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t

For,while,case,shell循环结构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2-05 19:14:15
For,while,case,shell循环结构 案例 1 :使用 for 循环结构 案例 2 :使用 while 循环结构 案例 3 :基于 case 分支编写脚本 案例 4 :使用 Shell 函数 案例 5 :中断及退出 1 案例 1 :使用 for 循环结构 1.1 问题 本案例要求编写一个 Shell 脚本 chkhosts.sh ,利用 for 循环来检测多个主机的存活状态,相关要求及说明如下: 对 192.168.4.0/24 网段执行 ping 检测 ping 检测可参考前一天的 pinghost.sh 脚本 脚本能遍历 ping 各主机,并反馈存活状态 执行检测脚本以后,反馈结果如图 -1 所示。 图 -1 1.2 方案 在 Shell 脚本应用中,常见的 for 循环采用遍历式、列表式的执行流程,通过指定变量从值列表中循环赋值,每次复制后执行固定的一组操作。 for 循环的语法结构如下所示: for 变量名 in 值列表 do 命令序列 done For 变量名 in `ls/etc/*.conf` do 命令序列 done for 变量名 in {1..5} do 命令序列 done for 变量名 in `seq 5` do 命令序列 done 1.3 步骤 实现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练习 for 循环基本用法 脚本 1 ,通过循环批量显示

搭建单区域DNS服务器

蓝咒 提交于 2019-12-05 19:10:07
搭建单区域 DNS服务器 案例 1 :搭建单区域 DNS 服务器 案例 2 :特殊 DNS 解析 案例 3 :配置 DNS 子域授权 案例 4 :搭建并测试缓存 DNS 1 案例 1 :搭建单区域 DNS 服务器 1.1 问题 本例要求要求为 DNS 区域 tedu.cn 搭建一台 DNS 服务器,以便用户能通过域名的方式访问网站。测试阶段主要提供以下正向记录: svr7.tedu.cn--->192.168.4.7 pc207.tedu.cn--->192.168.4.207 www.tedu.cn--->192.168.4.100 配置完成后在客户机上验证查询结果。 1.2 方案 快速构建 DNS 服务器的基本过程: 安装 bind 、 bind-chroot 包 建立主配置文件 /etc/named.conf 建立地址库文件 /var/named/.... 启动 named 服务 配置及使用 DNS 客户端的基本过程: 修改配置文件 /etc/resolv.conf ,添加 nameserver=DNS 服务器地址 使用 host 命令查询,提供目标域名作为参数 1.3 步骤 实现此案例需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配置 DNS 服务器 svr7 1 )安装 bind 、 bind-chroot 包 [root@svr7~]#yum -y install bind bind

Android 4.0.3. USB Host - communication with a camera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19-12-05 19:08:34
问题 I am making an app that is supposed to be a remote control for a camera. In order to do this, I need it to interpret the signals I am sending via USB as if I was physically pushing the buttons. So far, no success. I've noticed that when I plug in the cable, camera automatically switches to "file transfer mode" and acts as a mass storage device. To my knowledge cameras cannot film or make photos when connected to the camera so I'm guessing the problem is that I have to make the camera not

