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ox

浏览器播放RTSP格式视频流的解决方法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20-05-04 00:00:06
  公司最近在做一个和摄像头有关的项目,我也参与了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下面就来说一说我做的一些事情。   公司采用的是海康威视的摄像头,海康威视还是可以的,他会给客户提供一个摄像头web的管理系统,用户其实使用这个管理系统就可以完成基本的需求了,海康威视的提供还是比较充分的。可能有些开发者对于这个管理系统还是不够满足,想要自己开发一个可以在web页面显示摄像头视频画面。这个也是可以的,海康威视也是提供了一个web开发包,方便开发者的使用。我这几天在网上找了好久,都是一些下载要积分的,我这里把下载的地址放在GitHub上面,方便大家的下载。同时放上去的还有海康威视开发的SDK。   海康威视摄像头的视频流采用的RTSP协议的视频流,但是html5支持的是RTMP,所以RTSP协议的食视频流无法直接在web页面上面显示。我要做的工作就是在web页面上面显示RTSP格式的摄像视频流。   先来说一说RTSP协议的一些特点: (1)是流媒体协议。 (2)RTSP协议是共有协议,并有专门机构做维护。 (3)RTSP协议一般传输的是 ts、mp4 格式的流。 (4)RTSP传输一般需要 2-3 个通道,命令和数据通道分离。以上是我在网上搜到的一些RTSP协议的特点。下面就来说一说我要做的工作。   浏览器支持RTSP格式也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于不同的浏览器会有不一样的实现方式

20165208 预备作业3Linux安装及学习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20-05-03 23:25:08
20165208 预备作业3Linux安装及学习 Linux操作系统安装 此次安装我在进行Ubuntu安装时出现了问题,按照操作当我选择启动时弹出了“不能为虚拟机打开新任务”的提示框。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找到了问题所在,并最终解决了问题。具体操作为重启计算机,在出现开启页面时,快速连续多次按F1键弹出BIOS界面,将virtualiation中的disabled转换为enable即可。后续操作按照进程来尚未出现问题。 问题及解决方法如图 Linux命令的学习方法 Linux作为一个操作系统包括如下结构:shell、库函数、硬件、内核、系统调用、应用。与Windows操作系统没有什么大区别。具体操作主要通过命令进行使用。 命令: 格式:command [options] [arguments] 选项option是调整命令执行行为的开关,决定了命令的显示结果。参数argument是指命令的作用对象。注:ls和ls .等价。 man命令:printf查找帮助文档,-k搜索学习命令,-f查看命令的基本功能。 cheat命令:提供显示Linux命令使用案例,cheat 命令即可学习例子举一反三。 find命令:查找文件在系统中的位置 grep命令:对文件进行全文检索,格式为grep -n 所要查找的函数。 whereis,which命令:查找适用的命令工具安装位置。which相对更精确

监控 各大主流 浏览器 的 url 访问事件

三世轮回 提交于 2020-05-02 16:50:45
监控 各大主流 浏览器 的 url 访问事件 目前国内及国际上流行的主流浏览器很多, 除了系统自带的 Internet Explorer 与 Microsoft Edge 之外,还有: Google Chrome 谷歌浏览器 QQ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2345加速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Safari浏览器 搜狗高速浏览器 UC浏览器 小智双核浏览器 Opera桌面浏览器 猎豹安全浏览器 联想浏览器 遨游浏览器 世界之窗浏览器 百分浏览器 星愿浏览器 115浏览器 …… …… 等等 本项目实现了监控各个浏览器的网页打开事件,并将url链接地址等信息通知给目标客户端。 与普通网络请求监控不同的是,一个页面内通常可存在多次不同的网络请求,本项目监控的 是用户所主动打开的网页,而非页面内各自不同的http, udp, socket请求。 本项目可用于网络监控、广告推广、优惠券 等等项目之上。 github 演示地址 : https://github.com/tankaishuai/BrowserMonitorOpenUrl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406675/blog/4262209

