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电感

共模电感的作用

孤人 提交于 2019-12-06 06:22:21
共模电感的作用 理想差分信号 理想差分信号特性: 1、对于理想差分信号,成对的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以相反的方向传播。 2、如果该对被均匀地缠绕/或者阻抗一致且耦合较好,则这些相反的电流产生相等且相反的极化磁场,这些磁场相互抵消。 实际差分信号 实际差分信号特性: 1、如果给定对中的两根导线没有相同的缠绕,则产生的磁场将不会完全相等且相反,因此不会完全抵消。 2、这种不对称性引起RFI辐射。 此过程称为“差分到共模转换”),将会导致严重辐射问题。 共模导致问题解决 共模电感可以解决由于差分线上产生的电流导致的辐射问题。如下进行分析。 共模分析 左边部分表示共模信号,若在输入端加上极性相同,幅值相等的共模信号时,有虚线所示的电流,在磁芯中产生虚线所示的磁通Φ1,则磁芯中磁通有相同的方向而互相加强,使每一线圈的电感值为单独存在时的两倍,而XL =ωL,因此,此一绕法的线圈对共模干扰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差模分析 如图右侧所示,在同一磁环上绕上两组方向相反的线圈,据右手螺旋管定则可知,当在输入端加上极性相反,信号幅值相同的差模电压时,有实线所示的电流,在磁芯中产生实线所示的磁通Φ2,只要保证两绕组完全对称,则磁芯中两不同方向之磁通相互抵消。总磁通为零,线圈电感几乎为零,对差模信号无阻抗作用。 2019-08-19 人生而孤独,也必将孤独终老 来源: CSDN 作者: VirtuousLiu 链接

EMC诊断技巧与案例解析(三)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2-06 06:03:33
1 静电(ESD)整改定位 针对静电,最重要的一点是 路径 。没有路径,静电无法泄放,即没有静电问题。所以分析静电时,主要分析路径,这是静电诊断分析的思路。 首先判定是否有路径,如果有,则确定静电电流是否流入敏感电路,如果是则进行切断,可采取高阻抗阻挡或低阻抗泄放的措施。如果没有流入,看下周围是否有敏电感。有敏感电路的话,则对敏感电路进行处理,如加滤波、屏蔽等措施,如果没有敏感电路,有可能是整个放电回路阻抗过高,比如地阻抗。如果无路径,则人为制造低阻抗路径进行泄放。 案例一、塑料外壳静电防护 塑料外壳防静电效果好,但绝缘距离是关键 4mm可满足8KV空气放电 静电防护有很多措施,比如元器件选择、电路设计、PCB设计、结构设计等等,从结构设计的角度考虑, 塑料外壳 是最好的静电防护措施,因为塑料外壳是绝缘材料,静电无法泄放。 关键点: 使用塑料外壳防护静电,绝缘距离如果不满足,同样会存在静电问题,特别是进行空气放电时容易与内部电路形成拉弧,从而导致静电问题。 如上图就是使用塑料外壳但内部器件与过孔离外壳过近导致绝缘距离不够,空气放电时与内部电路拉弧导致IC损坏。 案例二、敏感信号受干扰 关键信号需做滤波处理,如片选、复位、采样等 静电防护除了塑料外壳,还有一种是 金属外壳接地防护 。针对金属外壳防静电问题,重点是关注接地良好性(大面积接地、不能有氧化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