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交换机的综合原理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19-12-06 02:32:21
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 网络拓扑结构 、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目前交换机还具备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对VLAN(虚拟局域网)的支持、对链路汇聚的支持,甚至有的还具有防火墙的功能。 学习: 以太网交换机 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 MAC地址表 中。 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 MAC地址表 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该数据帧为广播/组播帧则转发至所有端口)。 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 以太网交换机 通过 生成树协议 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交换机除了能够连接同种类型的网络之外,还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网络(如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之间起到互连作用。如今许多交换机都能够提供支持快速以太网或FDDI等的高速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网络中的其它交换机或者为带宽占用量大的关键服务器提供附加带宽。 一般来说,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用来连接一个独立的网段,但是有时为了提供更快的接入速度,我们可以把一些重要的网络计算机直接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上。这样,网络的关键服务器和重要用户就拥有更快的接入速度,支持更大的信息流量。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zydbk/p/11957233.html

DHCP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19-12-06 02:24:43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指的是由服务器控制一段lP地址范围,客户机登录服务器时就可以自动获得服务器分配的lP地址和子网掩码。默认情况下,DHCP作为Windows Server的一个服务组件不会被系统自动安装,还需要管理员手动安装并进行必要的配置。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通常被应用在大型的局域网络环境中,主要作用是集中的管理、分配IP地址,使网络环境中的主机动态的获得IP地址、Gateway地址、DNS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并能够提升地址的使用率。 DHCP协议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主机地址的动态分配任务由网络主机驱动。当DHCP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网络主机申请地址的信息时,才会向网络主机发送相关的地址配置等信息,以实现网络主机地址信息的动态配置。DHCP具有以下功能: 1. 保证任何IP地址在同一时刻只能由一台DHCP客户机所使用。 2. DHCP应当可以给用户分配永久固定的IP地址。 3. DHCP应当可以同用其他方法获得IP地址的 主机 共存(如手工配置IP地址的主机)。 4. DHCP 服务器 应当向现有的BOOTP 客户端 提供服务。 DHCP有三种机制分配IP地址: 1) 自动分配方式(Automatic Allocation)

交换机1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19-12-06 02:19:34
工作原理 交换机原理地址表 端口地址 表记录了端口下包含 主机 的MAC地址。端口地址表是交换机上电后自动建立的, 保存在RAM中,并且自动维护。 交换机隔离 冲突域 的原理是根据其端口地址表和转发决策决定的。 交换机原理转发决策 交换机的转发决策有三种操作:丢弃、转发和扩散。 丢弃:当本端口下的主机访问已知本端口下的主机时丢弃。 转发:当某端口下的主机访问已知某端口下的主机时转发。 扩散:当某端口下的 主机 访问未知端口下的主机时要扩散。 每个操作都要记录下发包端的MAC地址,以备其它主机的访问。 交换机原理生存期 生存期是端口地址列表中表项的寿命。每个表项在建立后开始进行倒计时,每次发送 数据都要刷新记时。对于长期不发送数据的主机,其MAC地址的表项在生存期结束时删除。 所以端口地址表记录的总是最活跃的主机的MAC地址。 (4)应该说交换机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交换机结构及组网方式,21世纪10年代以来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交换机作为网络中的纽带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简单的说,交换机就是将它与用户计算机相连就行了,完成各个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复杂来说,交换机针对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而言,一些高层交换机如 三层交换 、网管型的产品,在交换机结构方面就没这么简单了。 交换机原理三层交换机 通常,普通的交换机只工作在 数据链路层 上, 路由器 则工作在网络层

