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代理模式

耗尽温柔 提交于 2019-11-30 06:25:5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8782377871648532&wfr=spider&for=pc 通过 代理可以让调用者和实现者之间解耦 静态代理是指预先确定了代理与被代理者的关系,代理类与被代理类的依赖关系在编译期间就确定了。动态代理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是动态确定的是在运行时确定的。 JDK动态代理是基于Java的反射机制实现的,主要涉及到java.lang.reflect包中的 Proxy 和I nvocationHandler 。 InvocationHandler是一个接口,通过实现这个接口定义一个横切的逻辑,通过反射机制调用目标类的方法,这样就能动态的把非业务逻辑和业务逻辑动态的拼接在一起。 proxy则利用InvocationHandler创建代理实例,来间接的调用代理的方法。 这样的话非业务代码就被剥离开了!但是注意J DK的反射是基于接口的。 cgLib的动态代理实现 由于JDK只能针对实现了接口的类做动态代理,而不能对没有实现接口的类做动态代理,所以cgLib横空出世 !CGLib(Code Generation Library)是一个强大、高性能的Code生成类库,它可以在程序运行期间动态扩展类或接口,它的底层是使用java字节码操作框架ASM实现。 1 引入cgLib 库 cglib-nodep-3.2.6.jar

DSBCAN jupyter实现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19-11-30 06:22:24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sklearn.cluster as skc from sklearn import metric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mac2id=dict() #定义一个字典 onlinetimes=[] f=open('TestData.txt',encoding='utf-8') print(f) for line in f: mac=line.split(',')[2] #print(mac,'*******') 打印mac地址 onlinetime=int(line.split(',')[6]) #print(onlinetime,'+++++') 打印在线时间 starttime=int(line.split(',')[4].split(' ')[1].split(':')[0]) #print(starttime,'------')打印开始时间 if mac not in mac2id: # print(mac2id,'#######') mac2id[mac]=len(onlinetimes) #print(len(onlinetimes)) #onlinetimes 这个数组在不断增加 onlinetimes.append((starttime,onlinetime))

动态代理设计模式

我们两清 提交于 2019-11-30 05:51:42
1、动态代理设计模式 解决得业务问题:每个方法前置日志和后置日志 即执行顺序为: 1、输出执行程序前日志 2、执行业务代码 3、执行完业务代码之后得日志 代码: package proxy.service; import proxy.service.impl.InfoServiceImpl;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public class ServiceProx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foSevice infoSevice=new InfoServiceImpl(); InfoSevice newInfoService =(InfoSevice) Proxy.newProxyInstance( infoSevice.getClass().getClassLoader(), infoSevice.getClass().getInterfaces(), new Invocation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基于Groovy实现Spring Bean的动态加载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19-11-30 03:54:04
Spring对Groovy有着良好的支持,能把Groovy实现类作为Bean来使用,在前一篇Blog《Spring对Groovy Bean的支持》有详细的描述 http://my.oschina.net/joshuazhan/blog/137940 。基于Groovy Bean可以实现Bean的动态修改,但还有一个缺陷,即无法动态的加载/卸载Bean,本文基于Spring ApplicationContext的层级关系(Hierarchy )提供一个实现动态类加载的思路。 1. Spring ApplicationContext的层级关系 在ApplicationContext抽象类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中,Spring引入了Context(后文将ApplicationContext简称为Context)的层级关系,通过ApplicationContext的构造函数,即可设置其父Context。 /** * Create a new 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 with the given parent context. * @param parent the parent context */ public 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parent) {

【工作记录-前端】动态设置easyUI window位置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19-11-30 01:18:16
根据鼠标位置,动态设置easyui 新打开的window位置 动态设置easyUI window位置。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Basic Panel - jQuery EasyUI Demo</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themes/default/easyui.css">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themes/icon.css">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demo.css">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query.min.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query.easyui.min.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target" class="easyui-window" title="title" closed="true" resizable="false"

动态代理机制详解(JDK 和CGLIB,Javassist,ASM)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19-11-30 01:12:13
在运行时期可以按照Java虚拟机规范对class文件的组织规则生成对应的二进制字节码。当前有很多开源框架可以完成这些功能,如ASM,Javassist。 动态代理机制详解(JDK 和CGLIB,Javassist,ASM) ASM,Javassist:在代码里生成字节码,并动态地加载成class对象、创建实例。即在运行期系统中,遵循Java编译系统组织.class文件的格式和结构,生成相应的二进制数据,然后再把这个二进制数据加载转换成对应的类,这样,就完成了在代码中,动态创建一个类的能力了。 ASM: ASM 是一个 Java 字节码操控框架。它能够以二进制形式修改已有类或者动态生成类。ASM 可以直接产生二进制 class 文件,也可以在类被加载入 Java 虚拟机之前动态改变类行为。ASM 从类文件中读入信息后,能够改变类行为,分析类信息,甚至能够根据用户要求生成新类。 不过ASM在创建class字节码的过程中,操纵的级别是底层JVM的汇编指令级别,这要求ASM使用者要对class组织结构和JVM汇编指令有一定的了解。 Javassist:直接使用java编码的形式,不需要了解 虚拟机 指令 JDK动态代理,CGLIB:不用写 JVM的汇编指令和类的 java编码,通过实现接口和继承的方式创建。 JDK动态代理: 某个类必须有实现的接口

顺序表的定义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19-11-29 22:37:06
顺序表的定义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又称为 顺序表 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周末和朋友一起吃火锅,人非常多,我们需要在等候区等候,这个等候区就与顺序表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借助它去理解顺序表的特点。首先,在等候区有非常多的椅子,这些椅子往往是排成一排连续排放的,中间不会空出很大的空间造成浪费。这就与在顺序表中选取存储单元的方法是一样的,我们会选取一段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去存放顺序表。接着工作人员会安排我们在椅子上连续的坐下等候。在存储单元当中去进行数据的存放是一样的,也是依次地存放线性表当中的数据元素,中间也不会空出许多存储单元造成空间的浪费。最后结伴而行的朋友也会坐在相邻的椅子上,这与顺序表的存放是相同的。在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要保证它相邻,也会把它存放在相邻的存储单元上。在这个例子当中,其实椅子就代表着存储单元,而每一个等候的人就是要存放的数据元素。来总结一下顺序表的特点: 一组地址连续存放的存储单元依次存放线性表的元素,从而使得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 所以有这样的规律:顺序表中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相同 其中在逻辑上相邻的两个数据元素,在顺序表中也存放在相同的存储单元当中,每一个小格子就代表一个存储单元。 在程序语言设计中,往往使用数组来实现顺序表。但是数组和顺序表又有一些差别,第一个差别是数组下标是从 0 开始的,而顺序表是从 1 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