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产品

BUG脱坑日志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2:01
第一篇博客,不当之处请交流! 首先说明下BUG: 项目上要用MQTT实现消息实时推送,后台采用 org.eclipse.paho.client.mqttv3-1.0.1.jar .页面上采用 paho-mqtt.js MQTT服务用的别人家的产品 EMQ . 后来问题来了,客户由于安全问题,不给开端口......就是不能采用EMQ这个产品了 只能在自己的项目下开MQTT服务的TCP连接和websocket连接,后台服务服务写好后测试JS中websocket连接. 连接没有问题,连接成功,接收消息时,BUG出现 由于后台写MQTT消息时格式不严谨,出现了畸形的数据 经研究发现:除了message.payloadString方法外,还有message.payloadBytes方法,返回的是Uint8Array对象. 直接将Uint8Array对象转换成String,上代码 好了,拿上对象继续做处理,BUG处理完毕,至于测试_1为什么乱码,这里就不做说明了,有兴趣的自己研究下吧! 第一次写博客,有不适当的可以评论指出,下次修改,以后会继续将工作中的BUG以博客的形式发布,为了自己的记忆,也为了和大家讨论! 文章来源: BUG脱坑日志

vue-element-admin 开发后台前端解决方案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1:01
介绍地址 https://panjiachen.github.io/vue-element-admin-site/zh/guide/ vue-element-admin 是一个后台前端解决方案,它基于 vue 和 element-ui实现。它使用了最新的前端技术栈,内置了 i18 国际化解决方案,动态路由,权限验证,提炼了典型的业务模型,提供了丰富的功能组件,它可以帮助你快速搭建企业级中后台产品原型。相信不管你的需求是什么,本项目都能帮助到你。 建议 本项目的定位是后台集成方案,不太适合当基础模板来进行二次开发。因为本项目集成了很多你可能用不到的功能,会造成不少的代码冗余。如果你的项目不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直接基于它进行二次开发。 集成方案: vue-element-admin 基础模板: vue-admin-template 桌面终端: electron-vue-admin Typescript 版: vue-typescript-admin-template (鸣谢: @Armour) 文章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333655/article/details/96995941

iOS无埋点数据SDK实践之路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03:14
SDK 已经具备不需要代码埋点就能 自动的、动态可配的、全面且正确 的收集用户在使用 App 时的所有事件数据。除此之外,还单独开发了与之配合的圈选SDK,能够在 App 端完成对界面元素的圈配以及 KVC 配置的上传。而界面元素圈配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给用研与产品人员来做,减轻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SDK 已有的功能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基本事件数据的收集:基本事件的收集是指应用冷启动事件、页面事件、用户点击事件、ScrollView滑动事件等,这部分全部都是自动完成的,实现思路会在第一节中介绍。 业务层数据的收集:业务层数据的收集是指对与业务功能相关的一些数据,例如:在用户点击提交订单按钮时,收集用户购买的物品以及订单总金额的数据。这种业务层数据的收集以往大多通过 代码埋点 的方式去做,本SDK则真正的实现了 无埋点 的去获取这些想要的业务数据。这部分的实现会在本文的第二节详细介绍。 SDK的整体实现思路 SDK 整体采用了 AOP(Aspect-Oriented-Programming)即面向切面编程的思想,就是动态的在函数调用的前后插入数据收集的代码。在 Objective-C 中的实现是基于 Runtime 特性的 Method Swizzling 黑魔法。 SDK 的数据收集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 Method Swizzling 来 hook 相应的方法

react学习笔记(1):从前后端分离到项目部署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3:52
  我来到现在这家公司有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做的是财政系统相关的产品,前端的技术栈用的是传统的jQuery+bootStrap+requireJs,随着项目的开发,越来越多的弊病凸显出来。   首先是前后端的代码存放在同一个工程目录下,前后端工程师进行开发时,都必须把整个项目导入到开发工具中(像myEclipse和IntelliJ IDEA等),一方面前端在开发之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部署开发环境,如果后端上传错了文件,整个系统启动不起来,前端就只能干等着,前后端耦合性很大,另一方面使用myEclipse这样的开发工具开发前端项目操作上不熟悉,开发效率很低。   其次在整个项目中,组件化很明显,大多数页面中所需要的功能都是类似的,虽然可以使用require封装一些公用的组件,但是由于js技术有限,组件与组件之间还是存在很多耦合的问题,并且随着自定义的组件越来越多,经常遇到一个页面开头先加载几十个组件的情况,后期维护也很麻烦,对于有代码洁癖的人来说,这显然不是一种好方法。   于是就想到用react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这几年前后端分离被提到的越来越多,在网上查什么是前后端分离,基本是说后台只提供数据api,与用户的交互操作前端来实现。我们现在的工作模式,前端也是通过ajax请求后台数据,前端的代码单独放在工程目录的一个文件夹中,不与后台的代码耦合