IPv4地址的分类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19-12-06 02:13:50
IPv4的地址可以根据用途分为五类,下面我分三个部分来进行讲述:   1 五类IP   2 特殊用途的IP   3 私有IP 1 五类IP   IPV4简单粗暴地把IP地址分为五类。分类方法如下图所示: 也就是说,分为以下几类: A: 0.0.0.0-127.255.255,其中段0和127不可用 B: 128.0.0.0-191.255.255.255 C: 192.0.0.0-223.255.255.255 D: 224.0.0.0-239.255.255.255 E: 240.0.0.0-255.255.255.255,其中段255不可用 这其中除了段0和段127之外,还有一些IP地址因为有其他的用途,是不可以用作普通IP的。还有一部分被用作私有IP地址。下面细讲。 2 特殊用途的IP   将这些特殊的IP地址分为三类,特殊源地址、环回地址以及广播地址。如下表所示: 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描述 特殊源 全0 无 全0 网络上所有主机 HostID 网络上特定的主机 环回 127 无 任何值 环回 广播 全1 无 全1 受限的广播地址(永远不被转发) NetID 无 以网络的目的向NetID广播 SubNetID 以子网为目的向SubNetID广播 全1 以所有子网为目的向所有子网广播 3 私有IP    与私有IP地址对应的是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

TCP/IP协议栈中的各层的作用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2-06 02:13:29
一、TCP/IP协议栈中的各层的作用 1.物理层:解决的是传输0和1的问题 2.链路层:解决的是数据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输的问题,通过MAC地址在自己的局域网内,以及通过L2交换机维护MAC地址和网口的映射表,来确保子网的数据有序的传输。 问题:既然局域网是用MAC地址就可以通信,为什么还需要IP地址? 局域网用MAC通讯为什么还要IP? 可以这么理解,只用MAC地址是完全可以在局域网通信,但一般的电脑设备没有提供只使用MAC地址来传输数据的“口子”,电脑最终还是要连接互联网的,要连外网必须使用IP地址,索性使用应用层一层一层向下调用,给用户留出统一的接口。 3.网络层:通过IP地址解决的是跨子网之间的数据传输,L3交换机维护路由表。 4.传输层:TCP和UDP协议,端口区别进程。 5.应用层:http ftp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4-wxw/p/11956415.html

ARP工作原理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19-12-06 02:13:13
每台主机都会在自己的ARP缓冲区中建立一个 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当源主机需要将一个数据包要发送到目的主机时,会首先检查自己 ARP列表中是否存在该 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如果有,就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这个MAC地址;如果没有,就向本地网段发起一个ARP请求的广播包,查询此目的主机对应的MAC地址。 此ARP请求数据包里包括源主机的IP地址、硬件地址、以及目的主机的IP地址。网络中所有的主机收到这个ARP请求后,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的IP是否和自己的IP地址一致。 如果不相同就忽略此数据包;如果相同,该主机首先将发送端的MAC地址和IP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列表中。 如果ARP表中已经存在该IP的信息,则将其覆盖,然后给源主机发送一个 ARP响应数据包,告诉对方自己是它需要查找的MAC地址。 源主机收到这个ARP响应数据包后,将得到的目的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列表中,并利用此信息开始数据的传输。 如果源主机一直没有收到ARP响应数据包,表示ARP查询失败。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yqq/p/11956410.html

IP地址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2-06 01:06:37
IP地址 IP地址的结构 IP地址是用来识别网络上的设备,因此,IP地址是由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两部分所组成。 网络地址 网络地址 可用来识别设备所在的网络,网络地址位于IP地址的前段。当组织或企业申请IP地址时,所获得的并非IP地址,而是取得一个唯一的、能够识别的网络地址。同一网络上的所有设备,都有相同的网络地址。IP路由的功能是根据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决定要将IP信息包送至所指明的那个网络。 主机地址 主机地址位于IP地址的后段,可用来识别网络上设备。同一网络上的设备都会有相同的网络地址,而各设备之间则是以主机地址来区别。 由于各个网络的规模大小不一,大型的网络应该使用较短的网络地址,以便能使用较多的主机地址;反之,较小的网络则应该使用较长的网络地址。为了符合不同网络规模的需求,IP在设计时便根据网络地址的长度,设计与划分IP地址。 五种地址等级 在设计IP时,着眼于路由与管理上的需求,因此制定了5种IP地址的等级。不过,一般最常用到的便是A、B、C类这三种等级的IP地址。5种等级分别使用不同长度的网络地址,因此适用于大、中,小型网络。IP地址的管理机构可根据申请者的网络规模,决定要赋予哪种等级。 传统IP地址的运行方式,由于以等级来划分,因此称为等级式的划分方式。相对的,后来又产生了无等级的划分方式,也就是我们目前所用的方式。 特殊的IP地址 在实际应用上

