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

BCI( 大电流注入) 整改方案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19-12-06 07:02:05
BCI 整改: 针对PCB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优化计量电路PCB的布局。经分析,输入电源部分在共模电感与Y电容之间的PCB布局有很大的问题:为了给Y电容引入结构地,结构地GND层PCB布局在共模电感底部未做隔离处理,使干扰可以越过共模电感直接到达主电源内部电路,对系统内部造成极大干扰。 BCI(大电流注入法)属于EMC测试,是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一般车辆内的线路安排方式,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线束互相捆绑而成,各个线束上皆有各自的电流信号,因为线束是互相捆绑而成的,受干扰的机会变大,较为脆弱的线束很容易被影响,造成原本在此线束上的信号发生变动,以致影响到线束末端的电气装置 来源: CSDN 作者: yanglianzhuang 链接: https://blog.csdn.net/yanglianzhuang/article/details/81536288

PCB设计中的EMC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19-12-06 06:50:41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中仍能够协调、有效地进行工作的能力。电磁兼容性设计的目的是使电子设备既能抑制各种外来的干扰,使电子设备在特定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同时又能减少电子设备本身对其它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 1. 选择合理的导线宽度由于瞬变电流在印制线条上所产生的冲击干扰主要是由印制导线的电感成分造成的,因此应尽量减小印制导线的电感量。印制导线的电感量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宽度成反比,因而短而精的导线对抑制干扰是有利的。时钟引线、行驱动器或总线驱动器的信号线常常载有大的瞬变电流,印制导线要尽可能地短。对于分立元件电路,印制导线宽度在1.5mm左右时,即可完全满足要求;对于集成电路,印制导线宽度可在0.2~1.0mm之间选择。 2. 采用正确的布线策略采用平等走线可以减少导线电感,但导线之间的互感和分布电容增加,如果布局允许,最好采用井字形网状布线结构,具体做法是印制板的一面横向布线,另一面纵向布线,然后在交叉孔处用金属化孔相连。为了抑制印制板导线之间的串扰,在设计布线时应尽量避免长距离的平等走线,尽可能拉开线与线之间的距离,信号线与地线及电源线尽可能不交叉。在一些对干扰十分敏感的信号线之间设置一根接地的印制线,可以有效地抑制串扰。 为了避免高频信号通过印制导线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在印制电路板布线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减少印制导线的不连续性,例如导线宽度不要突变

PCB设计时应该注意的EMC林林总总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19-12-06 06:40:24
PCB设计时,EMC应该注意很多方面,具体的总结如下: 在PCB的EMC设计考虑中,首先涉及的便是层的设置; 单板的层数由电源、地的层数和信号层数组成;在产品的EMC设计中,除了元器件的选择和电路设计之外,良好的PCB设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PCB的EMC设计的关键,是尽可能减小回流面积,让回流路径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流动。 PCB层的设计思路: PCB叠层EMC规划与设计思路的核心就是合理规划信号回流路径,尽可能减小信号从单板镜像层的回流面积,使得磁通对消或最小化。 电路板设计中厚度、过孔制程和电路板的层数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优良的分层堆叠是保证电源汇流排的旁路和去耦、使电源层或接地层上的瞬态电压最小并将信号和电源的电磁场屏蔽起来的关键。从信号走线来看,好的分层策略应该是把所有的信号走线放在一层或若干层,这些层紧挨著电源层或接地层。对於电源,好的分层策略应该是电源层与接地层相邻,且电源层与接地层的距离尽可能小,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分层”策略。下面我们将具体谈谈优良的PCB分层策略。 1.布线层的投影平面应该在其回流平面层区域内。布线层如果不在其回流平面层地投影区域内,在布线时将会有信号线在投影区域外,导致“边缘辐射”问题,并且还会导致信号回路面积地增大,导致差模辐射增大。 2.尽量避免布线层相邻的设置。因为相邻布线层上的平行信号走线会导致信号串扰,所以如果无法避免布线层相邻

