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

CentOS7数据库架构之NFS+heartbeat+DRBD(亲测,详解)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20-02-08 08:23:07
目录 参考文档 理论概述 DRBD 架构 NFS 架构部署 部署DRBD 部署heartbeat 部署NFS及配合heartbeat nfs切记要挂载到别的机器上不要为了省事,省机器 参考文档 https://blog.51cto.com/732233048/1669417 CentOS 7下安装配置Heartbeat高可用集群_服务器应用_Linux公社-Linux系统门户网站 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9-02/157123.htm NFS自动挂载_服务器应用_Linux公社-Linux系统门户网站 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3-05/84777.htm 1 NFS高可用解决方案之DRBD+heartbeat搭建 - 温柔易淡 - 博客园 https://www.cnblogs.com/liaojiafa/p/6129499.html Linux HA集群之DRBD详解(较全面) 构建Mysql+heartbeat+DRBD+LVS集群应用系统系列之DRBD的搭建 https://www.cnblogs.com/liaojiafa/p/6118425.html RHEL/CentOS/Fedora各种源(EPEL、Remi、RPMForge、RPMFusion)配置 - AderStep -

linux基础:日志定时轮询详解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20-02-08 07:19:48
logrotate介绍 对于Linux系统安全来说,日志文件是极其重要的工具。日志文件包含了关于系统中发生的事件的有用信息,在排障过程中或者系统性能分析时经常被用到。当日志文件不断增长的时候,就需要定时切割,否则,写日志的速度和性能也会下降,更不便于我们归档,查询。所以便有了使用logrotate的时候 ,logrotate是个十分有用的工具,它可以自动对日志进行截断(或轮循)、压缩以及删除旧的日志文件。例如,你可以设置logrotate,让/var/log/foo日志文件每30天轮循,并删除超过6个月的日志。配置完后,logrotate的运作完全自动化,不必进行任何进一步的人为干预。 logrotate配置文件位置 Linux系统默认安装logrotate工具,它默认的配置文件在:/etc/logrotate.conf/etc/logrotate.d/ logrotate.conf 才主要的配置文件,logrotate.d 是一个目录,该目录里的所有文件都会被主动的读入/etc/logrotate.conf中执行。另外,如果 /etc/logrotate.d/ 里面的文件中没有设定一些细节,则会以/etc/logrotate.conf这个文件的设定来作为默认值。 实际运行时,Logrotate会调用配置文件/etc/logrotate.conf。可以在/etc/logrotate

解决github图片不显示问题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20-02-08 06:46:13
修改hosts文件 # GitHub Start 192.30 .253 .112 github . com 192.30 .253 .119 gist . github . com 151.101 .184 .133 assets - cdn . github . com 151.101 .184 .133 raw . githubusercontent . com 151.101 .184 .133 gist . githubusercontent . com 151.101 .184 .133 cloud . githubusercontent . com 151.101 .184 .133 camo . githubusercontent . com 151.101 .184 .133 avatars0 . githubusercontent . com 151.101 .184 .133 avatars1 . githubusercontent . com 151.101 .184 .133 avatars2 . githubusercontent . com 151.101 .184 .133 avatars3 . githubusercontent . com 151.101 .184 .133 avatars4 . githubusercontent . com

zabbix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20-02-08 05:21:31
为什么要监控 运维的职责 1.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可靠。 2.为客户提供7*24小时服务。 3.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关键时刻,提前提醒我们服务器要出问题了 当出问题之后,可以便于找到问题的根源 拿到公司服务器的管理权之后, 第一件事,备份 第二件事,监控 数据有故障了,服务有问题了,一些内容挂掉了,比如web服务器,或者是硬件的服务器,raid,磁盘有故障了也会报警,用户访问网站,感觉慢了,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提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你们公司监控是怎么做的-面试题 OSI/ISO7层协议进行回答 业务流程、用户访问网站的流程进行补充 监控工具 mrtg 流量监控出图 nagios 监控 cacti 流量监控出图 zabbix 监控+出图,所有监控范畴,都可以整合到Zabbix中。 硬件监控:Zabbix IPMI Interface 系统监控:Zabbix Agent Interface Java监控:Zabbix JMX Interface 网络设备监控:Zabbix SNMP Interface 应用服务监控:Zabbix Agent UserParameter MySQL数据库监控:percona-monitoring-plulgins URL监控:Zabbix Web 监控 Zabbix简介 zabbix是一个基于WEB界面的

集群架构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20-02-08 05:20:11
回到顶部(go to top) 01. 了解集群架构服务器组成 基本架构组成:(用于让用户进行访问) 前端服务部分: 1 )顾客 - 用户 是一个访问者,请求访问网站页面 2 )保安 - 防火墙设备 对访问架构用户进行策略控制,正常访问网站用户,可以放行进入;非法人员(黑客)访问网站,禁止进入 3 )对讲机 - 交换机(外网) 提供架构中服务器相互通讯交流的需求(提供外部人员访问) 4 )迎宾人员 - 负载均衡服务器 对用户的访问请求进行调度处理 5 )服务员 - 网站 web 服务器 对用户的请求进行响应处理 后端服务部分: 1 )对讲机 - 交互机(内网) 提供架构中服务器相互通讯交流的需求(提供内部局域网服务器通讯交流) 2 )厨师 - 数据库服务器 主要用于存储用户提交文字(字符串)数据信息 3 )厨师 - 存储服务器 主要用于存储用户上传视频 音频 图片 附件等数据资料 4 )厨师 - 备份服务器 主要用于对用户存储(上传)数据信息进行统一备份管理 5 )厨师 - 缓存服务器 主要用于存储用户经常访问的数据信息,提升请求数据信息的响应效率 扩展架构组成:(用于让运维人员远程管理架构中的服务器) 1 )员工 - 运维人员 可以远程管理架构中服务器(通过特殊通道-VPN隧道) 2 )审计 - 跳板机服务器 用于监管内部运维人员操作记录信息,一旦出现架构问题

