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U sed

白鹿字典生成工具

蓝咒 提交于 2020-08-07 13:00:37
工具地址 https://github.com/HongLuDianXue/BaiLu-SED-Tool 工具示例 相关说明 “A项”输入框:初始内容为空,需自行输入前面所提到的社工弱口令的“信息项”; “按A项的行生成多个文件”:当“A项”输入框为多行内容时,勾选此项将会按照每行的名字(不区分大小写)保存与之相关的字典组合结果。 “B项”输入框:初始化(选中“B1.txt”)加载“/Dic/B1.txt”字典,其内容为社工弱口令的常见“符号项”。当选择单选框“B2.txt”时则加载“/Dic/B2.txt”字典,其内容为更多的“符号项”。可自行修改“B项”内容及其默认加载字典的文件(UTF-8格式); “C项”输入框:初始化(选中“C1.txt”)加载“/Dic/C1.txt”字典,其内容为社工弱口令的常见“弱字符项”。当选择单选框“C2.txt”时则加载“/Dic/C2.txt”字典,其内容为更多的“弱字符项”。可自行修改“C项”内容及其默认加载字典的文件(UTF-8格式); “字典组合方式”输入框:“A项”、“B项”、“C项”数据的组合顺序(分别使用A、B、C代替),最长组合方式为3位,使用英文逗号分隔。此项配置同步保存至“config.ini”文件; “结果去重”选择框:勾选此项将会对最终生成的字典文件执行去除重复行操作; 追加字典:可勾选“0x00.txt”、“0x01

shell批量添加用户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20-08-07 10:59:23
#!/bin/bash read -t 30 -p "please input user name:" name read -t 30 -p "please input user number:" num read -s -t 30 -p "please input user password:" pass echo -e "\n" if [ ! -z "$name" -a ! -z "$num" -a ! -z "$pass" ] then y=$(echo "$num" | sed -e 's#^[0-9]##g ; s#[0-9]*$##g' ) if [ -z "$y" ] then for (( i=1;i<=$num;i=i+1)) do useradd "$name$i" &> /dev/null echo "$pass" | passwd --stdin "$name$i" &> /dev/null done else echo "你输入的是: $num" echo "你输入的不是纯数字 例:{111|222|333}" fi fi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285472/blog/4344554

使用 kubeadm 安装 kubernetes 1.8.2 最新完整教程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20-08-07 07:29:36
本文讲述了如何在centos 8系统上,使用 kubeadm 安装 kubernetes 1.8.2 的方法,文章为作者一步一步实践后写的,综合了很多的文章,解决了很多安装中的问题。 安装前说明 作者在安装kubernetes的过程中历尽艰辛,综合了官方文档和网上各种资料,踏过了安装中的各种坑,终于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安装过程中的尽可能多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在本教程中一一解决问题。 目标: 在centos 8 机器上通过kubeadm安装kubernetes 1.8.2 使用机器: centos 8 (本地虚拟机和华为云均测试通过),一台 安装说明 如果您只有一台centos8 机器,可以安装单机版kubeadm,单机版和集群版的最大区别在于work节点是否和master节点在同一台机子上 不管是否使用单机版还是集群版,他们都有同一个kubernetes安装流程,区别在于集群初始化以后。本文最后会讲解如何做单机版和集群版 您完全可以按照本文进行完整的安装过程 开始安装 基本配置 设置主机名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guopf-master #guopf-master为你想要设置的主机名,你可以修改 编辑hosts文件 vi /etc/hosts 在最后追加以下内容 192.168.75.128 guopf-master 注意,上面的Ip为你的实际ip

