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ora

一文告诉你Linux如何配置KVM虚拟化--安装篇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20-08-12 03:40:14
KVM全称"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即基于内核的虚拟机,在linux内启用kvm需要硬件,内核和软件(qemu)支持,这篇文章教你如何配置并安装KVM虚拟机. 检查硬件和系统的兼容性 检查硬件虚拟化: LC_ALL=C lscpu | grep Virtualization 这行代码其中 LC_ALL=C为设置输出语言用,lscpu输出CPU信息,在输出的CPU信息里面查找“Virtualization”(虚拟化),输出结果如果有"AMD-V"(AMD CPU) 或者"VT-X"(Intel CPU),则说明你的电脑硬件支持并且已开启虚拟化,可以下一步 那如果没有显示以上两种呢,就进入BIOS(或者UEFI)找到虚拟化/virtualization/VT-X/AMD-V一般来说是这四个名字里面任意一个,当然,如果你的班子BIOS里面是virtualization里面有vt-x和vt-d两个的话,就两个都开。然后,理论上你就能继续了,除非,你的硬件 根本不支持虚拟化(除非厂家手动阉割,现在一般不会有这问题,博主的本本一开始买来BIOS里面就是没有AMD-V的,后来就是靠BIOS更新加上的)。 举个例子:博主linux上的显示是: Virtualization: AMD-V 则证明该电脑支持AMD 的虚拟化技术 检查系统是否支持 lsmod |

linux进阶之路-1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20-08-11 11:31:59
一、按系列罗列Linux的发行版,并描述不同发行版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Debian是三大发行版中唯一以社区形式运作,不以商业公司形式运作。是一个致力于创建自由操作系统的合作组织。而且debian开发者所创建的操作系统中绝大部分基础工具来自于GNU工程。 Fedore是一款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也是一组维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软件集合。由红帽公司赞助。 suse是基于Slackware二次开发的一款Linux,主要用于商业桌面、服务器。 不同发行版之间的联系: 所有发行版都是使用Linux内核;都需要遵循GNU的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协定 不同发行版之间的区别: 发行版的本质区别,在于继承不同版本的内核,库、程序的组成。不同发行版几乎采用了不同包管理器(SLES、Fedora、openSUSE、centos、RHEL使用rmp包管理系统,包文件以RPM为扩展名;Ubuntu系列,Debian系列使用基于DPKG包管理系统,包文件以deb为扩展名。) 二、安装Centos7.6操作系统,创建一个自己名字的用户名,并可以正常登录,将主要步骤截图。 三、配置环境变量,实现执行history的时候可以看到执行命令的时间。 1、在~/.bash_profile文件中新增一行,写入:HISTTIMEFORMAT="”%F %T ",保存退出。 [root

#新闻拍一拍# IBM 招聘广告要求应聘者具备至少 12 年 K8S 使用经验

℡╲_俬逩灬. 提交于 2020-08-11 11:14:23
IBM 招聘广告要求应聘者具备至少 12 年 K8S 使用经验 IBM 全球技术服务部门近日发布了一则招聘广告,其中一条招聘说明要求应聘者“拥有 12 年以上 Kubernetes 使用经验”。这条要求有点令人迷惑,因为 Kubernetes 项目在 GitHub 的初次提交时间为2014年6月7日,直到2015年5月22日才宣布 1.0 版本进入功能冻结阶段,也就是说诞生至今才 6 年。 来源: 开源中国 拍一拍:或许加班能将一天算成两天? Mac 前主管:Windows PC 也终将积极拥抱 ARM 处理器 Mac 前主管 Jean-Louis Gassée 对苹果从英特尔处理器向自研 ARM 处理器转型一事发表了评论:A12Z Bionic 证明了未来的 Mac 将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整机的热设计功耗。为了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竞争对手也终将不得不提供对 ARM CPU 的更好支持。 来源: cnBeta.COM 拍一拍:不知道 Intel 怎么想? Fedora 33 确认使用 Nano 作为默认文本编辑器 Fedora 工程和指导委员会(FESCo)上周全员批准 Fedora 33 使用 Nano 作为默认文本编辑器的提案。 来源: 开源中国 拍一拍:好吧,毕竟还是要往前走的。虽然作为老系统管理员有点不适应,但是不能进步的技术人员就不是技术人员。 来源:

常用Linux发行版操作系统大盘点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20-08-11 02:21:41
本文已收录进开源项目: github.com/JavaCollection ,有自学路线、面试题和面经、编程资料及系列技术文章等,资源持续更新中… 在之前的两篇文章: 《人手一套Linux环境搭建之:macOS版本教程》 《人手一套Linux环境搭建之:Windows版本教程》 中详细演示了如何在 Windows 系统和 macOS 系统上基于虚拟机来打造 学习和实验用 的 Linux 环境,这两篇文章中安装的 Linux 系统都是 CentOS 这个发行版,于是一些小伙伴发出了 致命三连击 : 为啥不选用其他类型的 Linux 系统呢? 还有哪些 Linux 系统可供选用呢? 我到底该选哪一种 Linux 操作系统呢? 得嘞,做个小盘点吧。 不过由于个人能力和见识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出,一起交流进步。 眼花缭乱! Linux 系统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具体的发行版种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本文就试着来总结一波, 理一理 、 顺一顺 ,帮助我们做到心里有数。 单谈 Linux 的概念实在是太泛了。严格来讲, Linux 只能说是一种操作系统的 内核 ,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 “Linux操作系统” 一般指的是 采用Linux作为内核 的操作系统! 首先我们选两个常见的维度,来 做个分类 吧。 按是否商业版来划分 现有的 Linux 发行版操作系统,可以划分为由商业公司维护的

Fedora 33 开始测试切换到 Btrfs

╄→尐↘猪︶ㄣ 提交于 2020-08-10 22:00:57
尽管距离 Fedora 的下一个稳定版本( Fedora 33 )还有几个月的距离,但仍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 在所有其他 Fedora 33 接受的系统范围的更改 中,最有趣的提议是将 Btrfs 作为桌面的默认文件系统,这个提议现在已经被批准了。 这是 Fedora 对该提案的评价: 对于安装 Fedora 的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我们希望以透明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文件系统功能。我们希望添加新功能,同时减少处理磁盘空间不足之类的情况所需的专业知识。Btrfs 它的设计理念非常适合这个角色,让我们将其设为默认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在测试的最终投票结果出来之前,这不是系统范围内的更改。 但是,现在测试已经成功完成,投票结果也是赞成的 —— Fedora 33 版本已经接受了这个改动。 那么,为什么 Fedora 提出这一更改?这会有什么用么?这是糟糕的举动吗?对 Fedora 的发行有何影响?让我们在这里谈论下。 它会影响哪些 Fedora 版本? 根据提议,如果测试成功,那么 Fedora 33 的所有桌面版本、spins 和 labs 都受此影响。 因此,你可以期望 工作站版本 将 Btrfs 作为 Fedora 33 上的默认文件系统。 实施此更改的潜在好处 为了改进 Fedora 在笔记本和工作站的使用,Btrfs 文件系统提供了一些好处。 现在 Fedora 33

使用 DNS over TLS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20-08-10 14:00:51
现代计算机用来在互联网种查找资源的 域名系统(DNS) 是在 35 年前 设计的,没有考虑用户隐私。它会面临安全风险和攻击,例如 DNS 劫持 。它还能让 ISP 拦截查询。 幸运的是,现在有 DNS over TLS 和 DNSSEC 两种技术。DNS over TLS 和 DNSSEC 允许创建从计算机到它配置的 DNS 服务器之间的安全且加密的端到端隧道。在 Fedora 上,部署这些技术的步骤很容易,并且所有必要的工具也很容易获得。 本指南将演示如何使用 systemd-resolved 在 Fedora 上配置 DNS over TLS。有关 systemd-resolved 服务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文档 。 步骤 1:设置 systemd-resolved 类似于下面所示修改 /etc/systemd/resolved.conf 。确保启用 DNS over TLS 并配置要使用的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 $ cat /etc/systemd/resolved.conf [Resolve] DNS=1.1.1.1 9.9.9.9 DNSOverTLS=yes DNSSEC=yes FallbackDNS=8.8.8.8 1.0.0.1 8.8.4.4 #Domains=~. #LLMNR=yes #MulticastDNS=yes #Cache=yes

