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CSS定位—浮动模型
原文: 深入理解CSS定位—浮动模型 前面我们讲到了绝对定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讲到3种定位模型中的浮动模型。主要参考 张鑫旭在慕课网的 深入理解float 那些年我们一起清过的浮动---by 一丝丝凉 精通CSS 注意 :第二小节基本参考一丝丝凉的内容,看过这篇就可以略过我的那部分内容。 1. 浮动 浮动: 浮动的框可以左右移动,直到它的外边缘碰到包含框或另一个浮动框的边缘 。和绝对定位元素一样,使用浮动后,该元素也会脱离文档流,即 浮动框不属于文档中的普通流 。 当一个元素浮动之后,不会影响到块级框的布局而只会影响内联框(通常是文本)的排列,文档中的普通流就会表现得和浮动框不存在一样,当浮动框高度超出包含框的时候,也就会出现包含框不会自动伸高来闭合浮动元素(“高度塌陷”现象)。 顾名思义,就是漂浮于普通流之上,像浮云一样,但是只能左右浮动。 正是因为浮动的这种特性,导致本属于普通流中的元素浮动之后,包含框内部由于不存在其他普通流元素了,也就表现出高度为0(高度塌陷)。在实际布局中,往往这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需要 闭合浮动元素 ,使其包含框表现出正常的高度。 1.1 浮动设计的初衷与特性 浮动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实现文本环绕效果 。明白了浮动的设计初衷,我们就能明白浮动的特性表现了。浮动具有以下两个特性: 包裹性 破坏性 单纯只是说浮动的特性:包裹性与破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