5000+字硬核干货!Redis 分布式集群部署实战

点点圈 提交于 2020-08-07 04:32:25
原理: Redis集群采用一致性哈希槽的方式将集群中每个主节点都分配一定的哈希槽,对写入的数据进行哈希后分配到某个主节点进行存储。 集群使用公式(CRC16 key)& 16384计算键key数据那个槽。 16384个slot均匀分布在各个节点上。 集群中每个主节点将承担一部分槽点的维护,而槽点中存储着数据,每个主节点都有至少一个从节点用于高可用。 节点通信方式: 开启一个端口 设置的端口号+10000,用于集群之间节点通信交换信息。 每个节点默认每秒10次选择随机5个节点发送ping消息,将自身信息和知道的集群信息传递,收到ping消息后返回pong消息做回复,最后通过这种随机的消息交换,最终每个节点将获得所有信息。 当某个主节点挂掉,所有节点将会发现主节点挂掉了,作为主节点的从节点,就会接替主节点的工作,然后告诉所有其它节点,他成为了主。这样其它存活节点,就将它们维护的信息表更新从节点将接任做主,如果都挂掉集群将报错。当从一个节点操作,根据一致性哈希计算后将存储在其中一个主节点中,从节点将同步主的数据。 redis cluster是去中心化的,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关系,每个节点都保存各自的数据和整个集群的状态。每个节点都和其他所有节点连接,而且这些连接保持活跃。 搭建集群时,会为每一个分片的主节点,对应一个从节点。实现slaveof功能,同时当主节点down

Linux如何用脚本监控Oracle发送警告日志ORA-报错发送邮件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20-08-07 02:57:50
Linux如何用脚本监控Oracle发送警告日志ORA-报错发送邮件 前言 公司有购买的监控软件北塔系统监控,由于购买的版权中只包含了有限台数据库服务器的监控,所以只监控了比较重要的几台服务器。 后边出现过没有监控的数据库服务器表空间爆满导致生产业务出现问题,后续手工处理数据也麻烦。 因此领导让我想办法能用什么方法监控上目前没有监控的数据库。 当然,我想到的只有三种, OEM 13C,Oracle本家的产品,好处多多; 自己写脚本监控,比较锻炼人和实惠,功能比较单一; 第三方的监控软件,鉴于北塔在数据库方面的监控效果,本人不是看好第三方的 捣鼓了几天OEM 13C,最后公司暂时没有资源装新的OEM服务器,遂放弃。 自己写脚本吧。。 思路 我的思路是: (步骤1)每次检查的时候,截取警告日志中需要检查的内容到另外的日志文件中(比如new_alert.log); (步骤2)过滤该日志文件(new_alert.log)中存在的ORA报错信息,存放至另外的日志文件中(比如err_alert.log); (步骤3)将日志(err_alert.log)的报错内容发送至指定的邮箱中,达到报警的目的。 下边一步一步来写脚本解决吧。 步骤1 首先我用的shell,脚本的例行开头为: #!/bin/ bash source /home/oracle/.bash_profile 然后需要考虑几个问题,

centos 安装 jenkins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20-08-06 15:24:26
卸载 rpm卸载 1、rpm -e jenkins rpm -ql jenkins 检查是否卸载成功 2、彻底删除残留文件: find / -iname jenkins | xargs -n 1000 rm -rf 注意这一步一定要进行!!! 安装 1、下载安装jdk,安装java运行环境 因为这个jenkins是java写的,所有要运行起来必须要配置java运行环境。 到apache或什么地方去找jdk的包。安装。并且配置环境。之前已有写过 下载tar.gz或zip包。解压后。配置,或者 rpm 安装 后 环境变量配置 #vi /etc/profile 添加如下内容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1.8.0_181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 让环境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2、 下载 jenkins 安装包 要下载新版本的2.170 之后的版本, yum -y install jenkins-2.204.1-1.1.noarch.rpm 默认访问http端口是8080. 可到这修改,我这修改为8081 vi /etc/sysconfig/jenkins

HPC/影视/备份的用户为什么要选择CS横向扩展NAS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20-08-06 09:53:48
高性能计算 高性能计算HPC需要连续计算,快速读数据,数据文件共享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会迅速增长。 纵向扩展NAS容量不断增长,性能却不会增加。而横向扩展NAS如果单纯扩容,添加节点成本太高。CS NAS集群同时支持横向纵向扩展,既有高效稳定的带宽,又有超大容量。CS还提供单一命名空间,快速实现数据共享,以及GB级别的带宽,PB级别的容量。 优势  高性能–CS聚合带宽非常稳定,减少数据I / O时间,提高集群的工作效率。增加节点线性提高性能,满足大量数据并行读/写要求。  支持纵向扩展–传统分布式集群通过添加节点扩展容量成本很高。CS可以连接扩展柜,节省大量预算。高性能计算集群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实现大量数据和计算结果的保存。  专用分布式文件系统—与纠删码/副本模式相比,空间利用率最高可达50%,低损耗极大降低用户成本,单一命名空间下提供超高并行IO性能。  全面的数据保护–使用纠删码/副本/Infortrend的RAID技术,如果发生任何磁盘故障,用户无需担心数据丢失。  备份–研究数据至关重要,CS提供Rsync和其他备份机制,防止任何意外事故导致数据丢失。  安全性– SED硬盘加密,一写多读(WORM),SSL加密。 影视媒体 CS的高性能大容量,支持双向扩展,以及对数据的多重安全保护。有效解决高清编辑和影视用户后端存储带宽不足,容量扩展性差