Mob使用:Mob用户后台使用的方法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19-12-02 03:52:15
在使用Mob的时候,首先要去Mob官网申请注册一个账号,然后打开登录到Mob里面,打开控制界面,然后进行Mob用户后台使用的一系列设置,具体如下所示。 一、创建应用获得AppKey 1、注册Mob账号 2、登录Mob 登录到Mob用户后台之后,点击顶部菜单栏左上角的“添加应用”按钮,然后会弹出创建新应用的对话框,接着填写应用的名称。如果是使用短信验证码的用户,这个应用名称会显示在验证短信内容里面的。 二、添加功能 1、创建新应用 2、添加SMSSDK功能 3、查看概况 4、短信设置 在第一步操作填写应用名称保存成功之后,界面会跳转到设置显示界面,如果没有选择功能SDK,会显示暂未添加SDK产品的提示,然后去左侧设置菜单栏里面添加设置,选择需要的SDK功能,一个应用里面可以添加多个SDK,但是这些添加的SDK都会使用同一个App Key 和App Secret。 三、查看和修改应用信息 1、设置 应用名称可以在左侧目录的“设置”中修改。 四、查看同一账号下的其他应用 1、查看应用信息 找到左侧菜单栏的顶部,在应用名称后面有一个小三角符号的按钮,然后点击这个小三角按钮,即可显示账号下添加的所有应用,点击不同的应用可以自动切换到该应用对应的相关数据。 2、iOS的App项目里面使用集成Mob的基本添加设置方法,如下图所示: 以上就是本章全部内容,欢迎关注三掌柜的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

python3 后台维护软件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19-12-01 17:32:17
一、登录(login.py) from tkinter import ttk from tkinter import messagebox import tkinter import function import Main class Logi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root = tkinter.Tk() #去除windows 边框 self.root.overrideredirect(True) self.root.title('后台管理系统') # 禁止改变窗口大小 self.root.resizable(False, False) # 创建画布 self.canves = tkinter.Canvas(self.root, height=300, width=455) # 画布插入图片 self.image_file = tkinter.PhotoImage(file='welcome_1_meitu_3.png') # 加载图片文件 self.image = self.canves.create_image(0, 0, anchor='nw', image=self.image_file) # 放置画布(为下端) self.canves.pack(side='bottom') # 文本框(用户账号) self.en =

APP测试和Web测试的区别

大兔子大兔子 提交于 2019-12-01 12:04:57
App 测试 web 测试的区别 单纯从功能测试的层面上来讲的话, APP 测试、web 测试 在流程和功能测试上是没有区别的 根据两者载体不一样,则区别如下: 1、系统结构方面 web项目,b/s架构,基于浏览器的;web测试只要更新了服务器端,客户端就会同步会更新 app项目,c/s结构的,必须要有客户端;app 修改了服务端,则客户端用户所有核心版本都需要进行回归测试一遍 2、性能方面 web项目 需监测 响应时间、CPU、Memory app项目 除了监测 响应时间、CPU、Memory外,还需监测流量、电量等 3、兼容方面 web项目: 1. 浏览器(火狐、谷歌、IE等) 2. 操作系统(Windows7、Windows10、OSX、Linux等) app项目: 1. 设备系统: iOS(ipad、iphone)、Android(三星、华为、联想等) 、Windows(Win7、Win8)、OSX(Mac) 2. 手机设备可根据 手机型号、分辨率不同 4、相对于 Wed 项目,APP有专项测试 1. 干扰测试:中断,来电,短信,关机,重启等 2. 弱网络测试(模拟2g、3g、4g,wifi网络状态以及丢包情况);网络切换测试(网络断开后重连、3g切换到4g/wifi 等) 3. 安装、更新、卸载 安装:需考虑安装时的中断、弱网、安装后删除安装文件等情况 卸载:需考虑

