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ain

业务领域建模Domain Modeling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19-11-27 03:49:44
一.领域建模Domain Modeling定义 领域模型(domain model)是对领域内的概念类或现实世界中对象的可视化表示。领域模型也成为概念模型、领域对象模型和分析对象模型。 二.业务领域建模原因 领域建模可以降低软件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差异,用真实的业务概念划分职责,目的是实现一个可以高效低成本维护的可持续发展的软件系统。 从领域模型推导到系统实现是一套引导思考的方式,也是一套科学的开发流程。其核心目的在于提供了系统设计的“指导方针”。领域模型必须站在用户需求和业务发展的角度上,既可以用来同客户沟通验证需求,又可以避免模型因实现的考量而带偏(实现成本、遗留系统) 软件工程师需要在不同的领域或不同的项目中工作,来自不同的背景,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应用程序域的感知。他们需要领域知识来开发系统。 三.模型(Model)通常由2部分组成: 1. 对象(Object) 2.对象间的关系(Relationship) 四. 领域建模(Domain Modeling)/业务分析的主要就是: 1.寻找业务对象(Business Object) 2.恰当建立这些对象间的关系 3.添加关联和属性 五.领域模型设计的步骤(如何进行领域建模): 5.1用例分析法 用例分析法是进行领域建模最简单可行的方式。其步骤如下: 1.获取用例描述 既然我们的领域模型指的是问题域模型,那么建模也一定要从问题域入手

业务领域建模Domain Modeling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1-27 03:48:20
业务领域建模Domain Modeling 我的工程实践是《物联网网关智能分析和搜索引擎》,下面是以我的工程实践为例来进行业务建模。 一、Collecting application domain information 当下,物联网行业兴起,物物相联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而网关作为物联网行业的硬件基础,也当下发展不可缺少的。但是形式和功能各异的网关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知之甚少的,因此,本类相关产品便应运而生,旨在帮助客户了解到更全面的网关知识。 二、Brainstorming 1、 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 楼控系统 、家庭智能设施、 视频监控系统 等、和“外在 使能 ”(Enabled)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 智能尘埃 ”(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 SaaS 营运等模式,在内网( Intranet )、专网( Extranet )、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业务领域建模Domain Modeling

久未见 提交于 2019-11-27 03:48:10
1、领域建模Domain Modeling:开发团队获取领域知识的过程 2、进行业务领域建模原因:因为软件工程师需要在不同的领域或不同的项目中工作,来自不同的背景,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应用程序域的感知。他们需要领域知识来开发系统。比如,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在说不同种类的语言。德语、法语、希伯来语等。每次有人发言,其他人完全错误的理解发言者真正想表达的话。系统在开发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需求和设计。领域模型是一个灵活的,协作的”工做组件“。它对整个项目进行了细化和更新,从而反映了目前对需求空间的理解。领域建模,其目的是通过建立映射问题空间的常用词汇来解决项目沟通不畅的问题。 3、模型(Model)通常由2部分组成: 1)元素(Element) 2)元素间的关系(Relationship) 领域模型以图形方式显示了所有这些不同的术语如何相互关联。是一个简化的类图,在不同的类(领域对象)之间使用线条进行描绘,以显示它们如何相互关联。领域模型显示领域类之间的聚合和泛化关系(has-a和is-a关系) 4、领域建模(Domain Modeling)/业务分析的主要就是:   1)寻找业务对象(Business Object) 2)恰当建立这些对象间的关系 5、如何进行领域建模 1)收集应用程序域信息–关注功能需求,同时考虑其他需求和文档 2)头脑风暴–列出重要的应用程序域概念

业务领域建模Domain Modeling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1-27 03:48:00
一、什么是业务领域建模 领域建模: 从领域模型开始,我们就开始了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过程,可以说,领域模型是完成从需求分析到面向对象设计的一座桥梁。 顾名思义,就是显示最重要的业务概念和它们之间关系,是真实世界各个事物的表示(现实世界的可视化抽象字典)而不是软件中各构件的表示。领域模型是描述业务领域(业务实体)的静态结构。 理论派观点: Domain Model是一个商业建模范畴概念,即使一个企业不开发软件,也具备其业务模型; 所有同行企业,其业务模型必定有非常大的共性和内在的规律性。 由行业内的各个企业的业务模型再向上抽象出整个行业的业务模型,这个模型称之为“领域模型”。 领域模型是一种特殊的业务模型,它分析范围是整个行业,抽象出行业里共性和内在规律性的业务,比业务模型更加抽象,它不属于软件开发范畴的概念,与软件开发无关。 实战派观点: 领域模型是一个分析模型,帮助系统分析人员、用户认识现实业务的工具,描述的是业务中涉及到的实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它是需求分析的产物,与问题域相关。 是需求分析人员与用户交流的有力工具,是彼此交流的语言。 领域模型是一种分析模型,在软件开发过程分析阶段用于分析如何满足系统功能性需求,属于软件开发范畴,在UML中主要使用类图来描述领域模型。 业务模型是业务建模的输出物,业务建模研究的对象是公司或者组织,业务建模属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Efficient parametrization of multi-domain deep neural networks阅读笔记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19-11-27 03:45:13
常见的迁移学习任务 1、multi-task model 同时适用于多个task 2、multi-domain model 同时适用于多个domain 3、extensible model 模型可随时间进化,通过之前学习的知识来迁移到新的 任务 和 domain 上 创新 定义网络为 ; w 是universal vector,固定且不同domain之间共享; α 是parameter vector,为domain specific参数。其中, α 要远小于 w 。 结论 1、parallel adapter 优于 series adapter 2、early + late layers都需要adapted 3、dropout对bigger pretrained network有较大提升 来源: https://blog.csdn.net/sinat_30618203/article/details/99336511

