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

文本挖掘之LDA主题模型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20-03-17 12:47:33
某厂面试归来,发现自己落伍了!>>> 文本挖掘之LDA主题模型 作者:郑培 引言 主题模型是文本挖掘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工业界和学术界都获得了非常多的关注。在文本挖掘领域,大量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的,很难从信息中直接获取相关和期望的信息,一种文本挖掘的方法:主题模型(Topic Model)能够识别在文档里的主题,并且挖掘语料里隐藏信息,并且在主题聚合、从非结构化文本中提取信息、特征选择等场景有广泛的用途。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型。LDA由Blei, David M.、Ng, Andrew Y.、Jordan于2003年提出,用来推测文档的主题分布。它可以: 发掘语料库中英藏的主题模式; 根据主题对文档进行标注; 利用标注对文档进行组织、整理、归纳和检索。 1. 什么是主题(topic)? 从词汇的角度讲:使一篇文章或几篇文章共同的代表、隐藏语义、共同出现词语的一种模式、共同出现词语的一种据类、一种弱的分类类表; 从概率分布的角度讲:每个主题都是对所有词的一个概率分布;主体对同时出现的词赋予较高的概率;同时出现的次互相之间有某种关联性; 从机器学习的角度来讲,主题模型是将 层次贝叶斯网络 应用到数据(文档或者图像)的典型应用:每篇文档包含多个主题、隐含变量起到表示文档间主体结构的作用、主题模型基于bag-of

lua学习之深入函数第一篇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20-02-28 03:56:07
深入函数第一篇 函数是 第一类值 ,具有特定的 词法域 第一类值 第一类值的意思是函数与 lua 中的其他类型如数字,字符串具有相同的权力 函数可以存储到全局变量或局部变量变量,还可以存储到 table 中 可作为实参传递给其他函数,也可以作为其他函数的返回值 词法域 定义:一个函数可以嵌套在另一个函数中,内部函数可以访问外部函数定义的局部变量 函数与其他所有的值一样都是 匿名的 ,没有名称 讨论 print() 函数时,相当于在讨论值仅为 print() 的 变量 a = {p = print} a.p("Hello World") -- Hello World c = print c("eee") -- eee print = math.sin a.p(print(math.pi / 2)) -- 1 sin = a.p sin(10, 20) -- 10 20 function foo(x) return 2 * x end -- 等价于 foo = function (x) return 2 * x end 匿名函数 一个函数定义可以是一条赋值语句,这样的函数表达式可以视为函数构造式,这种函数构造式的结果称为 匿名函数 一般会将函数赋予全局变量 function foo(x) return 2 * x end -- 等价于 foo = function(x) return

chown 命令使用方法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20-02-27 22:50:01
Linux 系统上的每个文件和目录均由某个人拥有,拥有者可以完全控制更改或删除他们拥有的文件。除了有一个拥有用户外,文件还有一个拥有组。 你可以使用 ls -l 命令 查看文件的所有权: [pablo@workstation Downloads]$ ls -l total 2454732 -rw-r--r--. 1 pablo pablo 1934753792 Jul 25 18:49 Fedora-Workstation-Live-x86_64-30-1.2.iso 该输出的第三和第四列是拥有用户和组,它们一起称为所有权。上面的那个 ISO 文件这两者都是 pablo。 所有权设置由 chmod 命令进行设置,控制允许谁可以执行读取、写入或运行的操作。你可以使用 chown 命令更改所有权(一个或两者)。 所有权经常需要更改。文件和目录一直存在在系统中,但用户不断变来变去。当文件和目录在系统中移动时,或从一个系统移动到另一个系统时,所有权也可能需要更改。 我的主目录中的文件和目录的所有权是我的用户和我的主要组,以 user:group 的形式表示。假设 Susan 正在管理 Delta 组,该组需要编辑一个名为 mynotes 的文件。你可以使用 chown 命令将该文件的用户更改为 susan,组更改为 delta: $ chown susan:delta mynotes ls

简单介绍 chown 命令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20-02-27 08:59:21
Linux 系统上的每个文件和目录均由某个人拥有,拥有者可以完全控制更改或删除他们拥有的文件。除了有一个拥有用户外,文件还有一个拥有组。 你可以使用 ls -l 命令 查看文件的所有权: [pablo@workstation Downloads]$ ls -l total 2454732 -rw-r--r--. 1 pablo pablo 1934753792 Jul 25 18:49 Fedora-Workstation-Live-x86_64-30-1.2.iso 该输出的第三和第四列是拥有用户和组,它们一起称为所有权。上面的那个 ISO 文件这两者都是 pablo。 所有权设置由 chmod 命令进行设置,控制允许谁可以执行读取、写入或运行的操作。你可以使用 chown 命令更改所有权(一个或两者)。 所有权经常需要更改。文件和目录一直存在在系统中,但用户不断变来变去。当文件和目录在系统中移动时,或从一个系统移动到另一个系统时,所有权也可能需要更改。 我的主目录中的文件和目录的所有权是我的用户和我的主要组,以 user:group 的形式表示。假设 Susan 正在管理 Delta 组,该组需要编辑一个名为 mynotes 的文件。你可以使用 chown 命令将该文件的用户更改为 susan,组更改为 delta: $ chown susan:delta mynotes ls

Minecraft Fabric 进阶教程 #2 绘制界面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20-02-27 08:39:38
首发于 Enaium的个人博客 绘制界面不需用注入Mixin 新建一个类 ExampleGui.java 继承 Screen 构造器 public ExampleGui() { super(new LiteralText("")); } 绘制 这是绘制一个背景 绘制背景这种全部覆盖时要在super上面不然按钮或者其他东西会被背景盖住 @Override public void render(int mouseX, int mouseY, float delta) { renderBackground(); super.render(mouseX, mouseY, delta); } 我们也可以添加一个按钮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 { super.init(); this.addButton(new ButtonWidget(20,20,100,20,"Done",(action)->{ })); } 打开界面 将上集绘制的按钮的action改为打开这个界面 @Inject(at = @At("HEAD"), method = "init()V") private void init(CallbackInfo info) { this.addButton(new ButtonWidget(20,20,200,20,"233",(action)->{