EMC整改报告-待续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19-12-06 06:04:34
EMC 整改报告 一、 EMC 概述 1. EMC 设计主要针对 EMI+EMS ,常见的 EMI 测试包括电源线的传导骚扰( CE )和辐射发射( RE )测试, EMS 测试包括: ESD 、电源线的 EFT 、电源线的雷击和浪涌测试、电源线的抗扰度测试 ; 三要素是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器件;主要对策:疏(滤波、接地)和堵(屏蔽) 2. 用高频的视角看问题 3. 所有信号都是从地流回去的 4. 共模干扰与差模干扰: 共模干扰往往是指同时加载在各个输入信号接口段的共有的信号干扰。共模干扰是在信号线与地之间传输,属于非对称性干扰。共模干扰好比两个人同时向前或者向后推你,于此相对的差模干扰则是一前一后在拉你。 二、 EMC 测试模型: 1. 辐射发射测试: 一般都是先将水平和垂直做一遍测试,这时主要是测峰值,然后在针对峰值读点,读点测的是平均值,TUV等认证时也是读点; 2. 传导骚扰测试: 2.1 需要的仪器:接收机、 LISN 网络(三相、单相)、参考接地,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一个 2m*2m 以上面积的参考地平面,并超出 EUT 边界至少 0.5m; 一般在屏蔽室内进行,如下图 2.2 电源口传导骚扰测试的拓扑图如下 , 此时构成了一个环路,成为了天线,此处应注意电源线和接地线之间的面积,并且尽量将 EUT 的接地线接到 LISN 上,而不要就近接到参考地金属板上( 50R

LED灯具发光体电磁兼容EMC检测通过方法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19-12-06 05:44:57
电源电路,用于标准例如LED照明设备,利用传统的电源组件示于图1。这种结构会导致过量的辐射。解决方案之一是屏蔽整个外壳。 屏蔽外壳增加了机箱和PCB与任何EMC测量设备的参考地之间的寄生电容。然后,共模传导发射成为足以超过传导发射限制线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EMI滤波器被添加在消除传导发射LED发光体交流电源输入。类似的情况是在DC输出。LED二极管放置在散热器上,导致共模电流负责导线或PCB走线的辐射发射。 LED照明设备的主要问题是电源的高速开关电路,它在电源AC输入和DC上产生宽频谱电流和电压纹波。输出。适当的屏蔽和过滤可以减轻辐射和传导发射问题,但不能消除它。 更好的解决方案是首先避免在特定频率产生高辐射发射和传导发射。这可以通过使用新的功率元件来实现,这些功率元件使用软开关来最小化纹波电流,或者在适当设计的电源中在宽频带上传播噪声能量。 图1:典型的AC / DC LED司机设计。H-场是绕组泄漏,主回路区域和次回路区域的结果。电场是导电表面上的高dV / dt和电缆中的高频纹波的结果。 功率因数控制器(PFC)是现代AC / DC LED驱动器中最常见的模块。PFC负责工频谐波电流的发射。这是EN 61000 - 3 - 2定义的强制性 EMC认证 排放测试之一。 根据EN 61000 - 3 - 2 PFC 如果LED照明功率超过25 W,则必须使用。在图2中

电路IO驱动能力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19-12-06 03:29:52
驱动能力 电源驱动能力 -> 输出电流能力 -> 输出电阻 指输出电流的能力,比如芯片的IO在高电平时的最大输出电流是4mA -> 该IO口的驱动驱动能力为4mA 负载过大(小电阻) -> 负载电流超过其最大输出电流 -> 驱动能力不足 -> 输出电压下降 -> 逻辑电路无法保持高电平 -> 逻辑混乱 XX 一般说驱动能力不足是指某个IO口/引脚无法直接用高电平驱动某个外设,需要加三级管(驱动脚由三极管的发射极或集电极提供)或者MOS管。 IO与输出电流 单片机的IO口用程序控制,输出0/1 -> 在引脚形成高低电平。 但程序不能控制引脚的输出电流 -> 输出电流很大程度取决于引脚上的外接器件。 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驱动能力ok,输出高电平时驱动能力就不ok了。 拉电流 sourcing current 高电平输出时,一般是输出端对负载提供电流,其提供电流的数值叫“拉电流” 对一个端口而言,如果电流方向是向其外部流动的则是“拉电流”,比如一个IO通过一个电阻和一个LED连至GND,当该IO输出为逻辑1时能不能点亮LED,去查该 器件手册中sourcing current参数。 灌电流 sink current 低电平输出时,一般是输出端要吸收负载的电流,其吸收电流的数值叫“灌电流”。 对一个端口而言,如果电流方向是向其内部流动的则是“灌电流”