kvm迁移及优化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19-12-05 18:34:48
KVM迁移 静态迁移(冷迁移) 对于静态迁移,你可以在宿主机上保存一个完整的客户机镜像快照,然后在宿主机中关闭或 者暂停该客户机,然后将该客户机的镜像文件复制到另一台宿主机中,使用在源主机中启动该客户 机时的命令来启动复制过来的镜像。 动态迁移(热迁移) 如果源宿主机和目的宿主机共享存储系统,则只需要通过网络发送客户机的 vCPU 执行状 态、内存中的内容、虚机设备的状态到目的主机上。否则,还需要将客户机的磁盘存储发到目的主 机上。共享存储系统指的是源和目的虚机的镜像文件目录是在一个共享的存储上的。 在基于共享存储系统时,KVM 动态迁移的具体过程为: 1、迁移开始时,客户机依然在宿主机上运行,与此同时,客户机的内存页被传输到目的主机上。 2、QEMU/KVM 会监控并记录下迁移过程中所有已被传输的内存页的任何修改,并在所有内存页都传 输完成后即开始传输在前面过程中内存页的更改内容。 3、QEMU/KVM 会估计迁移过程中的传输速度,当剩余的内存数据量能够在一个可以设定的时间周期 (默认 30 毫秒)内传输完成时,QEMU/KVM 会关闭源宿主机上的客户机,再将剩余的数据量传输 到目的主机上,最后传输过来的内存内容在目的宿主机上恢复客户机的运行状态。 4、至此,KVM 的动态迁移操作就完成了。迁移后的客户机尽可能与迁移前一致,除非目的主机上 缺少一些配置,比如网桥等。 注意

Tensorflow分布式部署和开发

橙三吉。 提交于 2019-12-05 18:04:38
关于tensorflow的分布式训练和部署, 官方有个英文的文档介绍,但是写的比较简单, 给的例子也比较简单,刚接触分布式深度学习的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在网上看到一些资料,总感觉说的不够通俗易懂,不如自己写一个通俗易懂给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大家有看不懂的,欢迎留言,我再改文章,改到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看懂的程度。 1. 单机多GPU训练 先简单介绍下单机的多GPU训练,然后再介绍分布式的多机多GPU训练。 单机的多GPU训练, tensorflow的官方已经给了一个cifar的例子,已经有比较详细的代码和文档介绍, 这里大致说下多GPU的过程,以便方便引入到多机多GPU的介绍。 单机多GPU的训练过程: a) 假设你的机器上有3个GPU; b) 在单机单GPU的训练中,数据是一个batch一个batch的训练。 在单机多GPU中,数据一次处理3个batch(假设是3个GPU训练), 每个GPU处理一个batch的数据计算。 c) 变量,或者说参数,保存在CPU上 d) 刚开始的时候数据由CPU分发给3个GPU, 在GPU上完成了计算,得到每个batch要更新的梯度。 e) 然后在CPU上收集完了3个GPU上的要更新的梯度, 计算一下平均梯度,然后更新参数。 f) 然后继续循环这个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处理的速度取决于最慢的那个GPU的速度。如果3个GPU的处理速度差不多的话,

python 使用 RabbitMQ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2-05 17:45:22
一、RabbitMQ消息队列介绍 RabbitMQ是在两个独立得python程序,或其他语言交互时使用。 RabbitMQ:erlang语言 开发的。 Python中连接RabbitMQ的模块:pika 、Celery(分布式任务队列) 、haigha 可以维护很多得队列 RabbitMQ 教程官网: http://www.rabbitmq.com/getstarted.html 几个概念说明: Broker:简单来说就是消息队列服务器实体。 Exchange:消息交换机,他制定消息按什么规则,路由到哪个队列。 Queue:消息队列载体,每个消息都会被投入一个或多个队列。 Binding:绑定,他的作用就是把exchange和queue按照路由规则绑定起来。 Routing Key:路由关键字,exchange根据这个关键字进行消息投递。 vhost:虚拟主机,一个broker里可以设多个vhost,用作不同用户得权限分离。 producer:消息生产者,就是投递消息得程序。 consumer:消息消费者,就是接受消息得程序。 channel:消息通道,在客户端得每个连接里。可以建立多个channel,每个channel代表一个会话任务。 二、RabbitMQ基本示范 1.Rabbitmq安装 ubuntu系统 install rabbitmq-server # 直接搞定 ---

