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CSS3学习笔记
1. 元字符使用: []: 全部可选项 ||:并列 |:多选一 ?: 0个或者一个 *:0个或者多个 {}: 范围 2.CSS3属性选择器: E[attr]: 存在 attr属性即可; E[attr=val]:属性值完全等于val E[attr*=val]: 属性值里包含 val字符并且在“任意”位置 E[attr^=val]: 属性值里包含 val字符并且在“开始”位置 E[attr$=val]: 属性值里包含 val字符并且在“结束”位置 3.CSS3伪类选择器: P:first-child:P元素的 父元素的第 1个子元素(第一个元素必须是p标签,否则无效) P:last-child: 其父元素的最后 1个子元素 P:nth-child(n): 其父元素的第 n个子元素(n遵循线性变化,其取值0、1、2、3、4...) P:nth-last-child(n): 其父元素的第 n个子元素(倒着数) 4.伪类: E:empty :空伪类; 选中没有任何子节点的 E元素;(使用不是非常广泛) E:target :目标伪类;结合锚点进行使用,处于当前锚点的元素会被选中; E:not(selector) :排除伪类; 除 selector(任意选择器)外的元素会被选中; 5.伪元素: 1、E::first-letter文本的第一个单词或字(如中文、日文、韩文等) 2、E::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