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ub

cobbler自动安装系统(Centos7.X)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20-04-27 18:17:59
环境: [root@kickstart ~]# cat /etc/redhat- 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7.4 . 1708 (Core) [root@kickstart ~]# uname - r 3.10 . 0 - 693 .el7.x86_64 [root@kickstart ~ ]# getenforce Disabled [root@kickstart ~ ]#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 ● firewalld.service -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 Loaded: loaded ( /usr/lib/systemd/system/ firewalld.service; disabled; vendor preset: enabled) Active: inactive (dead) Docs: man :firewalld( 1 ) [root@kickstart ~]# hostname - I 10.0 . 0.201 172.16 . 1.201 前言 cobbler安装比较简单,主要是网页操作,点点点,相对于PXE+kickstart网络安装更简单。 如果大家不了解PXE+kickstart网络安装系统过程原理的话

批量装机工具cobbler简介及其安装使用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20-04-27 18:17:41
前言: 如果仅有几台机器的话,使用U盘或者光盘装起来还不是很费事,一旦数量到了一定程度,使用手动方法就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PXE+kistart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降低难度,加快速度,而cobbler更优于PXE+kistart的解决方案,难度甚至降到普通的修补匠都可以胜任的工作(cobbler的英译意思,夸张了),总的来说,降低工作中的复杂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相比它的前辈,它的优越之处在哪里呢?它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我们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Cobbler是一个Linux服务器安装的服务,可以通过网络启动(PXE)的方式来快速安装、重装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机,同时还可以管理DHCP,DNS等。Cobbler可以使用命令行方式管理,也提供了基于Web的界面管理工具(cobbler-web),还提供了API接口,可以方便二次开发使用。Cobbler是较早前的kickstart的升级版,优点是比较容易配置,还自带web界面比较易于管理。   在搭建过程中借鉴了CSDN惨绿少年、linux公社Masuri、博客园linuxliu等同仁的技术文章,在此表示感谢!基于其各自的表达内容所长与不足,撰文对cobbler的搭建与使用进行介绍,如有不足,欢迎指正: 一、基本环境准备: 1.测试平台:vmware workstation之上的linux系统,配置如下图,值得注意的是

Linux常用网卡配置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20-04-27 11:19:59
Linux常用配置 配置网卡路径 cd /etc/sysconfgi/network-scripts/ CT6版本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CT7版本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虚拟化版本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160 Dhcp动态获取IP配置版本 DEVICE=eth0 BOOTPROTO=dhcp ONBOOT=yes Static静态IP配置版本 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 ONBOOT=yes IPADDR=10.206.35.197 NETMASK=255.255.255.128 GATEWAY=10.206.35.254 保存退出 ESC-:wq 重启网卡服务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查看IP地址 ipconfig 安装对应工具: yum install net – tools - y ip addr show 配置DNS,立即生效 vi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10.2.16.10 测试PING外网 ping -c 6 www

Ubuntu系统安装,适用于14.04,16.04和17.10

a 夏天 提交于 2020-04-25 19:39:07
本文以14.04为案例进行安装,其他版本相关问题会做注解 1. 选择要安装的系统语言 本界面建议选择English,之后再选择中文安装 注意: 安装服务器版时,对于14.x版本第一步选择中文没有问题,但是对于16.04和17.10版本, 如果需要安装中文版,第一步语言选择一定不能选中文,如果选了,后面安装报错: ”无法安装busybox-initramfs“ 2. 选择安装过程中需要的语言 该步骤可以选择需要的中文界面,而且安装后的系统默认支持中文 接下来提示,系统对于中文的支持可能不是很完美,选“是”,确认使用 3. 设置系统时区 选择默认中国即可 4. 配置键盘布局 保持默认选项“否”,不进行手动探测 接下来选择键盘布局“英语(美国)” 接下来选择具体的键盘布局,国内一般都是美式英语键盘,选择默认的即可 接下来等待自动配置一会儿 5. 配置网络 默认网络DHCP没配置的话会提示失败 这里选择手动配置 配置IP地址 下一步自动匹配子网掩码 手动配置默认网络 配置DNS服务器,至多配置三个,默认指向了网关服务器,可以修改成公网DNS,8.8.8.8等 配置主机名 配置主机的FQDN域名,没有可以不配置 6. 配置用户名和密码 Ubuntu中root用户是保留的超级用户,默认无法直接登录,需要配置一个替代的普通管理员,可以执行大部分管理任务 同时admin也是系统保留的,不可以使用

