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第二章知识梳理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20-01-02 06:18:05
1.CPU 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器件构成,这些器件靠内部总线(区别于前面所说的外部总线)相连。 内部总线:实现CPU内部各个器件的相连。 外部总线:实现CPU和主板上各个器件的相连。 2.寄存器: 对于汇编语言,是CPU中的主要部件。程序员通过改变各种寄存器的内容实现对CPU的控制。 不同CPU寄存器的个数、结构不相同。 8086CPU14个寄存器。 3.通用寄存器。 8086CPU:所有寄存器都是16位的,AX,BX,CX,DX被称为通用寄存器。 AX,BX,CX,DX这四个存储器可分为两个独立的8位寄存器来使用。AX(BX,CX,DX)分为A(B,C,D)H和A(B,C,D)L; 4.字在寄存器中的存储: 字记为word,一个字两个字节,分为高位字节和低位字节。 5.几条汇编指令。 (1)mov 指令:传送指令,将寄存器中的值送到另个寄存器中或将值传送到寄存器中。 (2)add指令:相加指令,将寄存器的值与另一个寄存器的值或另一个值相加送入到寄存器中。 注意:在进行数据传送运算时,要注意指令的两个操作对象的位数是一致的。 6.物理地址: 每一个内存单元存在的唯一地址。 8086CPU: (1)16位机:运算器一次最多处理16位的数据。 寄存器的最大宽度为16位。 寄存器和运算器之间的通路是16位。 (2)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基础地址+偏移地址。 7.段: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章小结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20-01-02 06:17:19
一、通用寄存器:AX、BX、CX和DX。(均为16位,可存放2个字节)。都可以分为两个独立的8位寄存器。(eg:AH和AL,其中AL为低8位,AH为高8位。) 二、字在寄存器中的存储 1字节(byte)=8bit,1个字=2字节=高位字节+地位字节,分别对应存在高位寄存器和低位寄存器中。 三、汇编指令 注意:在写一条汇编指令或一个寄存器名称时不用区分大小写。 引入:mov和add 溢出问题:AH和AL是两个不相关到的寄存器,当操作AL中有进位时,AL不会向AH进位。 (eg: mov ax,00C5H add al,93H 执行前al中的数据为C5H,相加后得到158H,但是al是8位寄存器,只能放两位16进制的数据,所以最高位的1丢失。ax中的数据为:0058H。这里的丢失指的是进位值不能在8位寄存器中保存,但是并不是CPU真的丢弃这个进位值。 ) 进行数据的传送或运输时,两个操作对象的位数需要相同。 (eg:错误指令:mov al,20000 8位寄存器最大可以存放的值为255的数据) 四、物理地址 所有的内存单元构成的存储空间是一个一维的线性空间,每个内存空间在这个空间中都有的惟一的地址,成为物理地址。 五、16位结构的CPU 结构特性: 1、运算器一次最多可以处理16位的数据。 2、寄存器的最大宽度为16位。 3、寄存器和运算器之间的通路为16位。 六

使用ifconfig看到的网卡名为eth1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20-01-02 04:00:07
当你克隆或者重装虚拟机软件时,由于你使用的是以前系统虚拟硬盘的信息,而该系统中已经有eth0的信息,对于这个新的网卡,udev会自动将其命名为eth1(累加的原则),所以在你的系统启动后,你使用ifconfig看到的网卡名为eth1。 解决办法: 1.编辑 vim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将eth0那行删去,下面的eth1改为eth0 2.打开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该文件中的mac地址为原来eth0网卡的物理地址,将MAC的地址信息修改为70-persistent-net.rules中的eth1的MAC地址,再次重启网络,就完全恢复到以前eth0网卡的状态了。 启动网络命令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angxiaochao/p/9252605.html

