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关于读书,千万不要忽略输出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43:02
上一篇文章( 关于读书,为什么需要速读? )最后我强调了阅读的几个重要步骤: 1、看主题,看是否需要花时间在这本书上。 2、速读,了解书的结构和脉络,找到书的重点,提出好的问题。 3、挑感兴趣的仔细看。 4、输出,如读书摘要。 最后一步,也是尤其关键的一步,就是输出。读书其实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很多人只做了一半。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看了一本书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几乎记不得这本书里讲了什么,当别人让你推荐书的时候你把这本书推荐给了他,当被问到它好在哪里,推荐理由是什么的时候,你却印象模糊,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就是缺乏输出的表现,其实只读的吸收率可能只有百分之十,你给别人讲出来才能到百分之九十,给别人讲出来没那么容易,你一定要先搞懂,思维清晰,才能讲出来,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梳理逻辑的途径。 那怎么做到更好的输出呢? 读的过程中要有目标感。 跟之前一样,这篇说的书也都是非虚构类,假设你看完这本书就要给别人讲一遍,你可以讲什么,哪些是有意思的,哪些是有思想的,这些才是你重点需要看的。这里假设你已经速读过一遍了,因为速读是更靠前的步骤,能让你找到书的重点,提出好的问题。 尝试着去理解,并写摘要。 看的过程中,你总有一些感想,以及通过这个感想得到的联想,或者觉得书中写的好的地方,记下来,琢磨一下它好在哪里,不知道它好在哪里也没关系,以后再回头翻看,而不是突然想到这句话的时候找不到在哪

考GRE,可以不背单词吗?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5:02
很多备考中的小伙伴都会吐槽, “背GRE单词真的扒掉我一层皮”、 “如果可以不背单词还能拿高分就好了”。 考GRE,真的可以不背单词吗? “考GRE,可以不背单词吗?” 答案是: 对有些人来说,真的可以。 问题是―― 你是不是那样的人? 什么样的人可以不背单词呢? 首先,我们排除特殊情况:平时常读高难度英文文章、高难度英文学术著作,单词量本身就至少有一两万的大神,以至于这类人并不觉得GRE单词有什么难度……这类人根本无需纠结“考GRE,可以不背单词吗”这种问题;这种人在考生中占比也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不讨论他们。 接下来,我们的讨论仅 针对单词量不高,做GRE填空确实有很多词汇不认识的同学。 我们分情况讨论。 对背不背单词的问题 我们需要两个维度: 1.目标分数: 我们分为希望冲击 160的高分目标 ; 155左右的好成绩目标 ; 150左右的一般成绩目标 。 2.阅读能力: 你有多年阅读、尤其是阅读学术著作的经验吗?我们分为 经验充分 (有多年阅读习惯,经常读学术著作,阅读能力极高); 一般经验 (学术著作读的不多,读不太懂(普通著作有一定阅读量和阅读经验); 缺乏经验 (平时不怎么读书) 接下来我们分情况讨论 如果你阅读经验丰富――表现为按照考试时间要求来做GRE阅读,正确率非常高――以及所需成绩并不太高,155就足以令你满足的话,其――实――你――可――以――不怎么背单词!

理工科的阅读笔记,应该这样做!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4:01
理工科的书籍 和一般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排版上都有一定的区别。其中穿插着一些生词,拗句,读懂这些内容需要有相关的 基础知识 积累,造成了再阅读时的理解程度有着千差万别。在阅读方式相较于一般的 文学作品 也有着不小的差别,比如一般的文学作品可以快读,速读,大脑会 “自动补全” 一些内容,这是我们大脑的强大之处。但是这在理工科类的书籍上是难以奏效的,毕竟,如果你已经到达了能 “脑补” 我会按照 章节 做笔记,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出现打断思路的情况,这也是和阅读 文学作品 差别较大的地方。当然在阅读的时候我会勾画。虽然在《快速阅读术》这本书中谈及,在阅读中勾画,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 (比如你可以试试读书时勾画和不勾画,关上书本后你会发现,你勾画的内容并没有给你留下比不勾画的内容更深刻的印象) 《快速阅读术》是日本书评家 印南敦史 的作品,旨在为为大家揭示快速阅读的秘密,但是据本人鄙见,这本书中的方法并不适用于理工科类的书籍。 但是!勾画在阅读时没有用,但在阅读后却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帮你迅速定位到你再阅读时觉得重点的词汇,句子,难以理解的词汇,句子,自己的疑惑,方便你再读后进行笔记的整理与归纳。 (其实阅读到记忆到掌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复习是这个过程的好帮手) 我是这样做的 ↓↓↓ 这是我目前的需要涵盖的类别,红圈需要搜集特定资料后再做复习笔记,黑色波浪线还要在阅读后再理解清楚

