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x

【译文】【前端架构鉴赏 01】:Angular 架构模式与最佳实践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20-08-14 01:17:30
本文原文: Angular Architecture Patterns and Best Practices (that help to scale) 译者序 这是作为译者我想说的话,并非原文中的内容。 我猜此时此刻你心里的疑问一定是:为什么是 Angular,不是 React,不是 Vue,不是 Flux,不是 Redux ? 因为你已经对它们太熟悉了。 我个人作为开发者而言最希望是能够汲取到“圈外”的“营养”,这样才能给我的成长带来帮助。 我想对各位也是一样。 你不用担心因为不会 Angular 而看不懂这一些列文章,它们基本上谈论的是应用架构——关于设计、组织、抽象,很少会落到具体的实现,即使有,连蒙带猜也能推测出一二。这也能从侧面说明我衷心想推荐这些佳作的原因:通过大段大段的代码阐述很容易;难的是几乎不用代码来跨越语言的说明更高层次的东西,比如 Martin Fowler, Uncle Bob Martin 他们的文章就能如此。 我不评价框架的流行和好坏,我只是把一切呈现在各位的眼前。它们并非和 Flux,Vuex 大相径庭,反而你们会看到它们的影子,但更多的是不一样的东西。我在里面看到了更好的职责划分和抽象。 在文中我会以引用的格式和“译者注”开头穿插一些我的个人备注和带给我启发性的问题,你可以理解为文章的“评论音轨”,但其中问题我不会给予回答。你也可以忽略这些评论

学习响应式编程 Reactor (2)

瘦欲@ 提交于 2020-08-12 05:01:38
Reactor Reactor 是用于 Java 的异步非阻塞响应式编程框架,同时具备背压控制的能力。它与 Java 8 函数式 Api 直接集成,比如 分为CompletableFuture、Stream、以及 Duration 。它提供了异步 Api 响应流 Flux (用于 [0 - N] 个元素)和 Mono (用于 [0或1] 个元素),并完全遵守和实现了响应式规范。 引入 reactor reactor 自 3.0.4 版本之后,采用了 BOM (Bill Of Materials)的方式,使用 BOM 可以管理一组良好集成的 maven artifacts,而无需担心不同版本组件之间的相互依赖问题,在 maven 项目中在 dependencyManagement 中 加入 reactor 的 bom 定义即可。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io.projectreactor</groupId> <artifactId>reactor-bom</artifactId> <version>Dysprosium-SR8</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

使用反应式关系数据库连接规范R2DBC操作MySQL数据库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20-08-11 10:57:06
1. 简介 三月份已经介绍过 R2DBC ,它是一种异步的、非阻塞的关系式数据库连接规范。尽管一些 NoSQL 数据库供应商为其数据库提供了反应式数据库客户端,但对于大多数项目而言,迁移到 NoSQL 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这促使了一个通用的响应式关系数据库连接规范的诞生。 作为拥有庞大用户群的关系式数据库 MySQL 也有了反应式驱动,不过并不是官方的。但是 Spring 官方将其纳入了依赖池,说明该类库的质量并不低。所以今天就尝尝鲜,试一下使用 R2DBC 连接 MySQL 。 2. 环境依赖 基于 Spring Boot 2.3.1 和 Spring Data R2DBC ,还有反应式Web框架 Webflux ,同时也要依赖 r2dbc-mysql 库,所有的 Maven 依赖为: <!--r2dbc mysql 库--> <dependency> <groupId>dev.miku</groupId> <artifactId>r2dbc-mysql</artifactId> </dependency> <!--Spring r2dbc 抽象层-->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r2dbc</artifactId>

Vuex 学习总结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20-08-11 07:08:24
好在之前接触过 flux,对于理解 vuex 还是很有帮助的。react 学到一半,后来因为太忙,就放弃了,现在也差不多都忘记了。不过感觉 vuex 还是跟 flux 还是有点区别的。 对于很多新手来说,只是阅读文档是不好消化,我的建议是看看 vuex 的实例,通过研究实例来学习vuex。这样就会好理解多了。如果还是不能理解,最好办法就是先把store 的四个属性:state, getters, mutations, actions 记下来,然后再分析四个属性的特点,什么地方会用到,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通过这样问自己问题来进行学习。 简单来说,vuex 就是使用一个 store 对象来包含所有的应用层级状态,也就是数据的来源。当然如果应用比较庞大,我们可以将 store 模块化,也就是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 store。分割方式见如下的代码: 从上面的代码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 store 有四个属性:state, getters, mutations, actions。下面我将从这四个属性开始讲。 1、State 先来讲state。state 上存放的,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变量,也就是所谓的状态。没有使用 state 的时候,我们都是直接在 data 中进行初始化的,但是有了 state 之后,我们就把 data 上的数据转移到 state 上去了。当一个组件需要获取多个状态时候