网络通讯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20-01-01 13:01:43
  TCP/IP网络中,主机和路由器在网络层用IP地址来识别,在数据链路层用物理地址,也就是MAC地址来识别。两台主机在通讯过程中,假设已知道了对方的IP地址,但是网络层数据在经过链路层时还要知道对方的MAC地址。通过IP地址找到MAC地址的过程就是正向地址解析,地址解析协议就是干这事的。   通常地址解析会有将静态影射和动态映射结合。静态映射就是在本机存储一张ARP表,用来存储一部分的IP地址和MAC地址映射。当不知道对方的MAC地址,也就是表中没有存某一个IP的MAC地址的时候,就要用动态映射,也就是通过ARP协议来找相应的MAC地址。ARP协议是只用于同一子网下,只为同一子网下的主机和路由器解析IP为MAC.   假设A要发送IP数据到B,但是A中的ARP表没有B的MAC地址,就会先启用ARP协议,以获得B的MAC地址。   首先, A构造一个ARP查询分组,分组中插入源IP和源MAC,以及目的IP和目的MAC,但是目的MAC事先不知道,要通过查询才知道,所以会在目的MAC字段插入FF-FF-FF-FF-FF-FF, 指示网卡以广播的形式广播到整个子网。这个全1的MAC地址就是MAC广播地址。子网中的机器收到这个广播的帧,检查源IP是否是子的IP,不是就丢掉帧,是则单独给发送查询帧的主机发送一个ARP响应分组,其中就包括了要查询的IP对应的MAC地址

VC++实现ARP协议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20-01-01 12:51:40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是在仅知道主机的IP地址时确 地址解析协议定其物理地址的一种协议。因IPv4和以太网的广泛应用,其主要用作将IP地址翻译为以太网的MAC地址,但其也能在ATM( 异步传输模式)和FDDIIP(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网络中使用。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有两种方式:表格方式和非表格方式。ARP具体说来就是将网络层(IP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三层)地址解析为数据连接层(MAC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二层)的MAC地址。 1. 什么是ARP?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是个地址解析协议。最直白的说法是:在IP-以太网中,当一个上层协议要发包时,有了节点的IP地址,ARP就能提供该节点的MAC地址。   2. 为什么要有ARP?   OSI 模式把网络工作分为七层,彼此不直接打交道,只通过接口(layer interface). IP地址在第三层, MAC地址在第二层。协议在发送数据包时,得先封装第三层(IP地址),第二层(MAC地址)的报头, 但协议只知道目的节点的IP地址,不知道其MAC地址,又不能跨第二、三层,所以得用ARP的服务。   3. 什么是ARP   cache? ARP cache

路由交换02-----ARP协议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20-01-01 12:51:12
路由交换协议-----ARP ARP协议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MAC地址的一个 TCP/IP 协议,即将IP地址对应到物理地址,从而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可达性。 ARP 的数据包是这样的: 硬件类型:发送方需要知道的硬件地址类型,一般为以太网(值为1)。 协议类型:发送方提供的三层协议地址类型,一般为IP。 硬件地址长度和协议长度:硬件地址和协议地址的长度。 操作类型:用来表示这个报文的类型。 1 表示ARP请求 2 表示ARP响应 3 表示RARP请求 4 表示RARP响应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转换协议,即将MAC地址对应到IP地址,与ARP相反。 发送方的硬件地址:发送ARP报文设备的MAC地址。 源IP地址:发送方的IP地址。 目标硬件地址:接收方的MAC地址。 目标IP地址:接收方的IP地址。 抓个包看一下: 目的MAC地址为 00:00:00:00:00:00 ,是因为这是一个广播包。 ARP工作原理 一般网络设备都有一个ARP缓存,用来存放IP地址和MAC地址的关联信息。发送数据之前,首先查找ARP缓存,如果缓存中有IP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那么用此MAC地址封装以太帧发送,如果没有则会广播ARP报文

第二十二次-查找(三)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20-01-01 10:20:06
散列表(hash)的查找技术 散列函数的构造 直接定址法 除留余数法 数字分析法 平方取中法 折叠法(分段叠加法) 冲突处理方法 开放定址法 链地址法 建立公共溢出区 散列函数的构造 直接定址法 除留余数法 数字分析法 平方取中法 折叠法(分段叠加法) 冲突处理方法 开放定址法 链地址法 建立公共溢出区 冲突处理方法 开放定址法 链地址法 建立公共溢出区 散列函数——除留余数法 一般情况下,选p为小于或等于表长(最好接近表长)的最小素数 除留余数法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构造散列函数的方法,并且不要求事先知道关键码的分布。 除留余数法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构造散列函数的方法,并且不要求事先知道关键码的分布。 对关键码平方后,按散列表大小,取中间的若干位作为散列地址(平方后截取)。 散列函数——数字分析法 根据关键码在各个位上的分布情况,选取分布比较均匀的若干位组成散列地址。 散列函数——平方取中法 对关键码平方后,按散列表大小,取中间的若干位作为散列地址(平方后截取)。 对关键码平方后,按散列表大小,取中间的若干位作为散列地址(平方后截取)。 将关键码从左到右分割成位数相等的几部分,将这几部分叠加求和,取后几位作为散列地址。 冲突的处理 开散列方法( open hashing,也称为拉链法,separate chaining ,链地址法) 闭散列方法( closed