2018-2019-2 20165209 《网络对抗技术》 Kali安装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20-04-25 09:44:55
2018-2019-2 20165209 《网络对抗技术》 Kali安装 目录内容 下载 安装 网络 共享 软件源 下载kali kali下载官网地址 我下载的版本(如下图所示) 安装 打开VM新建虚拟机,并进行基本配置(注意下图设置) 打开新建的虚拟机,首先进入安装界面,选择图形界面安装(Graphical install) 语言选择中文简体即可 将grub安装至硬盘,装到/dev/sda上 网络 输入用户名 root 和设置好的密码,点击浏览器直接可以上网(如下图)。 安装VM Tools 打开终端,输入ls查看压缩包文件,然后输入 tar -zxvf VMWareTools-10.1.6-5214329.tar.gz cd进入解压后的文件,输入 ./vmware-install.pl 运行脚本安装Tools; 重启虚拟机即可 共享 设置下图部分即可 输入 cd /mnt/hgfs ,再输入 ls 可查看到共享文件夹 软件源 先备份软件源sources.list文件,然后修改sources.list文件,在终端输入 leafpad /etc/apt/sources.list 将文件内容替换为 deb http://http.kali.org/kali kali-rolling main non-free contrib (Kali官方源)并保存 然后到终端更新 apt-get

20165228《网络对抗技术》Exp0 Kali安装 Week1

大憨熊 提交于 2020-04-25 08:12:47
2018-2019-2 《网络对抗技术》Exp0 Kali安装 Week1 ###Kali下载:来自 官网 ###Kali安装 参考自 kali安装教程 (因为写博客时已经安装好kali,所以这部分没有自己的截图....) 在vm里面新建虚拟机,选择典型 选择安装程序光盘镜像文件,系统出现无法检测此光盘镜像中的操作系统 虚拟机命名选择安装位置 给虚拟机分配的磁盘大小 点击自定义硬件,更改虚拟机硬件 选择Graphical install 选择语言、区域、键盘映射 设置密码 使用整个磁盘,将所有文件放在同一个分区中,结束分区设定并将修改写入磁盘 不使用网络镜像(因为选择是的时候总是无法进行下一步) 安装GRUB至硬盘/dev/sda 完成安装 登录成功(一开始发现登录要用户名... 然后我不记得设置了用户名TAT 。于是重新安装,发现用户名是root...) ###VMware tools安装 vm菜单栏选择虚拟机,安装VMware tools tar -zxvf VMwareTools-10.1.6-5214329.tar.gz 解压 进入解压路径后, ./vmware-install.pl 运行安装程序 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完成安装 ###配置网络 因为是NAT共享主机网络模式,安装后网络已经自动配置好 ###配置共享文件夹 在虚拟机设置里面,设置共享文件夹位置并且总是启用

【Linux】【自学笔记】docker搭建一个spring-boot程序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20-04-25 06:23:03
写在开始   最近捣腾Linux,安装虚拟机VMware并安装了CentOS 7系统,开始研究Linux,但是无从下手,就结合工作中用到的东西一步一步研究,事实并不是那么顺利。特此开博客,记录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便温顾。也希望能帮助更多人。文中存在引用其余大佬的博客和话语。如有版权或者冒犯,请指正。 安装环境准备   虚拟机VMware Java IDEA CentOS 7 64位 搭建详情和步骤 步骤一:搭建docker(遇到很多问题,忘记记录了) 1 yum -y install docker 我安装的docker版本 步骤二 : 准备本地的spring-boot程序 (注:程序demo原始引用自 https://github.com/ityouknow/spring-boot-examples.git 谢谢大佬开源) 通过docker部署spring-boot有两种方式,一种是dockfile形式的安装和部署,另外一种是利用maven插件的形式,我研究的是第一种。 本地代码目录结构样子 主要的几个文件 pom.xml(重要的就是maven打包的plugin) 1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2 < project xmlns ="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 =