关系数据构建反应式的spring驱动程序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20-08-11 04:43:22
先说说什么是响应式 响应式编程或反应式编程(英语:Reactive programming)是一种面向数据流和变化传播的编程范式,直白的说就是:将变化的值通过数据流进行传播。 反应式架构文章 WebFlux定点推送、全推送灵活websocket运用【推】 WebFlux前后端分离 -- 数据响应式展示 【推】 webflux+redis/mongodb提供响应式API【推】 WebFlux是什么呢 WebFlux 模块的名称是 spring-webflux,名称中的 Flux 来源于 Reactor 中的类 Flux。Spring webflux 有一个全新的非堵塞的函数式 Reactive Web 框架,可以用来构建异步的、非堵塞的、事件驱动的服务,在伸缩性方面表现非常好。 spring-webflux 模块。该模块包含对响应式 HTTP 和 WebSocket 客户端的支持,以及对 REST,HTML 和 WebSocket 交互等程序的支持。一般来说,Spring MVC 用于同步处理,Spring Webflux 用于异步处理。 Spring Boot Webflux 有两种编程模型实现,一种类似 Spring MVC 注解方式,另一种是基于 Reactor 的响应式方式。 R2DBC是什么? 响应式关系数据库连接的支持 主题 之前我有对非关系性数据库的响应式api实现(

前端三大主流框架 React、Vue、Angular的对比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20-08-10 02:11:42
一、Angular,它两个版本都是强主张的,如果你用它,必须接受以下东西: 必须使用它的模块机制 必须使用它的依赖注入 必须使用它的特殊形式定义组件(这一点每个视图框架都有,难以避免) 所以Angular是带有比较强的排它性的,如果你的应用不是从头开始,而是要不断考虑是否跟其他东西集成,这些主张会带来一些困扰。 二、React 它也有一定程度的主张,它的主张主要是函数式编程的理念,比如说,你需要知道什么是副作用,什么是纯函数,如何隔离副作用。它的侵入性看似没有Angular那么强,主要因为它是软性侵入。你当然可以只用React的视图层,但几乎没有人这么用,为什么呢,因为你用了它,就会觉得其他东西都很别扭,于是你要引入Flux,Redux,Mobx之中的一个,于是你除了Redux,还要看saga,于是你要纠结业务开发过程中每个东西有没有副作用,纯不纯,甚至你连这个都可能不能忍: const getData = () => { // 如果不存在,就在缓存中创建一个并返回 // 如果存在,就从缓存中拿 } 因为你要纠结它有外部依赖,同样是不加参数调用,连续两次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于是不纯。为什么我一直不认同在中后台项目中使用React,原因就在这里,我反对的是整个业务应用的函数式倾向,很多人都是看到有很多好用的React组件,就会倾向于把它引入,然后

React、Vue、Angular对比 ---- 介绍及优缺点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20-08-09 22:45:13
React 起源于 Facebook 的内部项目,用来架设 Instagram 的网站, 并于 2013年 5 月开源。React 拥有较高的性能,代码逻辑非常简单,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关注和使用它。它有以下的特性: 1.声明式设计:React采用声明范式,可以轻松描述应用。 2.高效:React通过对DOM的模拟,最大限度地减少与DOM的交互。 3.灵活:React可以与已知的库或框架很好地配合。 优点: 1. 速度快:在UI渲染过程中,React通过在虚拟DOM中的微操作来实现对实际DOM的局部更新。 2. 跨浏览器兼容:虚拟DOM帮助我们解决了跨浏览器问题,它为我们提供了标准化的API,甚至在IE8中都是没问题的。 3. 模块化:为你程序编写独立的模块化UI组件,这样当某个或某些组件出现问题是,可以方便地进行隔离。 4. 单向数据流:Flux是一个用于在JavaScript应用中创建单向数据层的架构,它随着React视图库的开发而被Facebook概念化。 5. 同构、纯粹的javascript:因为搜索引擎的爬虫程序依赖的是服务端响应而不是JavaScript的执行,预渲染你的应用有助于搜索引擎优化。 6.兼容性好:比如使用RequireJS来加载和打包,而Browserify和Webpack适用于构建大型应用。它们使得那些艰难的任务不再让人望而生畏。 缺点:

学习响应式编程 Reactor (3)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20-08-09 12:49:16
Reactor Reactor 项目的主要 artifact 是 reactor-core,这是一个基于 Java 8 的实现了响应式流规范的响应式库。 Reactor 提供了实现 Publisher 的响应式类 Flux 和 Mono,以及丰富的操作符。一个 Flux 代表 0...N 个元素的响应式流;一个 Mono 代表 0|1 个元素的响应式流。 Flux 和 Mono 之间可以转换,比如 Flux 的 count 操作(计算流中元素个数)返回 Mono,Mono 的 concatWith 操作(连接另一个响应式流)返回 Flux。 Flux Flux<T> 是一个能够发出 0 到 N 个元素的标准 Publisher<T>,它会被一个完成(completion)或错误(error)信号终止。因此,一个 Flux 的可能结果是 value、completion 或 value,这三个分别会传递给订阅者中的 onNext、onComplete、onError 方法。 注意:所有的信号事件,包括代表终止的信号事件都是可选的。如果没有 onNext 事件,但是有 onComplete 事件,那么发出的就是空的有限流;如果去掉 onComplete 就得到一个 无限的空数据流。无限的数据流可以不是空的,比如 Flux.interval(Duration) 生成的是一个 Flux

Reactor 3 (8): 通过create()、generate()生成publisher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20-08-08 16:01:12
之前文章也介绍过了Mono和Flux的静态创建方法,这里有两种方法能够更加随意的生成Mono或是Flux: create(): 该方法可以用来创建flux和mono,通过出入一个callback函数用来对sink进行操作,添加sink的元素,create可以获取回调中发生的多线程事件,比如桥接一些异步多值得api generate(): 该方法只能用来生成Flux,相对create而言,generate在创建过程可以持久化一个state变量记录一些状态,类似闭包结构,通过一个回调函数进行对sink的操作,还可以对最后的state进行处理。当然generate可以像create一样使用 generate()方法使用 使用generate()创建Flux代码 @Test public void generateFlux ( ) { Flux < Object > flux = Flux . generate ( ( ) - > 0 , ( i , sink ) - > { sink . next ( i * i ) ; if ( i == 5 ) sink . complete ( ) ; return ++ i ; } , state - > log . warn ( "the final state is:{}" , state ) ) . log ( ) ; flux .

前端三大主流框架React、Vue、Angular的对比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20-08-08 06:07:55
前言 每个框架都不可避免会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从而会对使用者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就是主张,主张有强有弱,它的强势程度会影响在业务开发中的使用方式。 一、Angular,它两个版本都是强主张的,如果你用它,必须接受以下东西: 必须使用它的模块机制 必须使用它的依赖注入 必须使用它的特殊形式定义组件(这一点每个视图框架都有,难以避免) 所以Angular是带有比较强的排它性的,如果你的应用不是从头开始,而是要不断考虑是否跟其他东西集成,这些主张会带来一些困扰。 二、React 它也有一定程度的主张,它的主张主要是函数式编程的理念,比如说,你需要知道什么是副作用,什么是纯函数,如何隔离副作用。它的侵入性看似没有Angular那么强,主要因为它是软性侵入。你当然可以只用React的视图层,但几乎没有人这么用,为什么呢,因为你用了它,就会觉得其他东西都很别扭,于是你要引入Flux,Redux,Mobx之中的一个,于是你除了Redux,还要看saga,于是你要纠结业务开发过程中每个东西有没有副作用,纯不纯,甚至你连这个都可能不能忍: const getData = () => { // 如果不存在,就在缓存中创建一个并返回 // 如果存在,就从缓存中拿 } 因为你要纠结它有外部依赖,同样是不加参数调用,连续两次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于是不纯。为什么我一直不认同在中后台项目中使用Re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