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缅甸风暴,四川地震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20-01-04 03:10:38
缅甸的风暴:有理由相信这不是偶然事件,这是全球碳排量增加,导致气温上升,两极冰川融华,地球一系列平衡打破后的现象。现在二氧化碳再也不能排了不理了。未来的挑战还会更大。clock is ticking 下面是几个网上的图。   四川的地震,是否是偶然事件呢?不知道。但是影响范围之大,让人吃惊。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雪灾,高房价,西藏赖皮达来,通胀,近期的手足口病之下,又增加了一个痛苦的理由。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homasNet/archive/2008/05/13/1194335.html

地震——温总理最感动人的十句话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19-12-26 12:48:32
1、总理和赶往灾区的登机部队领导讲话:“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 2、“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总理在电话里大喊,说完摔了电话。随行人员说,头一次看到老爷子这么厉害。在抢救现场,年过花甲的温总理,已然哭得不成样子,要知道,1942年出生的他,已经66周岁,比绝大部分前线救灾的人都要年老。 3、“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在环境险恶的抢救现场,两鬓苍苍劳累无眠的老爷子摔倒了,手臂受伤出血,却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一把推开。 4、我们就尽百倍努力,绝不会放松。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 5、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多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就可能多抢救出一个被困者。 6、在灾区抢救现场,老爷子向受困的孩子们喊话:我是温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7、看到广场上摆放的遇难群众遗体,温家宝心情十分沉重,他说:“我给遗体三鞠躬。” 8、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只要双手在,我们就可以建得更好。 9、老爷子对被安置在绵阳九州体育馆的孤儿说:别哭,政府会管你们的!管你们生活,管你们的学习,要好好地活下去! 10、“我们要第一步救人,要不断努力把他们救出来,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部队指战员排除一切困难

可怕的“余震”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19-12-22 10:16:55
5月19日晚10点多,正在上网看看股票投资的文章,突然电话响了,是父亲打的电话,很急切的说"赶紧收拾一下,给孩子把衣服穿好,我马上来接孩子,有地震,现在所有的人都在从房子中撤离,快!" 刚刚在老家防震了一个星期,孩子的幼儿园刚刚上了一天学,现在有搞地震,叫醒了老婆,让她抓紧时间给孩子穿衣服,简单的拿点衣服,往老家撤离,同时打开电视,陕西电视台在屏幕下方打出了"19日至21日四川震区可能发生较强余震,做好防范措施"。这是听到周围的村子的广播里不断在给村民喊话,通知大家立即撤离。楼下的人也不断的往出撤离。收拾好家里,抱着孩子,往出撤离。我骑着摩托车,老婆抱着孩子坐在后面,立即往老家的方向驶去。在路上,有的人往南跑,有的往北跑,好像马上就要发生地震似的,各自都在往不同的方向逃命了。 到了老家,不能在家里睡觉,就睡在老家门口的公路旁边,孩子很是苦恼的拍着头:"又有地震,正麻烦啊。"一家人就在公路边睡了一个晚上。到了20日,天气预报天气不好,可能会有雷阵雨,还会有一天的中雨,看到一些单位和政府在搭帐篷。也想给家搭一个帐篷,可是大帐篷的防雨布脱销了,市面上找不到了。骑上摩托车到了临近的县的市场看看,结果那儿没有人恐慌,大帐篷的防雨布有的卖,价钱也公道,买了6米长的,花了一中午时间搭了可以供我们全家的住的帐篷。大概是中午11点多,邻家的小孩喊道"看!彩云"抬头看到在太阳的附近有一片彩云,父亲看了