S2C2440 nor-flash的研究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20-01-01 07:17:35
1.Nor-Flash 接口如RAM一样 引脚很多 地址线和数据线是分开的 2. 容量小 1~32M 3. 读写很简单 不过写命令需要向里面写入特定的命令 比NandFlash慢 4. 价格贵 不过不会产生坏块。 当CPU选择NOR-flash 作为启动的芯片的时候 则nor的0地址就是cpu的0地址 且nor 连接在了CS0上面 所以说nor flash的地址就是0 而且此时nor-flash不需要初始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nor-flash的速度很快) LADDR1 连接在 A0上面 所以说数据每次需要左移一位来保持数据正确。 上图的这个表描述了各种命令如何访问nor-flash 比如 读ID 1. 在555H写AAH 2. 在2AAH写0x55H 3. 在555H写90 4. 读0地址得到厂家ID(C2H) 5.读1地址得到设备ID(22DAH或225BH) 6. 往任意地址写0x0F退出读ID模式 进入CFI模式(统一norflash 信息) 1. 在0x55 写入0x98 2. 读10 11 12地址的值得出ID 写操作: 往地址555H写AAH(解锁) 往地址2AAH写55H 往地址555H写A0H 往Addr写Data 等待第六比特数据不变 完成写操作 #include "my_printf.h" #include "string_utils.h" #define

IPv6进阶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20-01-01 03:25:15
IPV6报文部分字段介绍 1、没有校验和字段: 优点:当TTL减少时,不需要重新处理,相对于IPV4能减少处理的时间; 缺点:必须在上层包含校验和 2、下一个报文: 可指向扩展报文;(大部分节点不处理和查看大部分扩展选项) 常见的扩展报文:1、逐跳选项报文(0) 2、目标选项报头(60) 3、路由选择报头(43) 4、分段报头 5、身份验证报头(AH-51)6、封装安全有效负载(ESP-50)7、上层报头(6/17) MTU发现过程 源设备将使用发现过程来确定应在会话中使用的最佳MTU,IPV6源设备尝试以上层指定的长度发送分组;若源设备收到ICMPV6消息“分组太大”它将使用更小的MTU重传MTU分组反复执行此过程,设备将设置会话的MTU,设备每5min钟执行一次MTU发现,IPV6上层会接收到IPV6层发送的有关MTU调整的通知,如果上层由于某种原因不接受,IPV6则对大报文进行分段机制。 Ipv6编址: 1、单播:除多播外的地址均为单播地址 全局单播地址:2000::/3 链路本地单播地址:fe80::/10 + EUI-64 (邻居发现、路由器发现、路由协议、自动地址配置) 2、多播:FF00::/8 (4位范围:节点、链路、场点、组织、全局)多播分组中没有TTL字段 FF02:1 链路上的所有节点 FF02:2 链路上的所有路由器 FF02:9

【转】太厉害了,终于有人能把TCP/IP协议讲的明明白白了!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20-01-01 02:09:35
【转】太厉害了,终于有人能把TCP/IP协议讲的明明白白了! 一、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 二、 TCP/IP 基础 1. TCP/IP 的具体含义 2. 数据包 3. 数据处理流程 三、传输层中的 TCP 和 UDP 1. 端口号 2. UDP 3. TCP 四、网络层中的 IP 协议 1. IP 地址 2. 路由 3. IP 分包与组包 4. IPv6 5. IP 协议相关技术 从字面意义上讲,有人可能会认为 TCP/IP 是指 TCP 和 IP 两种协议。实际生活当中有时也确实就是指这两种协议。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它只是利用 IP 进行通信时所必须用到的协议群的统称。具体来说,IP 或 ICMP、TCP 或 UDP、TELNET 或 FTP、以及 HTTP 等都属于 TCP/IP 协议。 一图看完本文 一、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 太厉害了,终于有人能把TCP/IP 协议讲的明明白白了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 不难看出,TCP/IP 与 OSI 在分层模块上稍有区别。OSI 参考模型注重“通信协议必要的功能是什么”,而 TCP/IP 则更强调“在计算机上实现协议应该开发哪种程序”。 二、 TCP/IP 基础 1. TCP/IP 的具体含义 从字面意义上讲,有人可能会认为 TCP/IP 是指 TCP 和 IP 两种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