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

网络流24题 魔术球问题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2-04 10:28:10
题目传送门 又是一个神奇的建图题,建图 \(Van\) ♂全不会啊 大体就是我们一个一个的把球放进来,每放进来一个,我们就求出当前的最小路径覆盖数(当前顶点数-最大流),直到最小路径覆盖数 \({>}\) 柱子数。此时的球的编号 \(-1\) 就是第一问的答案。第二问就是求每一条路径,顺着推下来就好了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ring> #include<queue> #include<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zzz{ int t,len,nex; }e[100010<<1]; int head[20010],tot=1; void add(int x,int y,int z){ e[++tot].t=y; e[tot].len=z; e[tot].nex=head[x]; head[x]=tot; } int s=0,t=20000,vis[20010],pre[20010]; bool bfs(){ memset(vis,0,sizeof(vis)); queue <int> q; q.push(s); vis[s]=1; while(!q.empty()){ int k=q.front(); q.pop(); for

[转载]2.2 UiPath条件判断活动Flow Decision的介绍和使用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19-12-04 09:31:22
一、Flow Decision介绍   FlowDecision节点是一个条件节点,它根据指定条件是否成立来控制流程的两个分支。   当条件为True时,流程执行一个分支   当条件为False时,流程执行另外一个分支 二、Flow Decision在UiPath中的使用   1.打开设计器,在设计库中新建一个Flowchart      2.为Flowchart命名及存放路径      3.在Activities中搜索Input Dialog,并将Input Dialog控件拖至设计区      4.为Input Dialog控件命名标题及标签      5.为Input Dialog输入的内容设置变量(设置变量时按ctrl+k后输入变量名)      6.在Variables里设置变量数据类型      7.在Activities搜索Flow Decision控件拖至设计区      8.进入Flow Decision 的Condition填写判定闰年的表达式      9.添加判断结果输入控件message box      10.在message box控件中添加输出消息   注:因输出结果中含有字符串,所以年份year需转换成string统一类型      11.点击Run执行流程,输入年份及输出结果           文章来源:RPA之家( http://www

Tool for generating control flow in Java

∥☆過路亽.° 提交于 2019-12-04 08:41:44
问题 I need a tool for generating control flow in java, but not a visual draw, something that I can work with like with path conditions or so. Anyone ? 回答1: To future record, what I´ve found that best suits to my needs is Soot. http://www.sable.mcgill.ca/soot/ 回答2: The ASM library can do that, at the JVM-bytecode level. See Method Analysis and Control flow analyses in http://download.forge.objectweb.org/asm/asm4-guide.pdf (page 121). 回答3: Atlas is an Eclipse plugin that enables program analysis. It

Azkaban 工作流调度器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19-12-04 07:32:52
1、Azkaban是什么 我们在工作中应该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有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可以划分成多个较小的任务完成,之所以进行划分是因为小任务之间可以并发的进行,例如是一个shell脚本执行的命令吧,大任务A可以划分成B、C、D、E四个子任务(脚本)完成,而B和C是可以同时进行的,D依赖B和C的输出,E又依赖D的输出,于是我们一般的做法可能就是开两个终端同时执行B和C,等两个都执行完成之后再执行D,接着在执行E。整个执行的过程都需要我们参与,但是整个的执行过程类似一个有向无环图,每一个子任务的执行可以看作整个任务的一个流,我们可以同时从没有入度的节点开始执行,任何没有流向(两个节点之间没有通路)关系节点都可以并行得执行,人为的控制难免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因为很多任务都需要在深夜执行,一般我们都是写脚本并设置cron),这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工作流调度器。 Azkaban就是完成这种任务的(其实主要还是用于对hadoop生态圈的任务的支持),它是由Linkedin实现并开源的,主要用于在一个工作流内以一个特定的顺序运行一组工作和流程,它的配置是通过简单的key:value对的方式,通过配置中的dependencies来设置依赖关系,这个依赖关系必须是无环的,否则会被视为无效的工作流。 Azkaban有如下功能特点: Web用户界面 方便上传工作流 方便设置任务之间的关系 调度工作流 认证

POJ 2516 Minimum Cost (费用流)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2-04 06:35:36
第一行是三个数字:N,M,K 分别表示有N个商店,M个供货商,K中货物 接下来是N行,每行K个整数 对于第i行第j列,表示的是第i个商店对于货物j的需求 再接着,M行,每行K个整数 对于第i行第j列,表示的是第i个供货商对于货物j的存货 接下来有K个N*M的矩形 第X个矩形的第i行第j列表示的是 从供货商j 运送一个单位的 货物X 到商店i的 花费 最后要求的是 在满足 所有商店的供应的 情况下的 最小花费 如果无法满足,则输出-1 题解: 首先弄清楚题目的意思 考虑k种货物都是独立的,因此只需要考虑k遍最小的费用然后求和 对于每一次的最小费用,显然直接求解最小费用流即可, 对于图的构建并不难, 但是要考虑清楚每条边的容量 从汇点向每个供货商连接一条容量为存货数量,费用为0的边 然后从每个供货商向每个商店连接一条容量为INF,费用为花费的边(容量连接成存货数量也行) 从商店向汇点连接一条容量为需求,费用为0的边 求解K次最小费用流累加答案即可。 参考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0974369/article/details/76648579 代码: 1 #include <cstdio> 2 #include <cstring> 3 #include <algorithm> 4 #include <queue> 5 #include <cmath> 6