【720科技SpringMVC】宁波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平台需求分析要求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6:01
关键词:地震应急、业务需求、用户需求、产品策略、数据指标、 知识来源:张森鹏 1.分析业务需求和痛点 业务导向 目标: 业务需求:为什么要做这个功能?期望效果?新闻、同行资料 用户需求:谁用的?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功能? 某策略给用户带来某目标 衡量指标 用户体验 2.业务需求 1.分析业务需求、业务目的和业务目标 2.GSM模型,目标、信号、衡量指标(恐吓?) 3.业务转化成用户行为,业务需求、业务目的、业务目标、衡量指标、期待用户行为 3.保险:意外险 4.用户需求 1.明确目标用户,场景故事,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和主张为目标用户带来的核心价值 2.痛点转化为需求 4.目标用户 1.用户 2.特征 3.诉求 4.痛点转为用户需求 5.明确产品策略 业务导向+用户中心=价值提升 期待用户行为、用户需求+知识宣教+提供专业控制方案+提高依从性(奖励、游戏化设计、日签、社交) 从公司资源、上线时间、投入产出确认可行性和优先级 6.设定衡量指标 GSM目标、信号、衡量指标 PV(浏览页面数)、UV(用户使用数)、等等 1.拆分问题 麦肯锡MECE分析法:XX场景是什么?/XX核心路径是什么?/XX丰富手段是什么? 2.整体计划 制定项目整体时间计划 用户访谈 访谈目标:找到机会点丰富用户的决策场景 (补)访谈内容:访谈目标/用户信息(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城市、职业、月收入)/场景(因素

【720科技SpringMVC】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平台调研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6:01
关键词:面向的对象、应用场景(时间地点)、用户需求、用户痛点 知识来源:百度、张森鹏、队友 需求: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需求 https://wenku.baidu.com/view/d9fe49e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0.html 地震应急快速触发响应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http://xueshu.baidu.com/s?wd=paperuri%3A%28ecff57dc48b3aebef26b6b5ad38fdaa4%29&filter=sc_long_sign&tn=SE_xueshusource_2kduw22v&sc_vurl=http%3A%2F%2Fwww.cqvip.com%2FMain%2FDetail.aspx%3Fid%3D33648794&ie=utf-8&sc_us=3007172447624798726 用户痛点: 防灾减灾应急指挥解决方案技术建议书v1.1(较全且P9含用户痛点分析) http://www.9299.net/read/810i22j25727g5k9846g6128.html 运用实例: 1、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 ceict 2014-10-27 17:22:29 地震是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应急救援工作是地震减灾的关键,但如何快速开展地震救援工作呢? 快速反应,统一指挥,统一管理

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数据库自动下载地震波时程!Python太强!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19-12-02 11:29:25
引子—— 最近小编在沉迷捕鱼之余,扫到了某问答网站里的一个网友提问的标题叫做“Python真的有那么神吗?”,各位被邀嘉宾们针对最近Python热度近年来持续上升并吊打老牌编程语言的现象,分析总结了Python相对于其他编程语言的优势,并展望Python登顶成为下一个编程语言之王的未来。 当然,Python辉煌的现状小编在此就不讨论了。小编认为,一个编程的语言的热度高不高跟它的学习曲线前端的陡峭程度联系十分紧密。Python易于上手的特性使得它能得到大家如此的追捧变得毫不意外。另外,Python海量的拓展包资源使得很多复杂的应用只需要一行代码就可以搞定,从常用的最优化问题求解到目前最热的AI,很多资源都可以直接找到并立刻用起来,真香! 爬虫,小编身为结构工程师,这个词直到我意识到我需要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C)数据库下载海量地震波时程之前都是又遥远又神秘的。整个地震波时程的下载流程大概是这样的:进入PEERC的网站,找到数据库,登陆账号,搜地震波号,点击下载,搜地震波号,点击下载,搜地震波号,点击下……我想我可以不用再往下说了。 当我机械性地重复了好几次点击下载之后,我就意识到我的鼠标以及我的手可能撑不到把这库里上万条波全都下载下来的那个时候了。这手要是废了还怎么好好摸鱼工作??于是——我想起来了那个神秘的词:爬虫。

记录-汶川地震 20080512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1-27 04:05:51
记录这一时刻,当时在上海一家吃饭,大约是13点左右。午饭结束后,接到老婆的电话询问上海情况,让我很惊讶。 在打车时,收音机中传来了伤亡的噩耗,后来连夜乘火车离开上海赶回家,到家凌晨1点钟上网关心汶川地震,感觉心中在流泪。 祝灾区人民早日脱离危险!!!! 今天晚上有空记录下来。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ssy/archive/2008/05/13/1195792.html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835649/article/details/99359766

今天我捐款了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19-11-27 04:05:43
昨天公司召开厂务会议中,特别提到汶川地震,今天发动了捐款,全公司上下人人捐款。 捐多捐少无所谓,力所能及就行。 再次祝愿灾区的中华儿女们挺过去,大家都在为你们担心,都有关爱你们。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ssy/archive/2008/05/14/1197258.html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680385/article/details/99359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