图解kubernetes资源QOS机制实现原理

烈酒焚心 提交于 2020-02-26 11:19:04
QOS是k8s中一种资源保护机制,其主要是针对不可压缩资源比如的内存的一种控制技术,比如在内存中其通过为不同的Pod和容器构造OOM评分,并且通过内核的策略的辅助,从而实现当节点内存资源不足的时候,内核可以按照策略的优先级,优先kill掉哪些优先级比较低(分值越高优先级越低)的Pod,今天来分析下背后的实现 1.关键基础特性 1.1 一切皆文件 在Linux中一切皆文件,控制CGroup本身也是通过配置文件进行的,这是我创建的一个内存Lmits为200M的Pod的容器的配置 # pwd /sys/fs/cgroup # cat ./memory/kubepods/pod8e172a5c-57f5-493d-a93d-b0b64bca26df/f2fe67dc90cbfd57d873cd8a81a972213822f3f146ec4458adbe54d868cf410c/memory.limit_in_bytes 209715200 1.2 内核内存配置 这里我们重点关注内存相关的两个配置:VMOvercommitMemory其值为1,表示运行分配所有的物理内存资源,注意不包括SWAP资源VMPanicOnOOM其值为0:表示当内存不足的时候触发oom_killer进行选择部分进程进行kill,QOS也是通过影响其kill流程来实现的 func setupKernelTunables

golang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算法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20-02-26 06:32:39
//斐波那契数列格式为:1、1、2、3、5、8、13、21、34、......,n=1和n=2的时候都是输出1 //也可以用递归 公式: fn(n-1)+fn(n-2) package alg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fmt.Printf("%d \n", fibs(10)) } func fibs(num int) int { if num == 1 || num == 2 { return 1 } var n1, n2 int = 1, 2 n3 := 0 for i := 2; i <= num; i++ { n3 = n1 + n2 //第三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加上第二个数 n1 = n2 //第一个数等于第二个数 n2 = n3 //第二个数等于第三个数 } return n3 } //第二种思路 利用内存缓存实现,没测试那种效率高 github上面看到的一段实现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const LIM = 41 var fibs \[LIM\]uint64 func main() { var result uint64 = 0 start := time.Now() for i := 0; i < LIM; i++ { result = fibonacci(i) fmt.Printf

前端网络监控与断网重链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0-02-26 04:40:56
业务背景 最近在做大屏数据可视化项目得时候,在思考项目交付和运行情况得时候,考虑到了需要在公司大屏显示器上面展示,突然想到了项目可能面临断网及其网速慢得情况下得一下展示问题,因此作为专栏进行这两个问题得讲解 问题一 WebSocket 在网络终端和重新联网后自动链接 **知识点: ** 理解WebSocket心跳及重连机制 在使用websocket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网络断开的情况,但是在网络断开的时候服务器端并没有触发onclose的事件。这样会有:服务器会继续向客户端发送多余的链接,并且这些数据还会丢失。所以就需要一种机制来检测客户端和服务端是否处于正常的链接状态。因此就有了websocket的心跳了。还有心跳,说明还活着,没有心跳说明已经挂掉了。 为什么叫心跳包呢? 它就像心跳一样每隔固定的时间发一次,来告诉服务器,我还活着。 心跳机制是? 心跳机制是每隔一段时间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数据包,告诉服务器自己还活着,同时客户端会确认服务器端是否还活着,如果还活着的话,就会回传一个数据包给客户端来确定服务器端也还活着,否则的话,有可能是网络断开连接了。需要重连~ 那么需要怎么去实现它呢?如下所有代码: let ws = null, wsUrl = "ws://xxx/rest/api/websocket", lockReconnect = false, tt = null,

阿里云&CNCF kubernetes公开课notes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20-02-26 02:12:28
[TOC] 核心原理:控制器模式 控制器逻辑中包括controller, sensor 和system 三个逻辑组件,通过修改spec中相关的字段来触发事件,controller通过比较当前状态和期望状态,来触发对系统的具体操作。 sensor中则包括reflector, informer, indexer 三个组件, reflector通过list&watch apiserver 来获取资源的数据, list 用来在controller重启或者watch中断的情况下,对资源进行全量的更新。 watch则在多次list之间进行增量的更新。 reflector会在获取资源信息之后,会在delta queue中加入一个包括资源信息本身和资源对象事件类型的delta数据,delta队列可以保证同一个对象在队列中仅有一条记录,从而避免在reflector list&watch的时候产生重复的记录。 informer组件不断从delta队列中弹出delta记录,一方面把资源对象交给资源回调函数,同时又把资源对象交给indexer, indexer默认将资源对象记录在缓存中,通 过namespace作为其索引值,并且能被controller-manager的多个controller进行资源共享。 控制循环的控制器函数,主要由 事件处理函数 和worker组成。 事件处理函数,会监听资源的新增

SOLR delta-import timestamp issue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20-01-13 06:09:14
问题 I'm new to SOLR and was doing some research on this technology. I now have a question regarding the delta-import function so I looked on SO and found this: Solr DataImportHandler delta import. In the answer there is a field [date_update] mentioned which seems to be a timestamp of the record. My question is: Is [date_update] a timestamp stored in the table on record creation? If so, cannot this create an issues if the date of the Database Server is not exactly in sync with the server on which