HDU 4289 Control(最大流+拆点,最小割点)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19-12-04 06:34:42
题意: 有一群恐怖分子要从起点st到en城市集合,你要在路程中的城市阻止他们,使得他们全部都被抓到(当然st城市,en城市也可以抓捕)。在每一个城市抓捕都有一个花费,你要找到花费最少是多少。 题解: 1 //首先这一道题我原本是想这用bfs来做,因为这就相当于一棵树,你就只需要找出来怎么把它截断就可以 2 //但是这种方法我没有尝试,我还是用的最大流。那个每一个城市可以拆点成两个,然后这两个城市之间的 3 //权值设为这个城市的驻扎成本,然后如果两个城市相连,比如x和y相连,那么就可以建(x+n,y,INF),(y+n,x,INF)这 4 //两条边.然后跑最大流就可以了 5 //即使题目让你求都在哪几个点设防,你也可以写出来。因为跑完最大流之后要设防的点的流量都变成了0 6 #include<stdio.h> 7 #include<string.h> 8 #include<iostream> 9 #include<algorithm> 10 #include<queue> 11 using namespace std; 12 const int maxn=1200; 13 const int INF=0x3f3f3f3f; 14 int head[maxn],cnt,st,en,dis[maxn],cur[maxn]; 15 struct edge 16 { 17 int v

HDU 3605 Escape 最大流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19-12-04 06:32:49
题意: 如果这是2012年世界末日怎么办?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有些星球上的人可以生存,但有些人却不适合居住。现在科学家们需要你的帮助,就是确定所有人都能在这些行星上生活。输入多组测试数据,每组数据的开头是n (1 <= n <= 100000), m (1 <= m <= 10) n表示地球上有n个人,m代表m星球,星球和人的标签都是从0开始的。这里有n行,每一行代表一个合适的居住条件的人,每一行有m个数字,第i个数字是1,表示一个人适合居住在第i个星球上,或者是0表示这个人不适合居住在第i个星球上。最后一行有m个数字,第i个数字ai表示第i个星球最能容纳ai人。0 <= ai <= 100000输出确定是否所有人都能达到这些标准如果可以输出YES,则输出NO。 代码: 1 //这道题一看见是一个最大流模板,但是这道题就是为了卡时间。。。 2 //因为题目上面n特别大,这个时候因为m只有10,此时最大也就只有2^10个选择,所以有好多人的选择是一样的 3 //那么我们要按照他们的选择来建图,这样的话边的数量就会大大减少 4 #include<stdio.h> 5 #include<string.h> 6 #include<iostream> 7 #include<algorithm> 8 #include<queue> 9 #include<math.h>

CE634 Taxi Flow Network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2-04 06:25:13
CE634 Assignment-2 Derive Community Structures from Taxi Flow Network 1. Introduction In assignment 1, you have performed an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to derive meaningful statistics of the taxi GPS dataset. Some of the questions listed in assignment 1 allow us to generate insights into the spatial or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ravel demand in NYC. However, none of the questions require us to couple trip origins and destinations together. In other word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study area remain unexplored. In this assignment, you will be asked to perform a network

对Git Flow做些微创新 (3)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19-12-04 01:29:31
昨天改完release分支的操作( http://www.jiangyouxin.net/2013/02/13/git_flow_2.html )。现在只剩hotfix了,当然,之后我发现我改的还是release。 按照原始定义,hotfix其实和release很像,唯一的不同是,release分支基于develop创建,而hotfix基于以前的版本TAG创建。源代码里,git-flow-hotfix明显是从git-flow-release复制了一份,然后作了些许修改,很多地方连注释都还没改过来。其实这哥俩没必要分这么清楚,在我的版本里,是使用release分支来实现原版hotfix分支的功能,只是启动命令稍有不同: git flow release start <version> [<base>] 如果省略<base>,则release分支基于develop创建,代表一个主线版本;如果<base>是一个版本TAG,则release分支基于TAG创建,代表一个修补版本(厂里叫做擦屁股版本)。git-flow-release本来就有基于某个base创建分支的功能,只需要再改两点即可: (1) 修改sanity检查部分,允许多个release分支共存 这是因为以前的git flow是允许一个release和一个hotfix分支共存的。 (2) 结束release分支,向master做-

对Git Flow做点微创新 (2)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19-12-04 01:29:18
昨天改了git flow feature的实现,提供一个选项,finish时不再保留feature分支上的提交历史( http://www.jiangyouxin.net/2013/02/12/git_flow_1.html )。今天的主题是release分支。 在原版git flow的实现中,release分支与feature分支很像,都是基于develop创建,并在结束时合并回develop。所不同的是,release分支还要合并到master分支并打TAG。注意这里的次序是合并(git merge no-ff)在前,TAG在后,这在两个方面都是有点问题的: (1) 如果master上,存在没有合并到develop和release分支的修改,则会有灾难性后果。 当然,如果所有开发者都严格遵守git flow的规范,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但git flow的原版中并没有对此做sanity检查。在准备发布时,release分支上的代码是经过测试的,但这个代码与master(如果master有过修改)的合并结果是未经测试的。在把TAG打在合并结点上,就得保证合并前后代码是一致的,否则就有些草率了。 (2) TAG是极强的标志(在gitk中有醒目的显示),足以区分版本边界;没有必要再单独创建一个merge结点。 在nvie的原文中有一句话,可以用来解释他对--no-ff的偏爱: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