关于HTTP协议的一些记录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20-05-02 15:56:07
今天刚看完HTTP协议(虽然还有CTF的介绍没看),但还是要介绍一下 中文名:超文本传输协议 外文名:HTTP 工作层:应用层 基础:架构在TCP协议上 适用浏览器:Firefox、Google chrome等 一、报文格式 HTTP报文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用于http协议交换的信息。 请求端为请求报文 响应端为响应报文 是由多行(CR+LF作换行符)数据构成的字符串文本 (1)请求报文格式 < method > < request - URL > < version > < headers > < entity - body > (2)响应报文格式 < version > < status > < reason - phrase > < headers > < entity - body > (3)字段解释 method HTTP动词 常见方法:HEAD / GET / POST / PUT / DELETE / PATCH / OPTIONS / TRACE 扩展方法:LOCK / MKCOL / COPY / MOVE version 报文使用的HTTP版本 格式为HTTP/<majo).<minor) url < scheme > : / / < user > : < password > @ < host > : < port > / < path > ; <

python 全栈开发,Day76(Django组件-cookie,session)

老子叫甜甜 提交于 2020-05-02 11:21:44
昨日内容回顾 1 json 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 在python 序列化方法:json.dumps() 反序列化方法:json.loads() 在JS中: 序列化方法:JSON.stringfy() 反序列化方法:JSON.parse() 2 ajax $.ajax({ url: "" , type: "" , data:{}, // 默认contentType= " urlencoded " success:function(data){ } }) View Code 一、Django组件-cookie 会话跟踪技术 1. 什么是会话跟踪技术 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会话!可以把会话理解为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一次会晤,在一次会晤中可能会包含多次请求和响应。例如你给10086打个电话,你就是客户端,而10086服务人员就是服务器了。从双方接通电话那一刻起,会话就开始了,到某一方挂断电话表示会话结束。在通话过程中,你会向10086发出多个请求,那么这多个请求都在一个会话中。 在JavaWeb中,客户向某一服务器发出第一个请求开始,会话就开始了,直到客户关闭了浏览器会话结束。 在一个会话的多个请求中共享数据,这就是会话跟踪技术。例如在一个会话中的请求如下:  请求银行主页; 请求登录(请求参数是用户名和密码); 请求转账(请求参数与转账相关的数据); 请求信誉卡还款

博客的自我修养——入门篇(一)(如何搭建自己的博客与基本美化)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20-05-02 10:03:20
工具材料:首先你要有一个博客 主要内容:如何如何搭建自己的博客与基本美化 相关知识:也许。和HTML5、CSS这两个掺点边。 推荐链接: http://www.w3school.com.cn/ W3School | 听说是前端设计师要经常翻例子的地方。 http://www.cnblogs.com/asxinyu/p/Bolg_Category_BasicSetting_1.html 大神A | 学习参考(右下角的点赞系统就是抄这个大神的) https://www.cnblogs.com/ECJTUACM-873284962/p/9345611.html 大神B | 啊,太强了,是大佬,我死了,左下角的小可爱一万个想要www 皮肤与控件的选择 首先,没有美化之前我的网页是这个样子: 选用我自己喜欢的超级简洁风格,鼠标放在标签上面还有滑动,老实说自己已经挺喜欢了 自定义背景图片 但是,对不起,我喜欢二次元=。= 先加个背景(管理->设置->页面定制CSS代码) body { background:url("http://images.cnblogs.com/cnblogs_com/Kxia/1417723/o_1545694105428.jpg"); background-position:center left; background-size: cover; background

一步一步教你自定义博客园(cnblog)界面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20-05-02 09:28:14
一步一步教你自定义博客园(cnblog)界面 目录 一、总结 二、一步一步教你自定义博客园(cnblog)界面 标题 导航栏 侧边栏 修改内容显示和边栏显示 一、总结(点击显示或隐藏总结内容) 二、一步一步教你自定义博客园(cnblog)界面 写在开头 我之前在博客园没怎么发东西,就是觉得博客园的Markdown不支持实时预览,加上markdown显示出来的效果,主页皮肤效果总是觉得很奇怪不能让我满意。 但是我今天偶然发现,原来博客园是允许自定义样式的,我觉得我之前傻了。这点特别好,可以避免自己的博客和别人的雷同,可以个性化自己的主页,文章显示效果也可以自己控制,好似一下又回到了 做qq空间的年代 虽然博客园现在支持的模板已经很多了,但是我们还是加入一些自己的元素让自己的主页更加生动符合自己的风格。 设置自定义css的地方在: 设置 的 页面定制CSS代码 对于基础的好的人,当然可以完全自己做一个皮肤出来,可以完全禁用默认的CSS,对于我们实用注意者来说,还是“借鉴”比较好。 学CSS 你要学会定制,怎么的也要会一些基础的CSS吧?咱不说精通,起码什么background,font,border,margin之类的应该知道怎么用,其他的可以边看边查。 一般来说都是去w3school把~一定要掌握个大概再继续哦~~ http://www.w3school.com.cn/css