VMware Workstation中安装linux系统(CentOS)超详细

∥☆過路亽.° 提交于 2020-04-25 01:54:14
作者:Dont Call Me 来源:CSDN 原文: https://blog.csdn.net/qq_39038465/article/details/81478847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linux安装教程 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软件是一款桌面计算机虚拟软件,让用户能够在单一主机上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hfMgN6v-02UggcOOW2eog 密码:862w Centos下载链接:https://www.centos.org 具体Centos镜像系统下载教程: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1876c85279cedd890a13766c.html VMware版本秘钥: VF5XA-FNDDJ-085GZ-4NXZ9-N20E6 (如果失效请自行百度) --------------------- 1、配置网络 修改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下的 ifcfg-ens33 文件 ( 指令这里不说,自己学习Linux命令去) 把最后一行的 ONBOOT=no 的“no” 改成“yes” 2.重启网络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 输入查看ip指令

linux中find命令的使用详解(转载)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20-04-24 20:29:47
常用命令 find (目录) [-type d | f] (文件夹 | 文件) -name (名称,可使用正则表达式) find /root -name "*core" find /root -type d -name "*core" 文件夹 find /root -type f -name "*core" 文件 find /root -type f -path "*core" 路径 find /root -name "*core" -delete 查到后删除 find /root -size +20M (-20M) 大于20M(小于20M) find /root -name "*core" -exec ls {} \; 对查找后的文件执行ls操作 壹——主要内容 1. 用文件名查找文件 2.用文件名查找文件,忽略大小写 3. 使用mindepth和maxdepth限定搜索指定目录的深度 4. 在find命令查找到的文件上执行命令 5. 相反匹配 6. 使用inode编号查找文件 7. 根据文件权限查找文件 8. 找到home目录及子目录下所有的空文件(0字节文件) 9. 查找5个最大的文件 10. 查找5个最小的文件 11. 使用-type查找指定文件类型的文件 12. 通过和其他文件比较修改时间查找文件 13. 通过文件大小查找文件 14. 给常用find操作取别名 15.

CentOS7进程管理systemd详解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20-04-24 13:56:17
概述: 系统启动过程中,当内核启动完成,后加载根文件系统,后就绪的一些用户空间的服务的管理工作,就交由init进行启动和管理,在 CentOS 6之前的init的管理方式都类似,相关的内容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做出过介绍。在CentOS7上,init变成了systemd,其管理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章就跟大家欧一起探讨一些关于CentOS7上的systemd的新特性的内容。具体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1、systemd新特性简介 2、systemd如何管理系统系统上的各服务 3、systemd管理各个服务时,所依赖的unit文件的组织格式 4、systemd相关操作的实际效果展示 第一章 systemd新特性简介 1、init程序的功能介绍 init程序是当系统内核启动后,加载完根文件系统,然后就由内核加载了init程序,并将后续用户空间其他程序的启动和管理工作交由init程序进行管理,除非有需要进行内核特权级别操作时,内核才会被用户空间的各个系统调用,完成一些内核级别的操作 在CentOS5、6上,init初始化用户空间的启动流程为:/sbin/init程序主要是通过读取/etc/inittab文件来完成一定的任务,完成的任务有: 定义默认运行级别(/etc/inittab) 运行系统初始化脚本(/etc/rc.d/rc.sysinit)完成系统初始化 关闭指定运行级别下的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