写什么样的博文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20-08-06 07:00:23
  每个月,我都在想,我该写什么样的博文。有些题材我还在准备,还在想,而有些题材我觉得市面上的文章足够多,不值得再为之多写一笔。然而,我给我自己定的每个月至少一篇博文,于是前面几篇文章,都是到了月末我才开始去想,于是简直是为了应付任务一般,有些敷衍行事了。    《Scheme实现数字电路》 系列,本来我打算写个4篇,然而到了第三篇,就不再有思路如泉涌的感觉,于是草草收场,从而第三篇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写了个什么玩意,硬凑字数。再后面的几篇,简直惨不忍睹,似乎是随便找了个东西胡乱的写上几笔,对的上每个月对自己的交差。   接下去本来想写的题材有很多,《信号频率探测的原理》系列,设计到整体原理、硬件设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核心算法,至少准备个三篇吧;《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倒是很想这个月出来,可是拟题了几个月,至今还没写上两笔;《神经网络加速器》我也想写,从神经网络的op、计算到硬件的设计,到编译、量化、部署等体系的一些想法,至少也能写个三篇;《算式的化简》,但我发现即使再多引入了一个平方根,就变的异常复杂,从而作罢……   然而以上这些,一旦打开文章进入编辑状态,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起笔了,源于素材匮乏,最近似乎总没有太多时间去准备素材。可是回头想想,我真的缺乏时间准备写作相关的素材吗?其实一点都不缺乏时间,时间很多时候被埋没在了各种乱七八糟的芝麻小事甚至无所事事之下。  

jenkins插件下载慢问题

别来无恙 提交于 2020-08-05 16:10:07
更换国内源: 1、web界面——>插件管理——>高级 替换: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jenkins/updates/update-center.json 2、进入jenkins工作目录,/root/.jenkins/updates/default.json替换并重启 sed -i ' s/http:\/\/updates.jenkins-ci.org\/download/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jenkins/g ' default.json && sed -i ' s/http:\/\/www.google.com/https:\/\/www.baidu.com/g ' default.json 浏览器进入Jenkins,登录 http://localhost:8080/ 关闭Jenkins http: // localhost:8080/exit 重启Jenkies http: // localhost:8080/restart 重新加载配置信息 http: // localhost:8080/reload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347613/blog/4289283

脚本方式处理网站被***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20-08-05 09:21:38
上半年负责的一个业务官网经常被***,这里总结下当时的处理方法。有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什么叫CC***,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CC***属于DDos***的一种,者会利用大量“肉鸡”对攻 击目标网站发起请求,并且频率很快,这样会导致目标网站的服务器承受不住而瘫痪。CC攻 击虽然看起来跟正常的访问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访问日志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比如某个IP访问频次很高,或者某几个IP的user_agent是固定的等等特性,有的甚至会去模仿正规的搜索引擎,比如,把自己伪装为百度的“蜘蛛爬虫”。当遇到CC攻 击时,只要你肯花费一些精力来分析访问日志,终究是可以找出发起CC***的真凶,然后我们只要封掉它们的IP就万事大吉了。 本案例的情况是这样的: 每分钟分析一次访问日志/data/logs/access_log,日志片段如下: 180.98.113.151 - [19/Sep/2018:09:30:07 +0800] "/uc_server/avatar.php?uid=1145811&size=middle" 301 "GET HTTP/1.1" "-" "Mozilla/5.0 (iPhone; CPU iPhone OS 9_2_1 like Mac OS X) AppleWebKit/601.1.46 (KHTML, like Gecko) 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