shell加载配置文件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20-02-07 18:54:51
shell有不同的启动方式,根据启动方式的不同会加载不同的配置文件,从而配置不同的环境变量 我们比较常见的启动方式有: 1.通过linux控制台登录或者ssh方式,启动shell,这种情况为登录式启动shell 会依次加载/etc/environment, /etc/profile, ~/.bash_profile (或者~/.bash_login 或者 ~/.profile) 而~/.bash_profile中又会加载~/.bashrc,而~/.bashrc又加载 /etc/bashrc , /etc/bashrc又加载 /etc/profile.d/*.sh 2. 通过bash -l 登录式启动shell,会加载 /etc/profile, ~/.bash_profile 但不会加载/etc/environment 3,通过bash 非登录式启动shell,会加载~/.bashrc,前面说过~/.bashrc脚本又会加载/etc/bashrc , /etc/bashrc又加载 /etc/profile.d/*.sh 可以看出上面的三种方式,不管时登陆时还是非登陆时,都会加载~/.bashrc, /etc/bashrc , /etc/profile.d/*.sh中的内容 而 /etc/profile, ~/.bash_profile只有在登录式启动的时候才会加载

linux 用户 组 相关

跟風遠走 提交于 2020-02-07 15:40:28
本文总结了Linux添加或者删除用户和用户组时常用的一些命令和参数。 1、建用户: adduser phpq //新建phpq用户 passwd phpq //给phpq用户设置密码 2、建工作组 groupadd test //新建test工作组 3、新建用户同时增加工作组 useradd -g test phpq //新建phpq用户并增加到test工作组 注::-g 所属组 -d 家目录 -s 所用的SHELL 4、给已有的用户增加工作组 usermod -G groupname username 或者:gpasswd -a user group 5、临时关闭:在/etc/shadow文件中属于该用户的行的第二个字段(密码)前面加上*就可以了。想恢复该用户,去掉*即可。 或者使用如下命令关闭用户账号: passwd peter –l 重新释放: passwd peter –u 6、永久性删除用户账号 userdel peter groupdel peter usermod –G peter peter (强制删除该用户的主目录和主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 7、从组中删除用户 编辑/etc/group 找到GROUP1那一行,删除 A 或者用命令 gpasswd -d A GROUP 8、显示用户信息 id user cat /etc/passwd

搭建nextcloud私有云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20-02-07 13:21:13
搭建nextcloud私有云 网上已有很多的教程是关于nextcloud或owncloud的私有云的搭建,但是都是零零碎碎,并不完整,这里以树莓派raspbain 10 buster系统为例,安装nextcloud私有云。 这里分以下的几步来进行: 文章目录 搭建nextcloud私有云 换源、更新软件 安装apache2 安装php 安装mariadb 安装nextcloud 测试 上传速度 下载速度 性能优化 apcu 提高swap容量 提高sd卡的速度 换源、更新软件 由于国内环境,软件的下载安装相对比较慢,所以更换安装源来提高下载速度,更换下载源后更新软件的速度相对比较慢,其中很快做其他的事情,自行怎么方便怎么来。 网上许多教程都不是基于最新的raspbain buster来进行更换的,这里需要注意下,跟换源之前先查看系统版本。 root@raspberrypi:/home/pi $ lsb_release -a No LSB modules are available. Distributor ID: Raspbian Description: Raspbian GNU/Linux 10 ( buster ) Release: 10 Codename: buster 修改源 # 备份并编辑source.listwenjian $ cp /etc/apt/sources

Redis5.0.5+Keepalived1.2.18精简高可用架构部署手册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20-02-07 12:16:47
Redis + Keepalived 部署手册 1 解压 请将上传或下载的安装包存放在/root/download目录下。 # tar -zxf keepalived-1.2.18.tar.gz 安装依赖 # yum install gcc openssl-devel pcre-devel zlib-devel -y 2 编译&安装 # cd keepalived-1.2.18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keepalived # make && make install # mkdir /etc/keepalived # cp /usr/local/keepalived/etc/keepalived/keepalived.conf /etc/keepalived/ # cp /usr/local/keepalived/etc/rc.d/init.d/keepalived /etc/init.d/ # cp /usr/local/keepalived/etc/sysconfig/keepalived /etc/sysconfig/ # cp /usr/local/sbin/keepalived /usr/sbin/ 如果上面最后的命令提示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改执行下面的命令: # cp /usr/local

bond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20-02-07 12:08:00
#!/bin/bash cat >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EOF TYPE=Bond USERCTL=no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BRIDGE=br0 BONDING_MASTER=yes BONDING_OPTS="mode=1 miimon=100" EOF cat >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m1 <<EOF DEVICE=em1 USERCTL=no ONBOOT=yes MASTER=bond0 BOOTPROTO=none EOF cat >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m2 <<EOF DEVICE=em2 USERCTL=no ONBOOT=yes MASTER=bond0 BOOTPROTO=none EOF cat >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r0 << EOF TYPE=Bridge BOOTPROTO=static PEEDNS=yes NAME=br0 DEVICE=br0 ONBOOT=yes IPADDR=192.168.102.1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