电磁兼容八种测试的实质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19-12-06 02:10:12
1、辐射发射测试 测试电子、电气和机电设备及其组件的辐射发射,包括来自所有组件、电缆及连线上的辐射发射,用来鉴定其辐射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一致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影响同一环境中的其他设备。 2、传导骚扰测试 为了衡量设备从电源端口、信号端口向电网或信号网络传输的骚扰。 3、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 测试单个设备或系统的抗静电放电干扰能力,它模拟:操作人员或物体在接触设备时的放电;人或物体对临近物体的放电。静电放电可能产生一下后果:直接通过能量交换引起半导体器件的损坏、放电所引起的电场磁场变化,造成设备的误动作。放电的噪声电流导致器件的误动作。 4、射频辐射电磁场的抗扰度测试 对设备的干扰往往是设备操作、维修和安全检查人员在使用移动电话时所产生的,无线电台、电视发射台、移动无线电发射机和各种工业电磁辐射源,以及电焊机、晶闸管整流器、荧光灯工作时产生的寄生辐射,都会产生射频辐射干扰。测试的目的时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来评价电子设备的抗射频辐射电磁场干扰能力。 5、快速瞬变脉冲群的抗扰度测试 电路中机械开关对电感性负载的切换,通常会对同一电路中的其他电气和电子设备产生干扰。测试的机理是利用群脉冲产生的共模电流流过线路时,对线路分布电容能量的积累效应,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引起线路(乃至设备)工作出错。通常测试设备一旦出错,就会连续不断的出错,即使把脉冲电压稍稍降低,出错情况依然不断的现象加以解释

基于电磁兼容技术的多层PCB布线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19-12-06 02:07:31
一、前言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电磁干扰和抗干扰问题。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或系统在规定的电磁环境电平下,不因电磁干扰而降低性能指标,同时它们本身产生的电磁辐射不大于限定的极限电平,不影响其它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达到设备与设备、系统与系统之间互不干扰、共同可靠工作的目的。 电磁干扰(EMI)产生是由于电磁干扰源通过耦合路径将能量传递给敏感系统造成的,它 包括由导线和公共地线的传导、通过空间辐射或近场耦合3种基本形式。 实践证明,即使电路原理图设计正确,印制电路板设计不当,也会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保证印制电路板电磁兼容性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关键,本文主要讨论电磁兼容技术及其在多层印制线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PCB)设计中的应用。 PCB是电子产品中电路元件和器件的支撑件,它提供电路元件和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是各种电子设备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如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已在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元器件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安装密度越来越高,信号的传输速度更是越来越快,由此而引发的EMC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PCB有单面板(单层板)、双面板(双层板)和多层板之分。单面板和双面板一般用于低、中密度布线的电路和集成度较低的电路,多层板使用高密度布线和集成度高的电路

锂电池保护原理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19-12-06 01:06:41
https://wenku.baidu.com/view/58394eabaeaad1f347933f2a.html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及过放过充短路保护解析    锂电池保护板根据使用IC,电压等不同而电路及参数有所不同,下面以DW01 配MOS管8205A进行讲解:    锂电池保护板其正常工作过程为:    当电芯电压在2.5V至4.3V之间时,DW01 的第1脚、第3脚均输出高电平(等于供电电压),第二脚电压为0V。此时DW01 的第1脚 、第3脚电压将分别加到8205A的第5、4脚,8205A内的两个电子开关因其G极接到来自DW01 的电压,故均处于导通状态,即两个电子开关均处于开状态。此时电芯的负极与保护板的P-端相当于直接连通,保护板有电压输出。         2.保护板过放电保护控制原理:  当电芯通过外接的负载进行放电时,电芯的电压将慢慢降低,同时DW01 内部将通过R1电阻实时监测电芯电压,当电芯电压下降到约2.3V时DW01 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放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第1脚的输出电压,使第1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开关管因第5脚无电压而关闭。此时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即电芯的放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放电。保护板处于过放电状态并一直保持。等到保护板的P 与P-间接上充电电压后,DW01 经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