两个BI工具: Tableau与 FineBI 。 一、市场地位,孰强孰弱? 先说国外市场,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世界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去年发布的《全球商业智能和分析平台魔力象限评估报告》,报告中从前瞻性和执行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外BI厂商的综合实力,包括市场占有率、底层技术能力、资产投资回报、价格与服务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tableau在国外市场中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与微软的powerbi并驾齐驱,可见tableau在国外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tableau成立于2003年,不足20年便发展成为国外BI巨头,与其极高的市场敏感性和数据驱动力不无关系,凭借着人性化的数据可视化站在了数字化时代的潮头上。 但是这份报告中并没有收录国产BI厂商,因此我们还无法看出与FineBI的对比。 那么在国内市场tableau的表现还是如此之好吗? 我们可以从去年IDC发布的

Unresolved import when calling a macro defined in an external crate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19-12-13 21:10:05
问题 I am trying to implement a custom HTTP header using impl_header macro from hyper crate but it seems it cannot resolve the hyper::header module. Here is my code: #[macro_use] extern crate hyper; use hyper::header; struct CustomHeader; impl_header!(CustomHeader, "value", String); And here is the compiler error: <hyper macros>:11:14: 11:20 error: unresolved import `header::HeaderFormat`. Maybe a missing `extern crate header`? <hyper macros>:11 Result { use header:: HeaderFormat ; self . fmt

GPU图形处理器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19-12-12 12:38:24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图像的实时渲染过程 顶点处理( Vertex Processing ) 图元处理( Primitive Processing ) 栅格化( Rasterization ) 片段处理( Fragment Processing ) 像素操作( Pixel Operations ) 统一着色器架构(Unified Shader Architecture) 把 顶点处理 ( Vertex Processing )、 图元处理 ( Primitive Processing )、 片段处理 ( Fragment Processing )这些任务,都交给这些 Shader 或叫 Cuda Core 处理 现代GPU的优化手段 芯片瘦身 GPU 的整个处理过程是一个流式处理( Stream Processing )的过程,不像CPU 那么复杂,可以去除高速缓存、分支预测等复杂电路,只保留 取指令 , 指令译码 , ALU , 执行上下文 。 多核并行 和 CPU 不同的是,我们不需要单独去实现什么多线程的计算。因为 GPU 的运算是天然并行的。所以,简单地添加多核的 GPU,就能做到并行加速。不过光这样加速还是不够,工程师们觉得,性能还有进一步被压榨的空间。 GPU 就借鉴了 CPU 里面的 SIMD,用了一种叫作 SIMT

深度评测:对比Tableau与FineBI,哪个更好用?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19-12-11 11:12:39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谈起当今最受欢迎的数据分析工具,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国外的Tableau和国内的代表自助式工具FineBI,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差异,那么这两个产品究竟谁优谁劣呢? 从定位上讲二者都属于自助式分析工具,在国内企业中十分风行,我也经常在工作中用到这两个工具,下面就根据自己的使用感受,从市场地位、可视化、产品性能、价格服务等四个方面来深度对比一下这两个BI工具: Tableau与FineBI 。 一、市场地位,孰强孰弱? 先说国外市场,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世界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去年发布的《全球商业智能和分析平台魔力象限评估报告》,报告中从前瞻性和执行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外BI厂商的综合实力,包括市场占有率、底层技术能力、资产投资回报、价格与服务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tableau在国外市场中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与微软的powerbi并驾齐驱,可见tableau在国外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tableau成立于2003年,不足20年便发展成为国外BI巨头,与其极高的市场敏感性和数据驱动力不无关系,凭借着人性化的数据可视化站在了数字化时代的潮头上。 但是这份报告中并没有收录国产BI厂商,因此我们还无法看出与FineBI的对比。 那么在国内市场tableau的表现还是如此之好吗? 我们可以从去年IDC发布的

Displaying the response body with Hyper only shows the size of the body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19-12-10 13:23:34
问题 I tried to display the content (body) of an URL as text using Hyper extern crate hyper; use hyper::client::Client; use std::io::Read; fn main () { let client = Client::new(); let mut s = String::new(); let res = client.get("https://www.reddit.com/r/programming/.rss") .send() .unwrap() .read_to_string(&mut s) .unwrap(); println!("Result: {}", res); } But running this script just returns the size of the body: Result: 22871 What did I do wrong? Did I misunderstood something? 回答1: You are reading

Getting multiple URLs concurrently with Hyper

妖精的绣舞 提交于 2019-12-06 07:01:49
问题 I am trying to adapt the Hyper basic client example to get multiple URLs concurrently. This is the code I currently have: extern crate futures; extern crate hyper; extern crate tokio_core; use std::io::{self, Write}; use std::iter; use futures::{Future, Stream}; use hyper::Client; use tokio_core::reactor::Core; fn get_url() { let mut core = Core::new().unwrap(); let client = Client::new(&core.handle()); let uris: Vec<_> = iter::repeat("http://httpbin.org/ip".parse().unwrap()).take(50).col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