Flask中session实现原理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19-11-27 00:42:45
前言 flask_session是flask框架实现session功能的一个插件,用来替代flask自带的session实现机制,flask默认的session信息保存在cookie中,不够安全和灵活。 flask的session机制 session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由于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也就是说同一个用户第一次请求和第二次请求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但是现在的网站基本上有登录使用的功能,这就要求必须实现有状态,而session机制实现的就是这个功能。 实现的原理: 用户第一次请求后,将产生的状态信息保存在session中,这时可以把session当做一个容器,它保存了正在使用的所有用户的状态信息;这段状态信息分配了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来标识用户的身份,将其保存在响应对象的cookie中;当第二次请求时,解析cookie中的标识符,拿到标识符后去session找到对应的用户的信息。 简单使用 from flask import Flask,session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test1/') def test(): session.setdefault('name', 'xiaoming') return 'OK'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host='127.0.0.1',

PHP 性能分析第三篇: 性能调优实战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19-11-26 23:51:16
注意:本文是我们的 PHP 性能分析系列的第三篇,点此阅读 PHP 性能分析第一篇: XHProf & XHGui 介绍 ,或 PHP 性能分析第二篇: 深入研究 XHGui 。 在本系列的 第一篇 中,我们介绍了 XHProf 。而在 第二篇 中,我们深入研究了 XHGui UI, 现在最后一篇,让我们把 XHProf /XHGui 的知识用到工作中! ##性能调优 不用运行的代码才是绝好的代码。其他只是好的代码。所以,性能调优时,最好的选择是首先确保运行尽可能少的代码。 OpCode 缓存 首先,最快且最简单的选择是启用 OpCode 缓存。OpCode 缓存的更多信息可以在 这里 找到。 在上图,我们看到启用 Zend OpCache 后发生的情况。最后一行是我们的基准,也即没有启用缓存的情况。 在中间行,我们看到较小的性能提升,以及内存使用量的大幅减少。小的性能提升(很可能)来自 Zend OpCache 优化,而非 OpCode 缓存。 第一行是优化和 OpCode 缓存后结果,我们看到很大的性能提升。 现在,我们看看 APC 之前和之后的变化。如上图所示,跟 Zend OpCache 相比,随着缓存的建立,我们看到初始(中间行)请求的性能下降,在消耗时长与内存使用量方面的表现都明显下降。 接着,随之 opcode 缓存的建立,我们看到类似的性能提升。 内容缓存

第490篇--Accessing the Domain info is denied in IIS.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1-26 21:38:14
When you publish a web service in IIS and want to get the domain info, you may get an very weird error: After some research, you just need to modify the Identity property on IIS: IIS process name: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hanghaijimzhou/archive/2013/01/20/2868833.html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566063/article/details/99137885

S1_搭建分布式OpenStack集群_04 keystone认证服务安装配置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19-11-26 21:15:59
一、新建数据库及用户(控制节点) # mysql -uroot -p12345678 MariaDB [(none)]> CREATE DATABASE keystone; MariaDB [(none)]>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keystone.* TO 'keystone'@'localhost' IDENTIFIED BY 'keystone123'; MariaDB [(none)]>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keystone.* TO 'keystone'@'%' IDENTIFIED BY 'keystone123'; MariaDB [(none)]> flush privileges; MariaDB [(none)]> exit; 二、安装keystone(控制节点) 安装软件包: # yum install -y openstack-keystone httpd mod_wsgi 修改keystone配置文件: vim /etc/keystone/keystone.conf 编辑模式下(冒号) 删除#开头行 %g/^#/d 删除空白行 %g/^$/d [database] connection = mysql+pymysql://keystone:keystone123@localhost/keystone

keystone部署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19-11-26 21:10:54
第一步:数据创建keystone的库 [root@zxw6 ~]# mysql -uroot -p123 create database keystone; 第二步:创建keystone的用户 grant all on keystone.* to keystone@localhost identified by 'zxw6'; 给与远程登陆权限 grant all on keystone.* to keystone@'%' identified by 'zxw6'; 第三步:下载安装keystone的主服务 [root@zxw6 ~]# yum install openstack-keystone httpd mod_wsgi -y 第四步:keystone配置文件 [root@zxw6 ~]# vim /etc/keystone/keystone.conf [DEFAULT] [assignment] [auth] [cache] [catalog] [cors] [cors.subdomain] [credential] [database] connection = mysql+pymysql://keystone:zxw6@zxw6/keystone [domain_config] [endpoint_filter] [endpoint_policy] [event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