Ubuntu桌面版安装小记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19-12-06 01:05:30
之前一直是用Ubuntu的桌面版装docker,桌面版本身用起来比较方便,但开销较大,如果建立多个虚拟机就比较费劲了。今天试了一下server版的Ubuntu,发现还是比较方便的,相比桌面版,有如下好处: 占用空间小,只占用3G左右 占用内存小,甚至512MB内存也能较好的启动 这里记录下安装过程:    1. 下载 目前Ubuntu最小的版本是19.1,server版的下载地址是: 点击下载 。安装包非常小,只有800m,直接用迅雷下载也就一两分钟的事情    2. 安装 安装的时候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Ubuntu在安装的过程中是需要联网下载一些软件包的(无论是桌面版还是server版),而默认的软件包镜像地址下载非常慢,导致安装需要的时间非常长,需要改成国内镜像 国内的一些主流镜像地址是都可以的,这里是阿里云和163的镜像地址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http://mirrors.163.com/ubuntu/ 除了安装速度更快外,使用这些镜像地址安装还有另一个好处,后续apt软件等默认安装地址也变成了国内镜像,不用再配置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ianFang/p/11955063.html

IP寻址过程二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2-06 01:02:43
,跨三层交换机 1,由于 B 的 IP 地址并没有和 A 在一个网段,所以当 A 向 B 发送数据时, A 并不会直接把数据给 B ,而是交给自己的网关,所以 A 首先会 ARP 广播请求 网关 的 MAC 地址 A 得到网关的 MAC 地址后,以它为数据帧的目标 MAC 地址进行封装数据,并发送出去 2,Router1 收到该帧后,检查该帧的目标 IP ,并到自己的路由表查找如何到达该网段发现能够到,并且下一跳地址是 routerB 的 s0 端口,于是将数据重新封装,将源地址改为 s0 端口 MAC 地址,目标 MAC 地址改为 router2 的 s0 端口 MAC 地址,并发送给router2 3,中间 路由原理一样 。。。。。。 4,最后一个路由(routerN )收到该帧,发现目标 IP 就在自己的直连网段,于是查看ARP 缓存,如果找到该 IP 的 MAC 地址,则以该 MAC 地址封装数据发送出去,如果在ARP 缓存没找到,则发出 ARP 广播,请求该 IP 的 MAC 地址,得到对应的 MAC 地址后,再发送给主机 B 在以上数据传递过程中,我们发现,数据帧的源 IP 和目标 IP 始终是不变的,而经过每个路由进行重新封装数据时 MAC 地址则在不断的变化,总是以自己的地址作为源 MAC 地址,下一跳的地址作为目标 MAC 地址 上面是因特网上全球唯一的IP

IP寻址方式三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19-12-06 01:02:30
5、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操作数在存储器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一个基址寄存器(BX、BP)   或变址寄存器(SI、DI)的内容加上指令中给定的8位或16位位移量之和   BX 8位 位移量   EA(有效地址) = BP +   SI 16位 位移量   DI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SI、DI、或BX中的内容作为有效地址的一部分,那么   引用的段寄存器是DS;如果BP中的内容作为有效地址的一部分,那么引用的   段寄存器是SS。   物理地址 = 16d × (DS) + (BX) + 8   或(SI)或16位位移量   或(DI)   物理地址 = 16d × (SS) + (BP) + 8位位移量   或16位位移量   在指令中给定的8位或16位位移量采用补码形式表示。在计算有效地址时,如   位移量是8位,则被带符号扩展成16位。   例如:   MOV AX,[DI+1223H]   假设,(DS) = 5000H,(DI) = 3678H   则物理地址 = 50000 + 3678 + 1233 = 5489BH   5489BH地址中的内容:55AAH   执行该指令后AX = 55AAH   下面指令中,源操作数采用寄存器相对寻址,引用的段寄存器是SS: MOV BX,[BP-4]   下面指令中,目的操作数采用寄存器相对寻址,引用的段寄存器是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