Linux安装软件命令详解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20-08-09 21:30:25
Linux安装软件命令详解 目录 一、deb包的简介、安装及卸载步骤 二、rpm包的简介、安装及卸载步骤 三、AppImage包的简介、执行步骤 四、tar.gz、tar.bz2源代码包的简介、安装及卸载步骤 五、apt-get详解 六、yum详解 七、.run文件的简介、安装及卸载步骤 八、bin包的简介、安装及卸载步骤 扩展: 回到顶部 一、deb包的简介、安装及卸载步骤 简介: d eb文件是linux发行版debian系统的安装包格式,还有像基于debian系统的发行版ubuntu等系统也使用deb格式安装包,我们可以使用dpkg命令进行安装管理这些deb安装包文件。包的管理工具为 apt-get。 Debian软件包命名遵循下列约定: <软件包名称><版本>-<修订号><平台>.deb 例如 nano_1.3.10-2_i386.deb 软件包名称: nano 版本: 1.3.10 修订号: 2 平台: i386 安装步骤: 1、找到相应的软件包,比如xx.deb,下载到本机某个目录; 2、cd xx.deb所在的目录; 3、 sudo dpkg -i xx.deb 。 卸载步骤: 1、 sudo dpkg -r xxSoftName 。 回到顶部 二、rpm包的简介、安装及卸载步骤 简介: rpm的全名为"RedHat Package Manager"

CentOS安装Docker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8-09 20:17:47
0. CentOS8 先执行 yum install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fedora/30/x86_64/stable/Packages/containerd.io-1.2.6-3.3.fc30.x86_64.rpm 1. 安装docker curl -sSL https://get.daocloud.io/docker | sh 2. 启动并设置开机自启动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systemctl start docker 2. 设置镜像站 curl -sSL https://get.daocloud.io/daotools/set_mirror.sh | sh -s http://f1361db2.m.daocloud.io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kmnztech/blog/4298503

适于初学者的基于终端的文本编辑器 GNU Nano 5.0 版发布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20-08-09 19:49:27
开源文本编辑器 GNU nano 已经达到了 5.0 版本的里程碑。看看这个新版本带来了哪些功能。 Linux 上有很多 基于终端的文本编辑器 。像 Emacs 和 Vim 这样的编辑器需要经历陡峭的学习曲线和掌握一堆不寻常的键盘快捷键,但公认 GNU nano 更容易使用。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 Nano 是 Ubuntu 和许多其他发行版中默认的基于终端的文本编辑器的原因,而即将发布的 Fedora 33 版本 也将把 Nano 设置为终端的默认文本编辑器。 GNU nano 5.0 的新功能 在 GNU nano 5.0 的 变更日志 中提到的一些主要亮点是: -indicator 选项将在屏幕右侧显示一种滚动条,以指示视口在缓冲区中的位置和覆盖范围。 可以用 Alt+Insert 键标记行,你可以用 Alt+Page 和 Alt+PageDown 键跳转到这些标记的行。 执行命令提示符现在可以直接从主菜单中访问。 在支持至少 256 种颜色的终端上,有新的颜色可用。 新的 -bookstyle 模式,任何以空格开头的行都会被认为是一个段落的开始。 用 ^L 刷新屏幕现在在每个菜单中都可以使用。它还会将行与光标居中。 可绑定函数 curpos 已经改名为 location ,长选项 -tempfile 已经改名为 -saveonexit ,短选项 -S 现在是 -softwrap

使用 ZeroMQ 消息库在 C 和 Python 间共享数据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20-08-09 12:17:25
ZeroMQ 是一个快速灵活的消息库,用于数据收集和不同编程语言间的数据共享。 作为软件工程师,我有多次在要求完成指定任务时感到浑身一冷的经历。其中有一次,我必须在一些新的硬件基础设施和云基础设施之间写一个接口,这些硬件需要 C 语言,而云基础设施主要是用 Python。 实现的方式之一是 用 C 写扩展模块 ,Python 支持 C 扩展的调用。快速浏览文档后发现,这需要编写大量的 C 代码。这样做的话,在有些情况下效果还不错,但不是我喜欢的方式。另一种方式就是将两个任务放在不同的进程中,并使用 ZeroMQ 消息库 在两者之间交换消息。 在发现 ZeroMQ 之前,遇到这种类型的情况时,我选择了编写扩展的方式。这种方式不算太差,但非常费时费力。如今,为了避免那些问题,我将一个系统细分为独立的进程,通过 通信套接字 发送消息来交换信息。这样,不同的编程语言可以共存,每个进程也变简单了,同时也容易调试。 ZeroMQ 提供了一个更简单的过程: 编写一小段 C 代码,从硬件读取数据,然后把发现的东西作为消息发送出去。 使用 Python 编写接口,实现新旧基础设施之间的对接。 Pieter Hintjens 是 ZeroMQ 项目发起者之一,他是个拥有 有趣视角和作品 的非凡人物。 准备 本教程中,需要: 一个 C 编译器(例如 GCC 或 Clang ) libzmq 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