【二食堂】Alpha- 发布声明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20-05-02 07:44:10
MarkTexting Alpha版本发布声明 今日我们的 MarkTexting 正式上线了! 功能介绍 我们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文本标注生成知识图谱的网站,在Alpha阶段,我们实现的功能有: 登陆注册 退出登录 添加/删除实体 添加实体之间的关系 知识图谱的渲染生成 其他功能 登陆注册 退出登录 实体的添加和删除 添加关系和知识图谱的生成 Alpha版本修复的缺陷 当前版本为团队初次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详细请参考 测试报告 。 对运行环境的要求 经测试,以下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Edge(新、旧版均可) 搜狗浏览器 猎豹安全浏览器 可以正常使用本网站的所有功能, 推荐使用 。 360安全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QQ浏览器 以上浏览器请在 极速内核 的模式下使用本网站。 不推荐 :IE浏览器、UC浏览器。 安装方法 请直接访问地址: http://114.115.250.237/user/index/ Alpha版本已知的问题和限制 问题 : IE浏览器以及使用IE内核模式的浏览器,在用户未登录情况下不能重定向到登录注册页面 点击添加后文本区域会清空,用户上传的文本没有被保存 个人中心页面的修改个人信息功能还未实现 限制 : 核心功能实现不完整,在文本区域页面的用户交互设计得不是很好。 目前实体之间只支持三种关系的添加,在Beta阶段会添加。

Linux下强制杀死进程的方法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20-05-02 05:42:18
常规篇:  首先,用ps查看进程,方法如下: $ ps -ef …… smx 1822 1 0 11:38 ? 00:00:49 gnome-terminal smx 1823 1822 0 11:38 ? 00:00:00 gnome-pty-helper smx 1824 1822 0 11:38 pts/0 00:00:02 bash smx 1827 1 4 11:38 ? 00:26:28 /usr/lib/firefox-3.6.18/firefox-bin smx 1857 1822 0 11:38 pts/1 00:00:00 bash smx 1880 1619 0 11:38 ? 00:00:00 update-notifier …… smx 11946 1824 0 21:41 pts/0 00:00:00 ps -ef 或者: $ ps -aux …… smx 1822 0.1 0.8 58484 18152 ? Sl 11:38 0:49 gnome-terminal smx 1823 0.0 0.0 1988 712 ? S 11:38 0:00 gnome-pty-helper smx 1824 0.0 0.1 6820 3776 pts/0 Ss 11:38 0:02 bash smx 1827 4.3 5.8 398196 119568 ? Sl

带固态硬盘的电脑Ubuntu和Windows双系统安装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20-05-02 02:08:53
带固态硬盘的电脑Ubuntu和Windows双系统安装 说明 假设电脑有一个230G固态硬盘一个1T机械硬盘。(其他硬盘大小同理) 此教程适用于win10与Ubuntu都装在固态以及win10装在固态,ubutnu装在机械这两种情况。 因为我频繁使用的Ubuntu,所以此分区教程把固态分一半给Ubuntu挂载根目录,另一半用来装win10系统。固态只用来放两个系统以提高速度。 因为是固态装系统,所以固态硬盘的格式要使用GUID模式而非MBR,同时并且两个系统都要使用UEFI引导系统。 如果长期使用Ubuntu的话,建议Ubuntu分120多G的固态作为根目录,剩下的100G左右的固态分给win10。这样保证两个系统的流畅性。但是这样win10的软件都要撞到机械里了。本文采用这种分区方式。 一半ubuntu只需要分两个区一个分区挂载到根目录,一个分区挂载到home。根目录是用来装系统和软件的(Ubuntu软件不可随意选择路径)。home是用来做存储的。上面我说的Ubuntu的120多个G的固态分区是给根目录的,home目录用机械硬盘就可以,一般300G左右即可。 这样装完系统是Ubuntu引导win10.将系统装在固态上采用UEFI分区是无法用win10引导ubuntu的。这是往固态上装系统与直接往机械上装系统的区别之一。 1 分区 1.1 做系统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