LaravelS - 基于Swoole加速Laravel/Lumen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19-12-05 17:23:50
LaravelS LaravelS 是一个胶水项目,用于快速集成 Swoole 到 Laravel 或 Lumen ,然后赋予它们更好的性能、更多可能性。 Github 特性 内置Http/ WebSocket 服务器 多端口混合协议 协程 自定义进程 常驻内存 异步的事件监听 异步的任务队列 毫秒级定时任务 平滑Reload 修改代码后自动Reload 同时支持Laravel与Lumen,兼容主流版本 简单,开箱即用 要求 依赖 说明 PHP >= 5.5.9 推荐PHP7+ Swoole >= 1.7.19 从2.0.12开始不再支持PHP5 推荐4.2.3+ Laravel / Lumen >= 5.1 推荐5.6+ 安装 1.通过 Composer 安装( packagist )。有可能找不到 3.0 版本,解决方案移步 #81 。 composer require "hhxsv5/laravel-s:~3.5.0" -vvv # 确保你的composer.lock文件是在版本控制中 2.注册Service Provider(以下两步二选一)。 Laravel : 修改文件 config/app.php , Laravel 5.5+支持包自动发现,你应该跳过这步 'providers' => [ //... Hhxsv5\LaravelS\Illuminate

MQTT介绍与使用(转载)

蓝咒 提交于 2019-12-05 16:52:13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而在物联网的应用上,对于信息传输,MQTT是一种再合适不过的协议工具了。 一、MQTT简介   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的轻量级协议,该协议构建于TCP/IP协议之上,MQTT最大优点在于,可以以极少的代码和有限的带宽,为连接远程设备提供实时可靠的消息服务。作为一种低开销、低带宽占用的即时通讯协议,使其在物联网、小型设备、移动应用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   MQTT是一个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消息发布/订阅传输协议。MQTT协议是轻量、简单、开放和易于实现的,这些特点使它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很多情况下,包括受限的环境中,如:机器与机器(M2M

ETCD:在容器中运行etcd集群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19-12-05 16:50:17
原文地址: Docker container 以下指南显示了如何使用 静态引导过程 在rkt和Docker上运行etcd。 rkt 运行单节点的etcd 以下rkt run命令将在端口2379上公开etcd客户端API,并在端口2380上公开对等API。 配置etcd时使用主机IP地址。 export NODE1=192.168.1.21 信任CoreOS App签名密钥 。 sudo rkt trust --prefix quay.io/coreos/etcd # gpg key fingerprint is: 18AD 5014 C99E F7E3 BA5F 6CE9 50BD D3E0 FC8A 365E 运行etcd v3.2版本或指定其他发行版本。 sudo rkt run --net=default:IP=${NODE1} quay.io/coreos/etcd:v3.2 -- -name=node1 -advertise-client-urls=http://${NODE1}:2379 -initial-advertise-peer-urls=http://${NODE1}:2380 -listen-client-urls=http://0.0.0.0:2379 -listen-peer-urls=http://${NODE1}:2380 -initial

Docker网络模式介绍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19-12-05 16:49:26
一、概述   docker的网络驱动有很多种方式,按照docker 官网 给出的网络解决方案就有6种,分别是:bridge、host、overlay、macvlan、none、Network plugins,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的特点,当然应用场景也不同,比如当有多台主机上的docker容器需要容器间进行跨宿主机通讯时,overlay和macvlan可提供解决方案,而默认docker采用的是bridge模式,而此模式不能与其他主机上的docker容器通讯。本文主要介绍docker单主机通讯方式的几种通讯模式:bridge、host、none、container。   启动容器指明网络通过参数--network选择指定,可简写为--net,默认如果不加选项使用的是bridge。 二、bridge网络模式 介绍 bridge模式是docker默认的网络方式,当Docker 进程启动时,会自动在主机上创建一个 docker0 虚拟网桥,默认分配网段172.17.0.0/16,实际上是 Linux 的一个 bridge,可以理解为一个软件交换机,附加在其上的任何网卡之间都能自动转发数据包。 创建一个容器时,容器从docker0中的子网分配一个IP地址(也可以使用--ip指定),并创建一对veth虚拟网络设备,一个设备在容器中作为容器的网卡名叫eth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