Leaf for Mac (rss阅读器)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1:01
Leaf Mac是一款运行于 Mac 上的新闻阅读器。它具有干净而直观的界面,可让你轻松方便地阅读、分享、收藏和搜索新闻。即使Leaf Mac是走轻盈路线的新闻阅读器,但是快捷键,手势,搜索,更换界面主题,收藏夹,字体调节以及分享等功能都一应俱全。 Leaf Mac软件介绍 Leaf Mac是一款轻型阅读软件,界面很漂亮,UI和交互都挺新颖,对于轻型阅读,新颖的交互形式很美观很大方。可以让我们方便的阅读、分享、标记和搜索各种新闻信息,其界面风格符合下一代的 OS X Yosemite设计方式,支持保存到Pocket, Readability, Instapaper等离线阅读中,并且具有多种主题风格。 Leaf Mac软件功能 优美的主题(包括夜间模式) 可自定义新闻阅读器外观 手势和键盘快捷方式 与 Feedly、NewsBlur、Feedbin 和 Feed Wrangler 同步 独立 新闻 引擎 可将文章保存至 Buffer、Evernote、Pocket、Readability、Instapaper、Facebook、Twitter 和 LinkedIn 支持新闻、RDF、ATOM 新的文章通知,可在通知中心访问过去的文章 更新日志 Leaf for Mac (新闻阅读器) V5.1.4 修复了各种错误 系统要求 英特尔64 OS X 10.10.0 或以上 转载请标明出处

LINQ 于 VB.NET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7:01
有一些读者问起,[极意之道-.NET Framework 3.5 数据库开发圣典]是否会有VB.NET版本, 这点要视出版社而定,一般来说,如果该书一刷尚未卖 这点要视出版社而定,一般来说,如果该书一刷尚未卖完,出版社不太可能会投入资金来出版 同一主题,但不同语言的书,所以会不会有VB.NET 版本,得看销量而定. anywhere,我其实一直都有个计划,就是将此书中的范例改写为VB.NET版本,如果VB.NET版能 顺利出版的话,那范例可以放在该书中. 如果出版社在一刷卖完后,仍不愿让我出版VB.NET版,那么届时我可以将范例放在BLOG中,供 买了此书之VB.NET读者下载. 其实,就LINQ语法上来说,VB.NET与C#差异并不大,请见以下程序即可明了 Imports System.Linq Public Class Program End Class 差别较大的是,TestLastWithCondition进程中的lambda写法,及TestJoin中的Select new(匿名类型)之写法. 原文: 大专栏 LINQ 于 VB.NET 来源:博客园 作者: wellwill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petewell/p/11474212.html

《老子》是帝王术,提倡复古,崇拜圣人,主张愚民,甘居下流,不争上游:4星|李零《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5:01
“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正好相反,它强调的是作“天下谷”、“天下溪”、“天下之牝”,甘居下流,不争上游(第28和第61章)。司马谈说,道家的特点是“去健羡,绌聪明”(《史记・太史公自序》引《六家要指》),什么贵柔贵弱好像水呀,什么要当女人、小孩呀,全是本着这种精神。 ” 人往低处走 作者: 李零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老子》天下第一 出版年: 2008-3 页数: 275 定价: 28.00元 װ֡: ƽװ 丛书: 李零《我们的经典》系列 ISBN: 9787108029010 01 ― 作者是研究国学的专家。书的正文部分是对《道德经》的解释,非常专业。 我更感兴趣的是书的两篇前言,算是作者对《道德经》思想、老子与诸子百家的争鸣点的概括,比较好看。 作者的重要观点: 1:《老子》是帝王术。它提倡复古,崇拜圣人,主张愚民,念念不忘天下; 2:《老子》正好相反,它强调的是作“天下谷”、“天下溪”、“天下之牝”,甘居下流,不争上游; 3:《老子》也有这个特点,惚兮恍兮,恍兮惚兮,好像朦胧诗。说起《老子》,我常常会想起老年痴呆症。 总体评价4星,不错。 02 ―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1998年,郭店楚简《老子》发表,我参加过最初的讨论,包括达特茅斯会议、达园宾馆会议。我的《郭店楚简校读记》就是参加讨论的结果,其中也包括《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