大型网站后台稳定性技术策略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2-01 10:19:45
https://blog.csdn.net/paolei/article/details/94390330 背景简介   对于大型应用后台系统来说,稳定性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型应用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更加需要关注稳定性的技术能力建设。稳定性是服务系统基础能力的体现。   基础知识   在介绍稳定性技术策略主题之前,我们首先梳理一些基础概念和知识。   针对我们业务后台系统建设,任何大型业务后台系统绝对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伴随着业务不同阶段,不断进行演进的过程。如果经历过从 0 到 1 建设一个业务后台系统的同学,都会有类似的体会。   启动阶段   启动阶段,业务模型相对简单,用户量少,这时候我们可以将所有的系统模块耦合在一个工程里面,进行单机部署。这时候可能仅仅需要将业务系统与数据库进行隔离。   探索阶段   探索阶段,业务模型不断演进,用户量增加,单机服务能力瓶颈凸显。这时候就需要由单机服务部署向集群服务部署来优化,利用负载均衡将请求合理分配,减少单机服务压力。另外一个方面,数据量不断的增加,也需要考虑针对数据来进行水平的扩展(主从部署,读写分离)。   在这一阶段,我们仅仅是做了集群扩展,但所有的业务代码都在同一个工程维护,所有的数据信息都在同一个数据库中存储。随着团队的扩充与业务交互不断复杂化,在工程维护上存在很大的风险,工程研发效率受到制约

ArcGIS后台地理处理(64 位)

回眸只為那壹抹淺笑 提交于 2019-11-28 22:57:57
注: 后台地理处理(64 位) 可用作 ArcGIS 10.1 for Desktop、Service Pack 1 及更高版本上的独立安装。只有在已安装 后台地理处理(64 位) 产品的情况下,以下信息才适用;否则,会以 32 位完成后台处理。 什么是 64 位后台地理处理? ArcGIS 10.1 for Desktop— 后台地理处理(64 位) 产品的安装替代了按照标准具有 ArcGIS 10.1 for Desktop 的常规 32 位 后台处理 。使用 64 位处理功能在 RAM 容量较大的系统进行分析有助于处理在 32 位环境中无法处理的大量数据。由于所有执行工作都在原生 64 位空间中完成,因此可使用更多系统资源。 在后台执行的工具支持您当前的许可。例如,当您获得了 ArcGIS for Desktop Standard 的许可后,后台执行将会支持所有获得 Standard 许可的工具。后台处理不会消耗第二个许可;每台机器只使用一个许可。 ArcGIS 10.1 for Desktop— 后台地理处理(64 位) 可供使用 10.1 版本的客户使用,并可从 修补程序和补丁包 站点下载。该产品只能安装在 64 位操作系统上。 注: 如果您想返回至 32 位后台处理,则需卸载 64 位后台处理软件。 使用 64 位后台处理 您可通过在后台执行工具来继续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

手机APP测试流程&方法

↘锁芯ラ 提交于 2019-11-28 15:07:13
1 APP测试基本流程 1.1流程图 1.2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可按项目的开发周期来确定测试时间,一般测试时间为两三周(即15个工作日),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测试时间。正式测试前先向主管确认项目排期。 1.3测试资源 测试任务开始前,检查各项测试资源。 --产品功能需求文档; --产品原型图; --产品效果图; --行为统计分析定义文档; --测试设备(ios3.1.3-ios5.0.1;Android1.6-Android4.0;Winphone7.1及以上;Symbian v3/v5/Nokia Belle等); --其他。 1.4日报及产品上线报告 1)测试人员每天需对所测项目发送测试日报。 2)测试日报所包含的内容为: --对当前测试版本质量进行分级; --对较严重的问题进行例举,提示开发人员优先修改; --对版本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 3)产品上线前,测试人员发送产品上线报告。 4)上线报告所包含的内容为: ---对当前版本质量进行分级; ---附上测试报告(功能测试报告、兼容性测试报告、性能测试报告以及app可用性能标准结果); --总结上线版本的基本情况。若有遗留问题必须列出并记录解决方案。 2 App测试点 2.1安全测试 2.1.1软件权限 1)扣费风险:包括发送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等 2)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