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ddler——断点应用(十)
断点有两种方式: 全局断点 2.局部断点 1.先介绍全局断点:全局断点的特点是:不能针对一个请求,是给所有抓到的请求打断点 全局断点如何设置: Rules——Automatic Breakpoints——before requests(请求前断点)/after responses(响应后断点) 选择 before requests(请求前断点:响应发出,还没到达服务器)后,状态栏: 选择after response(响应后断点:响应回来了,还没发给客户端)后,底部状态栏: 断点失效,选择disabled,底部状态栏: 快速设置断点:直接点击底部状态栏断点处 ;点一下切换状态 请求前断点: Composer抓到百度登录的包为例: a.先点击成before requests断点 b.点击Execute—左侧session列表双击请求 c.可以修改数据——修改用户名 d.点击Run to Completion 让断点直接通过——捕获到刚刚发送的请求,双击,点击响应中的Raw,发给服务器的是修改之后的内容。 响应后断点: a.首先设置响应后断点(在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之前),用composer发送百度登录请求: b.做了断点,所以可以修改响应 c.点击Run to Completion,发送给客户端 d.双击请求,可以看到修改后的响应内容 修改响应内容,可以把内容全部删除,可以做极端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